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從跨學科視野再次重新審視“幸福”。幸福不僅僅是一門心理學學科,從哲學、技術、生物學、經濟學各個領域,學者們都在探索讓人們變得更幸福的方法。幸福不僅僅是“快樂”與“意義”的疊加,在本書中,沙哈爾教授升級了幸福的定義,提醒我們全然接納自己就是幸福。沙哈爾教授在本書中探討了SPIRE幸福模型、幸福的12個原則等要素。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從破碎轉向修復,從部分轉向完整。做自己的海,活出遼闊的自己。
(美)泰勒·本-沙哈爾 ·積極心理 ·5.4萬字
本書將顛覆你以往深以為是的觀點。節食能達到減肥的效果嗎?戒煙、戒酒能成功嗎?你從這本書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是可以改變的,而哪些方面卻無法改變,是自己必須接受的。塞利格曼博士從改變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發,幫助你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夠改變的特性上,并在此基礎上找到一條自我提升的最有效途徑。
(美)賽利格曼 ·積極心理 ·13.2萬字
積極樂觀的想法對我來說來之不易,我必須為我的幸福而努力。在過去的幾年里,我有意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使自己更符合研究顯示的讓人們更快樂的模式。我不再沉溺于其他人發布的豐富多彩的社交媒體內容,或將自己的財富與他們進行比較。我停止了這些消極的想法,轉而專注于我擁有的真實而美好的東西:雖然我的孩子沒被選為優秀畢業生,但他有很多好朋友;雖然我們一家不能去大溪地度假,但我們非常享受在澤西海岸一個出租屋里度過的一個星期。
(美)凱瑟琳·A.桑德森 ·積極心理 ·10.3萬字
每當你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時,一定會遇到以下幾種場景:你想了很多,卻始終沒有跨出行動的那一步;當你開始行動,卻在進步和退步之間反復掙扎,最終又回到了原點;即便取得了些許突破,但是新的障礙又接踵而來……為什么突破自己的局限、走出舒適區就那么困難?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讓我們在自我升級的過程中更輕松、更高效?享譽國際的心理治療師艾瑪·瑪德琳博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循序漸進的操作指南。本書不僅提供了舒適區水平的測試,幫助你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而且詳細講解了人們難以走出舒適區的關鍵原因——隱藏在潛意識中的恐懼情緒;最重要的,本書還從精神、思維、情緒、認知、行動方面探討了突破自我局限的操作性方法,幫助我們更輕松、高效地提升自我,獲得持久行動力。
(英)艾瑪·瑪德琳 ·積極心理 ·9.2萬字
本書為有名心理學家及暢銷書作家,通過自我實踐及工作經驗,為讀者介紹認知行為療法(CBT)入門書,他給讀者提供了能實際應用到生活中的一種可操作的、簡約的CBT心理治療法。本書對CBT的十項基本原則進行了實用、簡明、全面地解釋,讓讀者在制定目標改善情緒以及自我評估部分,獲得可見的進步。書中輔以示例、相關圖表、實際操作方法,可讀性高、可操作性非常強。閱讀本書,幫助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惑與情緒問題,能讓你拋開紛亂的消極情緒,從而生活得更快樂。本書適合在大眾讀者,以及心理咨詢師和心理專業的人讀。
(美)賽思·吉利汗 ·積極心理 ·8.3萬字
這本書完全沒有使用心理學或精神病學通常使用的術語,它完全有可能成為面向非專業人員的關于心理治療的最佳圖書。它可以為那些存在情緒困擾的個體提供他們所尋找的許多答案,并且可以幫助每個人對自己感覺更好,更有效地應對生活。埃利斯和哈珀博士利用十種類似的思想對他們的心理治療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并且提供了微妙而有幫助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反映了他們作為治療師的豐富經驗。他們從辦公室資料中選取了一些培訓方法和許多案例,以支持他們的建議。這不僅使本書變得更加有趣,而且可以使讀者對于書中提到的方法建立信心。所有這些方法的有效性已經在臨床環境中得到了驗證。
(美)阿爾伯特·埃利斯 羅伯特·A.哈珀 ·積極心理 ·18.2萬字
“以漸強的心態生活”意味著一個人在自己能有所貢獻的領域中不斷成長。“最重要的成就仍在前方”是一種樂觀的、有遠見的心態,它告訴你無論發生過什么、無論你處于哪個階段,你都可以做出貢獻。就像音樂是建立在之前演奏或演唱的音符之上,卻總會讓我們對下一個音符、和弦充滿期待。你的生活建立在你的過去之上,但是未來更值得期待。這本書是柯維博士去世前幾年就想要寫的一本書,當時他就邀請了他的大女兒辛西婭和他一起完成。他之所以想到這樣一個書名是因為:他認為,“漸強心態”可以使人在各個階段、各個年齡段都能保持向前看、不斷進步的姿態。他堅信理想的“以終為始”就是不斷地為他人的福祉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美)史蒂芬·柯維 辛西婭·柯維·哈勒 ·積極心理 ·13.4萬字
本書列舉了各種微表情,并結合實際情況加以說明,教你從人的面部表情、行為舉止、言談之間、日常習慣、興趣愛好等方面捕捉、分析、判斷人的微表情,以便從體態上辨識人的性格,從談吐中推斷人的修養,從習慣中觀察人的氣質,進而讓肚子在各種場合下運籌帷幄,追求幸福的人生。
邢群麟 ·積極心理 ·20.8萬字
本套裝包括:《性格的力量:哈佛、牛津大學雙料心理學導師的性格優化指南!》、《如何提升性格優勢:9大維度解析性格的奧秘!》、《性格的重建:30天重塑自我,給人生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大五人格心理學(比九型人格更好用的人格測評工具)》、《3秒鐘看準對方性格》
(美)威廉·麥獨孤 安妮·博格爾 加里·斯摩爾 吉吉·沃甘等 ·積極心理 ·57萬字
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運用身體語言,揮揮手,露出微笑,皺下眉頭,這些都是基本的身體語言。當你與熟悉的人交流,或者與陌生人擦肩而過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留意對方的身體語言——表情、身體姿勢、手勢、腿腳動作等,這是我們獲取信息的可靠渠道。當你能夠輕松地看懂身體語言,嫻熟地運用身體語言的時候,就可以向別人展現一個更豐富、更有魅力的自我,同時更加準確和透徹地理解對方的心理,減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和誤解,提高人際交往的效率。一個身體語言高手自然也是一個溝通的能手,掌握并熟練運用身體語言會讓你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李娟娟 ·積極心理 ·11.7萬字
你可曾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拿出十秒鐘,感受和吸納一下即使在最普通的一天里發生的某個積極的瞬間?也許是最愛的那件毛衣帶來的舒適,也許是一杯咖啡帶來的愉悅,或是一個朋友帶來的溫暖,又或是完成一項任務帶來的滿足感……這些美好事物根本不需要你花費巨資才能得到,但充分利用這些美好瞬間,卻能讓你的大腦變得更加發達,變成一個自信的、愜意的、滿足的、擁有自我價值感的,并且能感受到別人關心的大腦。本書的主題非常簡單:用日常的積極體驗背后隱藏著的能量去改進你的大腦——進而改善你的生活。本書將教會你將各種轉瞬即逝的體驗轉化成對神經網絡的持續改進。只需每天進行幾次,每次十幾秒鐘,你就能學會如何吸納正能量,而這將自然而然地給你的內心帶來更多的喜悅、寧靜和力量。
(美)里克·漢森 ·積極心理 ·12.2萬字
成功的人,都有著強大的內心!遇到壓力時,他們不會逃避、拖延;遇到困難時,他們能夠迎難而上;即使遭遇了突然的變故,他們也能重整旗鼓、重新出發。可以說,只有內心強大,才可能成為那1%的人!在壓力和焦慮日益嚴重的今天,我們應如何鍛煉內心的“肌肉”,成為一個強大的人呢?擁有超過10年咨詢和教練經驗的心理專家林萃芬,從正視內心恐懼、擺脫他人眼光、改變生活態度、提高行動力等15個方面,詮釋了成功者的優秀內在品質。并且,她還通過34個場景化的練習,告訴我們該如何一步一步完成從心理到現實的成功蛻變!
林萃芬 ·積極心理 ·9.4萬字
阿德勒的心理學,是改變的心理學,也是行動的心理學。改變和行動需要“勇氣”,這不是莽撞的無知無畏,而是愛和理性的產物,是阿德勒一生思考和實踐的結晶。獲得阿德勒的思考方式,也就獲得了改變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在這本《勇氣的源泉》中,通過阿德勒本人的經驗和心路,向讀者傳遞阿德勒的勇氣,幫讀者用自己的眼睛發現問題,靠自己的雙臂擁抱改變。阿德勒和他的理論繼承人岸見一郎,拒絕順從“常識”,拒絕雞湯式的空洞安撫,幫讀者勇敢解剖自我,打破生活的慣性,掙脫情緒的奴役,不再討好別人和世界,自己定義幸福,勇敢爭取自己的幸福。
(日)岸見一郎 ·積極心理 ·11.8萬字
自信,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個詞了。雖然經常提起它,但絕大多數人不了解它對我們的意義。研究表明,自信能夠彌補我們在能力上的諸多不足,它讓人敢于開拓、敢于嘗試,即便暫時失敗也不會輕易放棄,因此自信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自信的力量》從尊重自己、認同自己、接納自己等七個循序漸進的步驟,告訴我們該如何搭建自信模型。這七個步驟看似內容相近,實則暗藏玄機,它能破除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懷疑的習慣,幫助我們沐浴在自信的陽光下,邁向新的人生階段!
(英)安妮·艾希頓 ·積極心理 ·10.6萬字
《持續的幸福》作者馬丁·塞利格曼是“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不再關注傳統心理學注重的“如何減輕人們的痛苦”,專注于如何建立人們的幸福感,并讓幸福感持續下去。《持續的幸福》這本書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實的幸福》一書的基礎上擴充而來的,在書中,塞利格曼具體闡釋了構建幸福的具體方法。他提出,實現幸福人生應具有5個元素(PERMA),即,要有積極的情緒(positive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義和目的(meaningandpurpose)、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PERMA不僅能幫助人們笑得更多,感到更滿意、滿足,還能帶來更好的生產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個和平的世界。
(美)馬丁·塞利格曼 ·積極心理 ·15.7萬字
積極心理學是人本主義的進化,它關注的是人情層面的理解和尊重。不同于傳統心理學旨在發現人們心理上的問題并解決問題,積極心理學相信心理有自我療愈的能力,旨在激發人性中的積極面,發揮身體自主修復的功能。本書系著名心理作家韋志中經過20多年的研究與創新,扎根我國心理學本土特色,打造出的以68個積極心理學技術為核心的幸福實踐課。全書以積極情緒表達、積極體質訓練、積極意義轉換、積極人際建設四個方向進行系統歸類,通過具體化的理論指導和理念分析,有針對性地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培養積極情緒,真正提升全民幸福感。
韋志中 ·積極心理 ·19.7萬字
本書英文版于1974年首次問世便成為一個現象級作品,轟動整個國際體壇。它通過網球訓練技巧向讀者介紹如何保持心靈的清晰并實現“放松專注”的狀態,這不僅是賽場制勝的秘訣,也是人生成功的法則。本書沒有用重度筆墨介紹打球技巧,而是專注于這樣一個事實:每一場比賽都由兩部分組成——外在比賽和內在比賽。前者是對陣對手的游戲,后者是選手內心的角逐。作者W.提摩西·加爾韋的革命性思想——內在游戲——建立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上,改變了網球運動員的訓練及競技方式,專注于克服阻礙選手獲勝的心理因素(如克服自我懷疑、緊張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強調學會放松身體、信任自己、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和拋棄壞習慣才是贏得比賽的秘訣。
(美)W.提摩西·加爾韋 ·積極心理 ·9.1萬字
我們一直被教導相信,生病的原因在于環境、基因或者純粹是因為壞運氣,只有醫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健康問題。《安慰劑效應》的作者莉薩·蘭金作為一名醫生,很多年也持有同樣的觀念,直到有一天她自己生病了。她首先求助于西醫,發現情況并無好轉,于是她轉而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莉薩·蘭金發現,安慰劑效應在醫學中無處不在,所以她開始覺得,自己所受的醫學訓練似乎缺少了最關鍵的東西:了解到身體有天然的自我修復力,我們可以通過心理的力量來操控這些自愈機制,讓安慰劑效應發揚光大。
(美)莉薩·蘭金 ·積極心理 ·12.8萬字
《悲傷之后》關注面對不可控的失去時,我們應如何從悲傷中恢復,建立情感韌性。面對失去所愛的未來,作者蕾貝卡·索弗分享了通過創意項目、創新儀式、基于治療的練習等方式幫助讀者在自己的悲傷軸線,按照自己的節奏度過悲傷,實現自我指引,重新建立內在自我與已失去的,以及失去之后世界的連接。
(美)蕾貝卡·索弗 ·積極心理 ·5.6萬字
健康是一個人的大事情,不僅是生理健康問題,還有心理健康問題,廣大青年一定要重視起來,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健康心理,這樣,才能為今后自己邁上成功道路打好基礎。
馬海峰編著 ·積極心理 ·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