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
天下興亡,源于孔子“為政以德”“天下有道”、孟子“保天下”“保民而王”之說,具體指向以“仁義”“王道”“平治”標準來評判天下“興”與“亡”,與國家興替、國家存亡并非同一概念。在儒家傳統觀念中,天下興亡不等同于國家存亡。如徑謂國家興亡即天下興亡,不加區別,實不免于誤解。孔、孟懷“平治天下”之志,欲拯溺天下。其所謂“興亡”,非指一家之天下的興替或諸侯國的存亡,而重在仁義是否行施,生...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天下興亡
天下興亡,源于孔子“為政以德”“天下有道”、孟子“保天下”“保民而王”之說,具體指向以“仁義”“王道”“平治”標準來評判天下“興”與“亡”,與國家興替、國家存亡并非同一概念。在儒家傳統觀念中,天下興亡不等同于國家存亡。如徑謂國家興亡即天下興亡,不加區別,實不免于誤解。孔、孟懷“平治天下”之志,欲拯溺天下。其所謂“興亡”,非指一家之天下的興替或諸侯國的存亡,而重在仁義是否行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