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胡桃中的世界》是一本內容駁雜而有趣的文化散文集。作者擷取有圖案的石頭、多面體、螺旋、卵形、紋章、時鐘、怪物等諸多在歷史上曾經被寄寓象征意味的事物,通過梳理這些事物的演變,探尋其意涵,旁征博引地書寫了凝縮于符號與象征之中的另類思想系譜。本書也是作者1970年代“形象的博物志”寫作的新起點。
(日)澀澤龍彥 ·隨筆 ·10.5萬字
該書探究卡夫卡、普魯斯特、凡·高、安徒生、叔本華、薩特、喬治·艾略特、簡·奧斯丁、梭羅、貝多芬、勃拉姆斯等西方近現代知名藝術家、哲學家或文學家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秘密,剖析他們孤高的精神向度,對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他們的人生和作品何以超越俗見,獲得獨有的靈魂刻度,使讀者了解他們豐富的精神世界、人生故事、藝術成就及對藝術史的獨特貢獻。
方麗晴 ·隨筆 ·16.2萬字
《怪物解剖學》是一本圍繞“創生”展開的歐洲文化研究散論。從泥人哥連、瓶中小人、自動人偶再到工業革命之后的機械文明……這本隨筆集梳理了各類神話傳說與宗教典籍中出現的創造者的譜系,解說了從神話時代到現代的創造思想與文化變遷,并且考察了創造的條件和創造行為背后的深層心理等。
(日)種村季弘 ·隨筆 ·11.3萬字
本書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解讀中國根性文化與國民性格的重磅力作,作者立足當下社會現實,對照世界文化底蘊,對中國文化展開辛辣而富有思辨性的剖析。作者通過宏觀歷史觀察與微觀文本解構的雙重路徑,揭示中國文化的獨特性與矛盾性,并層層剝開歷史與文學的精神密碼。
梁曉聲 ·隨筆 ·15萬字
本書為“芷蘭齋書店尋訪三部曲”之《書坊尋蹤:私家古舊書店之旅》,匯集了韋力先生走訪中國內地及港臺地區26家特色私家古舊書店的旅程記錄,包括孔夫子舊書網、布衣書局、毛邊書局、文學山房、淘書齋、茉莉二手書店、神州舊書店等等。各色的古舊書店,多樣的經營風格,琳瑯滿目的好書好物,來來往往的趣人趣事,都在韋力先生筆下一一呈現。
韋力 ·隨筆 ·18.5萬字
千年前,紫式部在《源氏物語》中寫出了日本人最早的美學表達──物哀。哀是憐憫,也是感嘆、贊揚,是內心直接發出的聲音。花鳥風月,四季推移,大自然反映人事無常、發出死亡警告,萬物都是一期一會。古典的物哀追憶歲時,風花雪月,心向往之。日本國學大師本居宣長將物哀定義為“知物之心”,物哀是感受風物的姿態變換,讓無法言說的可以呈現。物哀情感的經典對象是落櫻。看櫻花落下,我們感受到美與死亡。人生一瞬,所以有了客觀下的漠然、熱情,或哀愁,一切正符合了美的定義。唯美的物哀,象征人類認識了生命局限后的凈化與超脫,轉身談論真實情感。
(日)本居宣長 大西克禮 ·隨筆 ·11.1萬字
這本《書肆尋蹤:古舊書市場之旅》是韋力先生對北京、天津、上海、杭州、香港、臺灣等地的古舊書街尋訪的記錄,以古舊書店的歷史和現今狀況為中心展開敘述,能夠管窺當今古舊書市場的狀況。
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人物的是是非非、分分合合一直令讀者津津樂道。曾仕強教授根據其獨創的“氣球理論”,從三國故事中發現了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將三國故事的情節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為人處世相對應,從中會發現宇宙間的所有變化,都受一只看不見的手——規律左右。人類看得見的所有作為,其實都逃不開看不見的手的掌控,順應規律會事半功倍,逆規律而行則會事倍功半。看不見的手也要和人心變化相配合。魏、蜀、吳俱已滅亡,但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傳承卻從未中斷。讀國學,不只是看個熱鬧,還要從中看出中國人的特性、中國人的傳統、中國人獨有的文化特色。
曾仕強 ·隨筆 ·18.4萬字
《詠心集“從心出發”叢書:往事叮咚》的主要內容包括:破碎的花瓶、全家福、撒謊、守候一個諾言、踏錯的節拍、養蜂人、懷舊廣場、往事叮咚、1969年的雪、小青埡紀事、那時青春年少、流浪去遠方、村戲、牽掛你的人是我、車站、雨夜、陽光燦爛的季節、愛已遠走等。
朱耀華 ·隨筆 ·16.4萬字
《野味讀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書里書外”,“書里”收錄孫犁自述的讀書經過;“書外”則是可能影響孫犁精神成長的文化生活。如果我們把文化生活的內容也算作一種“讀書”,則“書外”的部分也算該是孫犁讀書生活的一部分。第二輯“書前書后”,部分是孫犁的讀書筆記。因為愛書,孫犁常在書上施以封皮,而因書衣多在書前書后,我們就為本輯取了這個名字。“書前書后”里的文章乍看有些雜亂,但除去不多的孫犁對文學作品(及其作者)——古代多列入集部——的評論,這部分文字的大宗在古代屬于史部。第三輯“書長書短”,是愛書人孫犁在買書、得書、藏書等方面長長短短的敘述,進而延伸至新的契機境界:“讀中國歷史,有時是令人心情沉重,很不愉快的。倒不如讀圣賢的經書,雖然都是一些空洞的話,有時卻是開人心胸,引導向上的。古人有此經驗,所以勸人讀史讀經,兩相結合。這是很有道理的。”
孫犁 ·隨筆 ·19.9萬字
我們是誰?我們為什么而工作?思考《工作頌歌》,成為在金融危機的今天,最適宜當前形勢的作品;41歲的夏天,阿蘭·德波頓獲邀擔任英國希斯羅國際機場的“首位駐站作家”。機場原本只是旅行中的過渡性空間,發生的不過是“出發”與“抵達”,但在阿蘭·德波頓的眼中,卻成為了一個綜合各種文化面貌的博物館,由此引發《機場里的小旅行》;最近,“哲學向左,宗教向右”,以他一貫的在哲學和宗教之間旁征博引,自由進退的優雅筆觸,帶來一本具有最撫慰人心的,號召大家從宗教中偷點什么東西為己所用的供廣大無神論者閱讀的作品——《寫給無神論者》。
(英)阿蘭·德波頓 ·隨筆 ·14.4萬字
作者將鋼筆畫與北京胡同文化元素相結合,用獨特的方式記錄了數十年前北京胡同生活的風情。語言樸實無華卻情感豐富,追憶童年往事,訴說生活感悟;繪畫功底扎實,技法嫻熟,畫風唯美、親切,富有情趣。作者對故鄉北京的深厚情感與眷戀,都融在老北京話的鄉音和如臨其境的畫面里。
賈一凡 武金生 ·隨筆 ·3.5萬字
1985年安徽省文科“高考狀元”、魯迅文學獎得主盛瓊,幾年前提出的“快樂教育”法則,曾被媒體譽為“狀元育女心經”,給很多中國家庭帶來啟迪和影響。如今,她的女兒盛羅蘭已經長大成人。本書是她和女兒關于成長主題,首次合作完成的最新文章合集。在這本書里,青春靚麗、好學敏思的女兒,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的成長腳步。而人到中年、勤于反思的母親,回望自己的人生,也寫下了諸多感人肺腑的身心體驗。兩代人,因為平等、坦誠、開放的交流,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知己和朋友。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讓我們跟隨這對母女,分享她們一路相伴、一路對話、一路成長的真誠感悟……
盛瓊 盛羅蘭 ·隨筆 ·15.1萬字
在中國有過生活經歷的外國人以第一人稱撰寫,經過整理、配圖,形成基本統一的形式,結集出版。篩選了22位供稿人,兼顧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膚色;盡量涵蓋五大洲。話題涵蓋衣食住行,包括親歷的動人趣事,熱愛中國的理由,疫情期間的在華生活,以及中外文化、社會現象的比較、思考等。本書希望通過多位不同身份的外國人的親身經歷,把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所感真實地反映出來,一方面,客觀地還原出中國的社會生活;另一方面,通過中外文化的碰撞,發現中國特色、中國優勢,以及中國的美好生活。
(法)梅洛(Melody Pace)主編 ·隨筆 ·7.1萬字
作為吸血鬼研究的先驅性作品,本書深入講解了吸血鬼與人類歷史一樣古老的起源,討論吸血鬼與血、誘惑以及死亡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講述自薩滿、祭司與希臘諸神退卻之時起便潛伏在基督教正統教義的暗影之內,持續不斷變換形態、時隱時現的吸血鬼形象。它們活躍在瑪麗婭·特蕾莎女王御醫的報告,馬丁·路德的談話還有伏爾泰慷慨激昂的啟蒙思想探討之中……日本泉鏡花文學賞得主種村季弘跨越文學、藝術、哲學、精神分析、犯罪心理學等諸多領域,追尋棲息于人類靈魂陰暗面的吸血鬼幻想,帶領你進入戰栗、血腥與誘惑的世界。愛的技巧?就是往吸血鬼的氣質里加入些銀蓮花的謙恭。——齊奧朗
(日)種村季弘 ·隨筆 ·12.2萬字
本書尋訪對象是國營古舊書店。中國歷史上具有悠久傳統的私營古舊書店,自1952年公私合營之后,紛紛并入各地的國營古舊書店。以國營體制開辦的古舊書店對歷史典籍的保護起到了重大作用。這些國營古舊書店在成立之初,曾興旺一時,后由盛轉衰,其中尤以北京的中國書店和上海的上海書店為代表。韋力先生以愛書之心、嗜書之癖,一一走訪了這些式微中的書店,兼以旁搜博采,探討衰落根由,記錄歷史痕跡,呈現出世界古舊書流通史上一個獨特篇章。
韋力 ·隨筆 ·13.9萬字
本書為作者從事書畫鑒藏與美術史研究之余所寫的小品和藝評文章。朱萬章先生又是畫家,他的畫,在學界看來就是典型的文人畫,從他的畫中明顯可以看到“聊寫胸中逸氣”或“聊以自娛”的文人豪氣。本書圖文并茂,雖囿于作者自身經歷,全書所涉以嶺南畫派居多,但仍值得一讀。
朱萬章 ·隨筆 ·7.3萬字
《北京的古寺廟》一書,引領讀者穿越千年時光,探訪京城中一座座莊嚴古雅的寺廟。書中詳盡介紹了古寺廟的歷史淵源、建筑風格、佛像藝術及宗教文化,每一座寺廟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故事與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生動的敘述,本書讓讀者在品味古寺廟的寧靜與莊嚴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宗教文化的獨特魅力。
楊天杰 ·隨筆 ·3.5萬字
本書是近年來龔先生關于近代中西文化的文章集合。書中介紹了近代思潮和近代思想人物,研究了西方理性主義、科學主義、人文主義對近代中國的影響;比較了中西文字、文學、審美、倫理道德等之間的異與同;也分析了當下世界該如何理性實現中西融合與共生。書中指出了近代中國對西方理性主義、科學主義的誤解、引入的滯后性,導致了一系類影響至今的問題;強調了切勿以西方的理論和方法來分析中國的現象。本書視野開闊、議論酣暢、說理有力。
龔鵬程 ·隨筆 ·15.9萬字
《說東道西》由錢理群選編,收錄了魯迅、周作人、林語堂、陳源等大家的散文作品。文章中,他們以全球意識、博大情懷,站在平等、獨立的角度,用平和的語調,灑脫的態度,自由無羈的評說東西方各國文化的優劣得失,也表現了自尊自重、敢于自我批判的健全的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文章字里行間的幽默感,包孕著慈愛、溫馨與苦澀,豐厚而不輕飄,既耐品位,又引人深思!
錢理群選編 ·隨筆 ·1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