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長篇小說的代表作。法國駐阿爾及利亞殖民軍的下級軍官杜洛華膽大妄為,冷酷殘忍,憑借漂亮外表獨闖巴黎,經友人介紹進入《法蘭西生活報》當記者,從此廝混于巴黎貴夫人的圈內,如魚得水,演出了一幕幕荒淫的鬧劇。小說揭示了上流社會的空虛、荒淫、墮落,展現了資產階級政客的厚顏無恥,揭露了政治界、新聞界黑暗的內幕,對黑暗的社會現實進行了有力地批判。
(法)莫泊桑 ·世界名著 ·20萬字
美少年道連·葛雷面對好友霍爾沃德為他畫好的肖像,說:“如果我能夠永葆青春,而讓這幅畫像去變老……我愿拿我的靈魂換青春!”這一荒唐的愿望構成了唯美主義代表作家王爾德唯一長篇小說《道連·葛雷的畫像》的情節基礎。不料此言一出,竟一語成讖。環境影響和追求享樂的結果,導致葛雷在自我放縱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直至徹底毀滅。書中還收入了王爾德的兩部中篇名作,基本囊括了王爾德的小說精華。
(英)王爾德 ·世界名著 ·20萬字
《綠山墻的安妮》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寫兒童生活的小說,也是一本可以讓家長、老師和孩子都能從中獲得感悟的心靈讀物。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馬麗以清新流暢、生動幽默的筆觸,講述了純真善良、熱愛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二歲時被人領養,但她個性鮮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強,憑借自己的刻苦勤奮,不但得到領養人的喜愛,也贏得老師和同學的敬重和友誼。
(加)蒙哥馬利 ·世界名著 ·19.9萬字
《局外人》是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創作的中篇小說,通過塑造莫而索這個行為驚世駭俗、言談離經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這個世界的荒謬性及人與社會的對立狀況。《鼠疫》是加繆的重要作品,通過描寫北非一個叫奧蘭的城市在突發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醫生為代表的一大批人奮力抗爭的故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那些真正的勇者不絕望不頹喪,在荒誕中奮起反抗,在絕望中堅持真理和正義的自由人道主義精神。
(法)阿爾貝·加繆 ·世界名著 ·19.9萬字
本書描寫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初和1848年革命前夕意大利革命者為了意大利的獨立和統一所進行的一場斗爭。以主人公牛虻的人生坎坷經歷為線索,敘述了他是如何由當初一個天真單純的青年轉變為一個堅強的革命主義戰士的艱難歷程。作為英國女作家埃·莉·伏尼契的代表作,小說出版以來,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在人口最多的中國和土地最寬的前蘇聯,《牛虻》擁有無數的讀者,影響了幾代青年。
(愛爾蘭)埃·莉·伏尼契 ·世界名著 ·19.9萬字
讓我們用這個少年的眼睛發現一個更鮮活的世界!這是一本海明威怒贊、毛姆力薦、王小波翻爛了的美國小說!海明威怒贊:整個現代美國文學都起源于《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這是我們極為優秀的一本書,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沒有能與之相媲美的作品!官方底本,譯自美國首版原文!全新譯本,一字未刪!收錄2幅原創彩色插畫,展現經典場景!收錄1張原創歷險地圖,讓哈克貝利帶你去冒險!在人類文學史上,美國文學之父馬克·吐溫,以頑童的視角洞悉大人的世界,創作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被譽為“美國文學的源頭”。為了反抗成人世界的條條框框,哈克貝利決定“假死”出逃去冒險。馬克·吐溫不僅塑造了一個機智善良、充滿勇氣的孩子,更以他的眼光重新審視了這個世界!
(美)馬克·吐溫 ·世界名著 ·19.8萬字
平民出身的達達尼昂到巴黎投軍,加入國王路易十三的火槍手衛隊,和其他三個火槍手成為好朋友。他們為了保護王后奧地利的安妮的名譽,抗擊紅衣主教黎塞留,擊敗黎塞留設置的重重障礙,前往英國,從白金漢公爵那里取回王后的鉆石,挫敗了黎塞留挑撥國王和王后的陰謀。
(法)大仲馬 ·世界名著 ·19.8萬字
作者司湯達以深刻分析小說里的人物心理而受到讀者的喜愛,被認為是最早期的文學現實主義寫作的實踐者。小說記錄了一個外省年輕人不僅僅通過自己的才干和努力工作,也使用了一些欺騙手段以及做人方面的兩面三刀,完成了在社會階梯上朝上流社會的奮力攀爬,成為所謂上等人的質變。但最后,他的內心真實情感還是背叛了他。所謂“紅”與“黑”指宗教(黑)和世俗(紅),這也正是當時社會關注點,引發劇烈爭議。
(法)司湯達 ·世界名著 ·19.8萬字
《茶花女》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
(法)小仲馬 ·世界名著 ·19.7萬字
《理智與情感》簡·奧斯丁最富幽默情趣的作品之一,主要講述的是生活在英國鄉紳家庭中的艾利洛和梅莉愛兩姐妹曲折復雜的戀愛結婚的故事。姐姐艾利洛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妹妹梅莉愛對愛情充滿幻想,也因此兩人面對愛情的時候,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小說通過這種“理智與情感”的幽默對比,提出了道德與行為的規范問題,引人深思。《理智與情感》與作者的另一名作《傲慢與偏見》堪稱姐妹篇,曾多次被搬上大銀幕。
(英)簡·奧斯汀 ·世界名著 ·19.7萬字
英倫才子王爾德唯一一部長篇小說,驚世駭俗,奇詭華麗的傳奇之作。完美闡釋了“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主義美學理念,從形式到內容揭示王爾德靈魂深處的所有奧秘。著名翻譯家榮如德經典譯本。《道連·葛雷的畫像》是奧斯卡·王爾德小說的代表作,也是其唯美主義小說的扛鼎之作。美少年道連·葛雷面對好友霍爾沃德為他畫好的肖像,說:“如果我能夠永葆青春,而讓這幅畫像去變老……我愿拿我的靈魂換青春!”這一荒唐的愿望構成了唯美主義代表作家王爾德唯一的長篇小說《道連葛雷的畫像》的情節基礎。不料此言一出,竟一語成讖。環境影響和追求享樂的結果,導致葛雷在自我放縱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直至徹底毀滅。本書還收入了王爾德的兩部中篇名作《阿瑟·薩維爾勛爵的罪行》《坎特維爾的幽靈》,基本囊括了王爾德的小說精華。本書收入原版插圖二十幅,極具收藏價值。
(英)奧斯卡·王爾德 ·世界名著 ·19.7萬字
艾瑪是一個富裕農民的女兒,從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她長得漂亮,熱愛詩文藝術,又精通舞蹈、繪畫、刺繡、音樂,但她覺得平淡的鄉村生活令人煩悶窒息,熱切地向往著浪漫綺麗的愛情、轟轟烈烈的生活。也許是對新生活的渴望,也許是鄉村醫生夏爾·包法利帶來的新鮮感,使她相信,她終于得到了幻想中的愛情。最終,她嫁給了夏爾·包法利。結婚以前,艾瑪以為自己知道什么是愛情,可是結婚以后,卻不見應當從愛情中得到的幸福。她有時想,一定是自己昏了頭,才扎進這段平淡無奇的婚姻,于是她特別想知道:快活、滿足、神往,這些書中迷人的詞匯,在生活中究竟意味著什么。而正是這份不安分的渴望,指引著她一步步墜入深淵……
(法)居斯塔夫·福樓拜 ·世界名著 ·19.7萬字
艾瑪·包法利夫人,就像安娜·卡列尼娜之于俄國、簡·愛之于英國、海塞塔·白蘭之于美國一樣,從居斯塔夫·福樓拜的筆下走出,一直走到了每一個法國人的心中。這個生于法國西北部盧昂城一個行醫世家的年輕人,從小對文學感興趣。在父親的醫院度過的那些歲月,養成了他外科醫生般的洞察力和冷靜、犀利的剖析方法,對他以后的寫作影響很大。中學時代,福樓拜開始文學創作。1841年,他到巴黎法學院讀書,22歲那年因被懷疑患癲癇癥而輟學,此后一直住在盧昂,處于半隱居狀態,專心寫作,終生未娶。
“套中人”是一個把自己層層包裹起來的人。無論在任何天氣,都穿雨衣,帶雨傘,耳朵里塞棉花。他把一切物品封在套子里,家中永遠門窗緊閉,睡覺時垂下帳子。他害怕改變,任何一點“反常”都令他不安。他生活在一個狹窄的軌道內,不敢有絲毫逾越,也以此標準來約束別人……他令整座小城的人感到窒息。最后他死去了,但那層陰影仿佛依然籠罩著。收錄契訶夫的24篇小說。從23歲的第一篇成名作《小公務員之死》到去世前一年的《未婚妻》,貫穿作家的整個寫作生涯;囊括《套中人》《第六病室》《牽小狗的女人》等膾炙人口的名篇,集中體現其藝術風格與所有核心主題。契訶夫以寥寥數筆,為每一個軟弱的老好人畫像;以樸素的詞語和平緩的聲調,揭開現實的荒誕與殘酷;以永遠混沌不明的情節和意境,詮釋生活的本質——遺憾加美麗。
(俄羅斯)安東·契訶夫 ·世界名著 ·19.6萬字
《魯濱孫漂流記》講述了魯濱孫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獨自生活了28年的故事。說生活其實不對,生存才是魯濱孫的寫照。他在島上白手起家,通過努力,終于過上了自給自足的日子,可他很孤獨,只有鸚鵡和他說話,并且鄰居是偶爾造訪的食人族。然而,他堅信,只要運用智慧,就能夠創造出生存所需的一切物資;他堅信自己救下的仆人“星期五”心地善良,值得依靠;他堅信自己一定會獲救……正是這樣的信念與勇氣,使得他終于返回了英國。笛福用生動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讓人如同身臨其境,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
(英)笛福 ·世界名著 ·19.6萬字
作者以異乎尋常的想象力,描寫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出游“小人國”、“大人國”、“慧因國”等地方時,遭遇的種種千奇百怪的事情。比如在“小人國”里他可以隨意地把上至國王小到平民的各式人等擺在手掌心里玩弄;而在“大人國”里,他又能像個幼兒那樣處處受制于人;到“慧因國”以后,馬成了智慧的象征,而人成了下等動物。作者通過這樣有趣的故事,諷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弊病,如政客的爾虞我詐,富人的貪得無厭等。讀者在贊嘆作者的奇思妙想的同時,也能對當時的英國狀況有個大概的了解。
(英)斯威夫特 ·世界名著 ·19.5萬字
本書收錄諾獎作家紀德《窄門》《背德者》《田園交響曲》三部中篇小說:《背德者》中,主人公米歇爾從小受到嚴肅的宗教教育,在各種書籍中度過青年時代,他不懂生活,也不懂夫妻情愛,在蜜月旅行中由于身體衰弱突然咯血,多虧妻子精心照料才恢復了健康,而這次大病成了他生活的轉機,他滿懷激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恢復了強壯的肌體,然而精神開始“墮落”,他一意追求感官的刺激,終使妻子郁郁而終。與《背德者》所表現的放蕩不羈相反,以日記體寫成的《窄門》,表現的卻是克制和約束。杰羅姆與表姐阿莉莎相愛,卻因各自心中障礙無法在一起,阿莉莎目睹母親與他人私奔、妹妹過著平淡的婚姻生活后,無法忍受任何阻礙通往完美愛情的崎嶇,她恪守清教徒的自我約束,把感情深埋心底,將自己的存在視為杰羅姆接近上帝的障礙,最終選擇孤獨死去。而杰羅姆一直把阿莉莎放在很高的位置,努力提升自己以配得上她,阿莉莎死后,他也無法再愛上其他人。同樣是表現人性與宗教的沖突,《田園交響曲》尤顯錯綜復雜。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名鄉村牧師收養了一個成為孤兒的盲女,牧師對她關心備至并極力啟發她的心智。然而,牧師卻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情網,這給他的妻子帶來了極大痛苦。盲女恢復視力后,才看清自己愛的是牧師的兒子雅克,而雅克此時卻因為皈依宗教無法結婚,絕望的盲女最終選擇了自殺。
(法)安德烈·紀德 ·世界名著 ·19.5萬字
《賓虛(英文版)》發表時間是19世紀的80年代初。作品發表后,被認可為19世紀擁有有影響力的小說,對基督徒尤其有某種影響力。作者用描述手法,詳細地講述了一個名叫猶大·賓虛的年輕人的歷險記。此人是作者虛構的歷史人物,是猶太人的王子,在一世紀初,被羅馬人當做奴隸抓了起來,在耶路撒冷被奴役。這個王子就在耶路撒冷變成了一個戰車駕馭手,同時變成了一個基督徒。這個故事與猶大所講訴的耶穌的故事,時間上正好吻合。耶穌也正好來自于同一地區,年紀也剛好相仿。小說再現了“背叛”、“信仰”、“救贖”等基督教方面的主題。而這些主題很終都以“愛”和“受難”來收場。
(美)劉·華萊士 ·世界名著 ·19.5萬字
在一次驚心動魄的海上航行中,魯濱孫乘坐的大船意外沉沒。他與狂風巨浪搏斗,最后來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為了生存,他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種種困難,獨自一人建造住所和船只,打獵、捕魚,圈養動物,救出被人追趕的俘虜……最后終于獲救,告別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荒島,隨船返回了英國。《經典譯林:魯濱孫飄流記》是“英國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開山之作,《經典譯林:魯濱孫飄流記》中倡導的戰勝困難的積極生浯態度,在今天仍然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英)丹尼爾·笛福 ·世界名著 ·1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