登錄???|???注冊
九十二卷。清李清馥撰。《閩中理學淵源考》即記述從楊時至明末閩中理學的發展情況及代表人物。書名原為《閩中師友淵源考》,序文、凡列皆稱舊名。體例先分別流派,凡某派傳幾人,某人為某派,一一考尋,如昭穆譜諜。其中家學相承或友而不師者,亦予并列,以明其學由來。每人一小傳,傳末各注所據書目,并以語錄、文集中有關論學之語摘錄于后,考證頗為詳核。而對于敗名墮節,貽玷門墻者,則削除不載。其人或良莠參半,則棄短錄長。有《四庫全書》本、《愛日精廬叢書》本等。
李清馥 ·國學 ·48.8萬字
本書為公版書,為不受著作權法限制的作家、藝術家及其它人士發布的作品,供廣大讀者閱讀交流。匯聚授權電子版權。
佚名 ·國學 ·33.7萬字
《東山雜記》與《二牖軒隨錄》是王國維辛亥以后旅居日本京都時所寫的學術札記,未收入《王國維遺書》。
王國維 ·國學 ·5.7萬字
針灸著作。佚名撰。三卷(又作一卷,)。原書早佚。約于北宋末年,經書商抄錄《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中的《明堂灸經》與《小兒明堂灸經》全文而成。約二萬字。首論定尺寸、點灸、下火、用火、候天氣、定發際、淋洗灸瘡諸法,及人神所在不宜灸等,記灸法基本知識四十條,簡明扼要。次載正人形、背人形、側人形及小兒明堂應驗穴圖計四十五幅,并以圖為題,詳述循經取穴及其主治病證。分別記載成人及小兒常用要穴和灸治經驗,內容豐富,文辭精練,為現存較早的灸法專著。元至大四年(1311)著名針灸學家竇桂芳將其輯入《針灸四書》。其大部分內容亦被明以后各種針灸名著所轉載。有日本延寶三年(1675)重刻元至大四年燕山竇氏活濟堂本,一九八三年人民衛生出版社鉛印本。
佚名 ·國學 ·1.5萬字
脈癥治方四卷,明代安徽籍醫學大家吳正倫著。介紹了發病的原因和按脈審癥,因癥酌治,因治定方等。屬臨證綜合方書類著作。
吳正倫 ·國學 ·9.5萬字
唐代傳奇小說。1卷。劉軻撰。題中之“?!敝概I?,“羊”指楊虞卿、楊漢公兄弟。文敘牛、楊等人在朝中的劣跡。先述楊氏兄弟登第后二十年把攬朝政,黨同伐異,造謠誣陷;次寫牛與之朋比為奸,詭詐竊譽。與《周秦行紀》均為唐牛李黨爭的產物,乃李黨攻陷牛黨之作?!缎绿茣に囄闹尽沸≌f家著錄:“劉軻《牛羊日歷》一卷(牛僧孺、楊虞卿事。檀欒子皇甫松序)。”《宋史·藝文志》同?!吨饼S書錄解題》、《文獻通考》皆入傳記類。《資治通鑒》卷20引“皇甫松《續牛羊日歷》”,其書名既不見于著錄,所引一則引文又已見于《牛羊日歷》,可能就是一書而誤引。明人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中的《四部正訛》又疑作者劉軻也屬偽托,是皇甫松之同黨所為,但無確證。
劉軻 ·國學 ·2155字
韋應物 ·國學 ·2993字
《老子想爾注》是老子《道德經》的注釋本,張道陵著,道教早期教派正一盟威道的一部哲學兼丹經的經典著作,為天師家學。作者為道教正一派創始人張道陵。
張陵 ·國學 ·1.3萬字
痘疹專著?!夺t宗金鑒》之一。4卷。清吳謙等編撰??谇∑吣辏?742年)。即《醫宗金鑒》卷五十六~五十九。本書以七言歌訣加注的形式論述痘疹的證治,內容比較簡要,但比較規范、精辟。并有附圖多幅。此書先述痘瘡辨證,主要辨表里、陰陽、氣血、寒熱、虛實,于痘瘡局部重視辨痘形、部位、順逆、老嫩、疏密。并按發熱、見點、起脹、灌漿、收靨、結痂落痂等階段述其證治,兼述痘瘡兼并證、痘中雜證、成人出痘之證治。此外,書中列述麻疹及兼變證治。附有插圖,并以小字詮。重要內容多以歌訣概括,便于讀者習誦。
吳謙 ·國學 ·3.8萬字
道教內煉養經典。六卷。元李道純撰,蔡志頤編。約成書于元成宗大德年間。此集系其門人蔡志頤編輯,于大德十年(1306)成書。依次為文三卷,計三十六篇;卷四后半卷收歌十一首;卷五為詩四十九首;卷六收詞五十七首、隱語四則。書中力主三教合一說,認為三教異流而同源,三教所尚都是“靜定”,佛教所謂“圓覺”即道教的“金丹”,而儒家則稱“太極”。
李道純 ·國學 ·4.3萬字
又名《生生子醫案》、《赤水玄珠醫案》。醫案。明孫一奎撰。五卷。一奎有《赤水玄珠》已著錄。本書乃其門人余煌、其子泰來、明來同編。成書于萬歷元年(1573)。按行醫經治地區分為三吳、新都、宜興三類,所治病證列有子目。其中三吳治驗二卷,百五十一則;新都治驗二卷,二百則;宜興治驗一卷,四十則。計凡三百九十二則驗案,包括內科雜病及婦、兒、五官等科證治。約九萬九千余言。于脈因證治敘述詳細,尤以辨證為精,間有發明。用藥師古而不泥古,既吸取前人學術經驗,又申明個人學術見解。在發明中,多以問答形式闡述醫理,持論有據,辨證靈活,案中按語較敘案更為詳細。便于臨證醫家參閱。有《中國醫學大成》本,成都昌福公司鉛印本。
孫一奎 ·國學 ·12.7萬字
(清)陳夢雷 ·國學 ·2.4萬字
佚名 ·國學 ·55.1萬字
佚名 ·國學 ·58.1萬字
長篇小說。清佚名撰。四十八回。作者原署“嫏嬛山樵”,于第一回中又自稱“著《參同契》者之裔”,故知其姓魏,余不詳,此書系曹雪芹《紅樓夢》續書之一。自序撰于嘉慶十九年(1814),成書當在此時。書從黛玉死日寫起,言其陰魂飄飄,進入太虛幻境,與賈府死去的諸多人物相遇。寶玉留發還俗,賈府赦罪,賈蘭、賈環中舉,平兒生子。后賈府重興,又一番繁榮景象。原書中人物,特別是死去之人一一登場,各自了卻生前遺事。書寫陰陽兩世,兩世人物又時有往還。林林總總,頗具規模。此書極少猥褻描寫,文筆簡潔。雖不脫大團圓結局的套子,描寫人物卻不乏生動、逼真。人或評曰:“一縷清思蟠天際地,言歡則筆隨春涌,敘悲則聲與淚俱,破空而來,破空而去,正使千古情人留有余不盡之想?!保ā?lt;增補紅樓夢>槐眉子敘》)。評價切構思實際。有嘉慶二十五年序刻本,一九八八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李凡點校本。
嫏嬛山樵 ·國學 ·29.3萬字
長篇小說。清陳少海撰,陳詩雯校訂。一百回。原署“小和山樵南陽氏撰,武陵女史月文氏校訂”。作者以字行、南陽人,號香月、紅羽、小和山樵、品華仙史。校訂者系其妹,字月文,號武陵女史。此編為《紅樓夢》續書之一。故事接高鶚續補一百二十回之后展開。敘寶玉托身為夢玉,黛玉托身為彩芝,夢玉陸續娶彩芝等十二釵。思想庸劣,藝術粗糙,夸飾前書人物性格多失其真,且夾雜污穢描寫。唯個別章回,諷刺昏官,揭露惡霸,為婦女鳴不平等,間有可取之處。有嘉慶十年(1805)金谷園刊本,扉頁題“嘉慶乙丑新鐫,紅樓復夢,金谷園藏版。”繡像十六頁;凡例二十六條。有嘉慶十年本,光緒二年(1876)上海申報館仿聚珍版排印本等多種。一九八八年有春風文藝出版社點校本。
陳少海 ·國學 ·78.7萬字
即《五經通論》。清皮錫瑞撰。五卷。包括《易經通論》、《書經通論》、《詩經通論》、《三禮通論》、《春秋通論》。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湖南思賢書局刊行。是作者晚年在湖南講授經學的課本。認為“經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經”。“孔子為萬世師表之尊,正以其有萬世不易之經,經之大義微言亦甚易明”。“以為尊孔必先明經”。對五經的流傳、內容要義、歷代考訂注疏之得失、學者治經之門徑等問題作了扼要闡述。版本另有《師優堂叢書》本、《皮氏經學叢書》本。收入《萬有文庫》及《國學基本叢書》。1954年中華書局據《國學基本叢書》本校正重版。
皮錫瑞 ·國學 ·24.9萬字
書所記為有清一代,尤其是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間朝野軼聞?;驗槌⒋笫氯缯巍⒔洕?、外交、軍事等,或為鄉曲巷談諸如文藝、交游、人物、風俗以及官場百態、社會奇聞等,皆作者親歷親見或聞于親歷親見者。而舉凡所聞之事,又必標明聞于某人或某人云,皆確鑿有據,非鑿空之談。內容豐富,記載翔實,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梁溪坐觀老人 ·國學 ·8.9萬字
十卷。撰人不詳。書中有大德五年(1301)吳郡徐元瑞《吏學指南序》,“圣朝”字俱跳行,《永樂大典》多引用,《四庫全書總目·雜家類存目》據此斷為元人書無疑。黃虞稷《千頃堂書目》疑為熊宗立(生卒年不詳)撰。其書主要記載歷代名賢格訓及居家日用等事宜。全書共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部分,體例頗為簡潔。對了解古人格訓及家教、家訓、家庭風俗等有一些參考價值。今傳本頗少。
佚名 ·國學 ·22.6萬字
佚名 ·外國經典 ·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