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9章 蟲部(3)

大者如箸許,長至丈,節節有口,生青熟紅黃,霜降前禾熟則蟲亦熟;以初一、二及十五、六乘大潮斷節而出,浮游田上,網取之。得醋則白漿自出,以白米泔濾過,蒸為膏,甘美益人,得稻之精華者也。其腌為脯作醢醬,則貧者之食。 吳震方嶺南雜記∶禾蟲絕類螞蝗,青黃色,狀絕可惡厭。潮所淹沒淡水田禾根內出,數尺長至丈余,寸寸斷皆活,能游泳,午后即敗不可食。滴鹽醋一小杯,裂出白漿,蒸雞鴨蛋,牛乳最鮮。 粵錄∶禾蟲狀如蠶,長一、二寸,無種類。夏秋間早、晚稻將熟,禾蟲自稻根出,潮長浸田,因乘潮入海,日浮夜沉,浮則水百皆紫。采者以巨口狹尾之網系于 ,逆流迎之,網尻有囊,重則傾瀉于舟。

補脾胃,生血利濕,行小便;瘡瘍勿食,能作膿。

茄稞蟲

此蟲生茄稞內,梗上有蛀眼,內即有蟲。其蟲帶綠色黑嘴者是。

治男女童癆 劉羽儀經驗方云∶男女童癆,其癥不必如大人咳嗽吐血泄精,只是身體瘦弱,皮毛焦枯,肌膚微熱,急宜早治。用野茄稞內蟲,取數十條,私和在食物之內,與病者吃,數次即愈。

棕蟲

滇南各甸土司記∶棕蟲產騰越州外各土司中,穴居棕櫚木中,食其根脂汁,狀如海參,粗如臂,色黑。土人以為珍饌,土司餉貴客,必向各峒丁索取此蟲作供,連棕木數尺解送,剖木取之,作羹味絕鮮美,肉亦堅韌而腴,絕似遼東海參。云食之增髓益血,尤治帶下。彼土婦人無患帶者,以食此蟲也。

治赤白帶,腸紅血痢。其行血而又能補血,功同當歸。

蔗蛄

漳泉種蔗田中,出一種蟲如蠶,食蔗根,名蔗蛄。土人食之,味甚甘美。

發痘行漿,托癰清毒,化痰醒酒,和中利小便。

桃絲竹虱

此桃絲竹上所生竹虱。李氏草秘云∶罨疔瘡痘疔最妙。

牙皂樹蟲

救生苦海云∶此樹大如錢,粗者方得有蟲;但取之有法,以利刀速砍其樹,遲則蟲即下行入根,不可得。其蟲子時下行,過午則上行,須午后伐取。

治一切腫毒初起。其蟲有大小,大者用一條,小者用二條;證輕者用一條,證重者用二條或膿者不治。

黃麻梗蟲

須秋時先收取,以蔥管藏之。 百草鏡∶麻蟲生麻梗近根上一節中,二月化為飛蟲,穿穴去。山左人每于刈麻時,將蟲連麻梗寸斷,布袋裝盛,帶至南方,貨與養禽鳥家,飼畫眉、百翎之用。云其蟲性暖,去風行血,鳥食之可以御寒。蟲形如小蠶,細長明凈。入藥須連麻梗蒸焙用;如用生者,須以蔥藏。

治疔 程林即得方∶用黃麻梗內蟲,以蔥葉包貯,掛風頭令干,將疔瘡挑破,以麻蟲少許,入于所挑之處,瘡即化為水而愈。 陶節庵治疔蜣螂膏∶用蜣螂三個(肚白者佳),黃麻蟲十個,二味搗勻,撥破患處貼之;如患在手足,有紅絲上臂,絲盡處,將針挑斷出血,仍用前藥。毒重者更服敗毒藥。 葉氏方∶用黃麻梗中蟲一條,焙干為末,酒調服下,疔化為水。

芝麻蟲

生芝麻梗中,三更輒從下而上,至頂食露,五更輒下,取之以夜。性熱助陽,入幃箔用。

去痔管 用芝麻蟲,如蠶綠色,取焙干為末,開水送下,每日一錢。服七日,其管自出。

桐蛀

李氏草秘∶生桐油樹中,即木蠹也。最治惡腫毒,取七根焙末沖酒服,即愈。

牛膝蛀

李氏草秘∶蟲生牛膝草節中,香油浸制。

治指頭毒,晝夜痛不可忍者,敷上即愈。

山螞蟻窠

子朱樂只云∶山草中有之,系草樹之葉結成,大者如斗,冬月取之,蟻在土而不在窠矣。

救生苦?!蒙较侎缴钌絻却髽涓杏兄?,十一月或正月草枯時尋取。有二種,一種大如升斗,色黃柔軟,形如干黃爛葉,又若柔皮紙,窠皮上層層有刷紋成暈,若虎頭,俗呼虎頭螞蟻窠,不知何物所造,惟內中多筋,其筋系松毛草莖之類也,抽去內中筋及泥土用之。一種色白,系是泥土所為,其形有類松皮,研用入藥。

久不收口爛瘡,貼之即收口。

治刀傷出血 救生苦海∶用山蟻窠,抽去內中筋及泥土,包裹傷處,再用布縛,即血止收口禿瘡 周氏傳方∶山螞蟻窠中土,鹽鹵調敷,數日即愈。

生皮結靨。 凡瘡膿腐已盡,新肉已生,不肯收口,用山蟻窠搓去草泥等物,扯開貼之,即結靨生肉。 張圣來云∶山蟻生深山窮谷中,頭如虎,有牙鉗甚 利,有翼能飛。凡虎食人過飽則醉,醉后即吐,蟻食其唾余,則形變虎頭而生翼;即以其所吐涎嚙樹汁草漿,和山土釀如泥,緣樹枝成窠。其窠重疊如蜂窩,內有臺,外則黃白紋,大如斗,掛樹枝上。山人見其窠,以煙熏去蟻,采之入藥。

窠敷金刃傷,止血定痛,生肌收口。

窠中臺,治發背、百鳥朝王毒。

窠上緣枝,治蛀脊。

山螞蟻子

白如粞米,俗呼狀元子,大力丸用之。然微有毒,食之作脹。綱目蟻下僅存其名,無主治。

近行伍中營醫以此合壯藥,頗效。

益氣力,澤顏色。

敏按∶蟻有各種,入藥用窠,則取山蟻窠;蓋山蟻形大,在草中或樹根內作窠。其子粗如粒米,入藥力太猛。用子以黃色細蟻所生子為佳,蓋此蟻力最大,能舉等身鐵,故人食其子,亦力大也。 宦游筆記∶廣人美味有蟻子醬,于山間收蟻卵,淘凈滓垢,鹵以為醬。詫為珍品,則其子亦無毒矣。

蛆窠

王安采藥錄∶大窖坑內有蛆蟲窠,如白繭子樣,掛在蓬 內者,取來凈去泥灰,曬燥焙用。

治 瘡疳蛀,一切蟲蛀爛孔,外科收口藥用。

疳瘡蛀梗 柴氏獨妙方∶用糞坑內蛆蟲窠,在蓬塵內者,形如白繭子而小,取來不拘多少,放在罐中,焙燥為細末,貯小口瓶內,瓶口以細 紗包扎覆轉,輕輕敲彈少許藥末于瘡口內;如有小蛀眼,藥末不能入,用麥草稈吹藥入細孔內,每日三、五次。其蛀爛者,肉孔自能長平,神效無比。

死人蛀蟲

人蚜此檢尸場中棺內死蛆也。唐怡士云∶凡人死后魂魄散盡,其生氣有未盡者,肉爛后悉腐而為蛆,攢嚙筋骨,久之蛆亦隨死;故強死者,棺中無不有黑蛆。凡有須問仵作于尸場收之。

治大麻瘋癩疾 赤水元珠,治大麻瘋癩疾方∶用死人蛆蟲,洗凈,鋼片上焙干為末,每用一、二錢,皂角刺煎濃湯調下;若腫而有疙瘩者,乃陽明經濕熱壅盛,先以防風通圣散服二、三帖,然后再服此藥,有補功。以皂針為引,故能達表。能久服之,極有神效,非泛常草木可比也。 醫學指南有治大麻瘋秘方∶用人蛆一升,細布袋盛之,放在急水內流之,干凈取起,以麻黃煎湯,將蛆連布袋浸之,良久取起,曬干,再用甘草煎湯浸曬干,又用苦參煎湯浸曬干,又用童便浸曬干,又用蔥、姜煎湯,投蛆入內,不必取起,就放鍋內煮干,焙為末,每一兩加麝二錢、蟾酥三錢,共為一處,入瓷器內。每服一錢,石蘚花煎湯下,花即山中石上生白蘚如錢樣;用蒼耳草煎湯洗浴,然后服藥。七日見效。體壯者一日一服,體弱者二日一服,即愈。

治勞癆,能驅尸蟲,以賊攻賊之義;跌撲;絕邪瘧、尸蛀、石疣。

驅癆蟲 吳秀峰虛勞論云∶癆有蟲,為濕郁所化,在外為虱,在臟腑為蟲。用死人身上蛆蟲,制令潔凈,焙干和藥服之,則癆蟲化為水下。

人蚜

陳所安今見錄∶近有一種不肖奸徒,輒于攢殯左右,勾賄寄戶(寄戶者,以產賃人厝棺,杭人呼為開寄場),每有七日內之出厝棺木,到場即被昏夜啟棺,竊取人蚜,貨與方術家及走醫,為夾棍藥,并治跌打,絕邪瘧等用。予初不解人蚜為何物,后詢唐博士與宜,博士家有老仆來升曾見之,云∶凡人死七日外,遍身肌肉腐如漿,心氣散漫,蒸為人蚜,形如九龍蟲而小,色赤如血,光滑異常,男女皆有,入藥男棺者佳,其取之法∶用大鉆于棺和頭前鉆一大孔,以香糟涂孔外,內蟲聞糟氣,皆從孔出,其蟲雖有甲而不能飛,用手搦投入小瓶中,燒酒浸,陰陽瓦上焙干用。

按∶人死血肉腐為蟲,或為蛆,或為蚜,形各不一,或云二物并生,或云一物先后互化;又

虹蟲

物理小識∶虹為淫氣。方士于東海見虹處掘地得蟲,紅色,得之入術用。

媚藥,益幃箔,同紫稍花。功力更大。

本草綱目拾遺跋

本草綱目拾遺十卷,乾隆間吾杭趙恕軒先生所著利濟十二種之一也;十二種者,醫林集腋、養素園傳信方、祝由錄驗、囊露集、本草話、串雅、花藥小名錄、升降秘要、攝生間覽、藥性元解、奇藥備考及是編也。全目及總序,備載于是編卷首。鮑氏匯刻書目,亦載十二種之目。但有傳鈔本,皆未刻。至嘉慶末年,傳鈔本則只有是編與串雅二種,其十種已不傳;且是編每藥品下論列各條,顛倒錯亂,眉目不晰。余因訪知杭醫連翁楚珍藏其稿本,假閱,乃先生手輯未繕清本者,初稿紙短,續補之條,皆粘于上方,粘條殆滿,而未注所排序次,故傳鈔錯亂耳。余乃按其體例,以稿本校正排比傳鈔本之誤,然后各條朗若列眉,還其舊觀。

原稿本仍歸返連翁。迨庚申寇亂,翁家原稿本亡失,串雅亦佚,余編繕此本,幸攜帶僅存,得存先生遺著之一,亦足寶重矣。余又聞雍干間杭人汪君懷著有草藥綱目一書,裒然大部,與瀕湖綱目等,其稿未傳鈔,訪諸其族人,皆未見,想已湮沒失傳,恨未得其書,與李氏、趙氏鼎峙,為本草之大全也,惜哉。同治甲子秋日,錢唐張應昌仲甫氏撰。

利濟十二種總序

先君子昔艱于嗣,嘗至京師,遇異人云,準君相無后,若行利濟事,可得子。及總鹺下砂,時海溢,淹斃者不下數十萬,先君悉為設法撈埋,秋疫癘繼作,又為捐俸延醫合藥以療疾,賴生者數萬人,更詳創筑塘;當事轉題得奉俞旨允行。時各場皆被潮災,攀轅借寇,自下砂石堰穿山鳴鶴龍頭等凡七邑,皆一身董其事。塘成,名曰利濟。是年秋潮驟至,迄無害。

后由永春可馬宰尤溪,甫生余昆季二人,乳字之曰利濟,退居之日,用以名其堂,此利濟所由也。先君嘗以一子業儒,一子業醫,故楷弟自幼年讀經書外,兼課以靈素、難經及傷寒論諸書,嚇時復命默畫銅人圖以嬉戲,貯甲乙卷于養素園,區地一畦為栽藥圃,予弟兄春秋輒寢食其中。今弟銳意岐黃,用承先志,雖未敢自信出以應世,然親串間有請診者,服其藥無不應手愈。居恒喜著書,所纂有百草鏡八卷,救生苦海百卷,皆言中肯綮,解洞玄微,誠有裨于斯道者不淺。予自愧谫庸,號涔勺水,曾當大雅之目者,乃欲為瓦釜鳴耶。憶自髫齡性好博覽,凡星歷醫卜方技諸學,間亦涉歷之,意有所得,即欣欣忘倦。鈔撮成帙納之篋,久而所積溢簏外,束庋閣上,累累幾千卷。近亦稍自厭棄,間歲檢閱其無用者焚之。此十二種內祝由、串雅二稿,己丑春已取投之焰,時因小輩攫去,乃姑存焉。自甲戌歲始成醫林集腋,從鄰人黃販翁家閱所藏醫書萬余卷,參以舊存江閩秘本,集其屢驗者,名之曰腑,見精選之匪易也。戚好中有以驗方見示,及游篋所得,歷年頻增,為傳信方。乙亥春,湖南汪子師僦予舍居,見其案頭有祝由本,汪君用之素驗,暇日因借錄一通;后又得張氏本及儒門事親萬薛二家抄,采擇試之,刪其妄而存其效,且便于行者,以為山居一時不能備藥石之助,作祝由錄驗。予素有書癖,日不給,焚膏繼之,恐堂上呵禁,嘗篝燈帷中,藏書夜觀,煤積翠帳皆黑。丙子秋患目幾廢,息視不啟者六月乃愈,因作囊露集,較瑤函、銀海、龍木論、明鏡箋,自謂過之。以囊露名者,蓋取囊柏葉露可治目意。宗子柏云挾華扁術,行游名都,戊寅,航海從中山歸,相闊已八載矣,投刺來竭。予時讀禮家居,館之三月,間與談,有辟其謬處。柏云故虛懷士,頗以予言為然,慷慨出其歷游方術頂串諸法,合予養素園簡驗方本匯編之,串而曰雅,知非江湖俗技之末也。鏡水居士隱元上人皆擅點茆法,素與何竹里善。

庚辰,予讀書西山寺回峰精舍,適竹里避暑至,與之結河朔飲,曾一面焉,因得聞制伏鼎火諸說,予用其法于諸科升降藥中,體不耗而功倍捷,因集古來升降諸方,參以制法,為秘要一書,而以藥性之奇制者為元解,以見本草之用為最廣。昔高濂有珍異藥品而搜其未全,瀕湖著本草綱目而后出未補,悉為續之,一曰奇藥備考,一曰綱目拾遺,均各有義例焉。天本草之成書,自神農本經、桐君藥錄而下,繼作者不下數十家,固無乎不備矣,然后重者藥性,則論性者多考其真偽若何,辨其地產各別,如地黃有三才之判,天冬有五岳之分,縱李氏已略言之,而究之風俗異宜,古今殊轍,百余年來未有不轉易者。況乎婆奶公須,名隨俗改,丹經媚帖,藝以途分,茍隱僻或謝未知,將名稱亦云素昧乎,有不為所竊笑者幾希,因作本草話、花藥小名錄。至于攝生間覽,為導引卻病之方,坎離栽接之說何取哉,嗟乎!學期適用,醫可通元,殊慚襪線之才,敢詡金針之秘。用是述其緣起,贅于簡端。他日倘能將靈素、脈經、傷寒有見解處,著為醫論,續增十種,合吾弟所著二書并梓之,為利濟后集,斯予之志也。夫庚寅春仲上浣六日,恕軒趙學敏序。

利濟十二種全目∶醫林集腋十六卷 養素園傳信方六卷祝由錄驗四卷 囊露集四卷本草話三十二卷 串雅八卷花藥小名錄四卷 升降秘要二卷攝生閑覽四卷 藥性元解四卷奇藥備考六卷 本草綱目拾遺十卷通計一百卷。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旌德县| 许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全州县| 祁门县| 潮安县| 隆子县| 东城区| 民县| 珠海市| 泸定县| 城市| 仪征市| 英山县| 潼关县| 五原县| 阿瓦提县| 遂昌县| 定陶县| 裕民县| 贵德县| 建水县| 双牌县| 安远县| 蕲春县| 盐山县| 西贡区| 东至县| 迁安市| 乌恰县| 博罗县| 民县| 长治市| 石阡县| 灵石县| 福州市| 南江县| 年辖:市辖区| 忻州市| 孙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