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名深陷自卑、無能與不幸福的青年,聽到了一名哲人主張的“世界無比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來挑戰,兩人展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和辯論,在一夜一夜過去后,青年開始思考,為什么“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問題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樣子,在于你是什么樣子。
(日)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倫理學 ·10.3萬字
或許在我們這一代,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像《少有人走的路》這樣,給我們的心靈和精神帶來如此巨大的沖擊。僅在北美,其銷售量就超過了700萬冊,被翻譯成23種以上的語言;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上,它停駐了近20年的時間。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跡。毫無疑問,本書創造了空前的銷售紀錄,而且,至今長盛不衰。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正如本書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M.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它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它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美)M.斯科特·派克 ·倫理學 ·16.4萬字
馬克斯·韋伯是當代西方影響最大的思想家。他的這本書,反映了韋伯思想的總趨勢。被西方學術界公認為世界名著。
(德)馬克斯·韋伯 ·倫理學 ·14.5萬字
本書為美國靈性大師泰德·安德魯斯絕世力作,全球范圍內探討“前世今生”話題最重要的作品。作者圍繞“人真的有前世輪回嗎”這一問題,深入探討了“人死了以后,靈魂去了哪里?”“為什么有些人會在你的今世出現?”“你們前世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怎樣找到靈魂的另一半?”“潛意識里究竟隱藏著什么?”“如何走進你的前世?”“打開前世會對你的今生有何幫助?”等問題,對于想要了解前世輪回,想要深入探索自我內心世界的人來說,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美)泰德·安德魯斯 ·倫理學 ·6.2萬字
作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講席教授之一,桑德爾曾在全球掀起過“公正”熱潮。他教授的《公正》課程,是哈佛大學有史以來累計聽課人數最多的課程,并成為哈佛大學首個免費公開課。在其新作《金錢不能買什么:金錢與公正的正面交鋒》中,邁克爾·桑德爾論述了當下最為突出的道德問題之一:在我們這個世界,任何事物都可以出售,這個世界難道沒有問題?如果是這樣,我們又該如何防止市場價值觀侵蝕本不該由它們主導的領域?市場的道德界限又何在?
(美)邁克爾·桑德爾 ·倫理學 ·18.9萬字
2006年一次社會大調查,題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調查對象是隨機抽取的10000對老年夫婦。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兒女為自己做的事情”一欄中,98%的老人都選擇了“抽時間多陪陪父母”這一選項,而選擇“給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費費用”的僅占不到1%。在“最希望過的日子”一欄中,竟有87%的老人選擇了“和兒女一起吃團圓飯”這一選項,而選擇“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兒女在一起時心情最愉快。
裴鈺 ·倫理學 ·15.8萬字
本書包含300則濃縮智慧囊括識人觀事、慎斷是非提升自我、防范邪惡等為人處世之道是公認洞悉人性和完善自我的智慧奇書問世400年,暢銷400年
(西)巴爾塔薩爾·格拉西安 ·倫理學 ·5.7萬字
此書是中國第一本倫理學史著作。作者先在緒論中將倫理學與修身書、倫理學史與倫理學進行區分,正文中又把中國倫理學史分為先秦創始時代、漢唐繼承時代和宋明理學時代三個時期,對各個時期倫理學說之淵源進行考察,而后分別論述倫理學家之思想,實為中國倫理學史的奠基之作。
蔡元培 ·倫理學 ·6.6萬字
《論人類不平的起源和基礎》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進行翻譯。譯文尊重盧梭當年應第戎學院征文而執筆的寫作原意和部分詞匯的專業用法,更加精準流暢。開篇導讀,幫助讀者對盧梭以及對這部著作進行一個提綱概括式的了解,減輕名著入門難的障礙。本版《論人類不平的起源和基礎》新增盧梭當時于論文寫成后又添加的19個補充注釋,使讀者更加全面的了解盧梭在寫作過程中的哲學思辨,延伸的知識也令本著作更加立體。還收錄當年日內瓦著名博物學家博納(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筆名寫信反對《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后,盧梭親自雄辯答復博納質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經典版本。
(法)雅克·盧梭 ·倫理學 ·8.1萬字
“股神”巴菲特認為,判定任何特定公司是否具備競爭優勢在于它是否擁有寬廣的、可持續的“護城河”。圍繞“城堡”挖掘的“護城河”將競爭者擋在“城外”,從而保證公司的利潤。該理念同樣適用于個人:人生就像一家公司,要想經營好這家公司,打造“護城河”,就要建立自己的核心優勢。《人生護城河: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優勢》通過以始為終、思行合一、高度透明、多點支撐四個理念以及基于這些理念所開展的實踐闡述如何經營人生有限公司。以始為終是指要有終局思考力,學會站在未來看今天,從而找到“對的事”,并堅持做一輩子。思行合一就是要明確支配自己行為的理念,繼而不斷地踐行。高度透明是指要經常談失敗、談焦慮、談坎坷,勇于發現自己的不足,時刻與外界交換“能量”,從而提高自己。多點支撐就是要在追求財務自由和精神自由的路上多尋找其他支點,以使人生之路更加寬闊。通過踐行以上理念,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真正的優勢,獲得個人成長的方法論和策略,進而打造“護城河”,掌控自己的人生。
張輝(@輝哥奇譚) ·倫理學 ·14.9萬字
《倫理學》一書是斯賓諾莎的主要著作,他的哲學思想基本上都表述在這本書中。他寫這部著作花費了十多年的功夫,從1662年寫起,到1675年才完成。斯賓諾莎的世界觀是在尼德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急劇發展的時期形成的,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他的哲學思想應該看作是對資產階級自由的論證。
(荷蘭)斯賓諾莎 ·倫理學 ·16.6萬字
《人生哲學》在擷取各種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把它們融會貫通,連成一片,用科學方法講述了有關人生的學問。它聯系中國的傳統講述人生知識,對青年的思想發展、人生路程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它探求哲理,周詳審慎,力避偏頗,是一部切實可行的人生教科書。
杜亞泉 ·倫理學 ·13.3萬字
魅力是影響我們一生的關鍵技能。無論你是想讓別人喜歡你、信任你、追隨你;還是希望意見獲得采納,提高工作效率;魅力都能讓你如愿以償!但是,我們往往對魅力有這樣的誤解:性格外向、左右逢源的人更具魅力。有魅力的人一定要長得漂亮。我們必須通過刻意改變自己來提升人格魅力。魅力并不是天生的,你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掌握它。在《精英的人格魅力課》中,奧利維婭系統拆解了魅力的3大要素,詳細解讀了魅力zui有效的4種風格,并闡述了在各種特殊情境下,我們該如何展現魅力……通過一系列專門的練習,你也可以找到適合你的魅力,從而更具影響力、說服力以及鼓舞人心的能力。
(美)奧利維婭·福克斯·卡巴恩 ·倫理學 ·13萬字
臣服是否代表軟弱、失敗或者放棄?臣服是否是一種不好的品質,需要被摒棄?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抵抗到底還是適時放下?在生活、工作等領域,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并恰當利用“臣服”?在《臣服的力量》一書中,蜚聲國際的能量治療師兼醫生朱迪斯·歐洛芙詳細剖析了何為臣服,以及如何應用臣服。朱迪斯認為,臣服指的是懂得何時堅持,何時放下,全然擁抱當下的變化。而這樣的臣服具有強大的力量,能讓我們擁抱更多的可能性,收回錯用的抵抗,擺脫完美主義、害怕失敗、過度敏感、思慮過多等帶來的問題。朱迪斯還告訴我們,臣服是一種與自己,與他人,與外界事物達成和解的藝術。通過《臣服的力量》一書,朱迪斯結合精神醫學、直覺療愈和靈性指引,詳細剖析了在面對金錢、工作、愛情、病痛、死亡等11大人生課題時應該怎么做。很多時候,當我們不問成敗反而能輕易地達成目標。
(美)朱迪斯·歐洛芙 ·倫理學 ·17.4萬字
作者薩姆·哈里斯,被《美國連線》雜志評選為2012年影響世界的50人之一,他是顛覆道德世界的科學勇士,著名的神經科學家、哲學家、公共知識分子、暢銷書作家,他用最精悍的文字解答最深刻的問題,讓科學來為哲學注解。人類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討論了上千年了,電影《云圖》中都可以看到對自由意志,因果關系和決定論的探討。不過,在研究這個問題的人群中,神經系統科學家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不光只是一個哲學問題了,它也是科學問題,是關于人類如何感知世界的問題,是我們從怎樣的規模和層面看待世界和宇宙和“更大的世界”的問題。本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探討了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對我們認識世界,改變世界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美)薩姆·哈里斯 ·倫理學 ·5.2萬字
在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大量的大眾習以為常的、深刻影響大眾認知和行為的“普遍共識”——“社會敘事”——我們應該事業有成、應該追尋真愛、應該養育孩子,等等——這些“美好生活的神話”對我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做出了規范,無論我們是否喜歡,它們都會影響我們。有時它們確實能給生活提供指導,讓我們活得更簡單、輕松。但作者對此提出了質疑——這些傳統的“社會敘事”,本質上還是“故事”,并非源于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那么,對我們的觀念和行為影響頗深的“社會敘事”有哪些?如何看清“社會敘事”的真相?作者從經濟學、行為學、心理學、社會學的視角對此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從“追求”“關系”“負責”三部分進行講解,試圖重塑人們對“社會敘事”的認知,并尖銳地指出:大眾常常被默認為正確的“社會敘事”所欺騙和蒙蔽,從而不知不覺地陷入“敘事陷阱”——那些“社會敘事”可能是謊言。作者對長期以來影響我們認知和行為的“社會敘事”傳統觀念進行了剖析,使我們得以反思和重新審視自己的觀念,解放思想,并了解正確的認知和行為到底是什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生活得更幸福。
(英)保羅·多蘭 ·倫理學 ·11.1萬字
一直到19世紀末,倫理學與規范倫理學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爾的《倫理學原理》出版,宣告了另一種倫理學即元倫理學的誕生。爾后半個多世紀,元倫理學在西方倫理學王國一直居于主導地位。20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美德倫理學的興起,以及道德心理學研究的復興,倫理學研究呈現出了規范倫理學、美德倫理學與元倫理學鼎足發展的局面。而由摩爾所倡導的元倫理學研究的哲學意義,仍然是當代倫理學大家關注的重心。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摩爾的《倫理學原理》才被列選為20世紀前半葉第一部倫理學經典名著。
(英)G.E.摩爾 ·倫理學 ·16.3萬字
哈佛最具影響力教授邁克爾·桑德爾爭議性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部作品!在書中,作者敏銳地指出,人類利用高科技手段追求完美正在成為一種愈演愈烈的趨勢:父母將可以在基因超市中自由定制子女的先天特質;運動員將可以通過基因改造提升賽場表現;學生將可以通過服用記憶藥片代替寒窗苦讀……這究竟會帶來個體的徹底解放,還是社會的無限混亂?
(美)邁克爾·桑德爾 ·倫理學 ·5.8萬字
這本書主要探討的是古人所面臨的倫理上的兩難困境,其中不乏一些相當有趣的問題。諸如親情與國法孰先孰后;法律條文是否應該向全社會公開;敵人陣營里的起義者是否應該受到我們的熱情接納;一切的侵略戰爭是否都是非正義的;在利益足夠大的時候,見利忘義是否才是唯一合乎道德的選擇……全書以學貫中西古今的現代視角反觀古代中國社會,敘述旁征博引卻流暢自然,直抵觀念核心而不晦澀難懂。即便是最普通的讀者也能看懂全書,在妙趣橫生的文字中尋蹤索跡,從中洞悉真知灼見,體會到智慧與思辨的趣味。
熊逸 ·倫理學 ·17.8萬字
我們作為正人君子的自我形象總要接受懷疑主義、相對主義、虛無主義的拷問。許多人憂心忡忡,擔心在一個諸神退隱的世界中,科學已揭下我們的面具,使我們顯形為由基因所命定的生物:狹隘自私、黨同伐異,或爭強好勝、咄咄逼人。作者在本書《我們時代的倫理學》中探討了出生、死亡、幸福、欲望、自由等主要倫理問題,努力想說明人應該如何思考生活的意義;并提醒我們,應該對那些經常主導著道德論辯、事實上不過是誘人噱頭的絕對原則保持懷疑。
(英國)西蒙·布萊克本 ·倫理學 ·7.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