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舍不得讀完的書》輯錄了著名出版人、作家聶震寧的數十篇關于閱讀、書籍乃至出版文化生態等方面的隨筆和評論和演講文字。作者從讀者、作者身份而進入出版業,從事編輯出版工作幾十年并任職出版企業領導職位,積數年之功,從立法、制度、實踐活動等多方面鍥而不舍推動“全民閱讀”,為國民通過閱讀提高文化素養目標吶喊、奔走。
聶震寧 ·隨筆 ·8.8萬字
本書以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為例,介紹了文化產業作為我國綠色發展的標志性產業,如何按照共享發展、協調發展的要求實現產業發展方式轉型,并以此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創新發展,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產業基礎。
魏飴等 ·文化產業 ·14.8萬字
宋代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有獨特的地位。文人士.大夫自覺追求審美意味的生活帶動了平民階層。花成為優雅生活的表征。本書以花為媒,透過在文人士大夫和平民階層審美活動和生活實踐中的賞花、詠花、養花、簪花、贈花等現象,以及遍布在宋代史籍、詩文、筆記和圖譜等文獻中關于花的著錄、描述、分析、研究、闡釋等理論表述,探討宋人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領域所呈現出的“審美化”轉向,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日常化、生活化拓展等話題。
吳洋洋 ·文化史 ·13.8萬字
《一口氣讀懂中國文化史2》沿襲上部書的專業性與趣味性,在內容編排、版式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更加專業與系統的設計,加入了大量的批注來解讀和延伸正文,幫助讀者了解更多的傳統知識,吸收更多的文化精華!五千年傳承,五千年積淀,留下來的是博大精深,是海納百川,是厚德載物,是自強不息……
《一口氣讀懂中國文化史》編委會 ·中國文化 ·17.6萬字
《文學遺產》創刊于1954年,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唯一的古典文學研究專業學術刊物。70年來,《文學遺產》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推進我國古代文學研究事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構中國自主的文學知識體系作出了卓越貢獻。經過編輯部幾代同仁的辛勤工作和開拓創新,《文學遺產》已成為代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最高水平的權威學術刊物,在國際漢學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不容忽視的學術權威性。
《文學遺產》編輯部編 ·中國文化 ·19.1萬字
本書參考了北京地方史志、筆記雜纂、歷史檔案、工商稅務檔案、現代隆福寺文史資料,以及作者的田野調查資料,呈現了清代和民國時期北京皇家寺廟隆福寺的商業民俗形態,論述了它在北京城市歷史文化和商業史中的地位,并進一步研究了北京寺廟的商業活動和市民的消費民俗。
衛才華 ·民俗文化 ·19.5萬字
本書以大文化視野對屈原思想及其歷史動因進行了闡釋,對楚辭主要作品的形成、形態和形式做了考證,對楚文化中有趣的話題進行了解讀。綜合運用文學、語言學、哲學、文化學和文獻學等研究理路,對楚辭文化進行了綜合性研究,是理解屈原的基礎讀物,也是研究楚辭登堂入室的學術著作。
張崇琛 ·文化研究 ·20萬字
為慶祝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建系95周年,土木系專門組織人員隊伍,系統收集查閱史料,訪談相關老領導、老教工、重要校友等,整理、篩選資料,分工撰寫《清華時間簡史——土木工程系》一冊。詳細講述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發展歷程,從國立清華大學早期土木工程系的設立與發展、西南聯合大學時期的土木工程系、復員時期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的恢復,到1949年至1966年期間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調整與發展、“文化大革命”時期清華大學土建系的歷程,再到“改革開放”后清華大學土木系的發展。邀請清華大學校友、土木工程系所有離退休教職工、在職教職工、歷年系友、在職學生、社會各界人士一起回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土木工程系。
朱宏亮等編著 ·文化史 ·16.2萬字
中國神話學領域開山之作。茅盾先生通過列舉中國古籍里的各家學說,同時與西方的北歐神話、希臘神話等做比較研究,引人類學之精華入中國神話之研究,其中不乏嚴謹獨到的分析考證與風格鮮明的批判精神,前無古人地開拓了中國神話研究的新天地,可謂獨步學壇。本書的問世不僅拉開了中國神話學的序幕,更是茅盾先生向世界文學發展腳步看齊的一個創舉,讓世界發現中國神話的同時,也鑄牢了民族文化認同的根基。
茅盾 ·文化研究 ·9.2萬字
本書是關于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理論研究的專著,從精英批評研究延展至大眾批評研究是本書的科研脈絡。上篇精英批評研究,以西方馬克思主義批評家特里·伊格爾頓為主要研究對象,各個章節的研究內容均立足于中國語境,研究議題均經由中國視角提出。明確了馬克思主義批評家的任務,解析了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的策略,論述了突破西方文化影響的焦慮的方法,從美學角度探討了唯物主義的倫理學理論,并對西方自由人文主義的悲劇觀、無利害性觀點和延續性觀點予以了批判。下篇大眾批評研究是結合時代發展做出的理論思考。如何保持日興月盛的大眾傳媒社會的多元和理性發聲,是研究的側重點。本書提出的構建批評言論信用體系的方案,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的思想民主建設的嘗試,旨在讓大眾擁有張弛有度、止于至善的言說能力,達到自治進而自由的言論狀態,從而推動社會的總體性進步。
賈潔 ·理論 ·13.3萬字
文化生活譯叢(精裝)之一種。愛默生是美國思想發展史上的中心人物。他在19世紀上半葉提出的超驗主義觀點體系,代表了美國文化的精髓,是了解美國精神的鑰匙。本書選自三聯1993年出版的《愛默生集》,輯為《論自然》與《美國學者》兩部分。
(美)愛默生 ·文化評述 ·15萬字
本書詳解了歷代家法如何誨喻子孫應世、為政之道,如何化解安危、名利、窮達、情理等二元困境。應世除了才能、志向、性格、人品等要素外,最重要的一面就是如何認知外部世界的規律和人性的本質,知世知人,由此選擇生存發展策略,終其一生,奮斗不止,那結果自然就成了自己的命運。換言之,知世知人,才能知命,才能選取正確有效的應世策略,最大程度避開風險、危險,最高層面實現自我價值。
劉云生 ·中國文化 ·13.2萬字
巴格比認為,歷史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文化和文明是歷史研究的基本內容。在本書中他不僅深刻分析了歷史學的性質和撰述方式,尤其對文化和文明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詳盡闡釋。他所區分出的“大文明”和“周邊文明”的類型,很大程度上構成了湯因比的文明形態史觀的來源。
(美)菲利普·巴格比 ·理論 ·16.5萬字
王爾德在以唯美主義追求為表象的審美追求驅動下,引申了古希臘面具表演的傳統形式,使之成為人格面具表演概念,同時吸取浪漫反諷思想,注入自己的人生及創作中,變成了呈現多重矛盾自我的面具塑造風格。這一風格被他運用自如后,成為其獨有的技藝,形成其“面具藝術”。本書以王爾德的多重矛盾面具自我之表象為依據,向前追溯至具有審美思想的德國浪漫主義傳統、唯美主義及現代審美主義,向后借用當代德國哲學、美學的理論觀點(審美),兼從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自我建構)的視角對之進行審視,解釋其“面具的真理”。以追求審美和自我建構為己任的王爾德,通過塑造多重矛盾面具自我,把對審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使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審美化,為自己的生存建構了積極、主動的意義。王爾德不愧為“面具藝術”大師。本書審美與自我建構的兩個視角,在論述過程中之契合,讓我們看到兩者的內在統一性—對人自身的困境與拯救途徑之思考,是以哲學和美學為代表的人文學科的根基和出發點。對此命題的關注始于現代性發端時期的哲學家們,貫穿了王爾德的一生,在當今的理論界仍不斷被探索與完善,值得認真思考。
楊霓 ·文化研究 ·19.5萬字
用英語解讀中國文化,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含52幅精美插畫,生動活潑,圖文并茂。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經典著述對國家的形成、人民日常生活的影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吨袊鴼v史著述(英文版)》以地道流暢的英語,深入淺出地介紹了52本中國傳統經典著作,配以彩色插畫,賞心悅目,圖文并茂,是讀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材料。本書每篇短文介紹一本經典著述,時間跨度3000余年,內容包含了醫學、數學、軍事謀略、宗教、文學以及藝術、游記等。
張慈贇著 朱晨蕾繪 ·中國文化 ·3.5萬字
岡倉天心以一己之力,縱橫捭闔,為我們闡釋了東方文化尤其是日本茶道文化所蘊含的美妙意境?!都~約時報》在所有講述茶道的書中,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岡倉天心的著述不僅是空前的,今后也很難有人超越他?!稏|西》雜志我們可以欣賞日本茶道的美,我們可以共同品味藝術殿堂里的人類思想與藝術的精華,然而,當岡倉天心滿懷深情地守護“大和之心”時,難道我們不也應當好好守護我們的“中華之心”?——蔡春華(學者,岡倉天心研究專家)《茶之書》,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書,能讓日本人以及東方人認識自己的文化。——李長聲(學者,日本文化觀察家)
(日)岡倉天心 ·文化研究 ·3.3萬字
《灞橋折柳:中國古代行旅生活》是一本介紹中國古代行旅生活的歷史與文化的書籍。作者通過對大量古代文獻、詩歌、史書的細致分析,全面展現了古代中國人在行旅中的各個方面,包括行前的心理準備、行裝與旅費的籌備、送別時的禮俗、行旅的方式、旅途中的食宿問題、行程與速度的安排、行李與行具的準備、行旅安全以及行旅者的精神世界等。書中不僅關注了行旅的物理層面,如交通方式、住宿和飲食,還深入挖掘了行旅的文化和心理層面,揭示了行旅在古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者通過對古代行旅生活的詳細描述,讓讀者能夠體會到古人在旅途中的艱辛與快樂,以及他們對于行旅的不同感受和態度。
王子今 ·文化研究 ·8.5萬字
書中首先將儒家之學以及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整個東方傳統學術的核心和屬性,與西方文化區分開來:東方的文化是建立在人對自身認識上的科學,即“生命實踐之學”,簡稱為“生命學”;西方主要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為文化核心,是建立在人對自然界和社會認識上而發展起來的科學體系。書中關于成為“大人”的三條道路和儒家之核心思想德性與仁心,以及對儒家的“成德之教”與佛家九乘佛法之巔的“大圓滿”所作之比較,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結晶,意義很大。
潘麟 ·隨筆 ·15.8萬字
本書作者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常常被漢字最初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這本書從個人的視角精選了100個最有趣的漢字,不僅詳細講解了每一個漢字字形的演變,而且由漢字字形入手,講解了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社會的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尋找中國文化的根。
許暉 ·文化研究 ·12.5萬字
《素以為絢的風景》為“涵芬學人隨筆”叢書之一種,作者為清華大學劉石教授。全書總字數約二十萬字,另配有插圖數十幅,分為“學海隨泛”“典籍談片”“前賢憶念”三輯?!皩W海隨泛”一輯所收乃對于文學史、文化史相關問題的想法,所涉內容廣泛,作者立論平實,語言活潑,帶有作者的鮮明個性特征?!暗浼勂彼諡閷沤裰龅南嚓P評價,既有《藝概》《唐詩三百首》等古代經典,也有《宋詩選注》《啟功叢稿》《良鏞求索》等今人著述,體現出作者“不薄今人愛古人”的灑脫襟懷?!扒百t憶念”所收21篇文章乃追懷前賢之作,所懷念的對象為啟功、傅璇琮、王利器、楊明照、葉嘉瑩、歐陽中石等名家。因作者曾與他們中的多位有著過從甚密的師生緣分,因而文中頗多傳神寫照的細節,讀起來令人興味盎然。
劉石 ·隨筆 ·1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