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林改錯
全書2卷,清·王清任撰。河北玉田人,曾做過清代武庠生,并獲得過千總的頭銜。后來,他專心鉆研醫術,并到北京城開設藥鋪,醫術甚高明,在京城一帶,頗有名氣。后來,他在實踐過程中,逐漸發現人體臟腑在醫療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但他發現古書上,包括《黃帝內經》在內,對臟腑的認識并不完全正確,他決心加以改正。他認為:“著書不明臟腑,豈不是癡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于盲子夜行。”因而決心對人體內臟進行實地觀察,以糾正古書中之錯誤。后來適遇當時瘟疫病流行,死傷甚多,窮人無力埋尸而棄之荒野,他借此認真實踐和觀察,并繪出內臟圖,最后著成《醫林改錯》一書。書中糾正了古人在人體解剖學上的不少錯誤,其中如對肺臟及氣管的描述,相當精彩、準確;還提到衛總管(實指大動脈)在胸部、背部與諸器官相連的情況,對于胃腸的解剖構造、腹內器官包括肝、膽、胰等臟器的描述,都比較正確,糾正了前人不少錯誤。他在對待古人錯誤的態度上,大膽改革,不因循守舊,受到人們的稱贊。但也因為限于條件,書中還有一些錯誤存在。此外,書中對疾病強調瘀血的病因病理,并提出補氣行氣、活血化瘀的治療原則,自擬一些方劑。這些見解有自己的創見,其方劑經現代研究,對某些病證效果甚好。現有鉛印本存世。
·2.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