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國家圖書館藏黃小松友朋書札(全三冊)
會員

黃易(清乾隆九年—嘉慶七年),字大易,號小松、秋盦,又號秋影庵主、散花灘人,浙江錢塘人,清代中期著名的書法家、篆刻家、金石學家,在書法、繪畫、篆刻、碑拓、考古、金石文字等領域建樹頗多,與錢大昕、王昶、翁方綱、孫星衍并稱清代“金石五家”,與丁敬、蔣仁、奚岡等并稱“西泠八家”。有《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嘉慶、道光、光緒三種刻本)、《小蓬萊閣金石目》(稿本)、《秋盦詞草》、《小蓬萊閣詩》、《秋盦剩稿》(清末叢書本)等傳世。金石學是清代學術的顯學,同時也是清中期以后的學術根基之一,眾多學者投身與此,名家輩出。而在當時,眾多金石學者之間的交往是一件重要且復雜的學術文化活動,涉及面廣、人員關系復雜、交往內容豐富,已經在事實上形成了所謂的“金石文化圈”。而在乾嘉時期,黃易正是這個文化圈的核心和代表人物。錢大昕在所作《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序》中就說:“海內研精金石文字與予先后定交者盞廿余家,而嗜之篤而鑒之精則首推錢唐黃君秋庵”,而翁方綱在《黃秋庵傳》中也說:“四方嗜古之士所得奇文石刻,無不就正于君,以是所蓄金石甲于一時”。可見黃易在當時金石學文化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本書以國家圖書館藏清稿本《黃小松友朋書札》為底本。該書13冊,稿本,毛裝,收錄了趙魏、武億、余集等150余位友人致黃易的信札,共計310余通。信札內容以問學、訪碑、治印等學術交流為主,間有日常問候之札,內容豐富,書法灑脫,箋紙亮麗,對于研究清代金石學、金石學家文化圈以及書法篆刻藝術等,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為便于學者使用,本書在彩色影印底本的同時,還附有每一通尺牘的釋文,加全式標點,并將制作尺牘所涉人名索引。尺牘釋文擬邀請北京大學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在讀博士生潘妍艷整理。詳細情況,請參見選題方案附件。

國家圖書館編 王玥琳整理 ·古籍整理 ·9.1萬字

外省偉人在巴黎
會員

巴爾扎克,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人間喜劇》包括九十六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人間喜劇《幻滅》三部曲—外省生活之場景《外省偉人在巴黎》(插圖版),巴爾扎克著;高明凱譯,海燕書店民國三十六年(1947)四月,初版。內有銅版紙插圖多幅。《幻滅》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843年。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復辟王朝時期。作者塑造了兩個外省青年的形象。一個是野心勃勃,貪圖虛榮的青年人呂西安,妄想憑借自由的聰明和才華跨入巴黎上流社會,結果弄得身敗名裂,狼狽不堪地回到故鄉;一個是兢兢業業心地淳樸,埋頭于科學發明創造的實業家大衛,因敵不過陰險狡猾的資產階級野心家而被迫放棄發明專利,隱居鄉間。作者通過這兩個青年,特別是對呂西安這個青年詩人的生活道路的描述,反映出在金錢支配的社會生活中,青年的才能怎樣遭受摧殘,和他的幻想怎樣遭受毀滅,文學界、新聞界的“圣殿"怎樣被用來作為進行無恥交易的場所而變成污穢骯臟的地獄。譯者:高名凱(1911-1965),福建平潭縣人。著名理論語言學家、漢語語法學家和文學翻譯家。早年從燕京大學畢業后,入法國巴黎大學專攻語言學,獲博士學位。曾任燕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法)巴爾扎克 ·古籍善本 ·63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昂仁县| 郸城县| 夏河县| 会宁县| 镇安县| 邵东县| 尖扎县| 尤溪县| 定南县| 抚顺市| 普陀区| 蛟河市| 青冈县| 涟水县| 和硕县| 重庆市| 潮州市| 教育| 电白县| 区。| 洪湖市| 崇州市| 东辽县| 龙陵县| 镇安县| 正宁县| 邢台市| 徐州市| 南陵县| 潍坊市| 宜城市| 冀州市| 新营市| 兴仁县| 兴山县| 南郑县| 专栏| 阿图什市| 吴川市| 耿马|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