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書精選“三百千弟”(《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和“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12種我國古代啟蒙教育的經典,采用大字注音,并附有準確釋義,同時根據每節內容,配以精彩故事或文化常識、文學典故,閱讀性強,文、史、哲涉獵廣泛,專注塑造國學精神。在原文和故事中,配有原汁原味的古代珍稀插畫,或者相關的文物圖片,以反映傳統的生活情境,匯集豐富多彩的中華元素,打造與眾不同的國學盛宴。
蕭史 ·中國文化 ·26.3萬字
浙江省社科規劃課題。普陀山是一個文化載體,也是一個社會載體,普陀山文化史的發展與普陀山的歷史演變是同步的,而且很多時候,還是一致的。但是兩者畢竟擁有不同的研究視角,更有不同的敘述語境。普陀山文化史的研究,主要圍繞它的信仰文化、人文演變和自然形態的審美化,不涉及或者基本不涉及它的政治史、社會管理史、倫理史和經濟史。所以本書雖然也以歷史時間為經來構建全書的框架,但是不作朝代更替的政治描述,也不對政權的宗教政策進行任何評價。要研究普陀山文化史,首先必須對于普陀山文化的結構有整體上的把握。本課題研究不準備寫成普陀山道場史、普陀山文學史等過于專題的文化史,而是進行綜合性描述和梳理,所以本書的結構是將綜合性質的普陀山文化史與朝代歷史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本書將普陀山文化發展的歷史節點,與社會演變的歷史階段予以有機結合。
倪濃水 ·文化史 ·19.3萬字
本書通過對我國秦漢大量文明遺產(包括各類工藝品、美術作品、音樂舞蹈作品、文學作品、建筑、器具、各類文獻等)嚴謹詳細地審視,透過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維方式等多重因素對這些審美對象的滲透和影響,以及這些審美對象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的考察和研究,為我們清晰地展現和勾勒出中國秦漢審美文化史的演進軌跡。全書文字通暢易懂,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圖,從而大大降低了接受難度。
儀平策 ·中國文化 ·10.9萬字
本書為《中華傳統價值觀叢書》中的一種,著眼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重要的價值取向,編選歷代關于重家國情懷,尚天地正氣,崇民族節概,好經世之用的文章,分“國家危難匹夫有責”“天下平治舍我其誰”“經邦濟世深謀遠慮”“忠心許國九死不悔”“爝火不滅道存國存”五個板塊,并作翔實的注釋和解讀。本叢書是了解中華傳統價值觀的優秀讀物。
李圣華 ·中國文化 ·21.9萬字
貶謫與貶謫文學是中國歷史上獨特的文化現象。尚永亮教授所著《貶謫文化與貶謫詩路——以中唐元和五大詩人之貶及其創作為中心》以中唐元和時期柳宗元、劉禹錫、韓愈、元稹、白居易五大詩人之貶及其創作為中心,系統論述了中國歷史中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的發生、發展及其特質,深入探討了被貶士人在貶謫之路和貶所的生存狀態、心理狀態及其在困境中或執著或超越的意識傾向以及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詩路的關系、詩路書寫及其特點,建構了以唐代貶謫文學為中心的貶謫文化統系和框架,開拓了唐詩之路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尚永亮 ·文化研究 ·38.5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民間信仰說、遠古圖騰信仰、古代巫術、原州區祖先信仰、原州區俗神信仰、原州區廟會等。
吳萬俊主編 ·非遺 ·6.8萬字
在審美文化史的研究上,“大美中國”叢書疏理并建構了一部“有別于審美思想史和審美器物史的審美文化史”,為國內同類著作中的第一部通史。《開時似雪謝時似雪:兩宋卷》為我們展現了兩宋時期從人文薈萃走向“殘山剩水”之哀的審美轉變。
陳炎 ·中國文化 ·8.8萬字
北宋“美食博主”蘇東坡仕途坎坷,顛沛流離的他走遍大江南北。貶謫的幾十年里,他憑本事在坎坷的人生里找到“詩和遠方”?!霸挵A型吃貨”白居易是詩人、也是美食家?!跋闵骄邮俊泵康揭粋€新地方,必先盡顯“吃貨”本色,美食讓他忘卻生活的苦?!疤鹗扯肥俊濒斞?0歲時只剩下5顆真牙,從故鄉紹興到北京,再到上海,他一路輾轉“探店”。能夠享受現實的美好,那些與黑暗的戰斗才有意義,先生說:“我總記得我身在人間?!北緯x取我們熟知的八大文豪,從他們的盤中餐審視他們的腳底路,看他們如何越過人間荒唐,覓得人生的意義。
傅踢踢 ·隨筆 ·8.3萬字
《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內容簡介:20世紀90年代起,文化學和歷史人類學框架下的“文化記憶”(daskulturellegedchtnis)研究在德國蓬勃展開。文化學對“記憶“的研究不是從神經學或者腦生理學的角度出發的,而是將記憶看成是一個和文化、歷史等范疇緊密相連的概念,它以關于集體起源的神話以及與現在有絕對距離的歷史事件為記憶對象,目的是要論證集體的現狀的合理性,從而達到鞏固集體的主體同一性的目的;它的傳承遵循著特定而嚴格的形式,有自己的符號系統或者演示方式,如文字、圖片和儀式等;由于其對集體的主體同一性起著極其重要作用,所以存儲和傳播都會受到嚴格控制,對這一控制權的掌握一方面意味著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權力。《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分三部分:第一編基礎理論涉及“文化記憶”的學術演進和關聯概念;第二編展示由記憶理論生發出的視角和問題,包括“記憶作為文化學的核心概念”、“什么是文化文本?”“回憶的真實性?”、“論回憶的隱喻”等;第三編討論文學文本是如何作為文化記憶的媒介的。編選宗旨力圖在展現發展脈絡的同時又反映國外尤其是德國文化記憶研究的廣度與深度。
馮亞琳 阿斯特莉特·埃爾 ·理論 ·26.1萬字
本書收入著名作家王安憶的四篇長文,包括《劍橋的星空》《命運與無命運》《溫柔的資本》《音樂生活》,是一部風格獨特的讀書隨筆。作者將閱讀、思考、見聞、音樂、游記等經驗糅合在一起,自由徜徉于文學藝術的王國,比照中外文化的關聯和差異。從亨利·詹姆斯、艾麗絲·門羅、塞巴爾德、凱爾泰斯·伊姆雷、科爾姆·托賓、德萊塞、陀思妥耶夫斯基、羅曼·羅蘭到《紅樓夢》《聊齋志異》《傾城之戀》,作者旁征博引,打破作品和不同學科之間的界限,把握其中的暗流和脈絡,透過文字和生活的表面,呈現出獨特的個人經驗,并觸及更為深邃的存在。
王安憶 ·隨筆 ·10.7萬字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作為一代文宗,博學多才,詩、詞、文創作和學術著述都成就卓著,為當時和后世所欽仰。他在文學創作上不但幾乎是全能的,而且幾乎是全優的,其詩、詞、古文、辭賦、四六等創作在宋代都領風氣之先,藝術水平均臻于一流。
(宋)歐陽修著 東籬子解譯 ·中國文化 ·14.4萬字
本書由14章組成,第一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概況。第二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紡織工藝。第三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的染色過程。第四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的刺繡流程。第五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的縫制過程。第六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中的盛裝。第七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頭帕。第八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圍裙。第九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披肩。第十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童帽。第十一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花帶。第二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花鞋。第十三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銀飾。第十四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傳承與發展。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湘黔邊苗族服飾研究課題組編著 ·民族文化 ·17萬字
雄渾綿亙的賀蘭山秘境,硝煙或浪漫的居所明長城,黑石峁巖畫與外星人的不解之謎,皇家寺院的隱秘歲月,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如歌如詩,拉薩的神秘古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最后葬地之謎……邊塞人文之美,西部秘境之魅,《秘境之旅》以詩意與凝重的筆觸,將帶你探尋西部大地的千世滄桑和不朽傳奇。
張濤 王燕 ·隨筆 ·17.2萬字
上古神話是中國歷史、文學、藝術、哲學的源頭,是中國最本色的名片之一。中華先民通過一個個瑰麗的神話,告訴我們民族是怎么誕生的,先民們是怎么生存的、怎么探索世界的……這些神話是先民對自然和人生進行探索、思考后開出的美麗花朵。中國神話看似是神的故事,其實是人的史詩。每個神話都代表了一個歷史階段,每個故事都對應了一個時代的認知和文明,反映了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歷程。
張小泱 ·中國文化 ·10.5萬字
《中國和歐洲早期思想交流史》全面梳理了1500-1800年間中國和歐洲早期相遇后在思想上交流與匯通,分別介紹歐洲文化、科技、宗教、哲學思想的在中國傳播以及中國文化和哲學在歐洲主要國家的影響。全書以全球視野審視中國和歐洲早期的思想文化交流與融通,揭示了中國和歐洲近代思想文化的變遷是在相互影響下發生的,糾正了長期以來僅僅從西方文化影響中國的角度所得出的相關結論,在文明互鑒中說明了任何文化都無法獨自成圣,從世界史的角度強調了中國文化的世界性當代意義。
張西平 ·文化交流 ·41.1萬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的客家優良傳統》率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客家優良傳統有機聯結起來進行動態考察和研究,主要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的客家優良傳統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重點剖析了客家優良傳統的基本表征、主要結構、重要功能;充分肯定了客家人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追求,深入挖掘了客家優良傳統蘊藏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豐富內涵;全面研究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客家優良傳統的互動機制;努力探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弘揚客家優良傳統的路徑選擇;客觀評判了客家婦女在國家興亡面前表現出的愛國情懷。
劉加洪 ·民族文化 ·24.9萬字
《掌故》一向歡迎“老先生”的稿件,為本集撰稿的文化老人鄭重先生已是第二次出手支持我們。他記下與高二適先生的一面之緣,于他而言是一段“長久的牽掛”,于《掌故》又正好呼應了集中朱銘先生為《蘭亭》論辯五十周年而寫的《天下一高吾許汝》。陶潔女士作為在現代文學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著名編輯家陶亢德之女,以豐富的家庭檔案與親身經歷,勾勒出父親與周作人之間近乎完整的交往過程。韓天衡先生藝事之余,近年來常有憶舊妙文見諸報端,此番再度追懷恩師謝稚柳,細節歷歷,十分精彩。
徐俊主編 ·文化史 ·11.3萬字
《唐時明月》是朱紅近十年來文化隨筆的結集。朱紅專治唐代文學,但她擅長從詩文入手,以對細節的敏銳捕捉,來達到還原歷史現場、呈現古人日常生活的效果。在書中,從節氣禮俗到飲饌食物,從唐代詩壇到盛世朝廷,將作者閱讀的廣度與深度、表達的分寸與舒展、論說的精密與從容,無不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古人的精神面貌、審美情趣、生活樣態,隨之躍然紙上。
朱紅 ·隨筆 ·9.5萬字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地勢險要,且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居庸關的得失昭示著王朝的興衰成敗,更成為改朝換代的象征。此外,居庸關一帶的漢族與關外游牧民族在此交匯,融合成具有居庸關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偉的關城及眾多的歷史遺跡,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大門。
岳丕航 淡墨松風編著 ·地域文化 ·3.8萬字
如今,聞黃山而不知徽州者,大有人在。其實,徽州有綿延千年的歷史,人杰地靈,徽州樸學、徽州建筑,以及徽商、徽劇、徽醫等都曾名動天下,“徽州”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1987年,黃山成為這一地區的新名字,“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成為絕響,“徽州”正在被遺忘中。《可惜從此無徽州》是一本文化隨筆,李輝、馮驥才、錢念孫等人心系徽州,細細探究撤徽設黃的前因后果,娓娓道來徽州的歷史、文化故事,以鮮活的筆觸把沉淀的歷史寫活,展現了千年徽州的燦爛輝煌。
李輝 ·地域文化 ·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