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注
注釋書。明來知德撰。16卷。象數派《易》學著作。《千頃堂書目》、《明史·藝文志》、《經義考》俱著錄。此書乃來氏遁隱于萬縣求溪山時所撰,成書于萬歷戊戍(1598)。書前有自序,謂文王、周公立象,皆藏于序卦錯綜關系中,故此書先釋象義、字義及錯綜義,次加一小圈,再釋本卦、本爻正意。此書自隆慶庚午年(1570年)至萬歷戊戌年(1598年),歷時29年而成。立說全取《系辭》的錯綜其數以論《易》象,而以《雜卦》治之。錯者,陰陽對錯之謂,如先天園圖中的乾錯坤,坎錯離等八卦相錯。綜指一上一下,如屯、蒙之類本是一卦,在下為屯,在上為蒙,載于文王序卦。論錯有四正錯、四偶錯;講綜有四正綜、四偶綜;以正綜偶、以偶綜正。述象有卦情之象、大象之象、中爻之象、錯卦之象、綜卦之象、爻變之象、占中之象。
·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