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揭蒙在催眠術上的神密面紗,簡要闡述了催眠術的發展歷史,催眠術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各種神奇的催眠現象,翔實說明了催眠感受性的測試方法及催眠誘導、深化與喚醒技術,重介紹了當代催眠大師艾瑞克森催眠治療的理論與方法,并結合案例列舉了催眠術在醫療、教育、工商、司法、體育等多種領域的廣泛應用。理論系統嚴謹,語言通俗易懂,方法可操作性強,既可作為高校臨床心理學本科生、研究生的專業課教材,又是催眠師案頭的必備手冊以及普通民眾了解或學習催眠的門之書。
鄭日昌 ·應用心理 ·23.6萬字
生活中任何地方都有心理學的影子,心理學正在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心理學就像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和攝入的能量一樣,是一種深深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同時又常常被人們忽略的事物。本書作者用精彩的文字、真實的故事和專業的觀點來講述心理學,讓讀者朋友通過他人的經歷來梳理自己的人生。此外,“拓展苑”欄目主要介紹心理學史上一些經典的實驗研究,如“個體受暗示性研究”等。“另眼看電影”欄目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電影中的情節和人物,從人格分裂、夢境、孤獨癥、偷窺等各個方面重新解讀電影,讓讀者朋友感受電影和心理學的雙重魅力。
隋巖 ·理論研究 ·16.1萬字
本書著力于全面訓練認知思維和快速提升腦力,幫助讀者理解自己、理解環境、理解財富,全方位提升讀者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作者思維開闊,對人、人性有獨到的見解,對認知、思維有重構的邏輯,對效率和財富有獨門的辦法。閱讀本書,既是一次腦力激蕩之旅,也是一次認知豐盈之訪。
謝春霖 ·理論研究 ·23.3萬字
你可曾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拿出十秒鐘,感受和吸納一下即使在最普通的一天里發生的某個積極的瞬間?也許是最愛的那件毛衣帶來的舒適,也許是一杯咖啡帶來的愉悅,或是一個朋友帶來的溫暖,又或是完成一項任務帶來的滿足感……這些美好事物根本不需要你花費巨資才能得到,但充分利用這些美好瞬間,卻能讓你的大腦變得更加發達,變成一個自信的、愜意的、滿足的、擁有自我價值感的,并且能感受到別人關心的大腦。本書的主題非常簡單:用日常的積極體驗背后隱藏著的能量去改進你的大腦——進而改善你的生活。本書將教會你將各種轉瞬即逝的體驗轉化成對神經網絡的持續改進。只需每天進行幾次,每次十幾秒鐘,你就能學會如何吸納正能量,而這將自然而然地給你的內心帶來更多的喜悅、寧靜和力量。
(美)里克·漢森 ·積極心理 ·12.2萬字
《我好,你好》一書是美國精神病學家托馬斯·A.哈里斯撰寫的有關溝通分析理論的經典之作。本書自誕生之日起,就以其獨到的見解、對人性的深刻認識以及通俗的語言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讀者,也使本書成為繼人際溝通分析流派創始人艾瑞克·伯恩的《人間游戲》之后的又一本介紹溝通分析的暢銷書。全書共包括13章,對“父母”“兒童”和“成人”自我狀態以及四種心理地位等內容作了深入的介紹,具體闡述了“父母”“兒童”和“成人”自我狀態在婚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運用人際溝通分析對兒童和青少年進行治療工作。最后,作者還特別針對人際溝通分析中的道德價值觀問題進行了論述。由于本書所使用的詞語(如“父母”)的特定含義,讀者最好要遵循從前往后的順序閱讀本書,才能真正領悟本書的深刻內涵。
(美)托馬斯·A.哈里斯 ·應用心理 ·16萬字
本書針對讀者對催眠所抱有的各種關心、疑慮和問題,從神奇的催眠術、學習催眠術就是這么簡單、輕松掌握催眠術法、奇妙的自我催眠術、催眠術即學即用等方面系統介紹了催眠術的歷史、現狀及作用機制,闡述了催眠與暗示的關系等內容。
曹興澤 ·催眠 ·20.9萬字
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即使看了再多的書,最終記住的內容也是寥寥無幾;學了很多東西,卻不知道如何利用它們去提升自己。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個人知識體系,并不是因為只有體系性的東西才是好的,而是因為知識體系能夠讓人有清晰的知識框架,進而將知識在這個框架中整齊放置好。失去知識體系的我們就像漂浮不定的浮萍,永遠在追逐新信息。《高效學習法:用思維導圖和知識卡片快速構建個人知識體系》整合了思維導圖與知識卡片兩種新型的可視化學習方法,幫助我們精選學習的內容、增強對知識的記憶,進而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體系。在解決以上問題的同時,《高效學習法:用思維導圖和知識卡片快速構建個人知識體系》還介紹了如何利用思維導圖及知識卡片進行高效的寫作、制定活動方案、與他人分享知識的技巧和方法,全面提高我們的學習及工作效率。翻開《高效學習法:用思維導圖和知識卡片快速構建個人知識體系》,從繪制第1張思維導圖和知識卡片開始,建造你的知識大廈,激發你的無限可能。
趙莎 ·百科 ·7.6萬字
本書介紹了上百個經典的定律、法則及效應,包括了管理、經濟、心理、人生、教育、事業、家庭、感情等多個方面,本書對其逐條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全方位地描述人生的全過程,力求讓其成為人們更好的思想磨刀石和行為指南針。
李原 ·百科 ·11.6萬字
天賦就在血液中流淌,等待釋放!傳奇私人訓練師蒂姆·格羅弗在20年內改寫了喬丹、科比和韋德等眾多球員的命運。在他們的訓練中,只有20%是身體和技術上的打磨,剩下80%都是心理層面的錘煉和精神力量的鍛造。在《野蠻進化中,格羅弗首次公開多年來守口如瓶的心法,解密“野蠻進化13法則”,教你強化自己的直覺直到實現雄心,掌控環境、察覺對手弱點并給予致命一擊!本書披露了大量NBA不為人知的故事,穿透頂級運動員的靈魂,不僅展示了超級巨星如何自我超越,并且會教會讀者運用這些法則,成為工作和生活的絕對主宰!(《野蠻進化將引導你發現自己的終極潛能。無論你的夢想是什么,許過何種誓言,你都能達到巔峰,甚至超越巔峰。——科比·布萊恩特)
(美)蒂姆·S.格羅弗 莎莉·萊塞·溫克 ·百科 ·9.9萬字
本書仔細分析了6種情緒的面部微表情,描述了人處于特定情緒時的內心感受;還提供了實用的面部快閃練習,使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控制情緒的能力,練就完美溝通力。微表情研究大師保羅·艾克曼歷經40年研究,全方位解析人類的微表情與情緒。即使透過轉瞬即逝的微表情,也能“讀”出對方的真實想法。閱讀本書不僅能使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表情和情緒,還可以幫助你準確識別他人情緒,讓謊言無處遁形!
(美)保羅·艾克曼 華萊士·V.弗里森 ·百科 ·10.3萬字
創造財富奇跡的“面包+黃油”式簡單選股交易法則。不買你最熟悉或“感覺良好”的股票有什么好處?如何在保證最低風險和最高回報的情況下確定你的“超級強勢股”的買入價?沒有內幕消息來源,如何準確判斷某只股票是否有內部人士買賣?本書描述了作者杰西突破傳統投資法則實現驚人回報的過程和方法,涉及的個股交易金額高達25億美元。書中幾乎每一個案例都來自作者的交易歷史,其中的大量圖表均出自其28個月內的真實持股情況。杰西提倡“面包+黃油”式的“低風險點位買入,高風險點位賣出”簡單投資原則,同時結合量化分析方法。為此,他獨創了一套有效的投資方法:尋找“有序上漲”和“有序下跌”的股票,神速出擊,在“神奇支撐線”附近買入,在“BCD”形態完成時買入,出現“煤礦里的金絲雀”指標時賣出,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持續降低風險,并在限定的風險回報比范圍內將收益最大化,能夠幫助你在波動的市場中獲得超額回報。
(美)杰西·C.斯泰恩 ·心靈療愈 ·14.9萬字
你是否總在避免悲傷,試圖通過各種方式緩解自己的壞心情?但快樂卻突然變得短暫、輕易流逝,并伴隨著更沉重與持久的低落。經常睡眠不夠,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后知后覺地頻繁發呆……“我到底是怎么了?”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總是在無休止地傳達這樣的信息:“你應該快樂”“這沒什么大不了的”“不要想太多”……但事實上,現實是隨機且不可捉摸的。感到悲傷、憂郁,是人之常情,我們不必勉強自己表現得快樂。甚至,被壓抑太久的低落極有可能會演變成抑郁。低落和抑郁帶給人的感受非常相似,感到低落的人可能會失去食欲,缺乏生活的樂趣,變得孤僻。如果這種負面狀態主導個人的情緒超過4周,那么請重視起來,你的低落或許正在演變成抑郁。本書作者作為一名臨床心理治療師,在多年對抗抑郁癥的過程中,見證了大量抑郁癥患者的痛苦與抗爭。由此,她寫下了這本書,想要幫助人們更科學地判斷自身的心理狀態,理解抑郁癥患者的內心世界,也試圖為那些已經深陷泥沼的人們在應對抑郁癥、選擇治療師與治療方案等方面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與幫助。
(新西蘭)格溫多琳·史密斯 ·心理咨詢 ·5.1萬字
社會心理學能帶給我們關于人心的智慧。在理解人們為什么會產生種種認知、做出種種行為之后,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并影響他人,以及讓自己變得更好。兩位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康奈爾大學教授托馬斯·吉洛維奇和斯坦福大學教授李·羅斯,將社會心理學中最有用的見解濃縮歸納為5種智慧:客觀是我們的幻覺;情境的巨大影響力;人們賦予事物的意義的重要性;行為會反過來影響態度;我們都戴著偏見的濾鏡看世界。他們介紹了揭示這些智慧的經典心理學研究,重點論述了如何克服主觀幻覺、確認偏見、自利偏差、基本歸因錯誤等人類固有的認知偏差,從而更有智慧地待人處事。兩位心理學家進而討論了這5種智慧在生活中各個領域的應用,包括如何獲得更強的幸福感、如何解決人際和群體間的矛盾沖突、如何克服刻板印象對美國教育的傷害,并對如何應對全人類共同面對的環境問題給出了建議。
(美)托馬斯·吉洛維奇等 ·社會心理 ·15.3萬字
著名心理學家、心理學經典暢銷書《登天的感覺:我在哈佛大學做心理咨詢》作者岳曉東博士十年磨一劍,40年心理咨詢經驗精華,嘔心瀝血之作。本書將圍繞心理咨詢師基本功,深入分析各基本功要點,結合操作性技術講解,理論聯系實際,使得心理咨詢活學活用。本書針對中國大陸心理咨詢師之三級和二級咨詢師培訓缺乏基本功培訓的問題,根據中國的國情而寫作此書,有很大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全面分析心理咨詢基本功技術,教你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適用讀者:心理咨詢師、初學心理學入門人士、院校研究生、大中專學生、心理愛好者。
岳曉東 ·理論研究 ·26.8萬字
害怕溝通的我們常有這樣的內心獨白:我很懦弱、沒人喜歡我、要活得小心、不要相信任何人、別人對我的看法很重要……這些控制著我們,使我們的內心深陷情緒的煎熬,為避免受傷,我們常選擇逃避溝通。事實上,內心的想法并非現實,越深陷這些思維誤區,就越難實現順暢的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本書作者樸宰蓮從心理學角度深入分析了形成這些思維誤區的心理動因,并提出健康的溝通是建立在正確理解對方訴求,以及理解自我之上。溝通的最大價值不是說服或改變另一方,而是達成共識,找到兩全其美的方法。那些因為膽怯而不敢吐露內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心生芥蒂、因為好面子而不能好好道歉、因為該說的話沒說而懊惱的人,都將從這本書中獲得安慰,并找到溝通的勇氣。最終我們將發現,溝通不僅是改善與他人關系的技巧,也是治愈我們內心的良藥。
(韓)樸宰蓮 ·心靈療愈 ·3.5萬字
《精神分析引論》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認為是標準的精神分析學的入門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種治療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術,后來形成一種心理學的理論,成為現代心理學的—個重要學派,對心理學、醫學、人類學乃至歷史學、文學藝術和哲學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書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兩個冬季在維也納大學講授精神分析理論的三部分講稿,因而全書也分為過失心理學、夢和精神病癥通論三篇。在前兩部分,他假定聽者對精神分析學的知識毫無所知,所以從入門講起。第三部分討論了更深層次的問題,也就是神經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療。第一篇《過失心理學》共四講,主要講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過失,如口誤、筆誤,并探討出現這些過失的原因,從中發覺了潛意識的存在,表明了“抑制”作用的功能,指出這些過失都是有其意義的心理現象,是兩種不同傾向相互牽制的結果。第二篇《夢》共十一講,主要講述的是弗洛伊德的夢理論,系統闡述了夢的實質、內容、工作原理、釋夢的技術等,并試圖由釋夢的技術去探索夢的顯意與隱意,從而得出夢的作用。第三篇《精神病癥通論》共十三講,結合前兩篇對過失心理學與夢的分析,證實了神經病患者的癥狀和其經歷有關,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療方法。全書共二十八講,對精神分析理論進行了全面且系統的概括性論述。《夢的解析:插圖導讀版》開創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理論。該書引入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適用于解析夢。但這部著作不只解析了夢,更重要的是闡述了弗洛伊德心理學理論基礎:解釋了心理疾病的發病原理,解釋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心理行為,這對醫學有深遠的影響。書中作者聲稱他發現了三大真理:夢是無意識欲望和兒時欲望的偽裝的滿足;俄狄浦斯情結是人類普通的心理情緒;兒童是有性愛意識和動機的該書全面地體現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包含許多對文學、神話、教育等領域有啟示性的觀點,引導了整個20世紀的人類文明。《性學三論與愛情心理學》是闡釋弗洛伊德在人性與人類行為動機方面主要研究理論的扛鼎之作。在書中,弗洛伊德運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結合自己對病例的分析研究,在性的問題上得出了自己的一套系統學說。他在研究性的問題時,將其劃分成性的對象、性的目的、性的表現方式等方面,由此道出了自己對性變態、幼兒性欲和青春期性欲的變化的獨到看法,開辟了全新的性學研究領域。他還在書中就在校加強兒童的性知識、性觀念的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此外,弗洛伊德還在書中就男性在愛情中選擇對象的原則和性無能、處女的禁忌給予了鞭辟入里的心理學詮釋。弗洛伊德的這些觀點并非淺嘗輒止的紙上談兵,而是他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的性學箴言,可謂是為人類的性啟蒙教育打開了一扇亮窗!讀起來令人恍然大悟又回味無窮!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入門 ·62.9萬字
若你患有慢性、抑制性焦慮癥和抑郁癥,可能會試圖回避艱難感受及觸發它們的狀況。雖然避開痛苦情緒有助于你在短期內感覺更好,但持續躲避這些情緒是你長期遭受折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書將幫助你面對——而不是逃避——你的痛苦情緒,在此過程中,你將學會構建更充實、更有意義的人生。在這本以循序漸進為原則的指南中,你將獲得基于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的循證技能,以幫助你突破會長期維持焦慮與抑郁存在的情緒回避。在學習直面自身情緒的技巧時,你會發現,你能夠處理艱難的感受。假以時日,這些情緒會變得不那么壓倒一切,不那么令人恐懼,而你將獲得茁壯成長所需的自信心。
(美)邁克爾·A.湯普金斯 ·百科 ·9.4萬字
本書以作者近十年來對行為心理學的大量調研、實驗數據為素材,以人際交往中肢體語言的表現形式和被關注度為線索,從頭到腳、從肢體動作到身形體貌、從語音語調到語言形式,對肢體語言進行了形象、深入、全面的論述和解讀。本書可以幫助你在人際溝通中更加準確地了解他人內心狀態、識別他人真偽,幫助你通過觀察、聆聽他人的動作、神情、語言及語音語調,從而對其真實意圖做出比較客觀的分析判斷,對于從事商務談判、企業管理、銷售經營、偵察審判、心理咨詢等職業領域的讀者群體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王邈 ·理論研究 ·14.5萬字
本書按時間順序,論述了推動心理學思想和學科發展的社會背景、重要人物及其思想、生活和所屬理論學派。本書作者重視多樣性,并從跨文化、跨學科視角,探討了心理學在美德奧之外的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如中國、俄羅斯、日本和印度等。本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每一章節均配備了適量的知識檢測和網絡學習資料。本書文獻豐富,內容翔實。除此之外,作者在書中還配了許多圖表和人物照片,讓讀者直觀地了解心理學史的相關知識。
(美)埃里克·希雷 ·入門 ·41.7萬字
在本書中,加博爾·馬泰博士基于幾十年來幫助受毒癮和精神疾病困擾的患者的工作經驗,以及新近的心理學研究發現,以一種富有人文關懷的方式審視成癮。他提出,成癮不是只存在于少數意志薄弱者之中的個別現象,每個人都處于一個從輕微到嚴重的成癮光譜中;成癮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個人歷史、神經發展和腦化學與成癮物質/行為之間復雜相互作用的結果。成癮源于內心的空虛和無聊,這本質上是一種自我調節失敗、無法自我滿足的狀態。尤其是那些在生命最初幾年有被忽視或虐待經歷的人,會失去正常發展與獎賞、動機、自我控制相關的神經系統的機會,無法自我滿足的空虛成了“默認狀態”。于是,人們不斷向外界尋求滿足,求助于成癮物質或行為,但這些外部刺激始終無法真正填補內心的空洞,并且往往是對身心有害的。于是,每次在片刻的解脫之后,又會陷入更深的痛苦。成癮的療愈需要一個生態:療愈并不意味著從一種疾病中康復,而是意味著成癮者可以開始創造新的內外部資源,以支持用健康的新方式,來滿足自身真實的需求。本書從對吸毒者的近距離觀察開始,繼而作者毫不掩飾地剖析了自己對古典音樂唱片和名聲地位的成癮。將真實故事和近期的科學研究、基于科學的解決方案融合在一起,最后為我們每個人能做些什么來避免成癮,以及我們整個社會可以做些什么來幫助成癮者給出了充滿共情的建議。
(加)加博爾·馬泰 ·理論研究 ·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