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帝國基業:從史前到金雀花王朝(英格蘭史六部曲1)

“英格蘭史六部曲”是歷史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國基業》《都鐸王朝》《叛亂年代》《革命世紀》《君臨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筆觸書寫出這個傳奇國家所經歷的歷史進程:這個曾經封閉的島國,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議會制度、技術與思想的革命,以及貿易與殖民擴張,一步步成為一個領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以及在帝國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戰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繼續影響著世界。阿克羅伊德的寫作傳達出他對這個曾在人類文明中居于頂點的國家的深刻眷戀,既鑄就了一部大國崛起的奮斗史和創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輝煌的民族史詩。《帝國基業》是阿克羅伊德“英格蘭史六部曲”首卷,涵蓋了從英倫文明初始到金雀花王朝隕落的漫長歷史時期。本卷既論及史前巨石陣,羅馬統治,盎格魯、撒克遜和朱特等部落的入侵與征服,英格蘭王國的建立、諾曼征服、玫瑰戰爭和中世紀諸王的統治等政治與軍事的歷史,也探究了英格蘭民族的源起,宗教與精神的生活,習慣法的形成、議會制的創立和《大憲章》的簽訂等文化與制度的歷史。大英帝國正是通過這一時期的人民生活、政治事件和制度革新,為其興盛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世界史 ·29.6萬字

羅馬的復辟:帝國隕落之后的歐洲

476年,西羅馬末代皇帝被廢,數百年的帝國傳統宣告終結。然而,帝國的文化、制度、精神仍有存留,與之相伴的利益催動著重建帝國的野心。在西方,哥特人狄奧多里克幾乎恢復帝國的榮光。511年時,他用羅馬人的方式指揮著西羅馬故地近一半地區的事務,霸權延伸至北非和中歐。可是他一去世,帝國的光環便全然從他以前的領地消失。在東羅馬,527年即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面編纂法典,一面用戰事彰顯力量,征服北非,奪回意大利,儼然西方帝國的復興者。但他死后不到兩代人,東羅馬的疆域僅剩從前的三分之一,再無力量重現輝煌。800年的圣誕節,來自北方的法蘭克人查理曼走進圣彼得大教堂,教宗為他加冕,宣布他為羅馬人的皇帝。查理曼以神圣君主之姿啟動改革,統一帝國內的基督教文化。然而在他身后,加洛林王朝運氣耗盡,繼承紛爭打破了帝國重現之夢。西羅馬隕落500年后,來自西方、東方、北方的復興嘗試均告失敗,亞歐大陸西部的格局早已不復當年,體現羅馬精髓的帝國已無可能復生。不過,王權的競逐爭斗使宗教獲得了巨大的力量,在無意間創造了教宗的新羅馬帝國——拉丁基督教世界,從11世紀開始屹立千年,影響延續至今。

(英)彼得·希瑟 ·普及讀物 ·29.6萬字

地中海海戰三部曲(套裝全3冊)

“地中海海戰三部曲”是日本著名非虛構歷史作家鹽野七生的重要作品,講述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個異質文明,以地中海為戰爭舞臺,為了信仰、土地和貿易控制權相互對抗、最終改變世界格局和人類文明走向的三場大戰——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522年的羅得島攻防戰、1571年的勒班陀海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講述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衰老的文明被新興崛起的文明擊垮的過程。君士坦丁堡地處東西方交匯處,是那個時代的兵家必爭之地,經此一役,歐亞大陸上的璀璨明珠易主,開啟了時代變革的序曲。《羅得島攻防戰》講述1522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攻圣約翰騎士團在地中海的據點、抗擊異教徒的前沿陣地羅得島的過程,記錄了走向消亡的歐洲騎士階級最后的榮光,面對土耳其大軍,一個行將沒落的宗教團體英勇奮戰,在歷史上留下壯美的一筆,雖敗猶榮。《勒班陀海戰》講述1571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海軍與由威尼斯、西班牙和羅馬教廷組成的神圣聯盟聯合艦隊在勒班陀海角發生的一場大戰,聯合艦隊大獲全勝,然而勝利的果實很快就因神圣同盟的慘淡解散而灰飛煙滅。這三場“劃分天下之戰”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轉折,是歷史進程中的關鍵奇點,在血與火中歐洲基督教文明與中亞伊斯蘭文明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從此,基督教勢力日漸衰落,伊斯蘭教文明逐漸掌控地中海世界,在歷史舞臺上開啟霸主的征程。

(日)鹽野七生 ·世界史 ·29.3萬字

黑暗大陸

《黑暗大陸:20世紀的歐洲》是歐洲問題專家馬克·馬佐爾深入探尋歐洲時代問題與世界發展趨勢的全新力作。2016年6月,英國宣布脫離歐盟,這一事件掀起了全球對歐洲的研究與探討熱潮。從第1次世界大戰到歐盟成立,馬克·馬佐爾以全新角度檢視20世紀的歐洲,并展開了精辟的分析論述。《黑暗大陸》深入探索歐洲大陸最為血腥暴力的100年。跟隨馬佐爾的腳步,我們將發現一個真實的歐洲,它始終被裹挾在兩股勢均力敵的力量之間,一邊是接納異族,一邊是種族歧視;一邊是帝國主義的野心,一邊是民族自決的呼聲。與此同時,歐洲也始終被夾在左翼與右翼、自由與暴政之間。西方社會長久以來奉行的民主、自由、公民權利等“西方價值”,緣起于歐洲。《黑暗大陸》帶領我們尋訪這一價值觀的源頭,同時也在不斷思索與發問:此種價值觀經過幾代的爭戰,如今如何體現?又剩下些什么?在馬佐爾的筆下,歐洲并非民主與自由的家鄉,而是社會及政治工程的實驗室。歐洲透過戰爭、革命及意識形態的爭戰不斷新生及再造,過程往往令人觸目驚心。《黑暗大陸》文字生動、立論大膽,不僅巨細靡遺地道盡百年來歐洲的歷史變遷,也為當下轉型期的中國提供了借鑒和啟示,被譽為“好看的歐洲歷史書”。

(英)馬克·馬佐爾 ·普及讀物 ·28.3萬字

時間的戰爭:五百年鐘表博弈史

鐘表的歷史,既是一部技術史、商業史,又是一部文化史、生活史,更是一部戰爭史。近代以來,制表業就是戰爭的寵兒。表因戰爭而興,又服務于戰爭。大到一個國家的轉向、一個產業的興起與毀滅,小到一個品牌的誕生、一個品類的流行,往往都與戰爭有著密切的聯系:瑞士為什么會成為“鐘表之國”?號稱“表王”的百達翡麗是如何創立的?任何歷史,又都是關于人的歷史。在大屠殺中逃往瑞士日內瓦的鐘表匠,終究成就了這座鐘表城;在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中差點命喪斷頭臺的“國王的制表師”,始終在思考如何對抗地心引力;一個國破家亡流落異鄉,賣表只為求一口飯的波蘭士兵,最后創立了“表王”;在真實的戰爭之外,制表業內部的博弈也從未停止。不同品牌、不同國家的制表師各顯其才。當人們不想再依賴高高的鐘樓,于是便有了更小的擺鐘;當水手不想在大海中迷航,于是便有了航海鐘;當飛行員騰不出手掏出懷表,那就想辦法把表戴在手上;當潛水員差點死于氧氣耗盡,那就做一塊可以計時的潛水表……商業競爭甚至也會演變成“沒有硝煙的戰爭”。生產方式的革新、科技與傳統的博弈、各大品牌與制表集團在商場的縱橫捭闔,共同寫就了一部“時間的戰爭”。

范主 ·普及讀物 ·28.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韩城市| 略阳县| 高雄市| 榕江县| 扎鲁特旗| 兴海县| 兴化市| 宝鸡市| 沛县| 龙门县| 凤山县| 新化县| 伊吾县| 龙门县| 嘉鱼县| 深州市| 营口市| 上饶县| 万年县| 十堰市| 水富县| 巴中市| 钟祥市| 吉水县| 邳州市| 清河县| 赣州市| 荣成市| 和平县| 新沂市| 隆化县| 台江县| 舒城县| 曲沃县| 赤水市| 普陀区| 江孜县| 苏尼特右旗| 武清区|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