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王子今
作品粉絲 178 人
全部作品
本書是從交通史、行政史和區域文化史的視角考察戰國秦漢若干歷史文化現象的論著。作者結合考古文物資料和傳世史籍文獻,就以下主題有所考察:中原文化重心地位的形成和演變,秦擴張的路徑和趨勢,彭城與“梁碭之間”的交通形勢與政治文化,“北邊”的交通經營與行政建設,人口流動問題的交通史與區域文化史意義。也進行了戰國秦漢交通格局與區域行政的若干個案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見。
王子今 ·專業史 ·22.2萬字
電視連續劇《羋月傳》的熱播,引發了人們對戰國時期秦史的關注和興趣。本書就“羋月”所處歷史背景及其歷史原型進行詳細介紹,分析了“羋月”的歷史機遇和是非功過,勾勒了秦國霸業形成的歷史軌跡,為讀者揭開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神秘的面紗。同時,本書也就觀眾對電視劇的“找茬”“捉蟲”進行了正面回答,進一步表達了理解和尊重藝術創作中變通的觀點。
王子今 ·歷史人物 ·4.6萬字
秦漢時期,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具有特別的意義,是中國文化基因的形成期,而咸陽—西安作為這一時期的文化重心和行政中樞,亦產生過輝煌的歷史影響。本書收錄34篇文章,從秦漢文化的基礎——“郁郁乎文哉”的西周禮樂說起,再到商鞅變法,咸陽如何成為長安的文化重心,漢代思想文化的“和合”精神等,既有對高層政治的關注,也多涉及社會平民及勞動階級,從幾個以往人們關注不多的側面描畫咸陽—西安地方在秦漢時期的文化面貌。書中關于秦漢文化史實物證據方面的內容,也占了一定的比重,由此可令讀者在眾多具體、真切、形象的信息中,獲得對秦漢時期整體文化風貌的進一步認識。
王子今 ·文化史 ·17萬字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的秦漢時期,中國文明的構成形式和創造內容都有重要的變化。秦漢時期的總體生態環境狀況與現今不同,各個地域間的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差異,前后400余年間的生態環境狀況也有所變化。研究秦漢史、總結秦漢歷史進步的條件,不能忽視生態環境的作用。本書從氣候、野生動物、植被、人為因素等幾個方面討論了秦漢時期生態環境條件的基本形勢,也從思想史和觀念史的角度闡述了秦漢人的生態環境觀以及生態環境與秦漢社會歷史的關系。對這一時期生態環境的若干個案,作者也進行了分析,如秦漢宮苑“林麓之饒”,太史公筆下“鼠”的故事,秦漢陵墓“列樹成林”的禮俗等。既有史料解讀,又有相關考古方面的最新發現,是一部以生態環境史角度切入的別具一格的歷史讀物。
王子今 ·史學理論 ·17.4萬字
本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基地基金重點項目“秦漢時期齊人的海洋開發”的最終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秦漢時期的海洋探索與早期海洋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是就這一學術主題進行認真的歷史學考察的第一部學術專著。作者注重文獻資料與考古資料的結合,比較全面、比較詳盡地說明了秦漢時期齊人進行海洋探索與海洋開發的成就,分別從經濟史、文化史和社會生活史等層面進行了歷史分析。有些論述,對世界海洋學史的學術總結也有推進意義。
王子今 ·專業史 ·30萬字
本書以中國古代交通文化作為研究主題,內容涉及傳說時代的交通活動遺存、秦漢交通建設的社會文化作用、歷史時期環境與交通的關系、北朝佛教信仰遺跡的交通地理意義、唐人的古道行旅吟唱、竹枝詞中的交通史信息等。也討論了古代的流民運動、路權形式、驛壁文學、竹馬游戲等與交通有關的歷史文化現象。對于“木鐙”和“鐵鞋”的考論,可以看作古代交通文化的微觀研究。
王子今 ·理論 ·27萬字
《秦漢英雄氣運》選取作者近年關于秦漢史研究以隨筆、短論以及并非十分專深的論文形式發表的若干成果,從英雄主義、進取精神、開放胸懷等方面介紹秦漢時期我們民族精神具有歷史積極意義的時代特色。通過通俗解讀歷史學知識的方式,與讀者一起深化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認識、理解和說明,以利于繼承其中適應現代社會文化生活的內容。
王子今 ·隨筆 ·23.3萬字
《灞橋折柳:中國古代行旅生活》是一本介紹中國古代行旅生活的歷史與文化的書籍。作者通過對大量古代文獻、詩歌、史書的細致分析,全面展現了古代中國人在行旅中的各個方面,包括行前的心理準備、行裝與旅費的籌備、送別時的禮俗、行旅的方式、旅途中的食宿問題、行程與速度的安排、行李與行具的準備、行旅安全以及行旅者的精神世界等。書中不僅關注了行旅的物理層面,如交通方式、住宿和飲食,還深入挖掘了行旅的文化和心理層面,揭示了行旅在古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者通過對古代行旅生活的詳細描述,讓讀者能夠體會到古人在旅途中的艱辛與快樂,以及他們對于行旅的不同感受和態度。
王子今 ·文化研究 ·8.5萬字
商鞅、宣太后、甘羅、白起、鄭國、呂不韋、秦始皇、李斯、烏氏倮、巴寡婦清、趙佗、商山四皓等在秦史舞臺上都扮演了重要的歷史角色。《秦史人物論稿》以作者對于以上秦史人物的研究為基礎,通過對這些對秦史進程形成影響的歷史人物的分析,深化對秦史與秦文化的認識。理解這些人物的立場、思想、表現及其歷史影響,對于多視角地考察秦史,可以提供有價值的新發現。而秦文化的風貌,也可以得到更具體、更生動的說明。
王子今 ·中國史 ·29.3萬字
秦漢時期是中國交通史進程的重要歷史階段。本書總結了秦漢交通道路建設、津橋、車輛制作、運輸動力開發、內河航運、近海航運和海外交通、造船業、都市交通等多方面的成就;對于秦漢主要文化區的交通結構、倉制和主要糧路、產業布局及運銷區劃、運輸業、人口遷徙與人口流動、通信形式、域外交通等也有所論述。交通與秦漢政體的成立,交通與秦漢經濟的運行,交通與秦漢文化的發育,在“秦漢文明的交通史背景”這一主題下有所說明。“秦漢人的交通心理與交通習尚”也作為歷史文化考察的對象有所討論。
王子今 ·中國史 ·49.4萬字
本書通過十四個彼此不同卻又相互關聯的專題,向讀者展示了秦漢兒童生活的全貌。前四個專題從兒童的出生、初生到生存,再到嬰幼兒戲和童蒙教育,以兒童的成長時序為內在線索,勾勒出了秦漢兒童最初的生活景象;后十個專題分作兩大部分,一是兒童與秦漢政治、經濟、文化信仰和社會的關系;二是對于特殊類別的兒童,如“神童”和“上層兒童”等問題的相關討論。作者在兒童研究領域深耕二十余年,憑借對傳世文獻、出土文獻以及文物考古資料的綜合運用,深入挖掘其中有關兒童生活的記錄,對秦漢兒童生活的各方面做了多角度、立體化的研究,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王子今 ·史學理論 ·53.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