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成語,指的是歷代相沿習實用的固定詞組或短語,能獨立表意、形式知小,一般為四字格式,它的特點是約定俗成、結構固定。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中的瑰寶,它簡潔精辟,寓意深長,是漢語詞匯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成語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語言形式,無論是日常口語上的談吐,還是寫作音筆下的詞句,人們都會自然而然地引用構成語,它所獨具的鮮明生動的表現力是其他詞匯不可替代的。因此,了解成語故事,學習成語的運用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陳理御 朱啟亮編著 ·中國文化 ·17.6萬字
黑暗而潮濕的墓穴里,一具人形金質棺木漸露真容,激動的心情讓“盜墓者們”忘掉了來自死神的警告,直到他們一個個都莫名死去。它是“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戴著“世上天堂與樂園”的光環,成就了一段銘記千古的浪漫愛情,誰能想到它不過只是一位皇后的陵寢。整齊的儀仗,沉默的千軍,恢宏的建筑,神秘的地宮,穿越千年后仍然堅守著自己的秘密,冷眼看著絡繹不絕的參觀者。這是唯一沒有被盜墓賊光顧過的唐代帝陵,絕立于梁山之巔,只留一塊無字碑默默地數著光陰,笑看塵世……
王宇編著 ·神秘文化 ·11.3萬字
本書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深度剖析中國人的文化心理與國民性的重磅力作。作者站在當今社會現實的立場,從文化到社會,從日常生活到世道人心,對當代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狀況、普通中國人的人生境遇,以及中國的文化與文化人,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觀察與客觀卻不失溫暖的評述。書中不僅蘊含作者對時代病灶的犀利叩診、對市井巷陌的溫情凝視,更充滿對人性本質的真知灼見、對文化的深邃思考。可以說,這是一部當今社會人文現狀的“田野調查”,也是一部中國式人情世故的觀察筆記。
梁曉聲 ·隨筆 ·15.1萬字
“漢學主義”是國內外華裔學者提出的一個文化理論。大致上是西方人在與中國交往中處理各種中國事物并理解紛繁復雜的中國文明時所構思并使用的一種隱性系統,其中包含觀點、概念、理論、方法、范式。“漢學主義”理論立足中國的問題脈絡,以對話的姿態,謙遜地把自身定位于東方主義和后殖民主義之外的另一種可選擇的方案(而不是替代)。它彰顯了不同于東方主義理論的知識貢獻——不再美化對西方的對抗,轉向自我反思。這個反思同時指向本土的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進而對自我有一種清醒而理性的認識,同時恰當地認識他者的智慧,這正是“文化自覺”的基本內涵。本書由美國著名學者顧明棟主編,將國內外學者討論“漢學主義”的論文結集,內容包括“漢學主義”理論的提出、對該理論的評價、批評以及對批評的回應。該書的出版必將促進漢學主義理論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
顧明棟 周憲主編 ·理論 ·28萬字
中華文化的精髓便是《國學十二道》了,里面有著孔子的為人之道、老子的處事之道、莊子的養性之道、孟子的君臣之道、荀子的學習之道、孫子的韜略之道、管子的教練之道、韓非子的統馭之道、鬼谷子的權謀之道、大學中的修身之道、易經里的天地之道、禪宗里的生死之道。《國學十二道》讓讀者可以根據現狀自由選擇,采各家之長,秀兼濟天下之大德,以小見大,由淺到深,讓讀者可以輕松、快速地了解和掌握國學知識,將國學理念進行梳理,把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在讀者完美呈現。
金鴻儒 ·中國文化 ·13.7萬字
它們是被塵封在地下的美術陳列館,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向人們講述著神秘高深的藝術,也為我們了解古人打開了一扇窗。
王金鋒 林風編著 ·中國文化 ·3.9萬字
老舍的跨文化視野之于中國現代文學具有重要意義。老舍早年的歐游經歷和社會活動,形成了其看待東西方文化的基本視點:既不因熱愛本國傳統文化而護短,也不因盲目崇拜他國文化而自卑。作為一位具有傳統人格和現代思想的知識分子,老舍對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文化進行了獨具慧眼的理性審視,對東西方文化進行了對比、互鑒,顯示出宏大的思想視野。
李東芳等 ·文化研究 ·19萬字
《一碗茶的詩禮禪》從一碗中和純粹的茶湯展開中國茶文化的敘事——中國文化宇宙生命觀觀照下的“味”中之“道”,既是生命情態的詩,也是人道世俗的禮,還是終極追問的禪,內涵中國傳統文人的生命哲學、價值、情態、信仰。由此,一碗真色、真味、真香的茶湯,就成為中國傳統人文思想的大集合,演繹的是中國文化關于“和”的情趣與理趣,于舌畔心頭品啜的是中國人心領神會的“道”的妙味。
余亞梅 ·隨筆 ·21.4萬字
《莊子新注》是袁行霈先生主編的《新編新注十三經》之一種。此次新注,以《續古逸叢書》影印宋合刊本《南華真經》為底本,以黎庶昌刊刻《古逸叢書》覆宋本《莊子注疏》為主要校本,并擇要吸收郭象、成玄英、王先謙、郭慶藩、錢穆、王叔岷、陳鼓應等古今學者的校勘和注釋成果,疏通重點字詞,抉發哲學奧義,對深入理解《莊子》的哲學觀點極有幫助。
章啟群 ·中國文化 ·26.3萬字
本書以文學與文化現象為原點,反思當代人文學術和思想文化,立足當代文化形態的新變,從心理學、現象學、解釋學、文化學角度對文學作家、文學現象、文化教育與審美現代性問題進行探源析理。框架邏輯分為當代男性作家論、當代女性作家論、文學現象論、地域文化與文學創作論、文化教育論及審美批判論五個部分。全書關注現代性、方法論和文化教育史研究,選取當代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幾位男作家余華、陳忠實、扎西達瓦等及女作家王安憶、遲子建、鐵凝、諶容、張潔、張抗抗等其人其作,對當代老、中、青三代作家的創作旨趣進行考察,通過對比研究或個案解讀,挖掘作家文化心理與創作機制;對地域文化與文學創作予以返觀,尋繹陜南地域文化與文學創作之關系;從文學教育的文化精神意義出發,對話語構建、知識轉型融合進行討論。此外,本書還對審美現代性及詩學形態行了哲學考辨。
王芳 徐向陽 ·文化研究 ·20.7萬字
《菊與刀》最初是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國政府之命,為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調查分析報告,旨在指導美國如何管制戰敗后的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8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國、日本等引起強烈反響。這本書也被認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讀書,是社會科學研究直接運用于政治實際操作的杰出例證。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各國文化 ·16萬字
繼《陸羽茶經:經典本》之后,中國茶葉博物館原館長王建榮再獻力作,傾情解讀宋代著名茶學專著——《大觀茶論》,讓愛茶之人更懂中國茶的精髓。全文經典釋義,看得透徹、學得明白。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不再是研習茶書的攔路虎。生僻字的注音,詞語短句的注釋,簡潔易懂的譯文,讓讀者不知不覺就讀完《大觀茶論》20個精彩的部分。
(宋)趙信原著 王建榮編譯 ·中國文化 ·6.8萬字
本書回顧“80后”作家出道以來二十余年的歷史,認為“80后”文學是理解這代人的精神窗口,也是這代人獻給世界的精神財富。本書系統研究十余位“80后”作家,以聚木成林、匯涓成海的方式,探究這代人的生命體驗和精神特質,反思青年作家如何潛入傳統,求真問道,在熙攘之世,修己度人,傳承人文精神,賡續文學榮光。
黃江蘇 ·文化研究 ·20.2萬字
如今人們對于花的理解,多來自西方,比如情人節要送玫瑰,母親節要送康乃馨。用這些含義代入情景去理解中國古人關于花的認知,會非常奇怪甚至荒謬。古人對花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遠遠比現代人豐富細膩。比如剪春羅、晚香玉,光聽到這些名字,就讓人賞心悅目;又如蜀葵始終向陽,還能衛足,所以象征忠誠。歷時兩年多,作者翻閱大量古代文獻資料,參考古籍對花的闡釋,在“中國古箋譜最后的輝煌”——《百花詩箋譜》中選取九十種花,輔以關于花的詩詞,彌補其有花而無詩、不能將花的名字和寓意逐一道出的遺憾,從而了解古人的花語評定,帶讀者找尋屬于它們的文化故事。本書插圖花朵圖案張力大,花色瀲滟多姿,構圖巧妙,伸展富于變化。全書圖文并茂,能讓讀者欣賞到百年前《百花詩箋譜》木版水印的美,讓這枚滄海遺珠被更多人看見;讓讀者借助中國花語,了解每種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義,對于古人審美和生活情懷有一些深度認知。以花為切入點,讓讀者對古代歷史典故、名人逸事和文化品格洞悉一二。
李宏震 徐潔佳 ·中國文化 ·4.6萬字
《人類未解之謎》主要內容:刀耕火種的炊煙尚未散去,原始祭祀的鐘聲依然清晰;機器的轟鳴剛剛喧囂,藍色的太空已有了人類的足跡。隨著宇宙的神秘面紗被層層揭開,人類似乎走向了“勝利”的巔峰。當人們舉手歡慶之時,一個又一個謎團又接踵而至:舊石器時代的神秘槍擊、深海人魚若隱若現、古代尸體百年不腐……時至今日,雖然這些謎團仍沒有得到完美的解答,但它們已經激起了人類的好奇,激勵著人類更有勇氣地去挑戰終極、探索未來。就跟隨《人類未解之謎》進入這片神秘的世界吧。
李思博編著 ·神秘文化 ·11.3萬字
在中華民族燦若星河的歷史長廊中,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疑團。商紂王到底是不是暴君?明朝劉伯溫的功績是不是被刻意夸大了?昭君出塞是她自愿的,還是被迫的?歷史的真相被史學家如實地記錄下來了嗎?本書從歷史中挑選出700個有趣的謎題,并從各種各樣的史籍中尋求解讀,把這些謎題的種種猜測一一呈現給讀者,希望讀者能夠運用自己的思維,找到自己的答案。
諸葛文 ·神秘文化 ·19.2萬字
霍桑是美國文學史上毋庸置疑的經典作家,也是美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得到世界普遍承認的經典作家,其作品總是能在不同的文學潮流下引發評論家共同的研究興趣和積極的文學爭論。本書跳出以前羅曼司研究要么遵循人性善惡、宗教道德、心理沖突的主題模式,要么關注作品象征、諷喻、原型等形式特征的研究窠臼,在新歷史主義的關照下,以時代意識為切入點,通過對霍桑新英格蘭三部曲進行歷史語境的文化詩學綜合研究,表明霍桑的羅曼司作品不僅在對話主流修辭話語,互文重要的歷史事件過程中試圖構建時代的歷史真實、社會真實以及改革真實,而且參與了時代意識的塑造,是構成社會歷史的能動力量。
胡杰 ·文化研究 ·14.9萬字
中國古典志怪小說歷經千年發展,余緒猶存。書中那些關于遠國異人、山海禽獸的奇思異想,關于神仙鬼怪、奇跡靈異的信誓旦旦,關于夢境、幻境、奇境與現實的往返流轉,關于神性與人性交織下的真相、假象,共同營造出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中式玄幻世界。“中國志怪系列”精心挑選《山海經》《搜神記》《西游補》《閱微草堂筆記》和《鏡花緣(全兩冊)》這五部中國古代志怪經典名著,在擇取優質底本的基礎上,邀請名家注譯解讀,同時延請人氣國潮插畫師創制插圖,在紙張選擇、裝幀設計、印刷工藝上也力求高品質,以期引領讀者入彼勝境,感受到中國志怪世界之美。
(清)李汝珍等 ·中國文化 ·108萬字
妖嬈婀娜是你,巾幗不讓須眉也是你;溫婉美麗是你,豪放剛烈、真誠率性也是你。臺州女人進而善攻,退而善守,從不低眉順眼。臺州女人有著江南女人的玲瓏剔透、聰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剛烈,有著自己獨有的風姿。
王寒 ·地域文化 ·8.4萬字
中國古代士人的品格和風骨永遠激勵著國人,是一筆價值無限的精神財富。本書按照歷史發展順序寫來,以正史為主,兼采野史稗乘,筆記小說,詩詞文賦,既概述士人的精神風貌,又記載他們的生活樣態;既有某一時代士人群體的總體描繪,又詳述了個別士人的具體形態,將嚴謹的學術研究成果包裹在有趣的闡釋和敘述中。知識準確可靠,可作為學術著作來閱讀引證;而語言生動簡明,趣味性強,又可以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得以吸收豐富的知識。
畢寶魁 ·隨筆 ·1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