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對《易經》中著名的憂患九卦——履、謙、復、恒、損、益、困、井、巽——進行了透徹的解析:“履”為腳踏實地歷練工作能力;“謙”為低調行事,化解紛爭;“損”為理性調節,精打細算,終于獲益;“困”為遭遇困難不改其志;“井”為研發創新,大獲成功;“巽”為靈活權變,主導一切。作者詳解憂患九卦,闡述消解世事迷津、轉換人生成敗之道,幫助讀者在復雜的環境中莊敬自強,提高修養,歷艱難困苦,終玉汝于成。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3.1萬字
本書以隨筆的形式記錄了多米尼克·洛羅旅居日本期間的感受和想法。通過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運用禪宗,綴以哲人雋語,洛羅詳述了回歸簡單生活的方法。自2005年出版以來,本書被翻譯為多國語言,暢銷海內外,此次出版為全新中文譯本。
(法)多米尼克·洛羅 ·隨筆 ·10.5萬字
《甘肅文化史》,伏俊璉、周奉真主編,是一部系統簡明的甘肅文化史讀本,梳理了我國甘肅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史。全書據主題分為十三章:中華始祖文化、以彩陶為代表的史前文化、隴上周秦文化、甘肅古代民族文化、絲綢之路黃金段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呈現、隴上長城與邊塞文化、敦煌文化、甘肅石窟文化、甘肅寫本文化、甘肅書法與繪畫、甘肅文學簡史、隴右思想與學術、甘肅黃河文化。
伏俊璉 周奉真主編 ·文化史 ·29.2萬字
我們說,性格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的眼睛。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往往通過這座城市的文化和這座城市人的性格得到充分體現,正如男女老少各自有不同的性格一樣,城市也有各有各自的性格。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鋪張和喧鬧,小城市有小城市的精巧和安靜。人們每到一個城市,總會對這個城市有一個或深刻或概括又或者是朦朧的感性印記。人是城市的載體和靈魂,城市的性格滲透在人們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之中。本書通過對各個城市的歷史概況、男人、女人、名人、商人、城市文化、風俗、性格特征等諸多方面的描述,帶領讀者走進42座最具代表性的性格城市暢游一番,宛如身臨其境般地領略大江南北的風土人性,品讀中國城市人性格。
劉丹編著 ·地域文化 ·20.2萬字
《世界文化博覽》精選了大量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以精煉的文字從多方面加以說明與介紹。揭開歷史,一窺背后的故事,將人類歷史上的里程碑和轉折點,沖突和戰爭、創造和發現、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其內容涵蓋了原始社會、傳媒通訊、人類軍事武器的產生、數學寶庫、西方文明的產生、人類走向宇航時代等。帶你領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濃縮世界文化知識精粹。旨在為讀者提高文化修養、豐富人生內涵、添加知識儲備、準備寫作素材、增加聚會談資……
陳曉丹編著 ·各國文化 ·18.6萬字
本書講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戰后期,日本敗局已定,美國對是否進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彈和占領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無法做出決斷。因此委托著名女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通過對日本的研究提供對日本政策的依據。
(美)本尼迪克特 ·文化評述 ·15.6萬字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存在太多太多的奇人怪事:德國的一位老太太,一支鉛筆插入她的腦中長達55年;在印度,妻子們可以在打夫節那天盡情地打自己的丈夫;馬達加斯加人會把死去數年的親人的尸體搬出來曬太陽,并舉行盛大的狂歡……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事情實在是數不勝數,這個精彩神秘的領域,不僅會極大地滿足你的獵奇心,而且會帶你感受到探索發現的樂趣。
徐志晶 ·神秘文化 ·11萬字
東漢王符所著《潛夫論》,是先秦子書匡正時蔽、解除民瘼、扶傾救亂、力挽衰世的“救世”精神在東漢的特別傳承。全書通過十六卷三十六篇,揭示漢末弊政亂俗,討論治國安民方法。其思想體系可以概括為“四大主張、三種批判、兩重感嘆、一種視角”。“四大主張”即:一重學、務本;二重德、尚賢;三重法、明刑;四重民、救邊。“三種批判”即:批判弊亂之政、澆薄之俗、貪枉之吏。“兩重感嘆”即“賢難”之嘆、“衰世”之嘆。“一種視角”即為衰亂之世分析病情、診斷病因、且開出良方的“醫者視角”。《潛夫論》在理想主張與精神品格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其思想之醇正、渾厚,目光之冷靜、犀利,批判之峻切、深刻,文筆之老成、持重,在兩漢子書中都是出類拔萃的,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說:“符書洞悉政體似《昌言》,而明切過之;辨別是非似《論衡》,而醇正過之。”
馬世年譯注 ·中國文化 ·35.4萬字
露絲·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家,20世紀初女性學者。她受恩師法蘭茲·鮑亞士(FranzBoas)的影響,提出了文化形貌論(CulturalConfiguration),認為每種文化都如人類個體一樣,有其個性與特征。她的代表作品有《文化模式》(PatternsofCulture)與《菊與刀》(TheChrysanthemumandtheSword),其中后者因成功運用“文化模型”理論來詮釋日本文化而影響深遠。
(美)本尼迪克特 ·民族文化 ·16.7萬字
2015年,中國二十四節氣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本書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對二十四節氣知識進行普及性宣傳,對節氣內容加以品讀賞析,幫助讀者感知節氣內容的美感和文化魅力。本書尋根溯源,著眼現實,首次對二十四節氣及節氣文化進行系統、深入、細致的解讀,融入了大量歷史、人文、氣象、生活、自然、物候、傳統農耕、典故傳說、民諺民俗等各類知識與信息,融入了大量鮮活資料及生活體驗,同時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及對生活的引領作用,從而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及實用性,使讀者感受到節氣轉換的每一步聲息。本書是一本通俗讀物,適合各層次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閱讀。
賴國清 ·文化研究 ·19.2萬字
本書分為衣食住行、教育醫療、工作娛樂、社會生活、五十述懷共五個部分,是一部中國人在美國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語言介紹了美國的方方面面,記錄了旅居美國20多年的點點滴滴,在嬉笑怒罵中飽含人生哲理。本書反映的一些問題,比如華人子女在美國的教育和身份認同問題,折射出中西兩種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具有深刻的意義。
閆庚函 ·各國文化 ·14.1萬字
乾、坤兩卦在《易經》中具有開天辟地的領導意義,被稱為天地之卦、父母之卦,是《易經》核心的核心。本書細講詳解乾、坤兩卦的經傳全文,思維縝密,邏輯清晰,從乾先坤后的自然秩序到乾剛坤柔的立身行事,詳盡闡釋乾坤兩卦的哲學意涵,幫助讀者從容進入《易經》之本,了解中華文化的核心智慧;并以生活實例佐證解讀,使讀者深悟其理,并可在生活中借鑒應用。
劉君祖 ·中國文化 ·12.4萬字
胡適論文集中“容忍與自由”一篇的名氣遠遠蓋過了其他篇。事實上在研究胡適的人看來,胡適畢生最得意且功力最為深厚的政論文、時論文,這篇還遠遠排不上號。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臺灣胡適紀念館主任潘光哲先生主編的《容忍與自由》版本是個中翹楚,然而卻帶著其黨外人士的自由和嚴苛。國內編選的版本又流于粗糙。此次我們自胡適100萬字的全集中精挑細選輯錄的這個版本,分為5卷,分別從胡適之自由主義觀點、人生觀形成、宗教信仰、方法論、社會透視5個方面,奉上胡適先生成就最高的30篇論文,邏輯嚴密,文辭優美,語言諧趣,親和力十足,感染力又十足。從內容編選上,絕對超過現行市面上的版本。
胡適 ·文化評述 ·14.3萬字
本書系根據毓老師1992年在臺北奉元書院講授內容整理而成。《吳起兵法》《太公兵法》為古代重要兵法著作,是歷代兵家必讀書目,均在“武經七書”之列。《吳起兵法》,又稱《吳子》《吳子兵法》。相傳是戰國名將吳起所著,與《孫子》齊名,并稱為“孫吳兵法”。毓老師認為《吳子》六篇,皆兵家機權法制之說,但和《孫子》純用奇不同,《吳子》強調圖國以“和”,教民以“禮”,治兵以“信”。學習《吳子》,了解古代以儒家論兵主要觀點。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陳絅整理 ·中國文化 ·11.1萬字
《印度常識》系統介紹了印度的政治、地理、歷史、社會、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內容。全書以通俗易懂、由淺入深的文字詳盡盤點了去印度不能錯過的熱門旅游景點和人氣美食,切合實際地解讀了赴印度旅游、經商等的注意事項,以幫助大家解決在印度旅游、經商、生活時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
盧莉 ·各國文化 ·16.2萬字
本叢書以探求萬事萬物的知識為切入點,濃縮了讀者應該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識精華;以豐富的文化知識和歷史資料,對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逐一展開,娓娓道來;集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內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學人物、文體知識、神話傳說、語言文字、俗語諺語、教育常識、新聞出版、稱謂官銜、藝術、節日民俗、飲食、天文歷法、山川地理、經濟科技、郵政交通、競技體育、歷史知識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識。
張振鵬 ·各國文化 ·25.3萬字
《紅樓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是中國人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然而,“當代青年十大死活讀不下去的書”,《紅樓夢》名列榜首。如何消弭這一悖論?本書是當代名家講解《紅樓夢》的通識之作,將真知灼見寓于深入淺出、趣味盎然的文字中。作者貼近青年讀者,以深厚的學識、細節的描摹、精妙的分析,講述《紅樓夢》的思想與藝術、版本與價值、作者家族、續寫與再創造、跨文化傳播、“紅學”隊伍,讓讀者一書在手即可讀通悟透《紅樓夢》。作者深刻地揭示出《紅樓夢》如何通過小說方式回應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一個危機:當維系人與人之間的禮儀日漸虛假時,怎樣通過真情的充實或者重構,重新建立起適宜的人際關系。
詹丹 ·中國文化 ·8.6萬字
林洪所寫的《山家清供》是一本富有文學韻味和醫學養生知識的飲食筆記。全書分上下兩卷,共104則食譜。所謂“山家清供”,是指山野人家待客時所用的清淡田蔬。作者以此作為書名,非常明確地表達了他對清淡菜蔬由衷的推崇與喜愛之情,也體現了其追求“清”“雅”的飲食美學思想。這本書是讀者了解傳統飲食文化與生活美學的佳作。
(宋)林洪 ·隨筆 ·2.6萬字
《毓老師說老子》以1978年7月至11月毓老師講學內容整理而成。毓老師強調,《老子》是一部言政治之術的書,講的是政治之術而非政治之學。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之精深。研究《老子》必知“以靜制動、以弱勝強、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等幾個原則;“無為”的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一個人到“無為”的境界,則沒有不能做的事。
愛新覺羅·毓鋆 ·中國文化 ·24.3萬字
透視歷史,洪洞這一方熱土以其獨到的人文底蘊和歷史遺存為世人稱道,以其水的靈韻和山的偉岸令世人贊嘆,以其豐富的礦藏和肥沃的土地令世人羨慕,以其純樸的民俗和勤勞的人民受世人敬仰。提到洪洞,一般人都知道有三大名勝——見證明代大遷民歷史的一處古大槐樹遺址,精美絕倫、工藝高超、琉璃鑲嵌的全國四大名塔之一的廣勝寺飛虹塔,傳遍全世界的“玉堂春”蘇三落難蒙冤的一座明代監獄。但僅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董愛民 ·地域文化 ·2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