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本書中,朱利安·巴吉尼巧妙地將休謨個人的傳記與思想史和哲學交織在一起,為我們展現了休謨的完整人生觀。巴吉尼在本書中整理了休謨關于美好生活的145條格言,內容涉及成功的意義、友誼、休閑的重要性等多個方面,展示了休謨如何將自己的哲學付諸實踐,過上理性與激情、放松與享受相融合的生活,并證明以休謨為指南,生活可以變得更加多彩。
朱利安·巴吉尼 ·知識讀物 ·16.7萬字
這本回憶錄講述了一行禪師的一生。每一個故事都是他真實的生活經歷。他向我們展示全神貫注活在此時此刻的意義。如果你身處繁重的工作,感到焦慮或內心迷惘,無法獲得平靜與歸宿。這本書將使你思緒清晰,安住當下,獲得生命的平靜和此刻的豐盛。
一行禪師 ·知識讀物 ·6.6萬字
全書共分為五卷。第一卷描述作者本人的境遇;第二卷指出世俗的幸福不可靠;第三卷討論最高的幸福和至善;第四卷論惡的本質;第五卷討論天命與人的自由意志的關系。書中討論了諸如命運與天命、上帝的預知與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與時間等問題,并以善惡問題為中心,勸誡人們棄惡揚善,追求至善至美,向上帝復歸,向自己的內心尋求幸福。
(古羅馬)波愛休斯 ·知識讀物 ·6.8萬字
《思想涌動:人文主義的哲學思考》旨在以哲學的思維重新審視人文主義,駁斥了在傳統上認為這一時期無法產生哲學的觀點。然而如果沒有潛在的藝術哲學,是否還能產生這種偉大的藝術,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作者在書中探討了眾多哲學家、藝術家、歷史學家和語文學家的觀點,提煉出關于人文主義的多個重要論題,以曉暢輕靈的隨筆形式對這些問題加以論述,試圖在涌動的思緒中找到重新開啟人文主義探索的哲學之路。
(意)馬西莫·卡恰里 ·知識讀物 ·6.5萬字
歐里庇得斯是古希臘三大悲劇家之一,也是當時希臘社會的“現代人”。本書主要探討其作品之"現代性"的雙重含義。第一重含義說的是他與前人及同時代作家的關系:他的作品以極強的創新性和顛覆性獨樹一幟,他的思想前衛、現代,這使他儼然是古代的現代人。第二重含義說的是他的思想特征與現時代緊密關聯:他的作品對眾多現代作家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強烈的現代傾向在現代作品中不斷重現并推進,從而得到了深化。總體而言,作者著重考察了歐里庇得斯對他本人所處時代及其智性變遷的思考,以及其劇作如何因獨特的思想而呈現出鮮明的現代性特征。
(法)德·羅米伊 ·知識讀物 ·14.4萬字
郭店楚墓發掘以來,大一生水一直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大一是道之別名。水是大一之形象。老子研究專家李水海從歷史、哲學、文學、語言學、音韻學等多種角度對大一生水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以及考辨校箋,提出了大一生水的特色——“宇宙生成輪”的七大亮點。
李水海 ·知識讀物 ·18.6萬字
《禪生活》是“世界的禪者”鈴木大拙先生所著禪學經典著作之一,從嶄新的角度闡述了禪的精髓,讓讀者進一步了解禪與生活的因緣關系,明了日常生活中一舉手、一投足的真實面目。在書中,鈴木大拙先從西方的“神”及“神圣的思想”引申出禪生活的論斷,接著論述了何為證悟以及如何獲得證悟,最后借用大量公案實例分析了公案對人的證悟的重要性。生活處處皆是禪,只要我們懂得如何將生活過成一種藝術,喚醒內心的真實體驗,就會像禪者一樣超然,走向自在。
(日)鈴木大拙 ·知識讀物 ·10.7萬字
《狄德羅哲學選集》是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組織翻譯的。其中“哲學思想錄”、“哲學思想錄增補”、“對自然的解釋”等篇是陳修齋翻譯,王太慶校閱的;“關于物質和運動的哲學原理”、“達朗貝和狄德羅的談話”、“達朗貝的夢”、“談話的繼續”等篇是王太慶翻譯,江天驥校閱的:“拉摩的侄兒”是江天驥翻譯,陳修齋校閱的。
(法)狄德羅 ·知識讀物 ·17.3萬字
成語,是正被人們廣泛習用的固定詞組,所指大都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確定轉義。但成語也是不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縮影,有其時代局限。由于成語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每個人大可從自己的人生體驗、心靈感悟去作一己的延伸。解讀成語,包括漢字有兩個層面:唯體和唯用。唯體是考證來歷,引經據典;而唯用則是日常的個人理解。
余惕君 ·知識讀物 ·6萬字
《參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參同契》。書中借用乾、坤、坎、離、水、火等法象,以明煉丹修仙之術。為道教系統論述煉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為“丹經王”,是千古丹經之鼻祖。本書是南懷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臺灣講解《參同契》的記錄,分上、中、下三冊。南懷瑾先生認為:《參同契》參合了三種原則相同的學問,且熔于一爐——老莊、道家的丹道,還有《易經》的學問,是一本非讀不可的秘密典籍。《參同契》不止是丹經道書,它既是哲學又是科學,也是古典文學之作,其中包含了中華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參同契》素有“天書”之稱。這部因深奧而埋藏已久的天書,因南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而重新散發光芒。
南懷瑾著述 ·知識讀物 ·13.7萬字
面對孤獨,人們面對其中的種種難題常常感到困惑。一方面做不到繞開或無視這些困惑,假裝無惑地生活下去;另一方面又不安于就此這么困惑下去,久受其擾。作者陳果將這些困惑當作自己人生的功課,用哲學思考的方式去梳理、剖析、解惑,幫助讀者了解孤獨,更好地擁抱孤獨,成為更好的自己,以此更讀懂生活,也更熱愛生活。《好的孤獨》是一本哲學通俗讀物,精選了哲學博士陳果十多年的生活思考與教學心得,囊括了她的思想精髓。整本書包含了很多孤獨者對生活、對生命、對自我、對世界的困惑與追問,陳果用八個章節循序漸進,為孤獨者指出了一條邏輯自洽的明路:好的孤獨,讓你更懂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陳果 ·知識讀物 ·8.3萬字
這本哲學史的長處是原著者不把哲學局限于認識論一方面或宇宙論一方面。他在敘述歷代哲學家的思想時,不僅著重于他們對于宇宙萬有根本問題的思想,并注意于他們的重要的倫理的、宗教的、政治的、法律的、經濟的與教育的思想。所以這本《西洋哲學史》不僅宜于研究哲學的人閱讀,一并宜于非專門研究哲學的人閱讀。其所以稱為名著的,多半就因此。但譯者也不能不把他的缺點指出。原著者是一個唯心論者,對于唯心論者的思想敘述的較詳,而為宗教張目的思想,尤不憚煩勞的敘述。這種地方雖為嗜好宗教者所崇尚,但處于相反地位者必不甚滿意。對于近代學術大有影響的達爾文,在這本哲學史中,只有他的名字發現兩三次,并無一章或一節的文字敘述他的思想,這不能不是一個大缺點。但這種成見在胸的短處,為各哲學史家所難免,原著者在其序論中業已說過,已是直認不諱了。至于原著者抹殺了現時吾國一部分學者所注目之辨證法的唯物論,則是歐美正統派的哲學家所共有之態度,算不了本書之缺點。
(美)梯利 ·知識讀物 ·14.9萬字
本書高度濃縮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領域人們的智慧精華,從中提煉出一條條人生哲理,涵蓋人生的方方面面,無論處于人生哪個階段,從事何種職業的讀者均能找到相應的哲理來指導自己。全書分為“小故事大道理”等4部分。
桑楚主編 ·知識讀物 ·14.8萬字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洪應明編著 ·知識讀物 ·4.7萬字
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哲學思維。雅斯貝爾斯對哲學的意義、宇宙與生命、歷史與當下、人、愛,以及死亡等問題的闡述,使讀者置身于終極思考之中,進而理解哲學思維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從哲學角度去思考問題。通過這本書,他為讀者指引了一條通往哲學世界的道路,使我們對自己、人生和世界的認識更加清晰。
(德)卡爾·雅斯貝爾斯 ·知識讀物 ·6.9萬字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奧勒留終其一生的靈性思考,是自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也是對自我甚至對人類靈魂的拷問。全書十二卷,剖析了靈魂與死亡的關系,闡釋了人的德行和個人對社會的責任等,表達了奧勒留身居宮廷與面對亂世的獨特感悟。《沉思錄》是斯多葛派哲學思想的精髓,也是該派里程碑式的作品。古代斯多葛派的哲學精神能流傳至今,并植根于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神之中,可謂都仰賴于奧勒留的《沉思錄》。本書為梁實秋譯本的最新修訂版,同時加入了英文,是中英對照的全新典藏讀本。
(古羅馬)奧勒留 ·知識讀物 ·12.2萬字
直覺是神經末梢未經推理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質,潛意識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了解人的直覺與潛意識,能幫助我們開啟隱藏的潛能,重塑內在的自我。《直覺心理學:遇見潛意識的自己》從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角度,并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用最簡單便捷的方式,對直覺與潛意識進行了深層次的挖掘與分析,旨在幫助讀者揭開“心想事成”法則的秘密。
楊曉霜 ·知識讀物 ·14.1萬字
本書以弗洛伊德的各期作品和生活經歷為線索,從心理學、性學、美學、宗教學、哲學等方面展開敘述,通過解讀弗洛伊德的作品,展示給世人一個“本我”的弗洛伊德,也將他深邃的思想用精辟、犀利的文字表達出來,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哲學的啟發。讀者讀這本書,對弗洛伊德思想將有全面的了解。這種了解有助于讀者完善自身的人格,清除精神上的負能量,從而變得積極樂觀起來。
夢芝 ·知識讀物 ·10.1萬字
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哲學的主流,康德則在西方哲學中建立了第一個自律倫理學系統,兩者都有深刻而完整的內涵,深遠地影響了東西方社會,至今依然如此。康德提出“自律”的道德原則,建立了自律倫理學,康德對西方倫理學思考所造成的這種根本轉向被稱為“倫理學中的哥白尼式革命”。康德從人所共有的道德意識出發說明道德的本質,儒家則主圣人之道本乎人心,仁義道德不離人倫日用。東西方圣哲的思想就在人最根本的道德意識之基礎上,如電光石火般交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李明輝教授《儒家與康德》(增訂版)以自律道德為主要論述的切入點,試圖闡明康德的“自律”概念,探討儒家的自律倫理學,并比較康德的“幸福”概念與儒家的“義利之辨”。
李明輝 ·知識讀物 ·16.8萬字
本書以胡適在北京大學的所有哲學講義為母本,再綜合胡適關于中國哲學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最全的胡適哲學體系,讓讀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學大師的風采。卷二主講中古哲學。
胡適 ·知識讀物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