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1章 癸集(5)

麗妾不動心嫁之吉報

劉湛。家大富。相者謂曰。更三年子大期至矣劉湛恐后因嫁女求從嫁。得一妾。極姝麗。名蘭孫。語其家世。乃洛人。父官淮西。以吳寇家被俘掠。劉太息曰。是忍置于使囗之列耶。先其女嫁之。是夜夢一綠衣槐簡者。謝曰。予蘭孫父也。荷德無以報。聞公短壽。當為力請于帝。數日復夢曰。予不佞。帝口許與公延二十五年壽。富及三世。后果如言。蓋男女之有室家者。人之大倫。劉能不以姝麗動意。捐財嫁之。世之富民。肯如是乎

試官任私有惡報

孫覺。作諸科考試官。誤落一尚書。學究對八通。誤作粗通。既落之后。其人陳詞考試官及將議申覆果誤落也。遂別出難題。時科十二人皆不能對、乃俱落之。后裴湘病絕而復蘇。曾魯公往省之。湘曰。此至陰司見孫覺、相揖云。為誤落舉人。見追尚未對定。魯公恠之。不數日孫覺果卒。此可為后來試官莽鹵訛謬。任私意而不行公道者戒。蓋朝廷取士。容可私耶

殺生者陰削福壽

李紀好殺生。善彈射。其父知巴州日。紀設網于廨圃。登樓伺之。忽見群鴉觸網。紀喜不及。履。徒跣赴之。忽為巨剌所傷。坐此遂死。巳而復生。謂家人曰。我至陰司。主者責我曰。眾生于汝。何負而汝殺之。汝本厚祿遐壽。以殺生多。今皆削盡矣、當歷諸苦。人謂殺生無害可乎

不禁宰牛而獲牛之罪

景世庠至陰司。見囚徒甚眾。一沙門地坐。前列簿書。斥世庠曰、汝本應富壽。坐殺牛三百。七啖囗肉。今當貧夭。世庠曰。食犬有之而牛實未甞殺。沙門曰。汝為里正。里中殺牛而汝不禁。與汝殺何異。姑還警世。越明年復卒。嗚呼。以不禁殺牛而坐殺牛之罪。有官君子。其可不知。好與人判牛狀者。亦不可不戒

婢妮好物幽冥陰戮

李氏家老妮子秋婆久病無生意。一日殊絕復蘇。自言至一處。有兩只大舡。皆滿盛遺棄之物。不潔之水。一鬼在傍。逼令呷之。且曰。此汝平生所耗之物。豈容不呷。秋婆不得巳強呷。不數口。巳覺腹滿。驚悸復蘇。言訖而斃。世之婢妮。耗費人物。豈顧死后幽冥之戮耶

財物去留不常

劉伯龍以家貧、將營什一之利。忽一鬼在傍。撫掌大笑、劉曰。貧窮豈有命耶。不然何以為鬼所笑也。蓋世間財物去留不常。命當有之。身自不勞苦。分合貧薄、則終無所成。若分外營求。皆是妄念。安得不為鬼物窺笑

缺陷世界

李丞相沆、厭營利。世務罕以嬰心。所居陋甚。不以屑意。堂前藥欄壞。亦不問。其夫人戒守者勿葺以試沆。沆終不以言。夫人曰。藥欄壞亦不問。何也。沆笑曰。安可以此動吾一念哉。又請治第。沆曰。身食厚祿。時有橫賜。固可營辦。但佛家以此為缺陷世界。我安得皆圓滿如意。必求稱足耶。終不聽。臨終沐浴就臥而化、時大暑七日方殮。絕無腐氣。此可見公履踐。然今士夫鮮有不以外物動其念者

贊人為惡者

丹陽縣令楊開性暴橫。果于決責、與門下客揚詢冣相得。每事必以訪詢。詢明知其非。不敢有所忤意。但一切贊嘆盛羙而巳。開一日乘怒。盛暑中杖公吏及囚系者四十余人。二人死。詢猶盛稱其快、后詢夢至一處。金紫者譴之曰。成楊開之惡者汝也。楊開之罪。當坐于汝。無所迯也。不數日果中惡疾而斃。此佛書所以贊嘆人為惡者也

平日過惡打得過否

王韶。晚年頗悔取熙河時事。甞游金山寺。以因果問眾長老皆言以王法殺人。如舟行壓殺螺蜯。自是無心。韶猶疑之。時有刁景純者比韶為前輩。亦學佛。多在金山。忽一日與韶邂逅于長老坐間。韶復舉前話以問眾荅如初。刁獨無語。韶曰。十八丈以為如何。刁曰。但打過得賢心下否。韶曰。不知十八丈以為打得過否。刁曰。以某所見賢打過不得、曰何以知之。曰若打得過自不問也。韶亦不自安。后數歲發背、終日闔眼。醫者告之曰。看病亦當看眼色。樞密試開眼看。韶曰。安敢開眼。斬頭截腳人、有許多在前。月余病劇遂卒。韶未發背前。涇原知縣王直溫。一夕巳就寢矣。中夜有人叩衙門甚急。曰。請知縣斷遣一公事。直溫起燃燭坐廳。明見一吏抱文案升。見數卒領一罪人至。白直溫曰。奉天勑令知縣斷此王韶公事。直溫熟視罪人。頗(白幾)(文肥)矬矮。其吏宣判將王韶決脊杖。配洪州。斷訖。直溫復歸。忽驚覺。問其妻曰。我曾起否。妻曰。爾睡甚快。不曾出。直溫曰。豈乃夢耶。悟不復道。明日以韶名字問人。或曰。今樞密使乃王韶。亦(白幾)(文肥)矬矮。外無有者。直溫異之。未幾。果聞王韶罷樞密。謫官洪州。發背而卒。異哉

不葬父母子豈無罪

羅鞏。大觀間。游太學。有神祠甚靈、鞏每以前程祈禱。一夕夢神告之曰。子巳得罪于冥司。亟歸。鞏曰。某生平無大過惡。愿聞獲罪之由。神曰。子無他過。惟父母久不葬。鞏曰。某尚有兄。何獨獲罪。神曰。子為儒者。明知禮義。子兄碌碌。不足責也。夢覺大恐。是年果卒。如此則葬可緩乎。蓋送死人之大事。停喪不葬。子之罪也。豈得安哉。勸善錄畢

省心雜言

〔草廬吳先生曰〕是編可以警悟人心。可以扶樹世教。藹然君子之言也。書無作者姓名。遡其所自。謂和靖??匆士林逋君復之書也。繼后恬庵何氏選旨意相類者兼附之云

度用不節。財何以豐。民不蘇。國何以安

飽藜藿者鄙膏梁。樂貧賤者薄富貴安義命者輕死生遠是非者忘藏否

不欺闇室者肯欺心乎。不愧屋漏者肯愧于人乎。不欺其心。無愧于人。庶幾君子矣

飽肥甘。衣輕暖。

不知節者損福。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

人以巧勝天。天以直勝人

小人詐而巧。似是而非。故人悅之者眾。君子誠而拙。似迂而直。故人知之者寡。

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勞。老必安逸

憂國者不顧其身。愛民者不罔其上

人有過失。已必知之。已有過失。豈不上知。喜是非者檢人。畏憂患者檢身。

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為子孫作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以愛妻子之心事親。則無往不孝。以保富貴之心事君。則無往不忠。以責人之心責巳。則寡遇。以恕巳之心恕人。則全交。

張飽帆于大江、驟駿馬于平陸。天下之至快。反思則憂。??匆不凈之地、乘獨后之馬。人或我嗤。樂莫大焉。

以德遺后者昌。以禍遺后者亡。謙柔卑遜者德之余。強忍奸詐者禍之始。

利心專。則背道。私意確、則滅公。

家不和。然后見孝子。國不亂、無以見忠臣。如是孝子忠臣不容見于治世也。仆切疑之。有人能克諧六親。欽順父母。家不使不和。莫大之孝也。有人能引君當道。將順正救。國不使之亂。莫大之忠也。婦人悍者必淫。丑者必妬。士大夫繆者忌。險者疑。必然之理也

費千金為一瞬之樂。孰若散凍餒幾千百人。??匆眇軀以廣廈。何如庇寒士于一席之地乎。

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

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好名則立異。立異則身危。故圣人以名為戒。

內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濟。不護人短。不周人急。非仁義也

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見功。

結怨于人謂之種禍。舍善不為謂之自賊。輕諾者信必寡。面譽者背必非。孝于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聲色者。敗德之具。思慮者。殘生之本。

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欲去病則正本。本固則病可攻。藥石可以效。欲齊家則正身。身端則家可理。號令可以行。固其本。端其身。非一朝一夕之事也。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公不可以馭下。

壽夭在天。安危在人。知天理者夭或可壽。忽人事者雖安必危。

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驕富貴者慽慽。安貧賤者休休。所以景公千駟。不如顏子一瓢也。

外事無大小。中欲無淺深。有斷則生。無斷則死、大丈夫以斷為先。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人非賢莫交。物非義莫取。忿非善莫舉。事非見莫說。

謹則無憂。忍則無辱。靜則常安。儉則常足

道行則功濟天下。道不行則獨善一身。修身莫若敬。避強莫若順。

誡酒后語。忍食時嗔。忍難忍事。順自強人

不肖之子。志在游蕩。身在屋下。心在屋上

偽賈亂廛。惰農欺田。讒夫撓邦。害馬污群

拙制傷錦。妄用破家

優游之所勿久戀。得意之所勿再往。

鞠躬便辟。不足為恭。悲號涕流。不足為哀。弊衣糲食。不足為儉

欺人者不放蹬。人必知之、感人者益久、人益信之。

稠人中不可議人短長。恐有其親厚者。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開人簡。

欲成家置兩犁。欲破家置兩妻

人用財試。金用火試。

小人做債似拾得、還債似著賊

看經未為善。作福未為愿。莫若當權時。與人行方便。

見事莫說。問事不知。閑事莫管。無事早歸。

飲卯時酒。一日不快活

多置寵。一生不快活。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至富莫蓋屋。至窮莫賣田。

子孝雙親樂。家和萬事成。

不作皺眉事。應無切齒人。

惜智不談。

坐久主勞。

鄰里欲高墻親情欲遠方

城門失火。禍及池魚

人將語探。水將杖探

勤儉常豐。至老不窮

晚食當肉。緩步當車。無罪當貴。無災當福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大廈千間。夜臥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二升

家欲成。看后生

讒臣亂國。妬婦亂家。

欲要寬。先了官。

孝順田。五逆園。

富因忔惜許。貧為不爭多

人可欺。天不可欺。

人可瞞。天不可瞞。

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門內有小人。門外小人至。憫人之兇。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

詈人而不荅。必有所容。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主。人非行無以成。行非信無以立。

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電。

貪利者害己。嗜欲者戕生。肆傲者納侮。諱過者長惡。

言而無益。不若勿言。

(完)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嵊州市| 喀喇| 文化| 仙居县| 香港| 阿拉善左旗| 元阳县| 九江县| 稷山县| 金昌市| 松桃| 定襄县| 句容市| 汉寿县| 潢川县| 织金县| 汝州市| 白朗县| 辽阳县| 乌拉特后旗| 湘阴县| 新乡县| 青海省| 青神县| 克山县| 塘沽区| 龙江县| 松潘县| 阜城县| 高州市| 浙江省| 四子王旗| 南陵县| 安溪县| 陆河县| 永州市| 会昌县| 三穗县| 固镇县| 五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