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逆反期是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是孩子由不成熟向成熟轉化過程中的正常表現。如果孩子出現了逆反行為,父母應保持平和的心態,用積極的態度、科學的知識、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本書列舉兒童逆反期的種種行為,以生活化的案例,佐以深入淺出的理論闡述,引導父母了解逆反期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利用春風化雨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努力完善自我,健康成長。
萬剛編著 ·兒童心理 ·7.9萬字
孩提時代,我們接收的多半是理想化的信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靈雞湯”,然而,自我安慰劑給我們營造的不過是一個童話王國。現在,我們是時候認清現實了,我們需要的是心靈之藥,而不是心靈雞湯!《別在需要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就是這樣一本顛覆心靈雞湯觀念的全新力作,本書實用性強,觀點新穎,通過對我們思維里一些常見的觀念進行論述,提醒讀者朋友們要有自己的判斷,從而起到真正幫助大家成長的作用。
楊岳城編著 ·人格心理 ·11.8萬字
心理撫養是一種全新的育兒理念。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往往特別重視孩子是否吃飽穿暖、身高體重如何、是否活潑健康,把這些當成愛的全部,卻因為疏于了解、關注嬰幼兒、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從而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了一些難以逆轉的心理困境,特別是進入青春期后,會出現拒絕交流、出走、頂撞、不合群、學習困難等問題。對此,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在《心理撫養》一書中向父母傳遞了這樣一種理念:養育孩子,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加重要。作者認為,心理撫養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觀念、能力四個方面,父母必須參與心理撫養的全過程,通過陪伴與關愛獲得孩子的依戀感,進而獲得管教孩子、“立規矩”的資本。家長通過參與孩子成長,進行情感撫育,教他做人做事,這種心理撫養比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更重要。“父母親自陪伴孩子成長,比給孩子掙錢更有價值”,我們不能錯過塑造孩子未來人生的最佳和最關鍵時期。
李玫瑾 ·青少年 ·17萬字
本書討論了現代人可能遇到的內心沖突和困惑及其產生的根源和由于未解決沖突而產生的種種后果。社會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始終堅信人的天性都是無害的,即使出現了心理問題,只要愿意改變,永遠都不晚。她從探究矛盾背后的心理機制入手,抽絲剝繭地剖析導致所有矛盾現象的最基礎的人格沖突。啟發讀者以第三視角的姿態觀察、了解、分析自己,進而嘗試著改變自己。
(美)卡倫·霍妮 ·心靈療愈 ·10.9萬字
在這本書里,榮格探討了無意識對意識人格的反應及行為方式所造成的種種影響。和弗洛伊德的觀點不同,榮格認為,無意識是獨立自主的系統,而把無意識區分為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也是榮格心理學思想的本質之一。人類的集體無意識會顯現在一些古老而原始的意象和神話(即所謂的“原型”)里,原型既是人類不斷重復出現之經驗的載體,也是全人類——即使分屬于不同文化——的共有物。透過本書,我們可以總覽榮格所開創的分析心理學最重要的觀點、基本概念和理論脈絡。其論述范圍涵蓋心理學、神話學、文學、哲學等,讀者得以深入淺出地一窺這位分析心理學大師的思想洞見。
卡爾·榮格 ·經典著作 ·9.8萬字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中提到了驚恐障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對驚恐障礙的了解并不多。驚恐障礙經常會表現出軀體癥狀,所以很容易被誤診為軀體疾病。究其根源,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在得到確診之后,驚恐障礙患者除了到相關機構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外,還可以自助調節。本書就是為驚恐障礙患者而寫的自助書。本書從驚恐障礙的基本知識講起,主要幫助患者一步步從行動上做出改變,提供多種有效的方法,讓患者擺脫驚恐障礙。
顧亞亮 史欣鵑 ·理論研究 ·8.9萬字
本書從以鳥籠效應作為入口,介紹了十二種心理學方法,帶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走出自我盲從的心理陷阱,輕松實現個人的突破及成長。
卜涵秋 ·百科 ·11.3萬字
在乎他人的看法,是因為期待被認可、被贊同、被喜愛,但這樣容易受傷,“他人意見其實沒你想的那么重要”。日本超人氣心理咨詢師、暢銷書作家大島信賴從自身心理成長痛感發出:“真正討厭的人是過于在意他人的人,而不是不在意他人的人。”大島信賴從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出發,給出了你64個現身鈍感練習,幫助你擺脫憂郁、焦慮、郁郁不樂,找到內心安定的自己。
(日)大島信賴 ·心靈療愈 ·5.2萬字
這是一本能有效地幫助讀者擺脫抑郁困擾、重新奪回生活主權的心理學書籍。全書通過分享40個簡單可行的生活建議,包括“保證充分的休息”“和抑郁癥唱反調”“逮著機會就休息”“列希望清單”等,教給讀者在陷入抑郁時如何有意識地進行自省和自控,從而一步步地從抑郁的泥淖中掙脫,終重獲新生。
(英)詹姆斯·威西 ·心靈療愈 ·5.7萬字
在社交中,有的人害怕與人溝通,尤其是碰到困難,需要向別人求助的時候,更是張不開口,其實這是心理問題,沒有正確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理解需要與被需要的關系。還有的人不怕溝通,遇到一點點問題就開口向別人求助,哪怕自己稍微一努力就能夠解決,也一再勉強別人幫自己去做。這種溝通方式都不正確,都不會為自己的人生賦能。本書分為9章,從社交的本質寫起,告訴讀者社交的核心是什么,在社交中怎樣擺脫冒充者綜合征,提高自己的配得感,然后利用高情商社交法,讓社交為自己的人生賦能。本書適合不善于社交,或者在社交中屢屢碰壁,想要高情商地溝通,從而讓社交為自己的人生賦能的人閱讀。
唐保麗 ·社會心理 ·10.7萬字
新一代人生設計師古典傾情打造“人生開竅手冊”:心理學、職業規劃、人生哲學。你是否缺少安全感?你會經常覺得累?結婚一定要買房嗎?你認為堅持就一定會成功?你總忍不住與別人比較?只有有錢才能夠幸福?老板可以掌控嗎?小人物就無法對抗不公平嗎?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卻又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但卻因為父母、老婆或者孩子不得不這樣過下去?每天都在混日子,卻幻想有一天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就一定會全心投入?如果有一個回答是“YES”,那么這本書就是你想要的。也許,連我們自己也不曾意識到,那些困惑背后,往往藏著一堵堵思維里的墻,阻礙著我們,把我們與美好的生活隔開了。拆掉思維里的那些墻,你就可以獲得成功、快樂、自信和幸福。從“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須一點改變,你的人生也許就此大不相同。
古典 ·人格心理 ·14.9萬字
清醒夢是人在意識清醒時所做的夢。目前,關于清醒夢的絕大多數資料都圍繞“夢中導入法”展開敘述,但此方法不僅操作難度大,其相關記錄語焉不詳,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更有別有用心者誘導消費者高價購置毫無用處的設備……相較之下,鮮少有書籍談及“清醒導入法”。本書首次系統地從“清醒導入法”的角度研究并詮釋清醒夢。作者現身說法,詳實地記載了其清醒夢體驗,總結出了具有強實操性的進入清醒夢的步驟。無需花大價錢,也不必參禪悟道,只要跟隨本書的步驟勤加練習,就能實現按需做清醒夢!如果你對在夢中云游四海抱有憧憬,對延長清醒意識渴望已久,那就絕不要錯過這一本圓夢秘籍!習得這一技能后,“超長待機”觸手可及,更有煥發精神等諸多好處等你來發現。
布賴恩·埃亨(Brian Aherne) ·意識 ·5.8萬字
《贏得你的積極優勢》是“哈佛幸福課”設計者肖恩·埃科爾繼暢銷書《發現你的積極優勢》之后的又一力作。多年來,埃科爾的研究始終圍繞著如何通過對積極心理學的實踐,幫助企業和個人實現事業的巨大進步,并從中獲得幸福感。全書基于埃科爾扎實的積極心理學研究成果與大量的企業實踐經驗,為職場人和管理者的職業進階構建了清晰、有序的5大步驟:構建積極現實、繪制心理地圖、尋找興奮點、消除噪聲、傳播積極特質,每個步驟中都包含更具體的3大策略,使本書的實踐指導性更強,切實幫助職場人和管理者構建清晰、有效率的職業路徑,循序漸進地實現職業進階和團隊提速。
(加)肖恩·埃科爾 ·人格心理 ·12.9萬字
《發現你的積極優勢》是埃科爾將積極心理學運用于企業實踐首部作品,也是全美10大幸福企業“員工幸福感”培訓專用書。全書基于埃科爾關于積極性的三大發現,振聾發聵地指出積極特質在激發個人和團隊潛能、獲取職業成功過程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并提煉出了激發職場潛能的7大法則,比如“用適當的積極和消極比提升績效”“選擇更好的‘反事實’”“用‘關鍵20秒’培養好習慣”等,能夠切實幫助人們實現自我突破和團隊升級,是一本實用的積極行動指南。“哈佛幸福課”設計者肖恩·埃科爾的多年研究,始終圍繞著如何通過對積極心理學的實踐,幫助企業和個人實現事業的巨大進步,并從中獲得幸福感。通過《發現你的積極優勢》,你將學到:擁有什么特質才能更容易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在職場中如何找到快樂和成功的平衡點;如何大幅、有效地激發自己的潛能。
(加)肖恩·埃科爾 ·人格心理 ·11.5萬字
皮膚上的傷口的愈合最多不超過21天,但是情感暴力導致的心靈創傷,或許需要一輩子來修復。大多數自我的破碎均來自于外界的攻擊,我們總是強行要求自己活在他人的價值觀中,或者為他人的要求痛苦地作出改變。生活中,太多暴力的情緒發泄方式都是在傷害他人,同時也在傷害自己。就算是打著“為你好”或“刀子嘴豆腐心”的外衣也消除情感暴力的非合理性,這是一種從來沒學會如何去愛的表現。正確的感情最終形成精神和意識,錯誤的感情只能淪為脾氣和情緒。本書從情感沖突出發,深度探究情感習慣的本質與傷害,揭開關系暴力的偽裝,分析關系價值的心理機制,幫助我們識破那些無意識的欺騙,擺脫受害者的習得性負面內在,建立完全自立的靈魂。最終,形成完整的自我本位價值觀,走在陽光下,享受自己的人生。我們都要好好溝通,好好擁抱,在這平凡的生活中傳遞一份正常的愛。不用為拒絕任何人的要求而感到抱歉,要為沒能維護自己的隨心所欲而感到抱歉。
(日)加藤諦三 ·心靈療愈 ·7.3萬字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的這本《渴望超越》是一本關于心理學的通俗讀物。本書講述的是如何生活的科學,它按照個體發展的時間順序,結合大量臨床案例和治療經驗,通過對問題兒童身體與精神、意識記憶與無意識記憶、生活風格與社會興趣的深入分析,探索個人缺陷所引發的社會適應不良以及由此產生的自卑情結,引領我們認識生命不同階段問題的形式、本質和根源,從容應對社交、職業和婚戀三大人生難題。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0.3萬字
真正主宰我們命運的,不是我們經歷過什么,而是我們賦予這些經歷什么意義,以及用什么方式應對他們。幸福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源自意識到自己是無可替代的有價值的個體,值得需要和認可。沖破自卑羈絆,活出真實、勇敢、自信的自我。《生命的意義》是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經典之作。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7.6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從“人類的行為”與“性格研究”兩個方面對人性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在通俗地闡述了“個體心理學”基本原理的同時,指出了理解人性的重要意義。作者在書中結合臨床經驗與實際病例,一方面闡釋了我們人類與世界、社會之間的關系,說明了這些原理如何應用到社會生活當中,一方面也指出了不正確的個體行為會破壞社會和群居生活的和諧,從而讓我們在逐步理解人性本質的過程中,了解到辨別和糾正自身錯誤、不斷完善自我并與環境和諧共處的方法和重要性,是我們一覽“個體心理學”基本原理的經典之作。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經典著作 ·16.9萬字
在本書中,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結合自己多年來為兒童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經歷,通過大量真實的案例,深入地剖析了問題兒童產生的根源,涉及自卑情結、社會興趣、環境的變化、在家庭中的位置、對性別角色的認識等方面。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的視角出發批判了遺傳決定論的觀點,認為沒有問題兒童,只有缺少正確引導的“生活失敗者”!阿德勒在本書中提出的觀點和建議有助于父母和教師理解孩子的行為,引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兒童心理 ·12.9萬字
霍妮比阿德勒、榮格更尖銳地批評了弗洛伊德學說的局限,更強調文化和社會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且更明確地把治療精神病的關鍵歸之于改變社會環境,因此她的理論比阿德勒、榮格的更進一步。霍妮是精神分析學說發展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代表作有《精神分析的新方法》《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自我分析》《我們內心的沖突》《神經癥與人的成長》《女性心理學》等。
(美)卡倫·霍妮 ·理論研究 ·1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