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羅馬的復辟:帝國隕落之后的歐洲
最新章節:
致謝
476年,西羅馬末代皇帝被廢,數百年的帝國傳統宣告終結。然而,帝國的文化、制度、精神仍有存留,與之相伴的利益催動著重建帝國的野心。在西方,哥特人狄奧多里克幾乎恢復帝國的榮光。511年時,他用羅馬人的方式指揮著西羅馬故地近一半地區的事務,霸權延伸至北非和中歐。可是他一去世,帝國的光環便全然從他以前的領地消失。在東羅馬,527年即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面編纂法典,一面用戰事彰顯力量,征服北非,奪回意大利,儼然西方帝國的復興者。但他死后不到兩代人,東羅馬的疆域僅剩從前的三分之一,再無力量重現輝煌。800年的圣誕節,來自北方的法蘭克人查理曼走進圣彼得大教堂,教宗為他加冕,宣布他為羅馬人的皇帝。查理曼以神圣君主之姿啟動改革,統一帝國內的基督教文化。然而在他身后,加洛林王朝運氣耗盡,繼承紛爭打破了帝國重現之夢。西羅馬隕落500年后,來自西方、東方、北方的復興嘗試均告失敗,亞歐大陸西部的格局早已不復當年,體現羅馬精髓的帝國已無可能復生。不過,王權的競逐爭斗使宗教獲得了巨大的力量,在無意間創造了教宗的新羅馬帝國——拉丁基督教世界,從11世紀開始屹立千年,影響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