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楊國榮
作品粉絲 6 人
全部作品
本書可以看作作者此前在具體形上學之域所作思考的延續,就其內容而言,它既與《道論》《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引論》《成己與成物——意義世界的生成》在理論上相互關聯,又與《人類行動與實踐智慧》前后相承。當然,在人與世界及其相互作用中,“事”具有本源的意義,以“事”為考察視域,相應地意味著從更本源的維度理解人與現實世界。它的出版,將使作者已在海內外產生重要影響的“具體形上學”更為系統和深入,也將在更廣意義上推進哲學領域的理論創新。
楊國榮 ·中國哲學 ·17.5萬字
《理解哲學》是作者對自己哲學研究所感所思的總結性著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對哲學本身的界說,主要涉及對哲學內涵的論析;二、對何為中國哲學這一問題的思與辨;三、以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互動為論題,在世界哲學的視野之下,對中西哲學關系的闡釋;四、關注哲學何為的問題;五、考察如何研究哲學和哲學史。從中既可以看到哲學系統的多樣性,也不難注意到哲學家本身的不同個性特點,是學習和研究哲學者閱讀、思考和借鑒的經驗之作。
楊國榮 ·中國哲學 ·19.6萬字
本書所作的工作,主要是對中國近代科學主義的歷史起源及其多重要論向度作一粗線條的梳理,盡管力圖由此揭示其中的內在脈絡,有一種回歸道德“形上學”的意向,所提出的問題值得中國學術界反思。
楊國榮 ·思維科學 ·20.7萬字
與前此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相近,本書所作的,首先是一種歷史的詮釋。當然,詮釋不同于歷史的簡單再現,它總是以詮釋者的理論視域為背景,并同時展開為一個邏輯重建的過程。事實上,歷史的詮釋與邏輯的重建往往很難分離,二者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也正是以此為基本原則,本書對儒家價值體系的考察,并不僅僅限于文化史現象的描述,而是更多地側重于其歷史內涵與邏輯意蘊的雙重展示,后者同時又旨在為文化哲學的當代建構提供某種歷史的前提。
楊國榮 ·中國哲學 ·31.2萬字
本書介紹了人既因“行”而“在”,又與“行”同“在”。廣義之“行”的展示涉及多重方面,并受到實踐智慧的內在制約。以成己與成物為指向,實踐智慧體現了說明世界與改變世界的統一。在賦予智慧以實踐品格的同時,實踐智慧也為實踐過程的合理展示提供了內在的擔保。
楊國榮 ·人類學 ·19萬字
本書的特點首先表現在將哲學史的研究與哲學理論意蘊的闡發結合起來。揭示了莊子哲學的內在理論張力及其化解,從而更具體展示了莊子哲學的豐富性和復雜性,避免了對其簡單化的處理。其次,揭示了莊子關于人性與天道觀念的復雜內涵,分析了其如何以“道通為一”的觀念揚棄世界(包括觀念世界)的分裂、達到統一的存在圖景作了深入的思考;闡釋了莊子通過肯定真知與真人的互動展開向道而思的過程、如何通過“道”與“德”、“我”與人的論辯澄明個體性原則、如何以逍遙之境為指向,展示了對自由的獨特理解。這些論點都體現了新的理論視域。
楊國榮 ·中國哲學 ·25.1萬字
以本然對象與人化存在的分化為歷史前提,成己與成物既以意義和意義世界的生成為指向:又構成了意義發生和形成的現實之源,作為意義世界生成的現實過程,成己與成物一方面本于內在的人性能力,另一方面又依乎外在的普遍規范。意義不僅通過認識和評價活動在觀念的層面得到體現,而且基于實踐過程而外化于現實的存在領域或實在的世界。忽視了意義世界的觀念之維,人們將僅僅面對一個純粹物化的異己世界;無視意義世界的外在形式或現實形態,則常常會懸置對現實世界的變革而僅僅囿于抽象的精神之境。通過成就世界與成就自我的創造性活動,人在追尋意義的同時也不斷建構多樣形態的意義世界。
楊國榮 ·倫理學 ·23.4萬字
本書從價值觀的角度,對儒學的內在文化精神與主導原則作了系統而深入的理論思考。以天人之辯為儒家價值體系的邏輯起點,本書考察了儒家對力命、群己、義利、理欲等關系以及道德原則的絕對性與相對性關系的理解,由此進一步分析了作為儒家價值追求目標的人格理想。通過揭示儒家以善的追求為軸心的價值體系以及這一體系在歷史中的演化過程,本書同時展示了儒學的多重理論內涵及其在現代化過程中的雙重意義。
楊國榮 ·理論 ·30.3萬字
本書選擇UGNX12.0軟件,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式教學的編寫方式,將教學內容設計為五個項目,即項日一“魯班鎖的繪制”,項目二“虎鉗的制作”。項目三“可樂瓶底凸模的加工”,項目四“游戲手柄上殼的模具設計”,項目五“3D打印”。本書操作任務典型,實例豐富,實用性強,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學生學習完教程能迅速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際的造型設計任務,完成建模、工程圖繪制、虛擬裝配、模具設計等,并能利用數控銑床或者加工中心完成零件的編程加工。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機電、數控、機械類專業的專業課教學用書,適合第四或第五學期使用,同時,木書也可供從事機械設計及相關行業的人員學習和參考。
楊國榮 ·通俗讀物 ·23.2萬字
莊子從不同方面澄明了個體性原則;以逍遙之境為指向,莊子進一步彰顯了人的自由問題。本書以史與思的統一為進路,在分析莊子哲學的內在主題及理論張力、并由此進一步揭示其思想脈絡的同時,又注重在總體上展示其深沉的哲學內涵和獨特的理論品格。
楊國榮 ·中國哲學 ·27.6萬字
本稿以時代為序,從先秦到現代,分十八講深入淺出地系統講述中國哲學,尤其是對莊子思想、陽明心學、近代哲學思潮等的講解,體現出作者的獨特見解和哲學思想,實為作者楊國榮的哲學理論、哲學思想的結晶版。本稿不僅適合哲學專業學生學習閱讀,也適合廣大哲學愛好者閱讀。
楊國榮 ·中國哲學 ·2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