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大家常從歷史與藝術的角度欣賞文物,卻忽略了其中隱藏的科技密碼。本書則以物理學各分支學科(力學、光學、聲學、熱學、電和磁)為綱,揀集與其相關的文物,探討古人對物理知識的發現與應用:曾侯乙編鐘“一鐘雙音”的振動機制,應縣木塔“千年不倒”的結構性力學設計……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科學原理,發現古人在科技方面的創造與智慧,展現中國古代科技的高光時刻,讓文物在物理中活起來。
戴念祖 ·各國文化 ·12.9萬字
“山外風光古,洞中日月長”,盡管游人如織,當我們來的時候依然被這里的安寧與和諧吸引。
《姓氏書》編輯部 ·中國文化 ·9.1萬字
《域外古藝》是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馮驥才先生的一部文化散文合集,同期出版的還有一本《域外古城》。兩本書都是從全球性視角關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體現了作者對文化遺產保護這一世界性問題的思考。《域外古藝》收錄與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德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與傳統技藝及傳統技藝保護者相關的游記三十二篇,多角度展現了世界各國的傳統技藝、傳統民俗及傳統技藝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果及面臨的困惑。
馮驥才 ·隨筆 ·8.1萬字
從上古的原始煮飲,到陸羽改造過的煎茶;從早期民間的斗茶,到經過蔡襄等提煉過的點茶;從市井草莽的點茶、果子茶,演化成為明代以降的撮泡法;它們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次第關聯與相互影響?而這些,恰恰也是本書著力挖掘與探究的重點。本書從“秦取巴蜀茗飲始”,一直寫到“健康瀹飲是根本”,以歷代細碎、翔實的史料作支撐,以可靠確鑿的前賢瑣記、林下閑談等為依據,力圖從兩千余年的殘存歷史脈絡、余緒之中,相對準確地還原出那段中國的飲茶歷史,使之茶脈賡續,氣韻貫通。
靜清和 ·文化史 ·7.9萬字
本書的研究主題是從1636年“大清”成為國號到1912年溥儀退位為止的近三百年間,清朝的政治、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的發展。作者將清朝置于歷史和全球視野中,展示了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們的觀點是如何在他們的制度、物質文化和習俗中表現出來的。在“清朝文化完全漢化”和“清朝文化充分保留了滿洲特征”的兩極觀點之間,作者找到中間地帶,利用豐富的多語種的文獻資料,展開充分的討論,提供了關于晚期中華帝國文化和社會的基本且完備的介紹。
(美)司馬富 ·中國文化 ·27.8萬字
漢字是握在中華民族掌心里的紋路。循著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觸摸到所有觀念由來的秘密,漢字也是筆尖下流淌的鄉土,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即血脈。《于丹:漢字之美》分為天人合一、厚德載物、農耕法則、家和萬事興、認識自己、大道直行、找回這顆心七個單元,通過文字的起源、字體變化、字義及有關民俗等來探尋深藏在漢字里的哲學思想、人生道理,帶領我們感受漢字的典雅,喚醒心中的詩意。本書將起源相近、語義相關的漢字集合到一個單元,對比講述了300多個常用的基礎漢字,100多個關鍵漢字配有從甲骨文到金文到篆文到楷書到宋體的字形演化圖解,并對150多個相關知識點作了注釋,直觀、易懂、全面、細致,適合全年齡段的讀者、特別是青少年閱讀。
于丹 ·中國文化 ·8.5萬字
《齊魯服飾文化研究》以齊魯服飾為研究對象,依托豐富可靠的文獻、考古和田野調查資料,較為全面地記錄了齊魯服飾文化傳承流布的狀況,并系統地厘清數千年來齊魯服飾文化中的優秀遺產。書中收錄了近300幅精美圖片,有畫像石拓片、剪紙、年畫、壁畫、照片等。
徐靜 穆慧玲 ·文化研究 ·10.9萬字
這本書主要講解了作者對中國酒文化和酒行業的認識和理解。在弘揚民族文化的時代,我們有必要揭開外國酒的面紗,并展示真正的中國白酒。翻開這本書,你會看到無數個曲折跌宕的情節;無數個精彩紛呈的歷史故事。首先,你將學到一套簡單實用的“鑒酒法”。酒好酒壞,一鑒可知。學會了這個方法,就可以真正認識各類酒。然后,通過深度剖析龍舌蘭酒、朗姆酒、白蘭地、威士忌等有代表性的外國酒,你就能明白,它們之所以在市場比較成功,主要是因為它們的企業文化和品牌包裝。最后,通過深度解讀中國白酒,你會發現其酒體品質和更深層次的內涵。借由對大趨勢的理性分析,你可以解鎖中國白酒產業下一個發展階段的財富密碼。
王為 ·中國文化 ·10.4萬字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與通行本《道德經》,除了「德經」與「道經」的先后順序不同,在篇章結構與字數上,基本完全一致,只是在一些字上,存在著差異。在以往,這兩本書被認為是同一本書,只是在歷史的傳承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字的變化。
徐筠 邱戀戀 ·中國文化 ·11.5萬字
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是廣西三江出色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表現形式,被稱為掌墨師的民間匠人,無需圖紙,不用一根鐵釘,打造出侗寨的木構建筑世界,令人嘆為觀止。本書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為核心,以生動的文字和豐富的圖片,展示侗寨建筑的豐富類型和營造技藝,揭示其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文化意蘊,讓讀者感受到非遺的獨特魅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趙偉翔編著 ·非遺 ·5.4萬字
日本知名妖怪研究家、收藏家湯本豪一的代表作品。書中匯集了日本第一家暨最大的妖怪博物館藏品精華,近500個妖怪題材的藝術藏品,包括畫卷、土偶、團扇、雙六、羽織、繪馬、浮世繪版畫、木雕、和服、印盒、煙管、火花、貼紙、雜志等多種形式。其中400多件藏品國內初次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日本妖怪文化研究的空白,是了解、研究日本妖怪文化的珍貴資料。
(日)湯本豪一 ·各國文化 ·5.3萬字
弘揚傳統文化,普及傳統美學知識,本書是為所有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創作的中國傳統紋樣知識科普書。本書按照幾何紋、植物紋、動物紋、人物紋、吉祥紋分為五章,精選多種經典的中國傳統紋樣,以可愛萌趣的插畫和輕松精練的文字,向讀者介紹了這些紋樣的來源、寓意、常見場景、傳說故事、相關古詩詞等。本書適合喜歡中國傳統紋樣、喜歡傳統文化的讀者閱讀。
懂懂鴨 ·中國文化 ·3.3萬字
《年畫上的中華經典故事·大同篇》以大同為主題,分為八個章節講述了薛家將、祝壽、二十四孝、龍生九子、灶王爺、五子登科、家堂、安居樂業的故事,配以相關的中國傳統年畫;知識廣角部分極為擴展人的視野;點悟·絮語部分以故事或主題來反思當今社會的種種現象。
沈泓 王本華主編 ·中國文化 ·5.3萬字
本書分析了我國電視劇產業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趨勢的動態演變過程,對績效、集中度、行業壁壘和差異化程度等市場結構要素進行了測量,并識別、辨析了由其引致的企業行為。最后探討了我國電視劇產業所處的規制環境,梳理了部分具有深遠影響的規制變革給電視劇產業所帶來的影響。
劉書亮 ·文化產業 ·17.7萬字
形意拳,又稱心意拳,是中國傳統拳術之一。創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本書從形意拳的文化背景、歷史脈絡、文化傳承、項目形態、項目特征、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故事、保護手段、社會影響、發展現狀等;附錄包括大事記、傳承世系等。在挖掘本項目的文化積淀的基礎上,體現知識性、文獻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色,力求雅俗共賞,明晰準確,推陳出新。
王子虎 李晉萍 ·非遺 ·5.6萬字
好萊塢天天有好戲上演。有人來此追逐夢想,有人在此大獲成功,也有人在這里幻滅,甚至死亡……電影從來都不僅僅只是電影,它還與權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性別、欲望等相勾連,但當燈光熄滅,剩下的就是電影了。相比起銀幕上的光鮮亮麗,本書展現的是好萊塢的另一面,一個為利益(Benefit)、賄賂(Bribe)、鮮血(Blood)、背叛(Betray)、摯愛(Beloved)、身體(Body)、奇觀(Bizarrerie)……所籠罩的B面。
(英)基隆·康諾利 ·文化史 ·10.9萬字
擁有83年歷史的上海中醫藥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醫學博物館。著者為上海中醫藥博物館副館長,本書依托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珍藏文物為載體,圖文并茂,以一件件文物為主線,串聯起中醫藥發展的歷史長河,生動講述中醫藥發展的精彩歷程。從古代最原始的醫療工具砭石骨針、酒與中醫藥的關系、到鮮為人知的中醫手術器械、針灸銅人、人痘接種術的發明、香薰爐、葫蘆、海派名醫的處方等,翻開本書就仿佛走進了直觀的中醫藥歷史長河,娓娓道來,與歷史對話,通過一個個文物的介紹鑒賞以及挖掘文物背后承載的中醫故事,讓文物活起來,從而展現中醫藥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反映中醫藥千年發展史的燦爛輝煌和百年史的艱難曲折。以文物鑒中醫,以史鑒文化,在傳播中醫文化,講好中醫故事和中國故事的過程中,增強公眾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王麗麗 陳麗云 ·文化史 ·11.1萬字
古代中國很早就形成了以父系血統為唯一合法傳承路徑的宗法制社會結構,并在父權制基礎上發展出以宗族關系與皇權承續嬗變為中軸的專制社會治理系統。但由于生物遺傳、蓬勃多元的社會因素等局限,當局者又逐漸摸索出一套符合儒家倫理的輔助調整工具,即以繼嗣養子為核心的擬親制度,包括顯性形式如異姓收養、以庶為嫡、同宗繼嗣,乃至贅婿、招夫、改嫁、兄弟結拜等伴生丐養關系,以及隱性變體如天子之道、蓄士養客、宗族部曲、師生門人、主官辟召、賜姓贈名等種種形式,成為血親系統“盜譜者”,并在不同程度上促進著社會能量交換與資源整合。
馬陳兵 ·文化史 ·22.3萬字
《易經與管理》中國的《易經》為開變革管理之學先河的著作,國人不重視自己文化中的經典,而外國人卻視之為至寶。受大學同窗激勵,作者重新研讀《易經》,開始有系統地研究《易經》,并執筆為文,希望能融合古今之說,而建立中國管理哲學的基礎。《易經與管理》以《易經》為核心、輔以學術架構為根基,旁征博引策略管理觀點、東西方文化差異、《道德經》、四書五經與史籍,甚至是佛學與禪宗的思維,巧妙地與現代管理學理論相互激蕩共振,“萃思”更精妙的智慧火花。此外,書中引用許多經典的歷史人物故事,貫穿于經文的解釋之中,增加了本書的可讀性。
陳明德 ·中國文化 ·35.3萬字
《國學經典全知道》收錄了中國歷史上名氣最大、影響最深、流傳最廣、價值最高的經典典籍,它們是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軍事學、成功學、教育學、文學、美學等各個領域的集大成者,思想性、藝術性俱佳。這些經典之作叩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藝術上的熏陶。
桑楚 ·中國文化 ·3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