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早期中國”的視角,嘗試描述和解釋從文明起源至公元220年東漢滅亡的歷史,并將此段歷史放在一個比較的脈絡中,思考國家形成、書寫的起源、官僚組織、法律和政體、諸子百家、戰爭性質的演變、帝國的締造等中國社會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問題。作者熟稔出土的古文字與物質材料,也掌握傳世文獻,同時深入了解西方的考古學理論;在寬廣的視角中重新檢討中國文明,強調其連續性與同質性,是一本結合歷史學與考古學的重要著作。
李峰 ·文化史 ·18.3萬字
五千萬書友的領讀人樊登,以《論語》為線索,從識人的方法、把握分寸和界限、維護關系、高效溝通四個維度,提高孩子的人際關系洞察力,讓孩子從小掌握交友之道。希望以更加輕松的解讀,讓青少年輕松讀懂《論語》,并將孔子的智慧融入學習、生活和與他人的日常交往中。希望在樊登的陪伴下,孩子們不僅能讀透傳統經典,還能提高綜合能力,未來更好地立足于社會。
樊登 ·中國文化 ·6萬字
巫鴻的這部新著希望突破傳統“仕女畫”、“美人畫”概念的藩籬,為理解女性題材繪畫打開新的視野。雖然他討論的是以女性為主題的繪畫,但其目的不是研究傳統意義上的仕女、美人或任何自給自足的圖像類型,而是再一次思考畫像藝術(pictorialart)的核心因素——這些因素包括畫面的構成、意義的生產、歷史的對話,以及作品與觀者間的互動。之所以把女性題材繪畫作為探索這些問題的一個園地,既是由于這些作品令人驚異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也是因為這種豐富性和復雜性尚有待于發現和證明。
(美)巫鴻 ·文化研究 ·21.1萬字
本書收錄《宗教事務條例》《宗教活動場所設立審批登記辦法》等國務院及國家宗教事務局頒發的最新宗教方面的規定21個,對于規范宗教活動、管理宗教人員依法從事宗教活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寧夏回族自治區宗教局 ·民族文化 ·4.5萬字
《山東竹枝詞》借用竹枝詞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創作一部真實記錄山東當代風俗史的作品,展現了山東的地域特色、人物風采、風景名勝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風和考察的基礎上,緊緊抓住了地域文化這條主線,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和引領作用。如濟南的泉水文化,濟寧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齊文化,臨沂的紅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萊蕪的鋼城文化,濰坊的風箏文化,東營的黃河口文化,青島、日照的港口文化,煙臺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漁鄉文化,荷澤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詩、漁家詩等還形成了一定規模和影響。即使地域文化特點并不突出的德州、濱州等地,由于選取從棗鄉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滄桑巨變等角度入手,同樣寫出了特點和情趣。
劉玉民 ·地域文化 ·10.3萬字
我們是誰?我們為什么而工作?思考《工作頌歌》,成為在金融危機的今天,最適宜當前形勢的作品;41歲的夏天,阿蘭·德波頓獲邀擔任英國希斯羅國際機場的“首位駐站作家”。機場原本只是旅行中的過渡性空間,發生的不過是“出發”與“抵達”,但在阿蘭·德波頓的眼中,卻成為了一個綜合各種文化面貌的博物館,由此引發《機場里的小旅行》;最近,“哲學向左,宗教向右”,以他一貫的在哲學和宗教之間旁征博引,自由進退的優雅筆觸,帶來一本具有最撫慰人心的,號召大家從宗教中偷點什么東西為己所用的供廣大無神論者閱讀的作品——《寫給無神論者》。
(英)阿蘭·德波頓 ·隨筆 ·14.4萬字
《國學常識隨問隨(白金版)》是一部囊括國學知識的百科全書,書中介紹了國學名家、國學典籍、名典名句、哲學思想、傳統宗教、政治軍事、古典文學、禮儀民俗、藝術美學、醫學科技等多方面的內容,為讀者輕松掌握國學知識提供了一條捷徑。為了方便閱讀,《國學常識隨問隨(白金版)》采取一問一答的形式,為讀者提供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應該知道的國學知識。同時,《國學常識隨問隨(白金版)》將需要數干字甚至數萬字才能闡述清楚的問題壓縮在數百字之中,深入淺出,提綱挈領,傳達出豐富的信息,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閱讀《國學常識隨問隨(白金版)》,你將走進博大精深的國學長廊,領悟國學的精髓,感受國學的智慧,把握傳統文化的脈搏,成為文化達人。
夢遠 ·中國文化 ·37.4萬字
《琉璃廠雜記》是原北平古物陳列所所長周肇祥于民國年間在北京琉璃廠購買文物圖書的見聞與經歷,又有大量篇幅描寫老北京的名勝古跡,以及作者的旅游見聞,旁及世態與朋輩。原作楷書部分(1912—1916)曾出版。此次出版,增補了新發現的行草部分,撰寫時間迄于1928年,內容增加近兩倍。
周肇祥 ·文化研究 ·38.7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是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中國古代軍事史話:古代兵勇》為叢書之一,介紹古代兵勇的有關內容。《中國古代軍事史話:古代兵勇》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金開誠 ·文化史 ·2.3萬字
這里,是華夏文明的起源;這里,坐擁七千年的歷史文化;這里,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旅游資源……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在新世紀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燦爛的光輝和無窮的魅力,也彰顯出它頑強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乾坤魚 竇巖編著 ·中國文化 ·3.9萬字
茶詩是中國茶文化中的精品,由于中國是茶的祖國,所以茶詩亦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如把《詩經》中的荼(茶的原字)因未定論而暫且不談,則至少在晉代(3世紀)已產生茶詩;到了唐宋兩代,隨著茶業的不斷興旺發達,許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梅堯臣、歐陽修、王安石、陸游、楊萬里等參與吟茶,使得茶詩清新脫俗、琳瑯滿目。據粗略統計,自晉代迄今,已產生茶詩一萬三千多首,把這些浩瀚的茶詩收集整理成書出版,是一件富有意義之事。錢時霖、姚國坤、高菊兒編的《歷代茶詩集成(宋金卷上中下)(精)》從《全宋詩》72冊,《全金詩》4冊中細細尋找出宋代茶詩5315首,作者915人;金代茶詩117首,作者54人,整理成書。
錢時霖 姚國坤 高菊兒 ·中國文化 ·63.7萬字
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這里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這里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同時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晉文化的交匯地;這里流傳著許多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紫氣東來”“雞鳴狗盜”“公孫白馬”“一丸泥”等等,使這里彌漫著神奇的色彩。常米樂編著的《函谷關》生動介紹了函谷關的軍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間文化與人文文化、函谷關的歷史典故、函谷關的名勝古跡與出土文物等內容。
金開誠 ·文化研究 ·2.4萬字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是儒家的經典古籍,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錢穆先生所著《四書釋義》分為《論語要略》《孟子要略》《大學中庸釋義》三個部分,對“四書”作出闡釋與發揮。其中《論》《孟》兩書裁為要略,分門別類,提綱挈領,有助于讀者把握兩書要領;《學》《庸》則為其釋義,備列全文,使學者體悟篇中宏旨。本書已經是經典著作,深受讀者喜愛。
錢穆 ·理論 ·16.6萬字
國學之美,漢字之議。套裝包含《國學通識課》《文字小講》《靈魂與心》《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共4冊。
龔鵬程等 ·中國文化 ·47.3萬字
國學,興起于20世紀初,而鼎盛于20年代,經過20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中國傳統文化”探尋與反思熱潮于今再次勃興。本書收錄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兩次國學公開講學記錄,系統體現國學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學養,誠為國學愛好者及研究者必讀之書。書中精辟論述了國學的內涵以及研治國學的方法,系統介紹了傳統經學、哲學、文學的流變、對各時期學術發展的特點、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獨到的評價,可視作一本中國經學、哲學、文學的簡史。而且為了幫助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國學,編者對書中晦澀難懂之處進行了注解,實為國學愛好者入門必備之書。
章太炎 ·中國文化 ·25.3萬字
許倬云細數人類文明發展變遷的歷史過程,從宗教革命到民族國家的興起、從啟蒙運動到工業革命,再到近代資本主義大發展,讓我們看到,由西方文明主導的現代社會正怎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這一過程充斥著大國霸業的興衰交替,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變遷,以及人類從愚昧到理性的不斷轉變,直到今天,整個世界又陷入一種物質主義的狂熱中難以自拔,人類社會也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普遍的精神空虛和對生命的迷茫。由此,許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現代文明或成或敗的發展走向,并以哲學家的視野將其引至有關人類“終極關懷”的根本點上。
許倬云 ·文化史 ·11.5萬字
本書為“互聯網+”與文化發展研究系列叢書的總卷,通過回顧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展現互聯網從小范圍應用到大規模發展背后,我們對其認識上的階段性特點。在此基礎上,通過梳理“互聯網+”的提出背景,尋找其中的理論支撐,提出本書對“互聯網+”的定義和范式,奠定全書的論述基礎。全書內容豐富,案例鮮活,有血有肉,涵蓋了“互聯網+”對多個傳統行業的影響和顛覆時,特別強調了對文化產業的變革,可讀性強,思想性強,是一本難得的對現實具有指導性的讀物。
范周 ·文化產業 ·23萬字
刺繡作為一種物質載體,在人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產生并逐漸成為日常生活用品。除了實用性外,人們的心理感受、審美情趣和禮制觀念等,也都通過刺繡這一載體有所表現。刺繡兼容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重屬性,可稱之為刺繡文化。中國的刺繡文化歷史,是人類創造獨特精致物質生活的歷史,也是人類積淀深厚人文意蘊和藝術精神的歷史。本書分為“民間刺繡概述”、“民間刺繡的歷史沿革”、“民間刺繡主要種類和分布”、“民間刺繡工藝與運用”、“民間刺繡作品賞析”、“民間刺繡的保護和傳承”等部分,通過論述刺繡的產生歷史、刺繡的主要地域以及刺繡的針法,為讀者展現了較為完整的我國刺繡文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以及實用價值。全書運用大量的精美圖片,展示了我國刺繡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圖并茂,十分適合作為文化普及讀物。
廖春妹 ·中國文化 ·2.4萬字
“嵩高惟岳,峻極于天”。地處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勝地嵩山,素有“汴洛兩京、畿內名山”之稱。地質學上稱之為世界上罕見的“五代同堂”,即五個時期的地質現象在嵩山表露齊全。嵩山不僅經歷了地球40億年來演變的軌跡,也見證了中華民族各朝各代的興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釋、道三教合一體現最為完美之地。本書帶你一起領略嵩山山峰之秀美,歷史之厚重。
乾坤魚 竇巖編著 ·中國文化 ·4.1萬字
《輕松學國學》內容精簡,包羅萬象,涵蓋了禮儀民俗、稱謂由來、飲食起居、官政典制、學制科舉、國學經典、曲藝國粹、器皿用具、神話傳說、哲學宗教、字詞含義、文學藝術等十幾個門類。編者竭力以最輕松的語言、最簡單的話語、最通俗易懂的道理,為你講述國學的文化內涵。
金鴻儒 ·中國文化 ·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