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本草綱目拾遺
免費

清趙學敏撰。此書撰于1765年,刊于1864年,共10卷,分18部,其中716種藥物《本草綱目》未記載,加已載而需予補充藥物共921種,其為補充《本草綱目》的著作,故名《本草綱目拾遺》。《本草綱目拾遺》引用參考多種文獻資料,結合臨床經驗及采、種草藥予以介紹,參照《本草綱目》體例編撰,較之多出藤、花二部,書前首列“正誤”。全書內容皆論述《本草綱目》誤記或漏記的藥物,如“大腹子”條稱:“大腹子乃大腹檳榔,與檳榔形似而性異……至今日藥肆中所用檳榔,半多以大腹子代用,率由瀕湖一言之誤也。”凡例稱:“川貝不分川象(指川貝母、浙貝母);大棗不分南北,傳誤非淺。”又如“小序”中稱:“瀕湖之書成博矣,然物生既久則種類愈繁……如不解一也,今產霍山(在今安徽省西部)者則形小而味甘;白術一也,今出于潛(霍山,漢置潛縣)者,則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變產,此而不書,過時罔識。”這說明許多藥物同物而異種。皆載錄以別之。書中所收許多藥物來自民間,如:紫草茸清解痘毒,鴉膽子治療冷痢,千年健治療風濕,獨角蓮治療毒蟲咬螫等等,還收錄了許多外來藥物,如西洋參、西國米、呂宋果、金雞勒等等,此外還發掘了民間驗方和當時傳入的西醫藥資料。趙學敏還著有《本草話》《升降秘要》《藥性玄解》等,但已佚失,僅存此著,解放后有排印本。

趙學敏 ·國學 ·23.4萬字

最新章節 第59章 蟲部(3) 2015-11-24 17:33:23
道德真經集義
免費

十卷。明危大有(生卒年不詳)撰。危大有,字道紀,盱江人。撰有《道德真經集義》十卷。此書成于洪武丁卯年(1387)。卷首有嗣四十三代天師三洞弟子張宇初《道德真經序》,闡述危大有撰此書之原由及志向。其次為危大有《道德真經集義序》。據其序所述,他將諸家注釋相互比較,認為諸家各有得失;又有異同,學者于此不能不惑。于是將河上公及何心山等十余家注釋,“取其訓釋詳明,理長義同而不牽強者,集成一部”。此書初為上、下二卷,共八十一章。今作十卷,即《道經》、《德經》各五卷,無論二卷還是十卷,二者內容實質相同。《天一閣見存書目》作六卷,疑為缺誤。《道德真經集義》要旨在于:“以天為自然為體,以沖和默契為用;內而保煉存養,外而清靜臨民”。收集河上公、何心山、劉師立、林希逸、董思靜、柴元皋、呂知常、李道純、倪思、蘇轍、晁迥、吳澄十二家之說。其各家言論,如:宋代倪思、明代何心山《老子》注本久已亡佚,皆賴此書而存,實為千古之功。后世學者對此書推崇備至。認為此書集各家為一體,博采眾長,融會貫通,著述完善。為后世學者研究《道德經》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現存明《道藏》本、明《道藏舉要》本。

劉惟永 ·國學 ·24.8萬字

最新章節 第18章 2015-11-24 14:40:21
詞綜
免費

詞選集。清人朱彝尊、汪森編。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浙派詞人領袖。《詞綜》先由朱氏編選26卷,后又由其友人汪森增補10卷,共36卷,選輯唐、五代、宋、金、元詞人659家,詞2252首,蔚為大觀。編者廣采各種資料,搜羅宏富,有不少他本所未見收錄的作品,給人以別開生面、耳目一新之感。朱彝尊《發凡》說:“詞至南宋始極工,至宋季而始極其變,姜堯章氏(即姜夔)最為杰出。”汪森《序》說:“鄱陽姜夔出,句琢字煉,歸于醇雅。”兩人都推崇姜夔為“正宗”。這種理論成為浙派詞人的指導思想,在當時雖有糾正有明以來詞壇流弊的作用,卻又使詞的創作走向重格律形式、輕思想內容的另一極端。所以近代詞人文廷式批評說:“《詞綜》意旨枯寂;后人繼之,尤為冗慢。”(《云起軒詞抄序》)指出了《詞綜》對詞的發展的不良作用。盡管如此,《詞綜》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詞選本。此書在體例上能吸取前代詞選之長,以時代先后為序,各家下有詞人姓氏、籍貫及其著作,間附宋、元人評語。“其詞名句讀為他選所淆舛,及姓氏爵里之誤,皆詳考而訂正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種認真求實的作風,為后人所推許。《詞綜》36卷本康熙三十年由裘抒樓刊行。另有《四部備要》本,1975年中華書局出版影印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點本。

朱彝尊 ·國學 ·21.7萬字

最新章節 第66章 2015-11-20 19:07:12
成實論
免費

梵名Satyasiddhi-s/a^stra。凡十六卷。又作誠實論。訶梨跋摩(梵Harivarman)著,鳩摩羅什于姚秦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411~412)間譯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冊。為成實宗之根本經典。“成實”即“成四諦之實”之意。論中說明宇宙各種現象之存在皆為無實體之假象,最后終歸于空,修如是觀可體解四諦之理,以八圣道滅除所有煩惱,最后到達涅槃。內容分發聚(序論)、苦諦聚、集諦聚、滅諦聚、道諦聚(以上為本論)等五聚,計二零二品。發聚共三十五品,先論述佛、法、僧三寶,后說造論之理由及四諦之法義,并列舉佛教有關有相、無相等十種重要異說,以示明本論之立場。苦諦聚共五十九品,說明五受陰(五取蘊)之苦,并詳敘色、識、想、受、行。集諦聚共四十六品,說明苦因與業、煩惱。滅諦聚共十四品,披瀝本書獨特之見解,即謂滅盡假名心、法心、空心等三心,可達于涅槃之境界。道諦聚共四十八品,說明滅苦而實現涅槃之方法,為禪定與智慧。其中,智乃空無我之真智,系滅煩惱后所得者;此外,復言及空與無我之實踐。本論之立場取二世(過去及未來)無論、性本不凈論、無我論等,且說人法二空;全書之教說不僅網羅部派佛教(小乘佛教)重要教理,亦含有大乘之見解;又多立于經量部之立場,以排斥說一切有部之解釋。在佛教史上,被認為是由小乘空宗走向大乘空宗過渡時期之重要著作。古來對本論究竟為大乘或小乘時有爭論,如南朝梁代之三大法師站在般若、法華、涅槃諸經立場,判定本論為大乘論,嘉祥大師吉藏一派則斷定本論為小乘論。南北朝時一度出現專講此論之成實學派。

鳩摩羅什 ·國學 ·20.7萬字

最新章節 第50章 2015-11-20 18:56:02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
免費

簡稱《大日經疏》、《大疏》等。佛典注疏。唐一行撰。二十卷。是漢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即《大日經》)的注釋書。有再治本,題為《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略稱《大日經義釋》、《義釋》,十四卷。兩本內容大同小異。今本末附三句五轉問答一段,《義釋》本或標題《大日經鈔記》。文前《義釋》本并有溫古《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序》一卷。釋文是在善無畏解說的基礎上,征諸顯密經論,加以融會貫通而成。凡強調師說之處,標明“阿阇梨言”;屬自己獨立解釋,則標明“今謂”、“私謂”。卷六并列阿阇梨所傳曼荼羅圖位,后世稱“經疏曼荼羅”。疏中廣采經論,旁征博引,凡引據經論儀軌七十余種一百八十余次,包括大小乘三藏及密軌外典,其中引據較多是《智度》、《中論》、《般若》及唯識經論和《瞿醯》、《蘇悉地》等密典。疏中對經文教義多所發揮,由此建立密宗理論體系。疏文認為,“真言門住心品”統論全經大意,經的主題即是闡明如實觀察、證知自心實相,而心實相即是諸法實相,即是菩提。又認為如實證知心實相,即遍知一切心相均從緣起,極無自性,亦即懸悟自心本不生際,即空即假即中。疏文還認為,此經全部內容包含在“三句”義中,而“三句”義中又悉攝一切佛法,故疏判此經即是“如來遍演之一切乘自心成佛之教”。疏對第二品及其后諸品的密法修行,也以淺略、深秘兩釋的方法作了理論化的解釋,使密教儀軌更具佛教理論色彩。

一行 ·國學 ·35.4萬字

最新章節 第87章 2015-11-20 11:53:37
本草乘雅半偈
免費

本草著作。原書未分卷,后世有著錄為10、11、12卷者。明盧之頤(子繇)撰。其書初名《本草乘雅》,撰成于1647年。四數為“乘”,因各藥分覈(核)、參、衍、斷4項解說,故名“乘雅”。書成逢明末兵亂而散失,作者追憶舊作,僅將覈、參兩項補其殘缺,衍、斷則難以復原,約只得原書之半,乃名“半偈”。共載藥365種,以應周天之數。其中《本經》藥222種,其它后世本草藥143種。所選多為常用藥,然拼湊周天之數,“未免拘牽附會”(《四庫全書提要》)。諸藥分《本經》上、中、下三品,《別錄》上、中、下三品,其余諸家本草,按時代先后分為第一帙、第二帙等。各藥之前,注明出處品級,次列藥名、氣味良毒、功效主治。注文分兩部分,首為“覈(核)曰”,述藥之別名、釋名、產地、形態、采收、貯存、炮制、畏惡等內容;次為“參曰”,作者于此處常闡發藥學理論見解。書中亦常夾引作者之父盧復《本草綱目博議》,及明代繆仲淳、王紹隆、李時珍諸家藥論。作者常以儒理、佛理推演藥理,每從藥名、法象、生態等人手闡釋藥物性能,多使其說涉于虛玄。但在討論用藥適應證時,卻能結合《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諸書,細予分辨,頗多經驗之談。故《四庫全書提要》謂其“考據該洽,辯論亦頗明晰。于諸家藥品,甄錄頗嚴。雖辭稍枝蔓,而于本草,究為有功”。今存清初盧氏月樞閣刊本、《四庫全書》本及據此轉抄本數種。現代有鉛印校點本。

盧之頤 ·國學 ·26.8萬字

最新章節 第65章 2015-11-13 15:42:31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双柏县| 德阳市| 宁乡县| 兰州市| 广河县| 玉溪市| 涟水县| 桐梓县| 鸡东县| 阿克苏市| 合肥市| 华蓥市| 阜城县| 西华县| 会同县| 聂拉木县| 皋兰县| 阿克苏市| 太保市| 霍邱县| 黄骅市| 唐山市| 连南| 清徐县| 手机| 杂多县| 广安市| 济宁市| 云龙县| 云浮市| 淮阳县| 白山市| 喀喇沁旗| 南木林县| 江华| 辰溪县| 北宁市| 甘谷县| 渑池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