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韓山師范學院首屆化學專業卓越教師培養班成長紀實之一,記錄了韓山師范學院為推進“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實施,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為主線所開辦的首屆化學專業卓培班的誕生與成長。從概況、走向實踐、教學設計、“微課題”研究四個方面進行總結,包括卓培生選拔培養方案、赴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觀摩實踐、參加全國師范生素質大賽獲二等獎以上的作品及部分“微課題”研究論文,較全面地展現了該培養計劃項目的成果。
衷明華 衷田田主編 ·教育 ·12.8萬字
本書為西馬金潤小學2020—2022年三年校本研修項目成果,開發并設計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設計模板,為小學教師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第一章闡述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理,包括“以學生為本”的教改背景、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設計等內容,是創建“以學生為本”課堂的理論基礎。第二至十章匯集了14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案例,涵蓋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數學、語文、英語、科學、音樂、體育、美術、心理健康等8個學科。這些教學案例的重要特色是在課堂上強化學科實踐,以“活動工具”創建了情境化課堂氛圍,幫助學生體驗學科知識與生活經驗之間聯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將“做中學”的理念付諸行動,努力創建“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體現出《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版)》及各學科課程標準要求。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書中案例配有教學視頻片段,掃描相應二維碼即可觀看教學活動視頻。
余新 尹春燕主編 ·教育 ·12.7萬字
100年來,永定地區的教育經歷了晚清時期教育的興起,辛亥革命給當地教育的影響,袁世凱復辟帝制給教育造成的劫難,五四運動為教育發展送來的青春氣息,抗日戰爭時期教育為宣傳民族解放事業所付出的艱辛,解放戰爭時期教育為推翻蔣家王朝培養人才所作的貢獻,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時期教育的空前發展,文革時期給教育遭受的挫折,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四個面向”給教育帶來的蓬勃發展的春天等各個不同發展時期。透過這些歷史,仿佛將我們帶到了那些既讓人感到艱辛、苦難、心酸,又讓人激情澎湃、勵志向上的久遠的歲月;透過這本史書,我們不僅看到了永定
宋茂盛 ·教育 ·12.7萬字
隨著智慧教育理念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虛實融合環境的建設與教育應用正在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非正式學習是由日常生活、工作、家庭或休閑引起的學習活動。近年來,基于博物館、網絡資源的非正式學習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對于虛實融合的環境、非正式學習這兩個方面結合點的研究,即智慧環境下的非正式學習問題的研究成果卻十分缺乏。
張劍平 ·教育 ·12.7萬字
到底該怎么讀研?如何做好科研?如何通過同行評議來提升論文的質量?如何能夠更好地回復評審提出的問題?怎樣排解心理壓力?相信這些都是在讀研究生所關心的問題。針對在讀研究生的實際需求,復旦大學張軍平教授特別寫作本書。全書共30篇,旨在解決研究生在學習、科研、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幫助讀者完整了解讀研生涯的每個細節,更好地完成學業,不荒廢科研生涯,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本書在最后提供了多個附錄,包含實用論文工具、實用代碼工具、專業畫圖工具、期刊和會議推薦,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考。本書適合在讀研究生(含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想了解研究生學習,尤其是理工科研究生學習的人群閱讀。
張軍平 ·教育 ·11.9萬字
秉承“中國智慧、國際視野、科創上海、人才安泰”的使命與愿景,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高管教育中心通過本書闡述了課程教授專家圍繞商業前沿與理論發展剖析國際與中國經濟形勢、產業發展趨勢,凝練前沿管理理論方法與思想精髓,向企業和管理者提供了商業決策的理論支持,同時,聚焦高管教育中心的優秀企業校友,挖掘企業家取得成功的背后邏輯,剖析了遇到“瓶頸”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反映企業家創業過程中的辛酸苦辣,呈現企業家校友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收獲以及在商業應用中的不斷實踐,凸顯了企業家應具有的社會責任和戰略管理水平,以及在復雜的全球競爭環境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高管教育中心編 ·教育 ·11.8萬字
高考志愿至關重要,關系一個人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本書是《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中國高校專業解讀(2025年)》一書的姊妹篇。全書特色鮮明,內容涵蓋近600所高校的基本信息,如是否“雙一流”“211”“985”,歷史沿革、校區分布等;特別是本書給出了參與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的高校的學科評估結果,有詳細的等級劃分,有利于高考考生弄清楚目標高校學科和專業的優勢和劣勢,精準地選擇學校和專業;并將近600所高校官方網站公布的近三年(2022~2024年)在其招生省份的普通理工類、文史類錄取分數線整理成表格,內容豐富,數據翔實可靠,極具參考價值。同時,我們特別開發了微信小程序,掃一掃即可查詢近600所高校的詳細信息、2019年至今6年錄取分數線、2022~2024年的一分一段表,還可根據預估分數選學校,對填報院校進行預測和查詢。本書可供廣大高中生及家長,尤其是高三學生及家長參考使用。
雒運強編 ·教育 ·11.8萬字
本書嘗試剖析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被譽為“科學怪才、教育楷模”的費恩曼(R.P.Feynman)先生的多重性。回顧他的成長過程、歷數他的十大貢獻、總結他的教學風格。學著像他那樣思考和處理問題,即重視相關性、類比性和思想實驗。本書結合普通物理的有趣案例,設計了“追本溯源,道破天機;邏輯分析,想象助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觸類旁通,悟出真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術爭論,求實為先;思想之魂,啟迪未來”等10章。特別為《費恩曼物理學講義(第1卷)》配備了100道問題及分析;還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相關內容的授課錄像和擴展材料。
包景東 ·教育 ·11.7萬字
北京大學的精神魅力,存在于百年學府的歷史氣象之中,存在于未名博雅的湖光塔影之中,存在于學者的傳道授業解惑之中,也存在于北大學子的內心感悟之中。在《未名湖畔好讀書——北大課堂之印象》一書里,同學們回憶了對專業基礎課、通選課、公共必修課、國際交流項目、第二課堂,以及本科教學改革的感受和體悟,意切情真地表達了通過課堂感受到的北大的歷史傳統與學術精神,感受到的老師們的學識神采和授教風范。篇篇文章浸潤了學子們濃濃的北大情懷,展示了北大教師的精神魅力。
李彤 王蓓 ·教育 ·11.7萬字
2006年以來,中央政府不斷增加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財政投入,引導其快速發展。本書以高等職業院校為主要分析單位,利用大樣本數據和前沿的量化研究方法,對近十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的資源配置效率進行了嚴謹的實證研究。一方面,以制造大類專業為例,估計課程、教師、校企合作等投入要素對學生就業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面,重點分析示范院校建設對高職院校的課程、校企合作和生源質量的影響,并估算財政資金對非示范院校的外溢效應。
劉云波 ·教育 ·11.7萬字
《高校學生工作研究》為綜合性學術半年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新時代高校學生工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提供交流平臺、服務學科和高校學生工作發展”為辦刊理念。通過探索新時代高校學生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研究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工作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緊扣核心,突出重點,聚力發聲,為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馮正玉主編 ·教育 ·11.5萬字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解放區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創立了各種類型的高等學校,培養了幾十萬革命干部和各種專門人才,在抗戰和建設事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國教育史上閃耀著燦爛的光輝。本書關注抗日戰爭時期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解放區高等教育發展的三個階段、有關高等院校的概況等三方面的內容,著重介紹了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魯迅藝術文學院、延安大學、并對當時辦學的若干經驗作出了一些初步的評價。
曲士培 ·教育 ·11.4萬字
人工智能技術輔助下的教育改革已在世界各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加快推進教育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亦成為我國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本書致力于在課堂學習行為分析這一精細領域利用基于深度學習的計算機視覺技術推動教育智能改革,為實現個性化教學、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提供一系列方法和策略。本書系統的介紹了計算機視覺技術與課堂學習行為相結合的這一必然發展趨勢,從數據集構建、關鍵技術的模型方法提出、精準的應用實施三個方面展開了細致的論述。其中涉及的計算機任務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識別、視線估計、頭部姿態估計以及人體姿態估計,通過總結過去十余年課題組在這些方面的實踐經驗,以期為國內探索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指導。
劉海等編著 ·教育 ·11.1萬字
本教材以紙電融合出版方式,緊緊圍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智慧課堂和實踐模塊進行開發,預計開發課堂教學管理八大模塊和四十余種實踐課的網絡版本。這八大模塊包括簽到、課堂互動、學生信息管理、課后作業、期中期末考試、教學資源、評教等等方方面面。在保持教材原有體例不變的前提下,對課程較重要的知識點插入視頻、ppt作為課堂教學輔助材料,以減少教師備課工作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每章結束后配有同步習題訓練,習題包括歷年考研真題、公務員歷年考試精選以及同步訓練精選三個方面的試題材料。
李赫男 ·教育 ·11萬字
《勞動教育評論》是由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教育中心主辦的教育類學術集刊,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為指導,以勞動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旨在弘揚勞動精神,繁榮勞動教育科學研究,構建全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教育學科體系,為勞動教育學科建設及教育改革發展服務。本刊以勞動教育政策解讀、勞動教育理論前沿、勞動教育思想研究、勞動教育案例分析、國際勞動教育比較、勞動教育評價研究以及勞動教育相關學科建設為主要內容。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教育中心主辦 ·教育 ·10.7萬字
物件劇場里“一人一故事”是一種表達性心理成長的全新育人模式:在新的語境下,將生活中的各種用具、玩偶等注入生命,注重運用繪本、詩歌、心理童話、戲劇、繪畫、音樂等藝術手段融入生命成長的引導中,給孩子和大朋友們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體會積極心理品質,使得教育過程更加具有情境性和體驗性。本書集結了老師們在物件劇場的生命感悟,讓每一個參與到活動中的老師、孩子直面生命教育難題,積累生命教育應用性經驗;激發師生參與,建立教育對話,探索生命教育方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升華生命感悟,促使學生建立倫理觀;為災難下的生命教育提供應用性指南。
張智群 曾女蘭主編 ·教育 ·9.9萬字
這是一本探討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實施方法的作品集。通過對美育的定義、內涵和特點的闡述,以及對一些美育教育實踐的介紹和分析,本書提出了加強美育教育的創新、提高美育教育的質量、拓展美育教育的方式等未來美育的發展方向和展望。本書首先介紹了美育的定義和內涵,指出美育不僅是一種藝術教育,更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美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創新能力和人文精神,通過藝術教育、文化傳承和社會實踐等多種途徑實現。本書還結合實踐列舉了一些優秀的美育實踐課程,讓讀者既可以深入學習如何進行美育學習,還可以參考實際案例來實踐美育教育。本書適用于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師、社會美育機構教師、藝術公共教育工作者及社會美術愛好者。
李睦 高登科主編 ·教育 ·9.9萬字
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一代代信念堅定、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浙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培養了一批批求是精神的傳承者,堪稱“求是大先生”。本書輯錄了浙江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我心中的求是大先生”征文活動的優秀作品。所入選文章中的“求是大先生”是每位作者心中的一盞燈,指引著廣大教師前進的方向,引導廣大教師見賢思齊,自覺增加立德樹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心懷“國之大者”,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王靖岱等主編 ·教育 ·9.6萬字
該書立足于古希臘文獻本身,展現古希臘人自身對詩歌及詩教的態度。研究從“詩教的權柄”著手,分析詩教為何能擔負起古風時代的教化重任。首要原因是古風時代的希臘人深信詩歌代表的是“真理”,詩為神啟,是以史詩能成為希臘人的律法及倫理依據。其次詩教包含了諸多積極因素如寓教于樂、寓教于生活、以經典文本為教材等;然后分析了古風時代詩教理念的變遷。其理念雖不斷蛻變分化,但始終有一條隱形的脈絡貫穿其中;對詩教的實踐研究主要從詩教發生的場域著手,包括蒙學階段的家庭詩教、由著名詩人帶領的“私教圈子”、制度化的城邦合唱團、夜間的會飲等,較為完整地描繪了古希臘的詩教實踐;最后探討了詩教沒落并為智者的“藝”學所替代的原因和過程。
上官劍 ·教育 ·9.6萬字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教育中心主辦 ·教育 ·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