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絞盡腦汁組織教學,可學生們的學習成績還是老樣子?其實,方法沒有錯,老師也沒有錯。你是忘了,要科學地進行差異化教學。本書全面介紹了“學習風格分析”工具(LSA),反映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和知識難點時的需求。教師進而可以根據分析結果,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學生與眾不同的學習風格并施以差異化教學,使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學習需求相匹配,激發每位學生的學習潛能。你將對自己的工作更滿足,教學也更富有創造性!
(美)芭芭拉·普拉西尼格 ·教育 ·8876字
地域文化是一定區域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地方文化。這種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傳統,不但表現為一般的文字、圖像資料和傳說故事等語言形式,還表現為特定的社會風俗、習慣,人文,地理風貌,文化遺存、遺產傳人等實體形態,因而地域文化對人能產生直接、深刻、全面、長久甚至終身的影響,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唐余富主編 ·教育 ·5.6萬字
陶行知重視平民教育、鄉村教育,是孔子“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升華;他更重視兒童教育,讓兒童做社會的主人,解放兒童的思想,“敲碎兒童的地獄,創造兒童的樂園”,發揮兒童的才智,首創“小先生制”,是我國全民素質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教育箴言》從陶行知先生諸多著作中精選出最經典的內容,將其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匯集成冊,以箴言的形式呈現給讀者。《陶行知教育箴言》篇篇錦繡,字字珠璣,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處處蘊涵哲學的思辨、教育的智慧。這些經典內容歷經數十年的考驗,仍保持了極高的學術價值,并對今天中國教育的改革有著巨大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陶行知 ·教育 ·7.3萬字
本書從專家心理學研究出發,以新教師到專家教師這一成長過程為線索,剖析了教師在專業化發展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與階段性特征,動態性是展現了教師成長的內在原因與實質,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促進新教師成為專家教師的系列化教學理念、觀點與方法,這有助于教育研究者與實踐工作者深入理解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有利于在觀念層面上樹立科學的教師人才觀,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師培養方法與措施。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2.2萬字
面對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崛起,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井噴式發展,教育界將面對何種挑戰,又該如何應對?“教師會被ChatGPT取代嗎?”“ChatGPT會導致學校里作弊盛行嗎?”本書合乎時宜,提供了30種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比如ChatGPT等人工智能助手軟件)靈活教學的實用技巧,討論了教師正確看待學生使用ChatGPT完成個性化學習的可能性,幫助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傳統的作業設計,還討論了如何幫助學生以負責任、合乎倫理的方式適應未來的人工智能世界,如何將學生培養成具備媒體素養的合格的數字公民,教師如何借助新技術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
(美)馬特·米勒 ·教育 ·4.3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1.3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2.5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1.6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1.8萬字
本書在訪談、調查期間,與超過50位國際高中學生家長約談,最終選擇了有代表性的近30位國際高中學生家長。他們分別來自上海、浙江、江蘇、江西、安徽、廣東等地,學生亦來自不同地區的學校。通過對家長的訪談,結合學生的成長案例,最終整理成文。希望這個以中國學生在國際學校成長規劃案例為主體的首次嘗試,可以給中國的家長和學生們呈現出較為立體的參考樣本。
鐘湞 ·教育 ·7.3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2.3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1.7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9.4萬字
引領學校的創新工作和變革計劃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成為學校創新或改變的領頭人是件好事,采用恰當的策略提升變革計劃的成功率更是工作的中心。學區領導、學校領導、年級主任、學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中小學一線教師還是教學教練,你都能從本書中收獲學校變革計劃的著手點,理解如何在計劃中大獲全勝,掌握如何鎖定特定的人群和關鍵切入點,快速打開改變局面,高效地與人共識,克服阻礙,爭取到廣泛支持和認可。
(美)托德·威特克爾 ·教育 ·8.4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11.2萬字
《“四特”教育系列叢書》編委會編著 ·教育 ·8.2萬字
本作品是一部關于認知教育的理論研究作品,闡述了認知教育的基本理念與原則、認知教育史的發展,強調了培養基本認知能力的重要性,并依據專業的研究特點,設計出可以提升學生認知能力的訓練方法與方案,為培育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湘滇子 ·教育 ·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