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天地間:郭熙《早春圖》中的世界觀
《山水天地間》聚焦于北宋著名畫家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圖》,通過大量的圖像細讀,結合經典畫史畫論中的描述與品評,對宋代山水畫中所蘊含的文化特質,分“物象與心觀”“近質與遠勢”“天高與地遠”“人跡與神居”“筆墨與品格”五個方面做了深入剖析,逐漸展開以蘇軾、黃庭堅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胸中的大觀世界。在古今中西對比的視野下,探尋中國藝術的文化內核與精神高度。在現代世界里,不能只有政治、社會和經濟構成的總體史,而必須還要有一種存在于人的內心之中的自然王國,以作平衡和矯正。對于中國文明,恰恰就這一點來說,我們有著豐厚的文化傳統,特別是中古以降的山水系統的發育,構造了獨特的文明基因。古人所謂“胸中丘壑”“胸中氣味”“胸中磊落”,講的都是人的境界。把自己揮灑在整個世界里,浸沒在整個世界里,山林中的那份自然,是士人全心的構造,是超越性的,是精神性的。中國人沒有了這種內生性的心意心境,我們的文明便早就覆滅了重新構建完整的山水,重新構建中國人的宇宙觀,重新構建中國人整全的超越世界,才是中國藝術的真正出路。藝術的未來,不是跟在資本屁股后面,搞一個小想法,抓住一個小意念,換一種新材料,而是要真正逼近西方和中國的整個傳統,對歷史和現實有整全的理解。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山水,永遠是我們文明復興的必由之路。
·5.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