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窮人》于1846年發表,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顯示了作家的基本創作傾向和創作特色,反映了十九世紀沙皇統治下的俄國,涉及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小人物經濟窘迫、精神痛苦,塑造了杰符施金和瓦蓮卡這兩個經典的藝術形象。作品中的書信體描寫,巧妙地兼顧了心理與社會環境描寫,同時又通過雙重視角的運用豐富了文章的表現力度與思想深度。《窮人》不僅受到俄國評論家的高度肯定,也受到魯迅等中國作家的高度評價。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社會 ·10萬字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長篇小說《羅亭》描寫了一個受過良好教育,善于思索滿懷理想的青年羅亭,缺乏必要的實踐生活的勇氣和能力,當純潔勇敢的姑娘愛上他時,他卻顧慮重重,臨陣脫逃,可謂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屠格涅夫 ·社會 ·10萬字
《呼蘭河傳》作于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作者是女作家蕭紅。本書描寫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小鎮呼蘭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老百姓平凡、卑瑣、落后的生活現狀和得過且過、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作者以一個孩童的眼光打量著這一切,一一道來。
蕭紅 ·社會 ·10萬字
愛德華·諾頓、布拉德·皮特主演電影《搏擊俱樂部》原著。一個美國年輕白領為了克服自己的失眠癥,參加了許多心理治療小組,卻沒有絲毫改善,直到他遇見泰勒?德頓,一個充滿野性的肥皂制造商。為了應對生活的空虛,他倆建立了一個地下組織——搏擊俱樂部,宣泄朝九晚五工作的壓抑與無奈,誰知這個組織得到了年輕人的熱烈歡迎,以異乎尋常的勢頭發展開來。年輕白領發現這個自己一手創建的組織已經非常難以控制,泰勒?德頓的身份也很令人懷疑,他必須要采取行動……《搏擊俱樂部》在1999年改編為同名電影(大衛·芬奇導演,愛德華·諾頓、布拉德·皮特主演),獲得了巨大成功,同時也使本書成為了暢銷書,并且就此使作者恰克·帕拉尼克成為暢銷小說作家。
(美)恰克·帕拉尼克 ·社會 ·10萬字
在白蛇故事流傳幾百年之后,《人間》開始了新的講述。在峨眉山修煉了兩千九百九十九年的白蛇,和青蛇在茫茫人海相遇,她們化身為白娘子和青兒,共歷人間,直到遇見那個名叫許宣的美男子……為了躲避法海,她們逃往南方,最終雙雙離開曾經無比向往的人間。粉孩兒言仕麟從小隨父母多次遷徙,只因為身藏一個不能被發現的秘密。高中狀元之后,他得知自己身世的真相——他是白娘子的孩子,而他的父親正是許宣。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雷峰塔轟然倒塌,女嬰秋白降生。秋白的母親心中駭然,因為傳說里,雷峰塔倒塌之日,正是白蛇轉生之時。終其一生,秋白一直在等待真正的“許宣”。一九九九年,深埋雷峰塔下的《法海手札》出土,命中注定,秋白讀到了那封手札,和前世相遇……
李銳 蔣韻 ·社會 ·10萬字
本書包括十六個獨立的小故事。這些故事沒有復雜離奇的情節,沒有傳統小說的高潮迭起,只有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段以及穿插在這些片段中的內心獨白。在帶著厚重死亡色彩的《林中之死》、《兄弟之死》中,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對生命起點的回溯;在《她在那兒——她在洗澡》、《山區居民》中,被生活環境壓得毫無喘息之機的人,最終都能看清宿命,頓悟人生真諦。作者舍伍德·安德森是最早表現潛意識的美國作家之一,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他是一位心理小說家。他熟悉并借鑒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更被某些評論家喻為“美國的弗洛伊德”。本書雖未對人物心理進行分析,但讀者能夠通過書中的細節描寫去解讀人物的內心,深刻挖掘出這些故事背后所隱藏和壓抑的欲望、痛苦、無奈和掙扎,開啟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索之旅。
(美)舍伍德·安德森 ·社會 ·10萬字
碩士研究生張清清在迷茫于未來發展方向時得到了一顆種子,據說只要找到種下這顆種子的地方,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張登樓 ·社會 ·10萬字
主人公漢斯自幼聰穎過人,勤奮好學,被大家視為神童。他被送入一個神學院學習,受大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他功名心切,在與世隔絕的學校里拼命學習,沒有半點空閑,身心健康受到損害。同學赫爾曼生性倔強,蔑視功名,為學校不容;而漢斯覺得只有赫爾曼才是知己。漢斯用功過度,身體衰弱,成績倒退;學校把這些歸罪于赫爾曼。赫爾曼被學校開除,漢斯更感孤單,不時受到老師的訓斥和同學的恥笑,之后得了神經衰弱癥,使他無法繼續學業,只得返回家鄉當鉗工為生。社會的歧視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覺得仿佛跌在無情而龐大的車輪下。這是一部控訴德國舊的教育制度的小說,被認為有濃厚的自傳色彩。
(德)赫爾曼·黑塞 ·社會 ·10萬字
圣埃克絮佩里著的《風沙星辰》是一部給予現代人生活和行動指南的世紀名著,是美麗而勇敢的作品。書中匯集了圣埃克絮佩里在執行飛行任務中的旅行見聞和哲思,記述了他在西班牙比利牛斯山、非洲撒哈拉沙漠等地幾次與死亡擦肩而過的真實冒險經歷。他在空中的俯瞰,具有全新的視野和智慧,使人從只汲汲營營于確保物質利益、政治企圖和既得權力的現代,去重新認識很容易被忘記的人類在大地上的尊嚴。
圣·埃克蘇佩里 ·社會 ·10萬字
“德國浪漫派最后一位騎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黑塞自傳式代表作,村上春樹推薦閱讀作品,寫給青年一代的心靈之書。主人公漢斯自幼聰穎過人,勤奮好學,被大家視為神童。他被送入一個神學院學習,受大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他功名心切,在與世隔絕的學校里拼命學習,沒有半點空閑,身心健康受到損害。同學赫爾曼生性倔強,蔑視功名,為學校不容;而漢斯覺得只有赫爾曼才是知己。漢斯用功過度,身體衰弱,成績倒退;學校把這些歸罪于赫爾曼。赫爾曼被學校開除,漢斯更感孤單,不時受到老師的訓斥和同學的恥笑,之后得了神經衰弱癥,使他無法繼續學業,只得返回家鄉當鉗工為生。社會的歧視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覺得仿佛跌在無情而龐大的車輪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我國最后一批頂職子弟中的青年女子白燕翎懷揣頂職進城吃商品糧的美好夢想,從內地農村來到了當時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州,進入一家國企做了一名工人,坎坷曲折的職場遭遇就此拉開序幕,根源在于起點太低,沒有背景,雖然有點才華卻難遇伯樂,歷盡波折,終于成為同一批頂職人員中的姣姣者,她的傳奇經歷,折射了國企改革三十年的進程,反映了一代頂職子弟的心路歷程,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異的頂職小人物,他們中的一些人,分別給予鐵飯碗不同的注釋,里面的故事對研究改革和頂職時代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文研究價值。
七月水仙 ·社會 ·10萬字
不經歷二十多年的牢獄生活后,約爾克被總統赦免釋放。為慶祝他重獲自由,姐姐克里斯蒂安娜在柏林郊區的房子組織了一個周末聚會,邀請約爾克的朋友參加。克里斯蒂安娜希望這是幫弟弟開始新生活的好機會,不過,對于參加聚會的人來說,心情復雜,往昔不堪回首。約爾克曾經是德國紅軍派成員,這個深受極左思潮影響、發端于西德六八年學潮的團體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發展成暴力恐怖組織,在七八十年代制造了多起震驚世界的綁架、謀殺事件,約爾克正是這些恐怖事件的參與者。與約爾克的相聚,把似乎已遠去的種種選擇、評判又擺在了大家面前。約爾克該怎樣面對周圍的人,怎樣認識今天的世界?三天的聚會中,約爾克,他的律師,他的“革命同志”,以前的情人,多年失去聯系的兒子,每個人的表現,說話、神態、心情……事過境遷,不僅是約爾克,每個人都在重新尋找自己位置,每個人都再一次面對夢想、責任、罪惡、寬恕、情誼、道德審判的困惑,而今天面臨新的恐怖主義威脅的世界讓這些不僅僅只是回顧。
(德)伯恩哈德·施林克 ·社會 ·10萬字
女大學生寒江第一次參加數獨比賽,鎩羽而歸,爾后奮起直追,在考場、賽場、人際場之間,面臨壓力、抉擇與悲歡。從小白到冠軍,從校園到職場,九宮格之間,她有著怎樣的際遇與成長?
野果 ·社會 ·10萬字
面對國有資產流失,兩名卑微弱勢的員工在“主人翁”文化慣性的驅動下,迸發出了本能的憤慨和反抗意識。只是東風不再,落勢的他們不能也不敢再以往昔的英雄面目理直氣壯,正大光明地捍衛屬于“屬于國家的東西”了。他們只能壓低身子,進行曲折的地下和無人喝彩的“抗戰”。雖然偶有小勝,也是暫時的,他們最終仍是落荒而逃……
鄧仁憲 ·社會 ·10萬字
《魯濱遜學校》又譯為《史班瑟島》,講述了合眾國公開出售距舊金山三天路程的太平洋上的一個荒島——史班瑟島。多年前在加利福尼亞掘到了第一桶金的威廉成了這次競拍的贏家。戈弗雷是威廉的外甥,執意與他一同前往。不料海上輪船失事,戈弗雷被拋到了史班瑟島。昔日對人生感到厭倦的戈弗雷卻在生存的嚴峻考驗下逐漸磨練成了一個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青年。然而,各種各樣的災難接踵而來,就在年輕人被熊熊烈焰圍困之際,威廉率隊趕到,救出他的外甥。凡爾納善于在故事結束時為讀者揭示一個意想不到的謎底:戈弗雷所經受的許多考驗是他的舅舅威廉為考驗他而精心策劃的;同樣出乎意料的是,島上突然出現的那些幾乎將戈弗雷置于死地的猛獸,卻是他在競拍史班瑟島時的競爭對手——億萬富翁塔斯基納為騷擾他的產業的惡意報復。
(法)儒勒·凡爾納 ·社會 ·9.9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一個男孩的故事。當皮埃羅·費舍爾成為孤兒時,他不得不離開自己在巴黎的家搬去德國,和他的姑姑碧翠絲住在一起,他們在這個山頂上的富有人家做傭人。但這并不是尋常年間所發生的事情,這是193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這也不是一個尋常的地方,這里是貝格霍夫,阿道夫·希特勒的家鄉。由于生活在希特勒的控制之下,并受到希特勒的言傳身教,這個原本善良、淳樸的男孩,陷入一個越來越危險的世界。
(愛爾蘭)約翰·伯恩 ·社會 ·9.9萬字
六五年的一個春天,作者在愛荷華河畔公園里一張桌子上,開始撰寫《謫仙記》,其時春意乍暖,愛荷華河中的冰塊消融,凘凘而下,枝頭芽葉初露新綠,萬物欣欣復蘇之際,而作者寫的卻是一則女主角飄流到威尼斯投水自盡的悲愴故事。當時作者把這篇小說定為“紐約客”系列的首篇,并引了陳子昂《登幽州臺歌》作為題跋,大概作者覺得李彤最后的孤絕之感,有“天地之悠悠”那樣深遠吧……可是悠悠忽忽已跨過了一個世紀,“紐約”在作者心中漸漸退隱成一個遙遠的“魔都”,城門大敞,還在無條件接納一些絡繹不絕的飄蕩靈魂。
白先勇 ·社會 ·9.9萬字
北歐文學的高峰、歷史小說作家索瓦爾德·斯蒂恩唯一特別的存在,一個既堅硬又柔軟的故事;越過人生的高臺,直面成長的困境與創痛。索瓦爾德·斯蒂恩(1954-),挪威政府學者,前挪威作協主席,曾獲2007年斯洛伐克簡霍利獎,2010年獲湯姆森文學獎,其作品已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在18個國家出版,在北歐文學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小說的主角是一個十四歲的男孩,他熱愛高臺跳雪,也極具天賦。父親對男孩的職業前景抱有很高的期待,母親則希望兒子能放棄這項危險的運動。然而,在一個普通的訓練日,男孩身上出現了可怕的征兆,他發現自己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肌肉疾病,將最終導致癱瘓。再多一次的高臺跳雪都可能對他造成嚴重的傷害,他被告知必須立即放棄這項運動。隨著疾病的日益加重,男孩的家庭也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危機:父親不愿正視兒子的病痛,母親承受不住精神上的打擊,住進了醫院。最終,男孩決定再跳一次,明知可能會帶來致命的危險,他依然義無反顧地接受了最后一次的挑戰……
(挪)索瓦爾德·斯蒂恩 ·社會 ·9.9萬字
《趙子曰》描繪了二十年代北京鼓樓天臺公寓一群大學生渾噩混沌、萎靡卑俗的人生圖景。主人公趙子曰不好好念書,四處搗亂鬧事,被大學開除。他通宵達旦地搓麻將,成天消磨于筵席之上,醉生夢死。在生死攸關之際,幸得摯友李景純的勸說,方始醒悟,改過自新,重新生活。
老舍 ·社會 ·9.9萬字
《黑暗的心》是約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也是英語小說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其重要性源于對人性至為深刻的揣摩和分析、對殖民統治的沉痛反思和對敘事技巧的革新。康拉德作為一位波蘭裔英語小說家,以其雄渾深邃的語體風格,革新了當時疲軟式微的英語寫作,為后來喬伊斯、艾略特等作家掀起的現代主義高峰鋪設了道路。小說以馬洛在剛果殖民地拯救庫爾茨的過程為主線,以多重敘事構成的巨大張力為框架,深入挖掘了人性面對野性的召喚所經歷的考驗,揭示出現代人生存的孤獨與虛無。
(英)約瑟夫·康拉德 ·社會 ·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