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他是清朝第一才子,兼通史、地、算、樂、文、書,尤以詩詞名冠天下;他是康熙御前侍衛,文武雙全、英姿勃發;他出身于宰相府第,卻厭倦權力爭斗、名利枷鎖;他寄情詩詞,俠骨柔情,卻天妒英才,三十即逝。王國維稱贊他:“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梁啟超評價他:“容若小詞,直追后主。”乾隆看過《紅樓夢》后曾斷言: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而作為一代權相明珠公子的納蘭容若,畢生的精彩,滿腔的惆悵,至深的感情,富貴于我如浮云的境界,且聽本書慢慢道來。
曉夢 ·文學家 ·11.1萬字
羅曼·羅蘭視托爾斯泰為其精神導師,托翁的人道主義情懷深深感動著他。于是,研究托翁的藝術創作、書信,甚至同時代人的回憶文章就成為羅曼·羅蘭表達其對托翁仰慕之情的媒介。于是,一部不朽的《托爾斯泰傳》誕生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詳盡研究成為這部作品的堅實基石,羅曼·羅蘭以其不凡的洞察力,向讀者展現了一代文學巨匠創作個性中所有的重要方面。
(法)羅曼·羅蘭 ·文學家 ·6.7萬字
艾德蒙·錢伯斯爵士1930年出版的兩卷本《威廉·莎士比亞:事實與問題研究》是全球莎士比亞研究領域公認的經典巨作。本書則是英國詩人、劇作家、文學評論家查爾斯·威廉斯為該書所寫的節本,包含了原著全部有關的文件和軼事,唯一的刪節是連篇累牘的法律術語。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泰斗、已故水天同先生全力推薦為“莎學必讀書”。蘭州大學資深教授、著名翻譯家蒲隆先生親自操刀校譯,彌補了該經典著作一直未有中譯本之缺憾。
(英)查爾斯·威廉斯 ·文學家 ·9萬字
黃仲則是詩歌奇材,可惜無緣生于唐宋,雖有才華,但與時代格格不入。他英年早逝,卻留下兩千余首傳世詩章。評家贊仲則詩俊逸豪放神接李白,綺麗迷離似李商隱,且將其與納蘭若容的詞,并稱清代文壇雙璧。本書中,安意如以細膩優美的文筆,通過對于黃仲則詩歌和人生經歷的精辟評析,并將其與秦漢以來優秀的詩人、經典的詩詞對比,真實重現詩歌圣子不世出的才華、悲惋曲折的一生。
安意如 ·文學家 ·17.3萬字
本書是朱自清的自述回憶性作品,作者本人從人生傳奇、思想寫作、家庭朋友三個方面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做了栩栩如生的回憶。它樸素縝密、風格沉郁、語言洗煉、文筆清麗,極富真情實感,為中國自傳性作品的寫作樹立了典范。作者從沉溺于寫作與研究、講臺與書齋的文人學者,成為一個走到時代前列的斗士,其坎坷的經歷、糾結的思想、曲折的道路,都籠罩著一層傳奇與神秘的色彩,也讓游走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大眾得到人生的啟迪。它從大量的為人們忽視的材料中發掘出一個與印象中不同的,但又是非常熟悉的已走進無數人記憶的智者形象,會讓讀者重新全面地認識這位大師。作者通過自己那些極具感染力而每個大中小學生又必須讀的作品,走進了幾代人的記憶,成為他們的“精神導師”,在中國人中有極高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他的人生對廣大青少年的成長,又是一部形象的勵志書。作為中國人“精神導師”的朱自清,有更多的大眾讀者需要他。
朱自清 ·文學家 ·10.3萬字
他被譽為李白、杜甫之后別開生面、能夠自成一家的詩人;他的詩擁有華麗的語言、美好的意象、鏗鏘的音調,受到無數人的喜愛,然而千載之下,眾說紛紜,像謎一樣存在——他就是李商隱。《美玉生煙——葉嘉瑩細講李商隱》為葉嘉瑩2013年在溫哥華李商隱講座的整理稿,共六講。葉嘉瑩女士從自己在不同年齡階段讀李商隱詩歌的感受出發,結合李商隱坎坷的人生故事,為讀者細細講述李商隱詩歌深微幽窈的心靈境界以及無處不在的濃郁的悲哀。
葉嘉瑩 ·文學家 ·15.3萬字
“三島有個非常大的本領,就是使人覺得自己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死后,每個朋友都不得不承認,他們了解的三島只限于他有意袒露的局部。”西方最早的三島傳記之一,研究三島的重要參考文獻,為讀者提供更多線索,稍稍走近這位謎一樣的天才作家,這是借三島諸多親友的眼看到的三島,也是從三島的文字里讀到的三島。國內首次引進,填補了該傳記在中文版上的空缺。我認識三島是在1964年,當時我開始翻譯他的一部題為《午后曳航》的小說。之后兩年,我經常與他見面。我在他書房一呆就是幾個小時,直到深夜他開始寫作。我常常是他聚會的客人中唯一的外國人。那是讓我興奮陶醉的時期:我二十四歲,一個東京大學文學院的學生,和日本最有名的小說家交上了“朋友”。當然我們并不是真正的朋友。從三島的角度看,他可能是喜歡和我在一起的。我可能是他遇到的唯一既擅長翻譯,又在扳手腕時能夠贏他的人。我確信這一點很重要。可是在1965年底,我讓他生氣了。在他以為我會翻譯他新出版的小說時,我卻拒絕了,他決定不再和我來往。……四年后他的死訊傳來,我決定寫一本書。
(美)約翰·內森 ·文學家 ·15.7萬字
本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傳記。記錄了奧斯特洛夫斯基坎坷而又充滿激情的一生。幼年時期雖然家境貧寒,卻不失求學之心;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少年時期即投身革命,為保家衛國而戰,身受重創而不悔,離開戰場依然一心為革命;青年至中年時期,在朋友、愛人的幫助下,艱難執著地進行文學創作,殫精竭慮,至死方休。
王志沖 ·文學家 ·19.1萬字
《魯迅傳》是許壽裳回憶摯友魯迅先生的作品集,完整收錄了《亡友魯迅印象記》和《我所認識的魯迅》兩部分內容。作為魯迅精神當之無愧的深刻的理解者,許壽裳以事實為根據,將傳主的經歷、行狀、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思潮中加以考察,從多角度進行觀照,力圖描述一個真實的魯迅。
許壽裳 ·文學家 ·10.9萬字
本書收錄了當代著名作家張抗抗關于文學創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學創作道路上對人生、社會和歷史諸問題的思考,體裁涵蓋回憶性的隨筆散文、創作談、訪談、序跋等。
張抗抗 ·文學家 ·17.6萬字
本書是關于《平凡的世界》作者、著名作家路遙的一部長篇回憶實錄。上部“激流中的水手”,對路遙的成長軌跡娓娓道來。中部“兄弟情深”,細訴作者和路遙長達三十年的交往和友誼。下部“說說也無妨”,追憶路遙的人生“花絮”和難以歸類的故事。作者和路遙識于微時,患難與共三十載。因為是朋友寫,所以更加可信;因為是作家寫,所以更加生動。
海波 ·文學家 ·9.4萬字
《納蘭容若詞傳》在詳實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用優美異常的文字,帶我們回到清初,吟誦清婉的飲水詞之間,用一幀幀剪影,連綴出一代豪門公子、清朝詞人凄艷矛盾的一生。他本是平步宦海的達官顯貴,但他對仕途不屑,對富貴輕看,超然塵外。他本以為和盧氏“一生一代一雙人”,卻不想沉浮人生,只能恨天地無情……如果他是個普通人,也許會過得更幸福,然而他是文武雙全的英才,怎不讓天妒?不禁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孔祥秋 ·文學家 ·13.1萬字
本書由中國現代文學史學者陳漱渝親筆撰寫。女作家的情感世界,總是伴隨著她們的創作。作為一個感情強烈而復雜的女作家,丁玲的情感世界與其創作關系緊密,從中也可透視那一時代知識女性的精神世界。她身上,更連接著那個激情洋溢、風起云涌的時代。丁玲一生既獲得過巨大榮譽,也遭遇過巨大挫折。從她的情感生活里,可以看到她真實的本性。本書資料翔實,論述嚴謹,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陳漱渝 ·文學家 ·12萬字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的一生是以近乎“完人”的形象出現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他像屈原一樣,在南宋風雨飄搖的政治環境中,一生都在為恢復中原、統一中國而歌唱。愛國者已成為他詩詞的主旋律。本書以“心之向往”作為內容的核心和驅動力,用25組短句勾勒出詩人的一生,聚富表現力。
靳國君 ·文學家 ·9.2萬字
《老舍自述》從老舍全集中遴選出來的若干篇文章組成,這些文章能勾勒出作者一生的經歷——從出生到去世的全過程。為了做好《老舍自述》,編者在遴選過程中,可謂是費勁了心思,力求選出能反映他生平的作品。
老舍 ·文學家 ·13.2萬字
納蘭容若,清初詞人,大學士明珠之子,天資穎慧,博通經史,工書畫,善騎射。康熙朝進士,官一等侍衛。三十一歲時因寒疾而歿。有《側帽集》、《飲水詞》、《通志堂集》傳世。納蘭詞“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直指本心”,被王國維譽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武芳芳 ·文學家 ·11.9萬字
在文學界,瑪格麗特·杜拉斯被認為是與日本的村上春樹和中國的張愛玲一樣重要的“時尚雜志”,她引導了世界文學的新風尚,文字隱秘、沉郁,又幻美如茶毒,同時她的作品中總是帶有鮮明的自傳性,充滿著酷熱、暴風雨、酒精、煩躁不安和閃電般的愛情等等,令全世界的眾多讀者為之深深著迷。正因為如此,她成為了通往法國當代文化的一條重要通道。然而,若要用文字來描述杜拉斯卻又是非常苦難的,她有時候溫柔多情,有時候卻暴躁激烈,她的人生經歷更是驚世駭俗,放蕩不羈,但她本人卻不以為然,只是淡定地自我定義,“我是作家,其他的都盡可能忘掉。”事實的確如此,杜拉斯一生創作了七十多部作品,寫作和愛情成了她生命的全部,也塑造了她的與眾不同。
梵一 ·文學家 ·13.5萬字
他出身官宦世家,卻屢遭戰火摧殘和親人離世之苦。入仕之后,他同情“永貞革新”,結交革新志士,抨擊帆鎮巨宦,勤政為民,造福一方百姓,深得愛戴。本書作者用唯美的文字,用全新的視角,對白居易的詩與人生進行解讀,挖掘人生沉浮背后的內心情懷。
翟葉 ·文學家 ·14.6萬字
一代思想家的個人小史,一個思想大變革時代的社會觀察。伏爾泰是法國啟蒙時代的代表人物,啟蒙時代又被稱為“伏爾泰時代”,后世作家如雨果、博爾赫斯都是他的忠實讀者;伏爾泰一生著作頗豐,全集近百卷,哲理小說是其所有著作中最受讀者歡迎的部分,是法國中學生必讀書目;采用傅雷先生經典譯文。《伏爾泰傳》是法國著名傳記作家、法蘭西學院院士安德烈·莫洛亞的傳記作品,從伏爾泰出生時的法國社會環境寫起,直到伏爾泰在耄耋之年回到法國,受萬眾歡呼為止,對伏爾泰的思想、創作和生活做了詳盡中肯的評述,是了解伏爾泰其人其文的重要參考。有人說,十七世紀是路易十四的世紀,十八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在莫洛亞的筆下,伏爾泰走下神壇,成為一個頑皮的孩童,一個反叛的少年,一個性情飛揚而不斷受挫的青年。他在成功與磨難中認識了社會與人生,在流放與牢獄中愈發堅韌。《伏爾泰傳》是一代思想家的個人小史,亦是一個思想大變革時代的社會觀察。
(法)安德烈·莫洛亞 ·文學家 ·4.6萬字
李白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古代詩人,他深受人們愛戴,被尊稱為“詩仙”。李白的經典詩歌作品傳誦眾口,婦孺皆知。李白的生平事跡和他的個性,跟他的藝術特色一樣令人企慕,讓令人津津樂道。《李白傳》是當代著名李白研究專家安旗先生根據詩人作品展開撰寫的一部作品。該書不僅立論嚴謹堅實,而且文筆省凈利落、氣脈暢達,具有很高的文學性,可以說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傳記作品。
安旗 ·文學家 ·1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