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及其歷史枷鎖
今天的日本仍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外部世界提起它時,人們感興趣的是其傳統藝術、飲食、時尚設計與動畫產業;關于日本的政治與經濟機構,更多的則是政府的無能、經濟的低迷以及“日本第—”神話的倒塌。為了尋找日本陷入困境的原因,塔格特·墨菲將目光投向從平安時代開始的政治經濟史。日本的枷鎖,早在1603年德川幕府推行鎖國政策時鑄成,幕府統治對秩序與穩定的癡迷,將等級觀念直接注入明治維新建立起來的軍事化的國家資本主義制度中,它不僅將全世界拖入戰爭的泥淖,也使現代日本背負了沉重的歷史債務。戰后致力于高速經濟發展的日本,也未曾擺脫這道歷史枷鎖的束縛。盡管日本曾憑借其勞動體制、技術和資產贏得了海外市場,但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新型產品與服務模式,固守傳統的日本企業開始停滯不前。有關國家神話的構建和戰爭敘事的謊言,以及安倍政府鼓動的排外情緒,亦為日本套上了新的枷鎖。作者回顧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知日派”有關日本政治建構的歷史,加上自身對于日本文化、日本社會各邊緣階層的體察,試圖尋找一個在枷鎖中緩慢前行,卻又富有生機活力的日本。
·25.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