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 筆花醫鏡
  • 江涵暾
  • 3375字
  • 2015-11-09 17:52:34

盤腸產者。臨產子腸先出。然后生。子腸出時。以潔凈漆器盛之。用蓖麻子四十九粒研爛。涂產母頂。腸即收。急洗去其藥。其腸若干。以磨刀水少許溫潤之。又有用麻油紙燃點燈。吹熄。以煙熏其鼻。腸即上。

交骨不開。有鎖骨者。有血虛不能運達者。令穩婆以麻油調滑石。涂入產門。或用兩指緩緩撐開。服加味歸芎湯、脫花煎。

產門不閉。氣血虛也。八珍湯補之。如不應。十全大補湯。

胞衣不下者。因力乏不能努力。宜用物系定。再服歸芎湯。即下?;蜓氚?。脹大不下。

心腹脹痛。喘急。急用清酒送失笑丸三錢。其衣自下。如不應?;ㄈ锸?、牛膝散亦得。

產后諸癥

產后最宜將護。一曰倚坐。上床以被褥靠之。暑月以橙靠之。不可遽然睡倒。須至十日后。方可平睡。常以手從心摩至臍下。俾瘀露下行。二曰擇食。初生后宜專食粥。半月后方可食打開雞蛋。盈月后可食羊肉、豬蹄等物。三曰避風。養神。少言語。大忌梳頭濯足??终酗L濕。四曰服藥。初產畢。即用生化湯或歸姜湯。以驅瘀血。自然安吉。其有變生他癥者。隨癥治之。

產后血暈者。瘀血上攻。胸腹脹痛拒按。宜歸芎湯下失笑丸。若去血過多。心慌自汗。用歸姜飲加人參。

甚則加熟附子。

產后不語者。由心腎不交。氣血虛弱所致。七珍散、歸脾湯并主之。若虛火上炎。六味地黃丸。

產后發熱者。若無風寒表邪之象。則血虛也。四物湯加黑姜補之?;蚣油銥橐АH缬衅⑻搨?。

用異功散加神曲、麥芽。大凡風寒發熱。晝夜不退。若血虛與傷食發熱。則晡熱晨退。然傷食更必吞酸噯腐滿悶。以此為別。更有氣血大虛。陰躁作渴者。乃陽隨陰散之危候。十全大補湯救之。

狂言如見鬼神者。有敗血上沖。胸腹脹痛。宜澤蘭湯并失笑丸。若血虛神不守舍。則心慌自汗。宜安神定志丸加人參、歸、芎治之。歸脾湯亦得。

心神驚悸者。心血空虛也。七福飲、秘旨安神丸之類。

汗多變痙者。陽氣大虛也。十全大補湯主之。

產后身痛。若遍身手按更痛者。瘀血凝滯也。四物湯加黑姜、桃仁、紅花、澤蘭化之。若身痛喜按者。血虛也。四物湯加黑姜、參、術補之。若兼風寒。必頭痛鼻塞惡寒。宜古拜散加當歸、川芎、秦艽、黑姜散之。

產后腰痛。若上連脊背。下連腿膝者。風也。獨活寄生湯主之。若專腰痛者。虛也。八珍湯加杜仲、續斷、肉桂。若惡露不盡。痛如錐剌者。速用桃仁湯化之。免作癰腫。

產后心腹諸痛。受風寒者。囗鼻氣冷。停食者。吞酸噯腐。俱用二香散。惟瘀血作痛。若刀錐之刺。失笑丸主之。其中氣虛寒。腹中冷痛。得熱則止者。理中湯加桂心。若小腹痛處有塊。不可手按者。此名兒枕痛。瘀滯也。失笑丸主之。

惡露不絕者。因肝氣不和。用逍遙散。因脾不統血。用歸脾湯。若因瘀滯而新血不得歸經。

必腹痛拒按。歸芎湯下失笑丸。

蓐勞者。寒熱食少頭脹肢痛。最難調治。八珍湯養之。

喘促者。榮血暴竭。衛氣無根據。最為難治。六味地黃湯加人參。若脾肺兩虛。四君子湯加黑姜、當歸。若瘀血入肺。囗鼻起黑氣及鼻衄者。此肺胃將絕之候。急服參蘇飲。如厥冷自汗。更加附子。間有得生者。

產后乳少。由元氣虛弱。八珍湯主之。若乳房 脹。是未通也。速宜吮通。服王不留行湯。若為兒囗吹氣。壅腫不通。不急治即成乳癰。速服栝蔞乳香散。敷香附餅。若兒飲不盡。留乳作腫者。亦如前法。亦有郁怒而乳腫者。于栝蔞乳香散內加柴胡、赤芍、橘葉、甘草。

乳癰初起。由膽胃熱毒。服栝蔞乳香散。敷香附餅即消。如已成膿。則以神仙太乙膏貼之。

吸盡膿則愈矣。

乳巖初起。內結小核。不赤不痛。漸大而潰。形如熟榴。內潰深洞。此脾肺郁結。氣血虧損。

最為難治。初起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二方間服。亦可內消。及其病勢既成。雖有盧扁。

亦難為力。

乳卸者。乳頭拖下一二尺。此肝經風熱發泄。用小柴胡湯加羌防主之。蓖麻子四十九粒。麝香一分。研涂頂心。俟乳頭收上。即洗去。

產后諸癥

益母勝金丹 調經行血。

砂仁拌熟地 酒蒸當歸 酒蒸茺蔚子 土炒上白術 酒炒香附(各四兩)酒炒白芍 酒蒸丹參(各三兩) 酒蒸川芎(二兩五錢)以益母草八兩。酒水各半熬膏。蜜丸。開水下。

獨圣丸 去瘀積。

五靈脂去土。炒煙盡。為末。醋丸。酒送下。

蒺藜湯 治目赤腫痛。

白蒺藜(一錢五分) 荊芥 赤芍(各一錢) 羌活 防風(各七分) 甘草(五分) 加有須蔥白二段龍膽瀉肝湯 治肝經濕熱。

龍膽草 澤瀉(各一錢) 車前子 木通 生地 山梔 酒炒當歸 黃芩 甘草(各五分)解恨煎 治暴怒傷肝。氣逆脹滿。

陳皮 半夏 濃樸 茯苓(各一錢五分) 蘇葉 芍藥(各一錢) 砂仁(七分)如脅肋脹痛加白芥子一錢。如胸膈氣滯加枳殼、香附、藿香。

調經飲 治經阻氣滯而作痛者。

當歸(三錢) 牛膝 山楂 香附(各二錢) 青皮 茯苓(各一錢五分)五子丸 此方同六味丸八味丸合成。為種子之方。

枸杞子 菟絲子(各四兩) 五味子 車前子 覆盆子(各二兩)石斛六兩熬膏。蜜丸。開水下四錢。

贊育丹 治男子精衰陽痿。而艱子息。

熟地 白術(各八兩) 當歸 枸杞(各六兩) 杜仲 仙茅 韭子 巴戟肉 山茱萸淫羊藿 肉蓯蓉(各四兩) 蛇床 附子 肉桂(各二兩)毓麟珠 治婦人氣血虛。而經不調不孕者。

人參 白術 茯苓 芍藥 川芎 炙草 杜仲 鹿角霜 川椒(各二兩) 熟地當歸 菟絲子(各四兩)蜜丸??招姆?

安胎飲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茯苓 阿膠(各一錢) 白術(三錢) 炙草 艾葉(各三分)紫蘇飲當歸 川芎 紫蘇(各一錢) 炙草 人參 白芍(各五分) 大腹皮(八分) 加姜一片蔥白一寸淡竹葉湯淡竹葉(七片) 黃芩 知母 麥冬(各一錢) 茯苓(二錢)羚羊角散羚羊角 獨活 當歸(各二錢) 川芎 茯神 防風 炙甘草(各七分) 鉤藤(三錢)桑寄生(二錢) 人參(八分)茯苓升麻湯 治妊娠小便不通。

茯苓(赤白各五錢) 升麻(一錢五分) 當歸(二錢) 川芎(一錢) 苧根(三錢)或調琥珀末二錢服更佳黑神散 隆冬寒月。及體氣虛寒者用此。

桂心 當歸 芍藥 炙草 干姜 生地(各一兩) 黑豆(二兩) 附子(炮去皮五錢)當歸澤蘭湯當歸 澤蘭 酒芍 川芎 熟地(一錢五分) 延胡索 紅花 香附 丹皮(各五分) 桃仁(七粒)保產無憂湯 臨產日。先服一二劑。

酒洗當歸(一錢五分) 川貝(一錢) 黃 (八分) 艾葉(七分) 酒芍(一錢二分)菟絲子(一錢四分) 姜汁炒濃樸(七分) 荊芥(八分) 枳殼(六分) 川芎(一錢三分)羌活(五分) 甘草(五分) 姜(三片)加味八珍湯人參 白術(各一錢) 茯苓(八分) 當歸(五錢) 炙草(三分)川芎(一錢五分) 酒芍(二錢) 熟地(一錢五分) 乳香(五分) 酒炒丹參(三錢) 益母草(二錢)加味歸芎湯當歸(五錢) 川芎(三錢) 龜板(童便炙三錢) 婦人頭發(一握燒灰存性)脫花煎 凡將產。先服此藥催生最佳。胎死腹中。加樸硝三錢即下。

當歸(八錢) 肉桂(二錢) 川芎 牛膝(各二錢) 車前子(一錢五分) 紅花(一錢)失笑丸 治瘀血脹胞。并治兒枕痛。

五靈脂(去土炒) 蒲黃(炒)等分為末。醋丸。每服三錢。酒下。

花蕊石散 服此瘀血化水。其人即蘇。

花蕊石(一斤) 上色硫黃(四兩)為末和勻。入瓦罐封固。用炭 二炷香。取研。童便酒下。

牛膝散 治胎衣脹急。緩則不救。

牛膝 川芎 炒蒲黃 丹皮(各一兩) 桂心(四錢) 當歸(一兩五錢)共為末。每服五錢。水煎。

生化湯 產后去瘀要藥。

當歸(三錢) 黑姜(五分) 川芎(一錢五分) 益母草(一錢) 桃仁(七粒研)歸姜湯 產后心慌自汗。

當歸(三錢) 黑姜(七分) 炒棗仁(一錢五分)七珍散人參 石菖蒲 生地 川芎(各一兩) 防風 辰砂(各五錢) 細辛(一錢)為末。薄荷湯調下。

古拜散 產后受風諸癥。

荊芥穗為末。每服三錢。生姜湯調下。

獨活寄生湯獨活 桑寄生 防風 秦艽 威靈仙 牛膝 茯苓(各一錢) 桂心(五分) 細辛 炙草(各三分) 當歸 金毛狗脊(各二錢)桃仁湯桃仁(十粒炒) 當歸(三錢) 牛膝(二錢) 澤蘭(三錢) 蘇木(一錢)二香散 散寒消食。

砂仁 木香 黑姜 陳皮 炙甘草(各一兩) 香附(三兩)共為末。

參蘇飲人參(一兩) 蘇木(三錢)王不留行煎王不留行(一錢五分) 通草(一錢) 赤芍(一錢五分) 蔥白頭(五個) 炒麥芽(三錢)栝蔞乳香散栝蔞(一個) 明乳香(二錢)酒煎服。

香附餅香附(一兩) 麝香(二分)共研勻。以蒲公英二兩。酒調藥敷之。

神仙太乙膏 治一切癰疽。

元參 白芷 當歸 肉桂 生地 赤芍 大黃(各一兩) 黃丹(十三兩炒篩)用麻油二斤熬藥。去渣成珠。入黃丹再熬為膏。

四物湯 逍遙散 澤蘭湯 八珍湯 六君子湯 生地四物湯(即四物湯去熟地用生地)五苓散 異功散 六味丸(即六味地黃湯)二陳湯 補中益氣湯 五皮飲 平胃散 香砂六君子湯 十全大補湯 理中湯(即附子理中湯) 小柴胡湯(以上諸方俱見卷一) 柴胡疏肝散栝蔞散 五痿湯 芍藥甘草湯 橘核丸 消瘰丸(以上諸方見肝部) 推氣散(見肺部)沉香降氣丸 歸脾湯 十補丸 安神定志丸 七福飲 秘旨安神丸(以上見心部) 左歸丸八味丸 右歸丸(以上見腎部)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德县| 东方市| 祥云县| 益阳市| 资溪县| 安塞县| 正定县| 磴口县| 三穗县| 扶余县| 许昌县| 大足县| 鹰潭市| 郑州市| 连州市| 谷城县| 宁河县| 瓮安县| 利津县| 腾冲县| 惠安县| 千阳县| 迁安市| 元谋县| 合肥市| 巴彦淖尔市| 西青区| 远安县| 汉川市| 莱芜市| 东至县| 屏南县| 景洪市| 辽宁省| 离岛区| 金塔县| 民和| 绥阳县| 象山县| 方城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