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陸羽在唐代是一位音韻學大家,《茶經》是一本音韻極美的著作,讀起來像《詩經》又如漢賦一樣美,本書從讀音與斷句入手,花很多時間去校正一個字的讀音問題,一段文字的斷句,都是為了讓《茶經》讀起來更有韻。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習《茶經》要從誦讀開始,本書除按《茶經》原文的十篇排列以外,還借鑒歐陽修的“計字日誦”法,將《茶經》7000多字分成三十多課,也就是讀者每天熟讀200多字,一個月左右能熟讀《茶經》。
(唐)陸羽著 藍彬主編 ·中國文化 ·4.1萬字
近些年來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國傳統服飾也在此行列,特別是隨著漢服及古裝劇的熱度越來越高,人們對于傳統服飾的好奇與探求的欲望也在增加。然而不少影視劇為了美觀,加入了很多現代元素,也就是說,最直觀表現在我們眼前的“古裝”實際已經不是真正的古裝了。真實的古裝又會是什么樣子呢?本書將向讀者講解有關傳統服飾的知識。作者通過古代服飾、近現代服飾、妝容飾品、衣料工藝、影視劇中的古裝等五個部分,用幽默的語言、細致的論證和豐富的圖片,結合眾多古代繪畫、壁畫及雕塑等,講述中國服飾的點點滴滴,為讀者展現中國服飾的美。
春梅狐貍 ·文化研究 ·14.3萬字
康定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極為豐厚的地方,一山一水,一街一屋,都有說不完的龍門陣。康定從歷史深處走來,康定正在走出重重疊疊的大山,走向更廣大的世界。《康定龍門陣》,能讓不了解康定的人更快地了解康定,能讓熟悉康定的人對康定有更深的認識。《康定龍門陣》既以嚴謹的方式講述康定作為茶馬互市重鎮的歷史文化,又以輕松活潑的語氣告訴你康定這方水土上特有的風土人物。
賀先棗 ·地域文化 ·9.7萬字
本叢書是為海外華裔及大陸的少年兒童編寫的漢語學習讀物,它可使讀者在學習漢語的同時,了解中國古代文化。每本書包括故事若干篇,每篇故事的語言都是典范的現代漢語,并加注了漢語拼音,篇后附故事梗概的英文介紹,全書語言流暢生動,圖文并茂。
郭惟佳 ·中國文化 ·8.6萬字
廣東梅州作為著名的“文化之鄉”,客家人吃苦耐勞,開基創業崇文重教,他們以儒家忠孝仁義禮智信、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文化思想為指導,傳承了古老的漢文化。楹聯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到明代之后,一批批著名楹聯作家應運而生,專門的楹聯書籍如雨后春筍,為漢民族這個雅俗共賞的優秀文學體裁推波助瀾。梅州位于廣東的東北部,粵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刺激了楹聯文化的普及風行。本書收入楹聯大部分是1965年后已故的楹聯家的作品,是這一時期梅州最有代表性的優秀楹聯作品。作者編書的時候,為了便于讀者閱讀,對部分聯作的創作背景作了簡注,也對部分聯語加以賞析和點評。
陳平 曹杜榮編著 ·中國文化 ·11.3萬字
本書從南懷瑾先生的四十余本著述中,精心摘錄出南先生講述的中國人所耳熟能詳的老話、格言、諺語等共近二百條。全書分為上下冊,上冊為內養篇,包括德行之本、改命之基、學習之竅、躬行之要四個主題,下冊為外用篇,包括齊家之寶、處世之方、明辨之法、經綸之道四個主題,涉及修身養性、家庭教育、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面。不同于大部頭的紙質書,本書采用小開本的設計,精致文雅,體例明晰,如同手冊,方便現代人隨身攜帶,或置于案頭床邊,利用空閑或碎片化時間隨時學習,隨時體悟,皆有所得。
南懷瑾講述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編 ·隨筆 ·10.8萬字
本書從分析中國敘事文學作品中司空見習慣的“大團圓”結尾模式入手,由淺入深地梳理了中國審美情趣、社會心理以及哲學觀念中一脈相承的圓滿崇拜意識,視為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的主要偏失與病態。作者引導中國人反思種種歷史教訓,從而決心無情拋棄那種熱衷目的與理想卻輕視手段和過程的思維習慣,真正落實“改造國民性”的歷史使命。
程麻 ·比較文化 ·17.8萬字
中國生命的學問,從來就緊扣著體會與實踐,務求當下之對應。《論語》之所以迷人,也正因那里頭的生命對應,處處鮮活。薛仁明談孔子,對應書名,講的是個“喜”字,如實對應,又隨緣歡喜。《孔子隨喜》,談的是兩千五百年前的孔門話語,對應的則是這個時代。《論語》是既往,更是當下。《孔子隨喜》是薛仁明代表作,此次由中華書局進行增訂出版,本書力圖將古往今來對孔子抽象而遙遠的宏大敘述,融入個人情感,轉變為具體而真實的細微解讀,為當代讀者還原一位可親可敬、生機活潑,極尋常而又極不尋常的歷史人物。
薛仁明 ·文化研究 ·11.7萬字
這是一部格言書,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鐘之警;以圣賢之智慧濟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啟蒙后人。其中不乏為人處世的智慧法則,治家教子的諄諄教誨,修身養性的至理箴言,字字珠璣,句句中肯,雅俗共賞,發人深省。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深入理解《格言聯璧》,作者在本書中對原典學問類、存養類、持躬類、攝生(附)、敦品類、處事類、接物類、齊家類、從政類、惠吉類和悖兇類這十一個大類的內容逐句進行翻譯,對難解的字詞進行解釋;對文中的名言名句進行了精彩解讀,進一步讓讀者體會本書的內涵。
東籬子解譯 ·中國文化 ·15.2萬字
為落實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通知關于加大宣傳力度,多做論證,力爭讓廣州成為名副其實海上絲綢起點的指示,加強對廣州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地位、作用的研究和宣傳,擦亮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文化品牌,傳承和弘揚海上絲路文化,促進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的“申遺”工作,推進我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編輯出版該書,中英文雙語出版。該書只在通過對中外歷史文獻和知名專家學者學術觀點的整理、分析以及廣州有關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系列史跡、文物的分析解讀,充分展示說明廣州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關系及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 ·理論 ·8.9萬字
2017年8月,成立了以蔡奇為組長的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并全面開展相關工作,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向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下達了“首都文化內涵挖掘”的課題項目并出版《首都文化研究叢書》。該叢書主編為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沈湘平。目前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研究報告,并得到市委領導的進一步指示。本書為該叢書之一種,對北京的京味文化進行了系統的梳理。
王旭 ·地域文化 ·18.1萬字
CADAL項目標準規范體系包括數字對象框架、資源集合框架、信息組織框架和知識組織框架、輔助框架等5大框架14個標準規范集。本分冊匯編的標準規范涉及資源集合框架和輔助框架,包含數字資源發布標準規范集、數字資源訪問規范、數字版權管理標準規范集、數字資源加工版權許可規范等。
韓松濤 ·文化研究 ·10.2萬字
《老子》,又名《道德經》或《德道經》等,是先秦時代極為重要的一部典籍,后成為道家學派的經典文獻。在流傳過程中,從老子其人到《老子》其書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對中國哲學的發展具有深刻影響。《老子》五千言,言約旨遠,意蘊深刻,想要讀懂讀通并非易事。復旦大學中文系郭永秉教授所撰寫的《〈老子〉通識》,用淺近的學術語言,充分利用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多版本互補互證,在此基礎上從老子其人,《老子》其書的性質、要義要語,今天的讀者應該如何閱讀《老子》,以及《老子》對古代政治文化的影響,面對復雜傳本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等諸多方面,層分縷析,引領大眾讀者走入奇異玄妙的《老子》。
郭永秉 ·中國文化 ·8.6萬字
本書包括了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文化底蘊和強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極強的系統性、廣博性和規模性。本套作品根據中華文化形態的結構模式,共分為10套,每套冠以具有豐富內涵的套書名。再以歸類細分的形式或約定俗成的說法,每套分為59冊,每冊冠以別具深意的主標題書名和明確直觀的副標題書名。每套自成體系,每冊相互補充,橫向開拓,縱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個中華文化的博大規模,凝聚性體現了整個中華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說是全面展現中華文化的大博覽。因此,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和陳列。
牛月編著 ·中國文化 ·3.6萬字
民俗文化因為經濟、政治、地域及宗教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多元性、復合性、階級性、地域性、穩定性和變異性等特點,它在民間世代傳承,有著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
楊豐源 ·民俗文化 ·16.8萬字
本書由《易象通說》《象傳通義》《周易的啟示》《周易臆說》《周易美學淺探》五個部分構成,文中提出了“卦象思維”的概念,這種“卦象思維”正是“觀象玩辭”的思維過程,是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完美融合的過程。《易象通說》按通行本《周易》卦序分別對六十四卦卦爻象進行闡釋,旁征博引,時出新意。《象傳通義》是對《象傳》的闡發,教人觀象得意之后,運用卦象中所蘊含的大道智慧指導自己的人生,提高處世應變的能力。《周易的啟示》通過對卦爻辭充滿思辨的解讀,著重揭示了其對企業家經營的智慧啟迪。《周易臆說》,闡述了作者對《周易》一書的基本看法,包括對《周易》的作者、制作方法、易數、天地人三者的關系、卦與爻之區別、易象之作用及占斷的認識等。《周易美學淺探》,從易象符號的角度探討《易經》的美學思想,援引現代符號學及美學理論以治《易》,在方法上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全書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對于易學初學者,是一部極好的啟蒙書籍,同時也為易學研究者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錢世明 ·中國文化 ·18.4萬字
絳州鼓樂歷史悠久,深受當地人民喜愛,具有一定的社會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據傳絳州鼓樂源于先秦,盛于明清。絳州鼓樂素有“地動山搖”“聞聲十里”之譽。演奏起來宏厚博大,氣勢磅礴恢宏,聲韻鏗鏘,粗獷豪放而有力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地方文化的喜愛也愈加深厚,絳州鼓樂逐步發展成為名城新絳的名片。本書用五章全面完善地詮釋了絳州鼓樂,其中包括絳州鼓樂的歷史地理屬性、民間文學考證、藝術特點、絳州鼓樂的傳承、社會影響等。
毛瑮 毛上虎 ·非遺 ·4.8萬字
藍靛廠位于長河西岸、頤和園西南,因清代藍靛廠外火器營的駐扎,而人口驟增、商業繁榮,形成了不同于他處的旗營文化,同時,火器營外的西頂碧霞元君祠是北京重要的民間信仰空間,在北京史、海淀史賞都占有重要地位。地靈人杰的藍靛廠還涌現出不少知名人物,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本書邀請相關專家和當地百姓,對藍靛廠的地理、歷史、人文、景觀、民俗等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回顧和研究,有助于留住歷史、留下鄉愁。
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宣傳部 政協北京市海淀區委員會 ·地域文化 ·19.4萬字
歲祭是商代重要的祭祀之一,是商王及王室貴族對祖先神之先公、先王、先妣、高祖、父、母,兄、子及異族神、自然神的一種常祀。本書采用董作賓的五期分法并結合陳夢家的卜人分組法,對收集到的1363例歲祭卜辭進行分期、分類梳理,經過研究發現,各期歲祭有著嚴格的制度,主要體現在歲祭對象、用牲規格等方面,而其文例與特定的歲祭制度相表里,有著明顯的規定性。
李鳳英 ·文化研究 ·19.7萬字
該書探究卡夫卡、普魯斯特、凡·高、安徒生、叔本華、薩特、喬治·艾略特、簡·奧斯丁、梭羅、貝多芬、勃拉姆斯等西方近現代知名藝術家、哲學家或文學家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秘密,剖析他們孤高的精神向度,對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他們的人生和作品何以超越俗見,獲得獨有的靈魂刻度,使讀者了解他們豐富的精神世界、人生故事、藝術成就及對藝術史的獨特貢獻。
方麗晴 ·隨筆 ·1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