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史通
免費

唐朝史學家劉知幾撰。二十卷四十九篇。書成于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內(nèi)篇三十六篇,多論史書源流、體例和編撰方法;外篇十三篇,多論史官建置沿革和史書得失。劉知幾在該書中批判了史學著作中流行的宿命論觀點,強調人事在歷史上的作用。對于《漢書》之類史籍專列五行、符瑞等《志》,把災異、圖讖、神怪故事作為天命的征兆,穿鑿附會,大量記載,則斥之為“言無準的,事涉虛妄”,主張廢除。認為歷史是變化發(fā)展的,應從當時的客觀形勢出發(fā)去評判人物和事件,決定寫史的詳略。還反對是古非今,認為不應“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認為史家必須兼有才、學、識“三長”,而特別重視“史識”。對于寫史,則提倡直筆,主張“良史以實錄直書為貴”,要求做到“不掩惡,不虛美”,“不避強御”,“無所阿容”,并對迎合權勢或從個人恩怨出發(fā)進行諱飾的史書,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史通》中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卓越見識,在中國史學發(fā)展史上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但《史通》在重視人事作用的同時,往往把某些統(tǒng)治人物的性格、道德、智能等看作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說明作者的史觀仍屬唯心主義的范疇。注本有清代浦起龍《史通通釋》,新標點本又附錄《史通補釋》、《史通通釋補》和《史通增釋序》三種。

劉知幾 ·國學 ·10.5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47章 自敘(11) 2015-12-27 00:09:37
莊子注
免費

中國魏晉時期的哲學倫理學著作。本書首先建立了萬物殊形、各自“獨化”而成的理論前提,認為萬物各有其性,要達到“性命全”而得“福”,就應各守其性而不能越軌。人也是這樣,人的性也各不相同,有高貴與卑賤之分。這種差別是本于“自然”的,人們的尊卑貴賤之分是合情合理的。本書認為,包括刑、禮、法、德在內(nèi)的整個名教都是與“我”無關、本于自然的。仁義規(guī)范和禮法制度都是變化不定的,它們只是“跡”,而不表現(xiàn)“真性”,因此不必遵循傳統(tǒng)的道德規(guī)范和制度。另外,還提出了安分守己的人生觀,認為人們性的貴賤是固定不變的,其遭遇都是命定的,無法支配和把握自己的前途。人們應安分守己、順從“命”的安排。人們應追求的理想只能是“逍遙”和“坐忘”。“逍遙”之境界即為人們各盡其性,而要達到此境界就應斷絕“羨欲”的念頭。人要擺脫是非、生死的煩惱,就應“坐忘”、“忘年”、“忘義”等,達到“內(nèi)不覺其一身”、“外不識有天地”,進入無不通的最高境界。本書包含著許多糟粕性內(nèi)容,是麻醉人民的精神毒品,但在一些地方也有合理的思想,如肯定了禮義、法制的變化性等,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

向秀 ·國學 ·4.4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7章 應帝王 2015-12-27 06:45:13
上清大洞真經(jīng)
免費

作者不詳,或云為東晉楊羲假托神靈所造。道教上清派主要經(jīng)典。簡稱《大洞真經(jīng)》、《上清真經(jīng)》,一名《三十九章經(jīng)》,一名《九天太真道經(jīng)》。上清派稱之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說若得《大洞真經(jīng)》,不須金丹之道,讀之萬遍,便可成仙。因此歷代傳授不絕。自來有不同的傳本,陶弘景時即有兩種,一為大卷,一為三十九章。今《正統(tǒng)道藏》洞真部本文類存三種《大洞真經(jīng)》:《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jīng)》五卷,為宋末元初傳本;《上清大洞真經(jīng)》六卷,為南宋茅山宗三十八代宗師蔣宗瑛校勘本,當為茅山宗壇本;《大洞玉經(jīng)》二卷,太玄趙真人注本。一般以《上清大洞真經(jīng)》六卷本和陳景元《上清大洞真經(jīng)玉訣音義》為真?zhèn)鞅尽T摃谝痪頌椤罢b經(jīng)玉訣”,述修煉者誦詠《大洞真經(jīng)》三十九章之前的存思禮儀,并附以《入室存思之圖》,著重存思五方之氣,存思日月及二十四星。第二至第六卷為“三十九章經(jīng)”,每章存思一神降臨修煉者身中某一部位,然后誦《大洞玉經(jīng)》這一章,默念祝咒,存呼神名,祈請其護衛(wèi)。全書以生門死戶,守雌抱雄為主,認為百神常存,各居其所,各理其務,只要存養(yǎng)自己神氣,吟詠寶章,則神真下降,與身中神氣混融,終獲長生不死之道。這是典型的道教上清派煉養(yǎng)方法,是《黃庭經(jīng)》的延伸,對我們研究上清經(jīng)系,上清派歷史及道教煉養(yǎng)學說都有一定意義。注本有宋陳景元《上清大洞真經(jīng)玉訣音義》一卷,元衛(wèi)琪《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jīng)注》十卷,收入《正統(tǒng)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佚名 ·國學 ·3.3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8章 2015-12-27 01:00:48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绥江县| 湖口县| 姚安县| 上饶市| 长汀县| 新郑市| 聂拉木县| 武威市| 乌拉特中旗| 都江堰市| 通海县| 台南市| 庆城县| 红安县| 肇源县| 襄垣县| 昆明市| 林州市| 和平区| 通州区| 开江县| 连城县| 克什克腾旗| 海林市| 定边县| 平度市| 库伦旗| 邵阳市| 芮城县| 吉木萨尔县| 遂川县| 和田县| 宣武区| 巴塘县| 嘉祥县| 海城市| 武山县| 宁夏| 珠海市|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