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骨與關節病康復指南》以康復循證醫學為依據,以康復醫學科學規范為準則,以康復醫學科技創新為主線,以康復技術、服務規范為重點,突出康復特色,緊緊圍繞骨與關節病要解決的問題,理論與實踐結合,充分體現了當今骨與關節病康復的水平。全書共分8篇,涉及近60種臨床常見骨與關節疾病,分別從脊柱退行性疾病與畸形、關節疾病、骨與關節損傷、骨與關節結核、骨質疏松癥與代謝性骨病、骨與關節腫瘤、兒童骨科康復、術后康復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
徐林主編 ·外科學 ·43萬字
腸道微生態作為近年來最熱門的一個研究領域,大大擴展了人們對于腸道微生態在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作用。本書將詳細介紹腸道微生態與消化、呼吸、循環、骨骼、神經、精神等系統目前取得的進展,為全面梳理腸道微生態的作用機制和臨床應用潛力打下基礎。本書另一部分將詳細介紹目前對于腸道微生態檢測相關的新概念、新技術、新流程,包括常見結果和意義的解讀,這將為很多科研工作者和臨床醫生帶來福音。同時,本書還會詳細介紹目前的微生態制劑在各個疾病中的應用,通過相關研究的介紹,進一步拓展微生態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也將成為本書的重要特色??傊ㄟ^對本書的學習,讀者會對腸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和疾病有一個詳細、清楚、專業的理解。
秦環龍主編 ·基礎醫學 ·43萬字
本書為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全書分總論、各論和附錄三部分??傉摻榻B中醫內科學的定義、性質、范圍、發展源流,中醫內科疾病的分類、命名及其特點和辨證治療方法。各論分八章,介紹六十多種常見病證,按肺系、心系、腦系、脾胃系、肝膽系、腎系、氣血津液、肢體經絡病證順序排列。本書以概念、病因病機、診斷與鑒別診斷、辨證論治等“三基”內容為重點,體現了教材的傳承;基于臨床實踐,從知識綜合、知識轉化、知識運用角度設計臨證備要、名醫經驗等部分;基于擴展學生視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設計文獻摘要及數字化教材內容。
吳勉華 石巖主編 ·醫藥教材 ·42.9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1.臨床營養支持的基本概念(臨床營養概論、營養篩查與評定的方法和工具、臨床營養制劑分類、臨床營養給藥途徑及選擇);2.臨床營養實施的基本技能(臨床營養藥品與其他藥品相互作用,營養藥品配伍禁忌,營養用藥差錯預防,營養支持藥學監護,危重癥患者、老年患者、圍手術期患者、腫瘤患者、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肝腎疾病患者營養審方要點,以及疾病案例);3.臨床營養相關知識拓展(合理營養應用的藥物經濟學意義、多學科臨床營養支持等)。
張玉主編 ·臨床理論 ·42.9萬字
田德祿教授在消化內科臨床形成了自己的學術觀點和方法。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期病變、酒精性肝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上,建立了一套診治系統,臨床療效滿意,在國內外消化領域有一定影響。《醫文集》將集中論述田德祿教授診治以上疾病的主要學術觀點和學術成就。
田德祿編著 ·中醫 ·42.8萬字
我國免疫規劃信息化起始于1994年,但目前尚無系統介紹免疫規劃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專著。為此,編寫和出版《中國免疫規劃信息化發展史》,系統總結中國免疫規劃信息化工作,分為國家篇、省級篇、企業篇三大部分,以供免疫規劃信息化相關人員參考借鑒,以便更好的應用信息技術為免疫規劃工作發揮促進作用。該書將在充分掌握全國各地有關免疫規劃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基礎上精心構思策劃編寫,做到內容豐富且具有權威性和普適性,對指導各地免疫規劃信息化建設和管理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曹玲生主編 ·預防醫學 ·42.7萬字
《本草綱目》是明朝杰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歷時近30年,三易其稿編撰而成的醫藥學巨著。全書共52卷,附圖2卷,收藥1892種,其中新增藥物374種,附方1萬余首。該書系統總結了我國16世紀以前藥物學的經驗,對后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我國藥物學、植物學等的寶貴遺產。該書初刊于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世稱“金陵本”。后經多次刻印,并有多種外文譯本在國外流傳,為世界醫藥學者所重視,并譽稱為“東方醫學巨典”。本排印本是以《本草綱目》最早的刻本金陵本為底本,參考其他有關文獻整理而成。本次修訂仍保持2版整理風格,只收原文,不加注文,重點對全書原文進行重新勘核,糾正2版中不足和錯漏,力求內容更加準確。另外,為便于讀者閱讀,正文新增養生文字標示及養生用藥標記等;書末除附有藥名索引外,還新增中醫病證索引、方劑索引。本書設計新穎,層次清晰,閱讀更加方便,內容更為實用。為中醫藥院校師生所必備,也可供基層醫藥工作者及中醫藥愛好者學習參考。
(明)李時珍著 王育杰整理 ·藥學 ·42.6萬字
本套教材的編寫體現國家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遵從國家衛生健康員會頒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與標準(試行)》的總則與細則,結合住培考核大綱(理論和臨床實踐),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培訓國家精品教材;凸現畢業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國畢業后醫學教育的“干細胞教材”;體現全面性和規范性,打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適用性的培訓教材。強調創新性、兼顧性,提高可讀性,樹立大教材觀,使教材建設成為推動住培發展的重要動力。本套教材繼續堅持三個對接的原則,強調“三個轉化”,強化“三個臨床”,提高“三種能力”,培養“三種素質”,實現“三醫目標”。本套教材延續上版教材PBL和CBL的教學模式,凸顯其專業特征、培訓特色,把握院校教育與畢業后教育的區別,強調“創新性”“針對性”,注重教材的“全面性”以及“整體優化”,凸現學科特色,體現專業個性,強化“包容性”和“普適性”。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中規定的相關學科專業設置規劃教材品種,根據調研、論證結果以及第1版教材使用期間的意見與建議,新增6個品種,一共46個品種。本套教材是包含紙書內容與數字服務的融合教材,其中數字服務包括但不限于臨床技能和相關手術操作視頻、查房示范和公開課等內容。
王建業主編 ·醫藥教材 ·42.5萬字
外感時行病的病理演變過程中寒、溫表象是對立統一的,傷寒六經辨證體系和溫病衛氣營血辨證體系、三焦辨證體系都是以臟腑、經脈、陰陽、表里、寒熱、氣血理論為依據的,只是側重不同而已,沒有本質區別。傷寒學派以傷寒為一級病名,以統溫病,并不完全否定溫病學家的學術思想。溫病學家是以溫病為一級病名,將《傷寒論》所述之傷寒限定為與風溫、濕溫、暑溫、秋燥等并立的狹義傷寒。按照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原則,寒、溫辨證論治體系可以合二為一,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時行熱病辨證論治體系。
劉緒銀主編 ·中醫 ·42.4萬字
李煒教授和團隊結合數十年臨床實踐,根據歷代醫家提出的“結證“理論,梳理總結“結證學說”,認為“結證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及戾毒(包括疫毒、癌毒)等外邪侵入人體后,與人體內部無形之氣及有形之血、水、痰、食、瘀等相互結聚的病理過程”,并將結證分為狹義的結證和廣義的結證兩大類。全書分為總論及各論二大部分??傉摬糠职ńY證概述、分類、歷代醫家結證理論、結證病因、結證防治等,各論部分收載了李煒教授團隊數十年來在治療頭頸部結證、胸部結證、腹部結證、皮膚結證、經筋結證及疫毒結證如腦梗死、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胃腸息肉、膽結石、前列腺增生驗案147例,每則病例完整記錄了患者診療的全過程,并附有按語。
李煒 李臻琰主編 ·中醫 ·42.4萬字
本書系十四五規劃教材,全書以整體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編寫護理內容,體現了護理學的特點。本教材在吸收了眾多兒科護理學教材特點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改革,力求做到內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符合臨床專業課程的教學規律,已達到提供學術綜合能力的目的及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
肖洪玲 陳偶英主編 ·醫藥教材 ·42.2萬字
本書增加了中醫學基礎理論、中醫文化、健康教育、體質調護、中醫護理具體操作、病證護理、護理防疫等內容,給予護理學更深刻的內涵和更廣闊的外延。本書還涉及中醫護理具體病案,給臨床護士提供具體可行的參考,突出中醫特色和臨床實踐,又是全英文書籍,利于國際交流。
孫秋華 王穎主編 ·醫藥教材 ·42.1萬字
本書分為14章:概論、新藥篩選、原料藥的藥學研究、藥物制劑的藥學評價、臨床前藥理評價、非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臨床前一般毒理學評價、特殊毒性評價、臨床藥理評價、中藥與天然藥物的研究與評價、生物技術藥物的研究與評價、新藥研究中的統計學、新藥研究中的倫理學、藥物上市后再評價。本次修訂將根據近幾年新藥研究的法規和指導原則等修訂。本書內容豐富、條理清楚、系統性強,既注重原理介紹、又緊緊圍繞實際需求,不僅為本科生新藥研究與評價相關課程教學提供了一本實用的教材,而且對相關專業研究生、科研院所和企業從事新藥研發和評價的人員富有參考價值。
李曉輝 杜冠華主編 ·藥學 ·42萬字
本書的主要內容:針對專科特點進修醫師必須遵守的規章制度、必須要掌握的技能及注意事項;??普鹿澰趦热葜型怀鲞M修醫生必須要掌握的知識要點、熱點、難點和技能;每章首有引言,引導進修醫師快速掌握本章要點,每章末有鏈接拓展,如相關指南、疑難病例分析、視頻操作等。以新、精、簡、實用為特色,總結臨床實踐并參閱大量國內外前沿文獻,系統闡述了新生兒內科、新生兒重癥監護、臨床營養科、風濕免疫科、感染科、呼吸科、消化科、心血管內科、腎臟內科、血液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和兒童重癥監護室十三個科室常見疾病的病因、臨床特點、輔助檢查、診斷、治療措施。本書有助于進修醫師建立正確、規范的兒科診治理念,加深對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理解,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臨床實用性。
傅君芬主編 ·兒科學 ·41.8萬字
本套教材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科醫生培訓‘十三五’規劃教材”第2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是由政府引領、協會支持、全科領域專家把關的一套教材。本套教材共10分冊,由國內全科領域一線專家編寫,以培養獨立、全面的全科醫生為目標。教材緊密圍繞全科醫生培訓標準,在內容和模式上與其他層次的教材有所區分,突出實踐性、針對性、適用性;注重教材編寫的“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則,注重整套教材的整體優化與互補,既滿足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需要,又兼顧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以及全科醫生特崗、社區衛生人員培訓的需求。
任菁菁主編 ·醫藥教材 ·41.7萬字
本書主要針對急診醫學專業和其他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也可供相關專業如院前、重癥、麻醉、全科醫學等專業本科生、研究生、臨床醫師等使用。本書的編寫宗旨是解決急診住院醫師臨床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培養住院醫師獨立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成為具有實用價值的“口袋書”。內容以急診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為綱,詳細介紹了在醫院急診科的常見病,特別是危重急癥的急救特點、診斷和急診處理的過程和及規范。書中緒論部分增加了急診接診特點、醫患溝通等章節內容。本書注重臨床知識更新,如引入了心肺復蘇最新指南,增加了急診觀察醫學等章節。對一些急診開展的新技術如急診超聲、纖支鏡纖維支氣管鏡等配有配備了教學視頻,以利于住培學員住院醫師更好地學習。衷心希望住院醫師學員通過本書的學習,最終能夠建立靈活的急診思維、掌握扎實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際溝通能力。
劉志 鄧穎主編 ·醫藥教材 ·41.7萬字
本書分為五篇共二十八章,第一篇介紹老年衛生學的概念與發展,第二篇講解老年衛生學領域的常用研究方法,第三篇和第四篇分別介紹老年常見疾病和常見老年綜合征的防控,第五篇介紹國內外老年衛生學相關的研究與實踐案例。本書從預防醫學、衛生事業管理、老年醫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將衛生學的方法與老年醫學相關內容緊密融合,探討老年醫學領域中的諸多問題,為國家健康老齡化相關政策的制定,醫學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和醫務人員的基礎及繼續教育提供相關的理論儲備、理念更新和專業技術支撐。
何耀 倪進東主編 ·預防醫學 ·41.7萬字
本書是介紹中醫婦科疾病多種治療方法的專著。在總論中將治療方法分為內治法與外治法兩大類。在內治法之下,介紹辨證組方、單方驗方、飲食療法。在外治法之下,介紹敷法、薄貼法、熨法、罨法、熱烘法、熏蒸法、溻浴法、涂抹法、撲粉法、噀面法、佩戴枕墊法、嗅吹鼻法、吸入法、滴藥法、導法、塞法、針刺法、灸法、耳穴壓迫法、按摩法、拔罐法、刮痧法、導引法、割治法、穴位埋植法、烙法、插入法、發皰法、腐蝕法、白降丹劃點法、灌腸法、離子透入法、磁療法、注射法。在各論中介紹“月經病”“帶下及外陰、陰道、子宮頸、盆腔疾病”“妊娠病”“產后病”“乳頭、乳房疾病”“腫瘤”“引產和計劃生育及婦產科手術后諸癥”“婦科雜癥”的各種治療方案,以及預防與臨床報道等相關內容。
馬大正編著 ·中醫 ·41.6萬字
本套教材的編寫體現國家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遵從國家衛生健康員會頒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的總則與細則,結合住培考核大綱(理論和臨床實踐),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畢業后醫學教育培訓國家精品教材;凸現畢業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國畢業后醫學教育的“干細胞教材”;體現全面性和規范性,打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適用性的培訓教材。強調創新性、兼顧性,提高可讀性,樹立大教材觀,使教材建設成為推動住培發展的重要動力。
楊慧霞 狄文 朱蘭主編 ·醫藥教材 ·41.1萬字
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聯合北京大學、蘭州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和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等單位,組織專家編寫本書,系統總結數十年來在有機溶劑中毒防治方面的寶貴經驗,在宏觀上概述有機溶劑毒理學共性內容,在微觀上突出不同種類有機溶劑的具體毒性特點,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本書可供中毒急救、職業病防治、醫藥、食品與環境衛生工作者及臨床醫師和毒理學研究生閱讀,亦可供醫療、衛生、毒理、藥理、生命科學和有關的科技工作人員參考。全書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共二十二章??傉摚ǖ谝恢潦拢挠袡C溶劑毒理學概念、分類、理化性質、使用與接觸機會、代謝、危害、風險評估、臨床表現、醫院救治、檢測等方面介紹了有機溶劑的基本情況和共性特點。各論(第十一至二十二章)介紹了工業上常用的十二類共40種有機溶劑.
陳嘉斌 李來玉 賈光主編 ·藥學 ·40.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