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說
會員

王通離世后,他的門生們?yōu)榱思o念他,弘揚他的思想學術(shù),于是仿孔子門徒作《論語》而編撰了《中說》。《中說》也稱《文中子說》。全書共分為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篇、問易篇、禮樂篇、述史篇、魏相篇、立命篇和關(guān)朗篇十篇。佚文《敘篇》里云:"文中子之教,繼素王之道,故以《王道篇》為首。古先圣王,俯仰二儀必合其德,故次之以《天地篇》。天尊地卑,君臣立矣,故次之以《事君篇》。事君法天,莫如周公,故次之以《周公篇》。周公之道,蓋神乎《易》中,故次之以《問易篇》。《易》者,教化之原也。教化莫大乎禮樂,故次之以《禮樂篇》。禮樂彌文,著明則史,故次之以《述史篇》。興文立制,燮理為大,惟魏相有焉,故次之以《魏相篇》。夫陰陽既燮,則理性達矣,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故次之以《立命篇》。通性命之說者,非《易》安能至乎?關(guān)氏,《易》之深者也,故次之《關(guān)朗篇》終焉。"是對《中說》的一個簡略概括。十篇皆以文章標題為核心,用講授的形式,以及與眾弟子、學友、時人的問對,記錄保存了王通主要的言行和思想。是后人研究王通思想以及隋唐之際思想發(fā)展的重要文獻。《中說》最早有北宋阮逸注本及龔鼎臣注本,南宋有陳亮重編本。阮逸注本流傳至今而龔鼎臣本、陳亮本皆佚。三全本《中說》吸納前輩整理的成果,在注釋和翻譯過程中充分參考各類原典以期對文意有更為準確的把握,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務(wù)求做到文字明達雅正。

馬天祥譯注 ·中國哲學 ·19.9萬字

黃道周哲學思想研究
會員

黃道周是晚明大儒,與劉宗周并稱“二周”。本書概括了黃道周哲學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建構(gòu)了一個以生成論、本體論、人性論、工夫論與圣人觀為主體的系統(tǒng)的哲學理論體系,從而能夠把握和評估其思想和歷史地位。第一章介紹黃道周的生平與思想歷程,對其學術(shù)活動與成就進行論析。第二章論述黃道周的生成論思想。他認為宇宙由氣構(gòu)成,陰陽二氣借助“生”“克”原則化生自然界。第三章闡述黃道周的本體論思想。其在不同語境下使用異名同質(zhì)的本體概念來闡發(fā)思想,如太極、“此物”、性體等,本體的終極涵義是至善。第四章考察黃道周的人性論思想。他堅持性善一元論,批判宋儒二元人性論。第五章闡述黃道周的功夫論思想。其功夫論以格物致知為核心,具有綜合程朱陸王的思想傾向。第六章論述黃道周的圣人觀,闡發(fā)了他對何為圣人以及圣人之功、圣人之境等方面的見解。第七章從學術(shù)史角度,對黃道周的學術(shù)傾向與歷史地位進行評估。其主張會通朱、陸,調(diào)和朱、王,對兩家之學都批判和繼承,體現(xiàn)出綜合朱王的氣象。黃道周之學既是對明末理學危機的回應(yīng),也是明中期以來理學內(nèi)部朱王互動的新發(fā)展和新動向。

許卉 ·中國哲學 ·19.8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古蔺县| 札达县| 县级市| 禹城市| 丰台区| 九龙坡区| 余江县| 乐东| 林州市| 托里县| 长子县| 周宁县| 防城港市| 汉中市| 农安县| 上饶县| 湖南省| 贵港市| 德阳市| 云浮市| 伊川县| 阿坝| 类乌齐县| 凌云县| 上犹县| 沭阳县| 民和| 合川市| 建湖县| 太白县| 滨州市| 泾川县| 万载县| 囊谦县| 凤凰县| 阳东县| 夹江县| 白城市| 阿城市|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