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蘇格拉底之死,是古希臘哲學的分水嶺,也是歐洲乃至世界歷史上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本書收選的三篇柏拉圖對話:“申辯篇”“克里同篇”和“斐多篇”——分別記述了蘇格拉底在審判時、入獄后和服刑前的經歷。這三篇完整地展現了甘為信仰和真理獻身的蘇格拉底對自我、對人生價值、對生命和靈魂的看法,讓我們在領略他光輝獨具的人格與思想魅力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到古希臘人是如何將哲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的。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7.4萬字
尼采曾以“炸藥”自喻,是“與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對抗的‘狄奧尼索斯’”,也是進入本世紀才大放光芒的哲學家和詩人。尼采以第一人稱的自問自答,在生平第一部自傳和絕筆之作中,逐一點評了自己的代表作,對“尼采”如何成為“尼采”,做出了權威的詮釋。這是一部以思想為核心的自傳,也是閱讀尼采其他著作,理解他的哲學思想的指導之書,為尼采的其他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學和傳記性的材料。
(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西方哲學 ·7.7萬字
馬可·奧勒留是古羅馬的“哲學家皇帝”。在歷史上,一世英明且苦修哲學的皇帝,除奧勒留外恐怕沒有第二人。他在政務辛勞之余,利用短暫的閑暇,與自己對話,對人生進行思考,寫下了《沉思錄》這本“世界之書”。本書是斯多葛學派的里程碑之作,認為應遵從自然規律過一種自制的生活,回歸安寧、平靜和理性的心靈狀態。時至今日,對生活在巨大壓力下、心靈躁動不安的現代人來說,依然是一劑良方。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西方哲學 ·7.1萬字
該書原版在我社出版之后,重印了8次,在讀者中具有良好的口碑。而作者本人目前是北大哲學系系主任,越來越具有學術和公眾影響力,這一次想對原來的裝幀和版式進行大的改動,以期能更符合目前年輕讀者的欣賞品位。《莊子哲學》主要研究公認出于莊子之手的內七篇,作者是國內研究先秦諸子,尤其是老子和莊子哲學的著名學者。在這部書中,作者嘗試了一種新的解釋莊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學術專著寫作的范式。作者在對原文精準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莊子哲學的內在精神,描述了莊子與世道那種微妙的張力。在這種精細的探尋中勾勒出了莊子獨特的人格氣質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說這是一部滲透了個人體驗和感悟的學術作品。
王博 ·中國哲學 ·17.4萬字
本書是學術大師胡適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生活體驗,針對人們普遍關心的人生意義與價值、做人與處事、交友與相處、成功與失敗、知足與容忍、毀譽與壓力等人生的重大問題,做了深入淺出而富有成效、既有現實意義有頗具科學性的論述。本書通俗易懂又文采斐然,有很強的可讀性。著名學者胡軍指導選編者著眼于人生現實,也從人生的理論體系上去把握。對于指導人們正確樹立人生觀,解決人生的重大問題,都有極大的幫助作用。尤其是在今天建設和諧社會的時候,對于廣大讀者認識現實,做人生的強者,樹立人生的信念,走向成功的人生,有極大的幫助作用。是不可多得的人生勵志讀物。
胡適著 王怡心選編 ·倫理學 ·13.5萬字
東亞近世儒學的開展與朱子學有著密切的關聯。但如何深入朱子學發展的固有文脈,具體而微地描繪出朱子學這一影響發生的思想空間,仍然是學者們需深入研究的課題。當我們注意到朱子思想主要是以新的經典解釋即經學的形態在近世東亞被廣泛接受與吸收的歷史事實,對于朱子哲學思想形成具有根源性意義的《周易》及其新注,便成為切入相關課題時無法回避的存在。本書的研究以日本近世的易學為中心,通過江戶儒學各家吸收、融合、轉化與攻駁朱易的生動實例,揭示出朱子易學及朱子學對日本近世有關世界、自然及人間秩序認知與實踐的基礎性建構作用
王鑫 ·中國哲學 ·12.5萬字
2003年前后,中國哲學史大家余敦康先生在北京大學為本科生講授“哲學導論”,后來,余先生又在社科院、乾元國學班等多次講授這一主題。本書整理了余敦康先生于不同年份的講授哲學導論的講稿。全書共分十二講,從“哲學是什么”開始講起,探究哲學的起源,綜合概述西方哲學、印度哲學和中國哲學的特點與問題,落腳至哲學的終極關切,為讀者步入哲學門徑、了解哲學思想提供了很好的指導。本書保持了講座語言的通俗性,是一本很有市場潛力的哲學入門讀物。
余敦康 ·理論流派 ·8.3萬字
本書記錄了作者對西方文化的一些感悟,道出了他進人西方文明之后受到的思想觸動,其中既有救贖神話帶來的震顫,也有被自由精神感染后的安慰,更有在觸摸一些靈魂時的親切與景仰;但所有這些,都浸泡在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惶惑和懷疑當中。作者很喜歡西方現代文明的悲壯感和自由精神,但也深深感到這種屬靈的文明帶來的單調、虛無、令人焦慮的生活方式。作者試圖在深入西方的同時反觀自我,并反思這種嘗試所帶來的更進一步的疑問。本書2009年曾在我社出版,已經斷貨多年,不時有讀者問起。本次擬做修訂之后重新排版、包裝。
吳飛 ·西方哲學 ·11.3萬字
本書旨在以老子的《道德經》來詮釋人生哲理、中美文化差異以及現代營銷學和企業經營管理之道,亦在探討如何以老子的道法自然理論來調劑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浮躁心態,以達到物質與精神的雙贏之道。
周南 ·中國哲學 ·7.4萬字
盡管福柯很少言及他的私生活以及私生活與學術的關系,但是在他晚年他一改這種態度,轉而開始談論“生存美學”,其中生活和工作是合二為一的。對此,作者認為,這些矛盾使得講他的作品和生活聯系起來成為了可能。在探討福柯的復雜的學術和政治生活,以及這些東西如何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的過程之中,本書作者描述了一位活生生的福柯:他是一個精明的戰略家,一個時時刻刻把自己稱為“與特殊階層的知識分子不結盟”的人。本書敘述了福柯的從舒適的鄉間生活到學術的塔尖的生活歷程。
(英)戴維·梅西 ·西方哲學 ·8.6萬字
丟開你的罪惡感!勇敢找回你自己!這本書將告訴你,在他人給你添加額外的負擔時,如何抵制壓力、避免出于過分的禮貌或責任感而受到他人無端的利用。同時,它會告訴你面對無理的或者你不喜歡的要求時,如何說不,以免你在這些事情上浪費時間、精力和感情。通過閱讀本書的50個真實案例,你就能更加智慧地生活,掌握一些巧妙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捷徑,比如:6個以退為進的建議;12條需避免的過錯;7步思考法;7種有效地應對爭吵方法;8種虛假前提及其如何產生作用;8種保證睡眠的方法;5種避免大腦疲勞的方法;以及其他數百個為人處世之道。《找回你自己》是一本實用性操作手冊,它強有力的主題是:如何有效地應對他人自私地強加給你的壓力和制造的問題。本書初版于1937年,而后多次再版,成為現代的經典著作。已幫助成千上萬個內心充滿罪惡感或者深受朋友或者親人的好意困惑的人擺脫困境、找回自我,相信你也能從中受益!
(美)大衛·西伯里(David Seabury) ·倫理學 ·13.7萬字
《叔本華的辯論藝術》(于1830年寫成,1864年首次出版),可能是叔本華非關其學術立場的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本小書。在本書中,叔本華以西方先哲的辯證與邏輯為出發點,歸納出三十八種辯論招式,以絕妙的方式引領讀者理解辯論的藝術。該書結構清晰、篇幅精當,涵蓋哲學、心理學、邏輯學、修辭學等學科領域,從每種辯論技巧的解析,到具體的應用分析,均妙語如珠、睿見迭現,無愧大家手筆,值得一讀。
(德)叔本華 ·西方哲學 ·4.3萬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1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文學翻譯是兩種語言、兩種文化的統一,是藝術的高級形式。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對《老子》研究的基礎上,吃透《老子》的精華,批判前人對《老子》的翻譯,在科學的文學翻譯理論指導下,對《老子》的精華部分進行了全新的翻譯。對介紹中國文化走出國門有重大意義,也是翻譯專業學生學習、實踐必不可少的翻譯參考書籍。
許淵沖 ·中國哲學 ·8.1萬字
本書力圖探求英國經驗主義美學的歷史淵源及其流變,從休謨哲學中的"情感"(sentiment)與"趣味"(taste)這一對概念入手,結合休謨的相關著作以及道德學說的例證,論述休謨如何根據"趣味"與"情感"來構建自己的哲學體系,并由此出發,由文化思想風氣的轉移,來剖析17-18世紀英國社會與政治的變革。本書架構主要由三個相互聯系的主題構成:英國經驗主義美學源流,休謨的美學思想以及休謨的談藝雜論。在此基礎上,一方面剖析休謨糅合"情感"與"趣味"于"性格"之中,以此來協調主體性的"內在心理-外在社會"兩個層面的美育思想,另一方面,通過對休謨的藝術雜論以及《英國史》部分篇章的剖析,以及休謨與同時代一些杰出思想家如盧梭等人的思想碰撞,由此折射出啟蒙時代的思想軌跡。休謨所觀照的如"趣味標準"如何建立、文化與政治之關系等問題,于當今的社會文化也有鏡鑒之效。
陳昊 ·西方哲學 ·13.4萬字
“未名·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叢書由著名院校著名學者傾心撰寫,旨在提高國民的人文素質,普及社會科學知識。每種書均包括該學科的產生背景、研究對象、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就學科價值及學科發展到今天的一些前沿問題。此版在版式、文字上做出適當修訂,插入80-100幅圖片。
周憲 ·美學 ·14.4萬字
原名為AHistoryofWesternPhilosophy,公版書。1927年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近百年來一直有再版,從未有中譯本,此次放入沙發圖書館·星經典系列。列在homeuniversitylibraryofmodernknowledge叢書中,同一叢書中還收入羅素《哲學問題》、摩爾《倫理學》和J.C.Bury《自由思想史》等。本書梳理了自古希臘哲學到尼采的西方哲學歷程,既適合高端讀者也適合一般大眾閱讀,是了解西方哲學發展的一部非常可讀的掌中書,也是完善北大社產品線的一種力作。
(英)克萊蒙特·韋布 ·西方哲學 ·8.6萬字
三大批判誠然是康德批判哲學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康德的批判哲學、先驗哲學就是借著三大指判建立起來的。但康德的哲學體系一般區分為理論哲學與實踐哲學,后者又區分為倫理學與法權哲學。而法權哲學又區分為自然狀態與國家狀態的法權哲學,前者稱為自然法學,后者稱為國家哲學。有關“外王”的學說,即集中于法權哲學。而康德有關法權哲學的主要著作幾乎都出版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后,尤其是大1793年元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之后。康德有關國家正當性的依據以及“革命權”的討論都是圍繞著法國大革命而來。康德法權哲學的專著《道德形而上學》上卷——《法學的形而上學原理》——即出版于1797年,這也是康德生前除了三大批判外最重要的著作。本書第一篇即綜論康德哲學,第二篇論述康德實踐哲學,第三篇為康德的自然法學,第四篇為康德的國家哲學。第一、二兩篇為第三、四兩篇的基礎,后兩篇則是到目前為止在中文世界有關康德“外王”之道較為系統與完整的論述。此外,在附錄中收入何兆武先生為本書所寫的跋——《批判的哲學與哲學的批判》,簡要地回顧近百年來康德研究在中國的發展。
朱高正 ·西方哲學 ·10.5萬字
《博弈思維:邏輯使你決策致勝》探討的是博弈中的決策,即當決策者的策略行為與他人的策略行為處于互相影響之中的決策過程。人們在決策中運用邏輯可以培養我們的博弈思維。北京大學出版社近日推出了《邏輯時空叢書》。該套叢書以“倡導理性、恪守邏輯、正確思維”為策劃宗旨,注重邏輯學知識的普及和應用,目標讀者群為一般大眾(大眾閱讀)和大學生(教學參考書)。《邏輯時空》叢書的主要內容是探索和闡釋人們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里的邏輯問題。具體寫法是:針對社會生活某個特定領域里的思維實際,突出該領域里最常見的邏輯問題,結合具體的典型的案例進行闡釋,介紹相關的邏輯知識。介紹邏輯知識時不求邏輯體系完備,力求突出重點,也就是說在某特定的領域里,有什么突出的邏輯問題,我們就重寫什么。在說明邏輯知識時,為方便讀者理解,必要時適當介紹相關的預備知識。
潘天群 ·邏輯學 ·12萬字
《趙敦華講波普爾》對波普爾思想作全面和公正的介紹,全書分兩部分,前四講的內容主要是談作者對波普爾思想的理解,第五講談作者對它的評論和批評。作者在談波普爾時力求做到公允地對待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即使在最后的批評部分,作者也盡量避免個人誤解和偏見,盡量利用其他哲學家的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并以西方哲學發展的大趨勢為立論依據,說明波普爾哲學的地位、作用和缺陷、弱點。20世紀80年代的繼“五四”之后的第二次思想啟蒙運動中,波普爾這位以“科學和民主”為主題的哲學家,一時成為關注的亮點。然而,這股“波普爾熱”現在已經為“海德格爾熱”、“后現代熱”、“尼采熱”等后起的時髦話題所替代。然而在這些熱門話題里我們究竟學到了多少東西?應該如何理性地看待這位哲學家呢?
趙敦華 ·西方哲學 ·8萬字
《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以相關基本文獻的細讀為基礎,通過彰顯文本自身的肌理,來重構張載哲學的固有脈絡。在試圖將張載哲學回置入歷史的精神語境的過程當中,“述”的解釋學態度重構了一個場域,而這一場域使得讀者與思想家的“相遇”成為可能。張載哲學在宋明理學的展開過程中所發揮的樞紐性作用,早已成為學術界的一般常識。長期以來,關于張載的研究和討論一直是中國哲學史界的熱點之一。
楊立華 ·中國哲學 ·1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