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陶行知
作品粉絲 24 人
全部作品
《優秀教師的自我修養》擇取教育名家陶行知的經典之作,從“教師”視角出發,精選陶行知先生關于教師職業認知、教師教學問題與方法、教師自我修養等方面的文章。本書凝聚了陶行知先生對教育、教師及實際教學工作的認識和感悟,是一本可指導教師提升職業素養與個人修為的“答案之書”。
陶行知 ·教育 ·11.9萬字
陶行知重視平民教育、鄉村教育,是孔子“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升華;他更重視兒童教育,讓兒童做社會的主人,解放兒童的思想,“敲碎兒童的地獄,創造兒童的樂園”,發揮兒童的才智,首創“小先生制”,是我國全民素質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教育箴言》從陶行知先生諸多著作中精選出最經典的內容,將其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匯集成冊,以箴言的形式呈現給讀者。《陶行知教育箴言》篇篇錦繡,字字珠璣,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處處蘊涵哲學的思辨、教育的智慧。這些經典內容歷經數十年的考驗,仍保持了極高的學術價值,并對今天中國教育的改革有著巨大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陶行知 ·教育 ·7.3萬字
本書收藏整理了傅斯年先生關于“戰國子家”和《史記》的珍貴講義資料,前者概括了諸子百家的源流和特點,后者則開創了現代《史記》研究的先河,兩部分內容都是傅斯年巔峰時期的精華之作,至今仍為學界所推崇。對涉及的相關歷史篇目做了輯錄,在附錄部分還精心編撰了傅斯年年譜,具有很強的收藏性和閱讀性。
陶行知 ·文學理論 ·9.6萬字
陶行知先生,這位在中國教育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傾其一生為教育事業奔走呼號、躬身實踐。本書中凝聚了陶行知先生先進且極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從“生活即教育”到“社會即學校”,打破傳統教育的禁錮,讓教育回歸生活本真,扎根于社會現實土壤,使知識不再是書本上的晦澀文字,而是鮮活于日常點滴中的感悟與成長。在書中,我們將跟隨陶行知先生,一起回顧育才學校創辦旨趣、育才學校教育綱要草案、抗戰的全面教育、人民教育運動、社會即學校、新中國與新教育等偉大的教育內涵,一起探尋教育運動實踐的普及。
陶行知 ·教育 ·3.2萬字
《中國教育改造》是陶行知教育學的代表作,收有《教學合一》《中國師范教育建設論》《平民教育概論》《我們的信條》等名篇,全面反映了作者教育救國的思想。書中批判傳統教育,倡導教育改革,強調平民教育,對現代教育者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導意義,讓家長和學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教育 ·12.8萬字
《陶行知詩歌精選》是一本匯聚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深情與智慧的詩歌集。陶行知先生不僅是中國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其詩歌創作同樣充滿了人文關懷與教育理想。本書精選了陶行知先生的多首經典詩作,這些詩歌以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表達了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兒童的關懷以及對社會進步的深切期望。每一首詩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與美好的愿景,讓讀者在品味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與詩歌的魅力,是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與人格魅力的又一扇窗口。
陶行知 ·現當代詩 ·1.1萬字
陶行知先生,這位在中國教育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傾其一生為教育事業奔走呼號、躬身實踐。本書中凝聚了陶行知先生先進且極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從“生活即教育”到“社會即學校”,打破傳統教育的禁錮,讓教育回歸生活本真,扎根于社會現實土壤,使知識不再是書本上的晦澀文字,而是鮮活于日常點滴中的感悟與成長。在書中,我們將跟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認識到中國大眾教育問題、文化解放等教育問題,了解中國普及教育方案的探討與制定,思考與感悟對中國教育現狀。
陶行知 ·教育 ·4.2萬字
“大家書齋”以“名家經典”的形式組合而成,匯集了中國現當代文學、歷史、教育、哲學等人文社科領域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內容短小精悍、可讀性強,有游記,有散文,有雜文,亦有學術普及性的作品。這些作品皆為各學科領域久負盛名、家喻戶曉之作,對于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提升讀者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會大眾書架的暢銷長銷圖書。本書是陶行知在擔任上海《申報》顧問期間,在“自由談”專欄中所發表的一百多篇雜文的結集。
陶行知 ·文集 ·6.3萬字
民國時期風云變幻,學人輩出,學術名作紛紛涌現,此次結集百冊經典出版,欲為復興中華文化,助力全民閱讀貢獻力量。
本書精選陶行知關于教育的著名論述,包括教育的理想、師范教育的建設、鄉村教育的改造、藝友制師范教育、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民主教育、科學的教育、創造的教育、兒童的教育、師范之教育、教育之研究、學生的教育等。匯集了陶行知教育論中精華的部分,比較全面和集中地反映了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的發展過程。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國內外研究陶行知的人士及時提供了一份豐富的珍貴資料,也為教師成長,以及對教師提高職業素養和專業修為極有幫助,是一部教育工作者可常備的書籍。
陶行知 ·教育 ·1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