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關于張大千的專著,主要由三部分內容組成。第一部分《〈己巳自寫小像〉題跋釋文與作者簡介》,將張大千《己巳自寫小像》上的題跋分別釋讀,并對三十二位題跋者各各予以介紹,這些介紹以人物生平軼事、趣事等為主,具有比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第二部分《張大千一九二九年大事記》,對張大千一九二九年發生的主要事跡進行了記載敘述。第三部分《張大千自畫像之功能與意義》則是研究張大千自畫像的專文,是對部分很好的補充和深入。
萬君超 ·藝術家 ·7.2萬字
清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大雪已經落了好幾天,把整座北京城都給籠上了一層銀白色的幕幃,千里冰封,連紫禁城金黃色的屋頂也都被雪白的雪給覆蓋住了,宮殿變得像雪塑冰雕一般,褪去了往日的巍峨雄偉,帶上了一些別樣的晶瑩潔白。覆雪的屋頂蜿蜒著,從紫禁城一直延伸到四周的尋常民居上、花木上,在寂靜的夜里勾勒出連綿起伏的曲線。在這些被大雪覆蓋住的屋頂下面,有一處尋常的宅子,和其他官員的宅子相比,并沒什么特別之處,一樣的青磚青瓦,一樣三進三出的四合大院。
(清)納蘭容若 ·歷史人物 ·12.8萬字
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Bernstein)是20世紀音樂領域最成功和最受認可的人物之一。在他跨越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中,主持了許多世界領先的管弦樂隊。1958年,他成為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開創了該團的黃金時代,還曾榮獲“桂冠指揮家”稱號。1961年創作的音樂劇《西區故事》更是成為百老匯的經典節目,至今盛演不衰。萊爾德是研究伯恩斯坦的著名學者,通過描述作為指揮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和評論家的伯恩斯坦的人生成就,介紹了這位才華橫溢、迷人且有爭議的音樂大師的生活和工作,探討了他復雜的個人生活對其音樂風格和作品的影響。
(美)保羅·R.萊爾德 ·藝術家 ·11.8萬字
本傳從中國書法沿革、唐詩表現、唐史面貌及傳主的人生經歷等多個側面,努力還原真實,在賞書、品詩、鑒史的詩性描繪表達中,個性化地再現了張旭奇特書法的藝術貢獻和曲折的人生命運情形。作品文史書法唐詩等信息見識豐盈,語言精簡獨到,人物性格形象描繪生動,是認知書法、唐詩和傳主個性的精彩書寫。
李金祥 ·歷史人物 ·18.8萬字
李樂民在20世紀率先提出采用雙邊橫向濾波、判斷反饋濾波等多種結構抑制干擾的方法,解決了當時抗窄帶干擾的核心問題,主持研制出了我國臺“載波話路用9600bit/s高速數傳機”,解決了高精度自適應均衡問題,研制出“數據轉接終端機”,解決了高可靠數字傳輸問題,在“抗毀光纖以太局域網”和“電視與數據綜合光纖傳輸網”的研究和器件研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助力解決我國通信產業發展的被國外技術“卡脖子”問題。他在21世紀帶領團隊再攀光通信網絡研究高峰,全力助推未來網絡研究,他至今在通信理論研究和產業發展的廣闊領域不斷探索。
張娜 王曉剛 ·科學家 ·20.3萬字
在當代中國經濟改革史上,吳敬璉之重要性在于,他幾乎參與了建國之后所有的經濟理論爭議,由他的思想演進出發,可以勾勒出中國經濟變革理念的大致曲線。書中,吳敬璉娓娓道來,歷史如跛足的行者,不動聲色地姍姍走近,又姍姍走遠,一段波瀾壯闊的人生在回憶者與記錄者之間穿梭,如畫卷般展開。
吳曉波 ·財經人物 ·22.4萬字
嚴復是清末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本書以詳實的史料,流暢樸實的文筆,向讀者展示了嚴復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深邃的思想內涵。
楊肇林 ·歷史人物 ·21.8萬字
1942年,陳鶴琴50歲時,寫成了自傳《我的半生》他用鮮活的語言生動地描述了自己的家世、童年、中學時代以及海外留學的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孜孜以求、奮斗自強的青年,一個家道中落的雜貨店主的兒子,先后考入清華大學,后又留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哥倫比亞大學的成長歷程,以及學成歸國后畢生致力于中國師范教育與兒童教育的不平凡人生。陳鶴琴主張“教活書,活教書,教書活,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他提出“活教育”的口號,并率先垂范用“活教育”來改革中國教育,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陳鶴琴的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幼兒教育之父,他的一系列教育理念和實踐,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的寶貴財富,至今影響著當代教育。
陳鶴琴 ·自傳 ·7.6萬字
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和科學家。可以說,作為一個藝術家,只有少數人能和他平起平坐,而作為發明家或全才的他則幾無對手。除了繪畫,他在雕塑、建筑、音樂、物理、幾何、解剖學、水利工程、設計等許多領域都成就斐然。同時,也沒有誰像他那樣身上充滿了謎團和矛盾。他有旺盛的好奇心,想法層出不窮,卻苦于無法把它們系統化。他凡事精益求精、追求極致,很多好創意也因此流產。在許多方面,他都算是異類。他是私生子、同性戀,巧舌如簧地周旋于一個又一個贊助人之間,同時,他也會廣積人脈,積極爭取每一個機會,大力宣傳自己。他更懂得把自己的才華最大程度地變現。在對16世紀藝術家收入的統計中,他位列第2。作為歐洲久負盛名的文藝復興史研究專家之一,作者貝恩德·勒克參考海量一手資料,讓讀者得以難得地貼近這位如同宇宙般包羅萬象的天才。本書不僅詳細再現了達·芬奇的人生和創作歷程,讓你一窺他一步步成長的秘訣,也再現了與他的一生交織在一起的動蕩時代,帶你在走近大師的同時,順便讀懂一部文藝復興史!
(德)貝恩德·勒克 ·藝術家 ·21.5萬字
《人類星光燦爛時》用十四幅“歷史微型圖畫”向我們展現的或是重大歷史事件,或是某些代表性人物經歷的激烈內心斗爭和命運的波瀾起伏,其中有法國將軍格魯希導致滑鐵盧之戰敗北的一念之差;有音樂家亨德爾在貧病交加的生活低谷中爆發出的驚人創造力;有南極探險家斯各特船長在冰天雪地中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這些歷史特寫,讀來跌宕起伏,酣暢淋漓,令人不忍釋卷。
(奧)茨威格 ·綜合 ·18.2萬字
1800年前,一個中國文人為我們真實演繹了:在特殊時代,人應該如何生活,又該如何死去?作者以感同身受的視角,帶我們走進魏晉這個禁錮與縱欲并存、醉意與清醒共處的特殊時代。借助歷史的朱痕墨跡,融知識、感悟、體驗于一體,系統性地還原了嵇康的生命歷程與思想道路。既寫出了獨立不群的嵇康,也寫出了處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的嵇康。對嵇康的朋友、敵人向秀、阮籍、呂安、鐘會等人,雖著墨不多,卻如透視般精神躍然。生命之矛盾、艱難與高貴,在簡單的敘述中顯露出來。
王曉毅 ·歷史人物 ·14.6萬字
郭德綱親筆作品,2019年全新修訂版,邀請郭德綱老師重新拍攝封面人物照,新銳設計師操刀全新設計。說書、唱戲、講相聲,回首人生,過得剛好。講述人生四十多年的江湖過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迄今為止,首次人生回顧,榮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濁自清自安然。書中的文字記錄了郭德綱這些年的心路歷程以及對人生、相聲藝術、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靜,不煽情,不夸張,不做作,不隱瞞,不回避。本書有著極其鮮明的郭式風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妙語連珠,文字獨特,語言幽默風趣,讀之不禁令人捧腹,為我們營造了一份無與倫比的閱讀快感,這份快感和他的相聲作品一樣過癮。即使面對著臺下無人的慘淡局面,郭德綱依然保持著他的幽默感。過得剛好,這是郭德綱式幽默,也是郭德綱的人生態度。我爭者人必爭,極力爭未必得。我讓者人必讓,極力讓未必失。真放肆不在飲酒放蕩,假矜持偏要慷慨激昂。萬事留一線,江湖好相見。
郭德綱 ·影視明星 ·10.7萬字
本書不僅回顧了王瑤先生的治學成就,還呈現了他作為學人的完整形象,還原他所遭際的時代。書中收入的圖片涵蓋王瑤先生不同人生階段的照片、手稿、著作、藏書等,在言不盡意處撐開了歷史的褶皺,讓讀者有可能與大先生“晤對”,近距離地感受他的精神魅力。
陳平原 袁一丹編著 ·文學家 ·6.2萬字
一、本書仿照西方的傳記文體來記述李鴻章,并加以評論,使讀者對他有所了解。二、中國舊式文體記述一個人的事跡,用傳,或用年譜,或用事略(敘述死者世系、生卒年月、籍貫、事跡的文章,常由死者門生或親友撰寫,留作墓志銘或為史官作傳提供依據),多記述生平事跡,不做褒貶評論,即使有也是附于文后。實際上,這種夾敘夾議的敘述方式,乃司馬遷首創,《史記·伯夷列傳》、《屈原列傳》、《貨殖列傳》等篇都是這樣。后世缺乏識見,又不敢妄學。我雖不才,卻偷偷把司馬遷的手法“拿來”一用。三、四十年來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無不和李鴻章有關,所以為他作傳,不能不以做近代史的態度和筆法來寫。我對時局稍有些看法,故不敢隱諱,目的給后人看。只可惜時間太短,身邊又沒一本書來參考,因此書中錯誤難免。望日后有機會修補。
梁啟超 李安安 ·歷史人物 ·15.5萬字
中國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輩子嘴邊流著哈拉子的白癡;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綿羊的傀儡,當他們一坐上“龍椅”,他們就是“封建地主階級的頭子”,是“萬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決定了他們具有生殺予奪的至高無上權力!本書從秦始皇起,至溥儀止,涵括中國的全部皇帝的傳記。每個皇帝獨立成傳,每篇既帶有濃厚的傳記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聞、生動的細節。而每傳(主要是大傳)前的一段議論性文字,即是編撰者力求用現代人的眼光審視歷史,以新的價值觀念評判歷史人物之所為,相信對讀者是有所裨益的。
蔡景仙主編 ·人物合集 ·43.6萬字
本書為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劇代表性傳承人羅桂霞的口述史。書中從羅桂霞學習桂劇、演繹桂劇、傳授桂劇等方面展示了她與桂劇的深厚淵源以及對桂劇發展做出的貢獻,展現了桂劇的發展狀況。有利于大眾了解桂劇,了解桂林文化,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
羅桂霞口述 蘇韶芬編撰 ·藝術家 ·5.3萬字
本書是首次對朱家驊在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做出系統評述的論著。作者查閱了朱家驊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檔案館、“國史館”等數處檔案,參考各種已出版的相關文集、書信、日記、傳記、回憶錄、年譜和研究著作,搜集材料之豐富,幾乎窮盡了海峽兩岸相關的原始檔案材料和相關研究文獻。書中以時為序,特別著重朱家驊在中研院制度化及國家學院體制化等方面,層層遞進,自成邏輯,充分發掘、利用大量第一手檔案文獻資料,從而保證了其論證的可靠性。
黃麗安 ·歷史人物 ·31.9萬字
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系列。本書是他以第三人稱寫成的自傳體作品,是享譽世界的經典傳記,也是世界一流的教育經典與歷史文化名著。本書運用自傳與德式教育小說相結合,對一個時代進行了批判性的評價。它要說的不是本書所講述的歷史,而是對那一段歷史的反思,因此,亞當斯希望人們這樣來看他這本書,把這本書當做一個歷史哲學的思辨過程。這部起初只印了100本、只打算在私人友好小圈子中傳閱的自傳,后來成為20世紀的美國青年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時代的必讀教科書。1919年,即亞當斯逝世后的第二年,該書獲得了普利策獎。
(美)亨利·亞當斯 ·自傳 ·37.1萬字
《李鴻章傳》是梁啟超在李鴻章逝世那年完成的著作,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從李鴻章的早年落拓,寫到他鎮壓太平天國、創辦洋務運動,再到甲午戰爭撞碎其強國夢,最后周旋于列強的外交舞臺直至死去的悲壯一生。梁先生還把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俾斯麥等人做了比較,指出李鴻章是懷著忍辱負重、死而后已之心為清政府“修修補補”的,只不過他缺少長遠的政治眼光,不懂得為后世立百年大計。并發出“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的感嘆。梁啟超憑借其深厚的國學功底和非凡文采,客觀而公正地對李鴻章做出了最中肯的評價。
梁啟超 ·歷史人物 ·15萬字
《居里夫人自傳》前半部分為居里夫人自傳,居里夫人真實地記述了她作為一個普通女孩坎坷的求學經歷,戰爭帶來的災難,她在追求科學道路上的頑強堅持,及她對伴侶、孩子、家庭生活的愛。她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對美國之行記憶猶新,在戰爭中她采用鐳射氣治病救人。后半部分是皮埃爾傳,是居里夫人為丈夫所寫。居里夫人用真誠而坦率的語言,通過對兩人共同追求的科學事業的記敘、兩人的書信來往的回憶,及他人對皮埃爾居里的評價等,展現了皮埃爾·居里對科學的崇高追求和無私高尚的人格魅力。
瑪麗·居里 ·自傳 ·8.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