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注解正蒙 正蒙注
會員

《注解正蒙》為清初理學名臣李光地所撰,共二卷,是研究張載《正蒙》思想和《正蒙》清代注釋的重要文獻資料。張載《正蒙》義奧難解,李光地的注解則多疏通、闡發(fā)張載未詳言之意,且對于先儒對文意解讀的互異之處,一一辨明是非,四庫館臣認為其是明初以來諸家注釋中的“善本”。李光地是清初朱子學的領袖人物,其在注解《正蒙》時亦呈現(xiàn)出“以程朱解張載”的傾向,但其所詮釋的天道論、心性論、修養(yǎng)功夫論等,亦有不少自己的獨特見解,非常值得研究。此次點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注解正蒙》二卷本為底本,對校本四種,參校本兩種。《正蒙注》為清初江南學者張?zhí)呐c周芳二人合撰,是《正蒙》清代重要注本之一。《正蒙注》在《正蒙》每篇篇首均闡明篇旨綱要,并于篇中每一小段后總結段意,對于讀者理解文意有較大幫助。其注解,解釋詞義詳明,闡述句義通達,時富新意。從思想上而言,張?zhí)摹⒅芊嫉摹墩勺ⅰ放c李光地的《注解正蒙》相似,亦呈現(xiàn)出以程朱理學為宗的特色,如《正蒙注》指出了《正蒙》大多數(shù)用語的儒家經(jīng)典來源,并指出張載所詮釋的含義與經(jīng)典本身的差異,尤其注重張載和程朱對經(jīng)典的不同理解之處,體現(xiàn)了對程朱理學的強烈認同。此次點校以上海圖書館藏康熙四十六年刻本為底本,以《正蒙合校集釋》、《張載集》為參校本。

(清)李光地撰 張瑞元點校 (清)張?zhí)?周芳撰 張瑞元點校 ·中國哲學 ·16.6萬字

《論語》注譯
會員

本書是《論語》全譯本。自“學而篇第一”至“堯曰篇第二十”,各篇均分段先出原文,之后是“注釋”“提示”“譯文”。生僻字或多音字隨文括注漢語拼音讀音,便于誦讀學習。作者開篇的“序言——關于孔子和《論語》”,深入淺出地從六方面論述了孔子學說、孔子思想、《論語》的地位,以及關于《論語》的解釋,有助于讀者更全面地理解《論語》,了解孔子。作者還專門談到了《論語》在民族和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用比較的眼光,對國內(nèi)外關于孔子的評價進行分析,闡述了孔子學說對中國文化、世界文化的影響,孔子學說在今天仍有其獨特的價值。文章有內(nèi)容,有啟發(fā),很有可讀性。關于《論語》的解釋,本書充分學習古來權威注本,如三國時何晏《論語集解》、宋代邢昺《論語注疏》、宋代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現(xiàn)代楊伯峻《論語譯注》,同時也有自己的研究見解。作者從“語言問題”和“理解問題”兩方面,很好地對《論語》常用語和古詞古義做出準確訓解,并強調應從《論語》的言論背景、各章節(jié)間的聯(lián)系、人物性格,以及孔子言論的針對性諸方面學習和理解《論語》。注重“以《論語》釋《論語》”,即切實從原文出發(fā),正確理解詞語的原義和孔子的本意,而不是無根據(jù)、少根據(jù)地外加一些因素,借題發(fā)揮。作者說:“念《論語》的同時,也是我們閱讀和判斷能力提高的過程。”這實在是注譯者的研究心得;也是對讀者(無論是初讀者還是再讀者)閱讀經(jīng)典的最好的提點和啟示。

齊沖天 齊小乎注譯 ·中國哲學 ·15.9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襄垣县| 佳木斯市| 壶关县| 金山区| 合作市| 积石山| 元谋县| 云阳县| 莱西市| 岢岚县| 勐海县| 宜黄县| 武乡县| 夹江县| 阳城县| 老河口市| 成安县| 连平县| 台中市| 类乌齐县| 兖州市| 建平县| 理塘县| 屯门区| 太原市| 莱州市| 巴中市| 三江| 中阳县| 乌拉特后旗| 尖扎县| 体育| 铜陵市| 东海县| 扎鲁特旗| 宾阳县| 得荣县| 简阳市| 资兴市|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