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千年帝國史

美國知名學者克里尚·庫馬爾在《千年帝國史》中描繪了一幅跨越千年的帝國全景圖,他從羅馬帝國切入,剖析了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王朝、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五大帝國,這些帝國都自認肩負著普世文明的使命,并為之奮斗、糾結。庫馬爾試圖從新的視角解讀帝國的統治者和民眾,他們如何為帝國統治尋找正當性,他們如何認識自我,以及帝國統治者在建立普世的世界秩序的過程中,如何留下了與當今世界息息相關的多元化的政治遺產。與大多數介紹帝國發展歷程的作品不同,這本書重點關注的是統治者與民眾的關系。帝國既是二者共同追求的事業,也是各方利益糾葛形成的共同體。庫馬爾還特別探討了帝國與民族國家的區別,提到統治者為保國運長久,會刻意壓抑自身的民族身份,但這也給主要民族帶來身份認同的混淆以及這種混淆最終引發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帝國曾經遇到的難題,包括如何處理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性,國家內部的多元文化協調、多民族和諧共處,國際人才流動等,在今天仍然存在。可以說,帝國是反省當今迫切的政治議題的一面鏡子,甚至是新的世界秩序誕生之前的陣痛。尤其對于多民族的中國來說,我們可借此審視民族與國家的關系、國際交往、大國使命等。

(美)克里尚·庫馬爾 ·史料典籍 ·31.8萬字

羅馬滅亡后的地中海世界(全集)

在古代,地中海南北兩面屬于同一個文明圈,是羅馬人創造的羅馬世界。直到7世紀以后才開始分離。羅馬世界滅亡于地中海不再是內海之時,消失于地中海不再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通途,而變成隔離人與人的界海之時。以后的地中海變成了這樣一片海洋,海邊崖頂必定建有通知人們撒拉森海盜來襲,讓人們逃難的的撒拉森塔,海面上還航行著滿載著十字軍士兵東去的船只。公元1000年逝去的時候,比薩,熱那亞和威尼斯這些意大利海洋城市國家與東方伊斯蘭世界的交易日益興旺,地中海漸漸變成了貿易船只往返的航行之海。再后來,地中海又成為高舉古代復興與人權復興大旗的文藝復興時代之海。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地中海進入群雄割據的時代。“右手握著寶劍,左手拿著古蘭經”,擅長掠奪和綁架的撒拉森海盜,在地中海肆虐。地中海秩序被打破,他們的野蠻行徑讓地中海人民飽受掠奪之苦。隨后奧斯曼帝國利用北非的海盜作為自己進入地中海的踏板對基督教世界步步緊逼。與之相對,基督教世界兼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卡洛斯率領的西班牙,弗朗索瓦一世率領的法蘭西以及威尼斯共和國等,不同的國家及領導者的想法、利益交織在一起,大國之間相互抗爭。為了對抗伊斯蘭的海盜,基督教世界的軍事力量集合到一起……

(日)鹽野七生 ·世界史 ·31.3萬字

叛亂年代:內戰、復辟與光榮革命(英格蘭史六部曲3)

“英格蘭史六部曲”是歷史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國基業》《都鐸王朝》《叛亂年代》《革命世紀》《君臨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筆觸書寫出這個傳奇國家所經歷的歷史進程:這個曾經封閉的島國,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議會制度、技術與思想的革命,以及貿易與殖民擴張,一步步成為一個領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以及在帝國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戰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繼續影響著世界。阿克羅伊德的寫作傳達出他對這個曾在人類文明中居于頂點的國家的深刻眷戀,既鑄就了一部大國崛起的奮斗史和創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輝煌的民族史詩。《叛亂年代》是阿克羅伊德“英格蘭史六部曲”第三卷,以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的南下,成為斯圖亞特王朝的首位君主開篇,寫至詹姆士二世遭到罷免,倉皇流亡。殘酷的內戰是斯圖亞特時代的標志。詹姆士一世對英國議會的態度播下了分裂的種子,在其繼承人查理一世的統治過程中,國家內部沖突不斷。作者將英格蘭動蕩的17世紀鮮活地呈現出來,同時描繪了這一時期極其豐富的文化與社會生活,包括莎士比亞的晚年杰作、約翰·彌爾頓的詩歌等,不僅講述了英國的王族,還展現了叛亂年代中英國民眾的日常狀態。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世界史 ·30.4萬字

都鐸王朝:宗教改革與權力之爭(英格蘭史六部曲2)

“英格蘭史六部曲”是歷史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國基業》《都鐸王朝》《叛亂年代》《革命世紀》《君臨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筆觸書寫出這個傳奇國家所經歷的歷史進程:這個曾經封閉的島國,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議會制度、技術與思想的革命,以及貿易與殖民擴張,一步步成為一個領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以及在帝國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戰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繼續影響著世界。阿克羅伊德的寫作傳達出他對這個曾在人類文明中居于頂點的國家的深刻眷戀,既鑄就了一部大國崛起的奮斗史和創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輝煌的民族史詩。《都鐸王朝》是阿克羅伊德“英格蘭史六部曲”的第二卷,涵蓋了從亨利八世到伊麗莎白一世的、主要由都鐸家族統治英格蘭的歷史時期。本卷主要論及由亨利八世與羅馬教會決裂而引發的宗教改革,以及其間英格蘭王權圍繞國教更迭而展開的斗爭。在阿克羅伊德引人入勝的文筆之下,決絕的亨利八世、曇花一現的愛德華六世、試圖復辟天主教的“血腥瑪麗”以及開創了“黃金時代”的伊麗莎白一世,都鐸王朝波瀾壯闊的一生躍然于紙上。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世界史 ·30.1萬字

革故鼎新:帝國斜陽與戰后世界(英格蘭史六部曲6)

“英格蘭史六部曲”是歷史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國基業》《都鐸王朝》《叛亂年代》《革命世紀》《君臨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筆觸書寫出這個傳奇國家所經歷的歷史進程:這個曾經封閉的島國,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議會制度、技術與思想的革命,以及貿易與殖民擴張,一步步成為一個領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以及在帝國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戰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繼續影響著世界。阿克羅伊德的寫作傳達出他對這個曾在人類文明中居于頂點的國家的深刻眷戀,既鑄就了一部大國崛起的奮斗史和創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輝煌的民族史詩。《革故鼎新》是阿克羅伊德“英格蘭史六部曲”收官之卷,隨著維多利亞女王的駕崩和英軍在第二次布爾戰爭中暴露出來的慘狀,大英帝國衰亡論開始甚囂塵上:它先后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自身的戰略失誤付出慘痛的代價,又在民族獨立的浪潮中失去了自己的殖民地。大英帝國似乎已經日薄西山。但隨著20世紀的進展,英國依靠著自身的力量完成了工人階級的崛起、婦女選舉權的普及、福利國家的建設,它也見證了布盧姆斯伯里團體的繁榮、披頭士的流行與殖民地人民的擁入。這個經歷過興盛與衰亡的古老國度,又將在21世紀的新秩序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世界史 ·30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化州市| 景宁| 正宁县| 定南县| 湟源县| 水城县| 定安县| 和林格尔县| 玉田县| 六枝特区| 宣汉县| 抚松县| 霍城县| 江西省| 吉隆县| 措勤县| 芷江| 英超| 新河县| 观塘区| 巍山| 观塘区| 佛教| 龙胜| 开鲁县| 新营市| 怀来县| 禹州市| 尉氏县| 无为县| 香河县| 易门县| 桃源县| 涟水县| 库车县| 阳泉市| 玛纳斯县| 淄博市| 柞水县| 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