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孫犁是一位人們熟知的作家。提起他,人們就會想起他那種“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荷花淀”風格,想起文學史家稱道的“荷花淀派”。由于傳記作者對孫犁的生活和創作經歷的深刻了解,對其作品的獨到研究與藝術把握,以及作者明麗流暢的敘述筆調,這部傳記給我們生動描寫了孫犁的生活和創作道路,再現了這位作家在現代文壇上的獨具風采,揭示了他的富于啟迪、意蘊豐厚的人生奧秘。本書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迄今為止孫犁傳記作品中的佼佼者。
郭志剛 章無忌 ·文學家 ·30.9萬字
本書評述了賀敬之從出生到耄耋之年漫長而獨特的人生歷程。撰者從傳主的革命人生道路和文學創作道路的內在聯系上入手,詳細描述了賀敬之如何從一個貧苦農家子弟,逐漸成長為一名著名的劇作家、詩人、文藝理論批評家、革命文藝家、黨政部門文藝戰線重要領導人的過程。撰者還條分縷析地論述了傳主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創作成就,如《白毛女》《放歌集》《心船歌集》等,以及其作品的思想藝術特征、美學價值及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與意義,多方面展示了傳主真實、精彩人生。
何火任 ·文學家 ·33.2萬字
本書作者,曾陪同金庸回鄉,以及為《鹿鼎記》尋根,作者和金庸與夫人,在那秋天最美好的行走中,甚或可以說,是一種輕松愉快、同吃同住的那些日子里,達到切近觀察,回憶聊談,互相問答,詰問歷史與人生,于如此近距離接觸中,得到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從而追溯金庸家族、金庸近百年的人生歷程,分析金庸的作品,為讀者解讀了金庸,那非常人所能闡明的一生,決非一個“俠”字,可涵括他復雜多變、波瀾壯闊的人生,也非一個“儒”字,能賡續他祖輩留下的儒家志業。全書以1949年為分界線,將金庸一生分上下兩篇來敘述,將金庸的個人命運軌跡置于時代巨變,又緣于一種機緣和命運,為我們留下了永遠讀不盡讀不完的篇章。“金庸”兩字,讓我們讀出:一部個人傳記,一個時代的“史記”。
張建智 ·文學家 ·24.9萬字
葉嘉瑩生前親自審訂并認可深入、系統解讀葉先生的百年心路和學術歷程。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境,過樂觀之生活。“弱德之美”在隱曲存在的同時,以一種更為強大、持久、堅韌的力量來承受、抵抗外界之勢力……葉嘉瑩之所以成長為一位優秀詩人,關鍵不在于她與前人的相似性,而在于她廣泛汲取了前輩詩人的精華,在詩歌中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她不同于李商隱的哀感凄艷,而是堅強明朗;她既有杜甫的深厚情懷,又有陶淵明的人生智慧;她把陶淵明的小我圓融升華為杜甫的大我,又將杜甫的大我情懷以陶淵明的固執態度運用到詩詞事業中,最終完成了自我的生命與詩歌,這是她的獨特之處。
李云 ·文學家 ·25.8萬字
文徵明是一個典型的儒者,是古代文人中的一個典型。他在詩文寫作、書畫創作、書畫鑒藏、刻帖等領域均有非凡成就;他性格溫和,言行謹慎,廣泛交游,頻繁出行,得享高壽;他出身普通官宦家庭,生活條件并不優越,大半生熱衷仕進,最終卻隱居于市數十年,以文墨終老,德尊行成,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本書從文徵明家世、教育、經濟、交游、詩文寫作、書畫創作、書畫鑒藏、刻帖、授徒、思想、藝術趣味等方面,分五章考察了文徵明的生活狀態,以期揭示文徵明文墨一生的豐富內涵。正文后面的兩個附錄,分別是文徵明交游人物小記和文徽明對歷代書畫家及其作品的品評,簡要呈現了文微明龐大的交際圈和他對歷代書畫家及其作品的認識。
于有東 ·文學家 ·21.2萬字
本書與《莫言指南》策劃背景相同,但讀者和內容定位互補,本書定位于更高層次的讀者。本書主要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莫言傳”,主要講莫言的人生與寫作歷程。下篇通過將莫言的作品放入中國文學百年歷史中深入分析,總結出3個核心特色,并以此來概括莫言作品的獨特個性,分為3個部分:1)“吃”的風景:著重討論莫言文學中“吃”的主題,通過“吃”把握莫言小說深處的秘密;2)“草根”共和國:主要描寫小說中高密鄉的人物形象及其鮮明風格;3)野性的風景:主要是從莫言小說的風景描寫入手,探討莫言在作品中所描摹出來的與眾不同的文學風景,從而把握莫言創作的基本思想脈絡。本文敘述流暢,文筆華麗,邏輯結構清晰,可讀性很強。作者葉開為莫言研究首席專家,與莫言關系很熟悉。《莫言畫傳》作者,《莫言畫傳》起印20萬冊,本書可為《畫傳》的姊妹篇。
葉開 ·文學家 ·29.4萬字
郁達夫(1896—1945),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革命烈士。郁達夫是現代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一位為抗日救國而在南洋殉難的作家,其代表作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她是一個弱女子》等。本書抓住郁達夫之“弱女子”情結,以所謂“頹廢作家”郁達夫的愛恨離愁為主線,力圖破解其親情、友情和愛情交織下的一些謎團。作者從史實的細微處出發,挖掘和討論了郁達夫自己和友朋筆下的令人失望的郁達夫的“尊容”,而后從前人忽視的細節和角度一一分析了郁達夫與新文化運動中的巨匠和大師如胡適和魯迅的來往和友情,以及他與同輩人物如徐志摩、林語堂等人的交往;并根據郁達夫的日記與王映霞的回憶,綜合朋友們留下的細節,重構了郁王戀愛、婚姻和婚變的過程,仔細討論了“第三者”的問題;最后結合文獻和田野,實地考察了郁達夫在新加坡留下的雪泥鴻爪。本書推進了郁達夫親情、友情、愛情及其創作中許多關鍵議題的研究。
楊斌 ·文學家 ·30.3萬字
《元好問傳論》是安徽師范大學詩學研究中心“中國詩學研究專刊”叢書之一種,圍繞宋金時期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的生平和作品,對其進行多角度的述評、考論,展現出被特殊的歷史時代裹挾的這位大文豪的人生際遇與歷史貢獻。上篇以元好問身世、生平、家庭為中心,結合其作品的解讀,系統梳理其生平的疑難問題,并兼及其民族、政治、軍事、文學等方面思想,述中帶論。下篇以十個專題的形式,以問題為中心,考論結合,深入探討詩、詞、文中的薄弱環節,以及他在史學、醫學、書法等方面的成就。
胡傳志 ·文學家 ·23.7萬字
日本國民作家、日本現代小說之父,他筆下那陣痛般的生活,那難以維持的正直和尊嚴,以及那總是遙不可及的幸福,總能讓讀者們驚醒。細致鉆研漱石3年后,我(作者)關于漱石的各種想象拼貼成了一幅令人不安的肖像畫。和同時代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一樣,漱石一輩子都是個極度緊張的孩子:對極喜或極厭的事物十分較真,挑剔,高傲,時而高談闊論,時而沉默內向,陰晴不定,難以捉摸。普魯斯特年少起體弱多病,漱石成年后孱羸欠安且神經衰弱,常常備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這些痛苦本可能使他冷酷、尖刻、乖張甚至暴力,但是他依然可以表現溫暖,并用文字表達悲憫。——摘自本書作者前言
(美)約翰·內森 ·文學家 ·22.6萬字
本書是一位資深文學組織者、評論家自敘人生故事的紀實力作。作者多側面、全方位地回望、勾勒了自己90個春秋走過的平凡而獨特、多彩又多味的人生路、文學路。全書分為“我與作家協會”、“我與兒童文學”、“我的良師益友”、“我的筆耕生涯”、“我的家風親情”、“我的夕陽時光”六輯。試圖通過它反映大時代里一個普通知識分子的人生軌跡和心路歷程。作者以真摯的感情、樸實的文筆真實生動地記敘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和心路歷程。這是一本給讀者以人生啟迪和審美愉悅的人物自述,也是一個兼具賞讀價值和史料意義的優秀文本。本書大部分文章是已發表、出版的,也有若干篇章是新加進去的,估計總共有25萬字。
束沛德 ·文學家 ·26.3萬字
陳銓,具有強烈民族情懷的知識分子,也是一個深具浪漫氣質的小說家、戲劇家,同時又是一個卓有成績的學者和業務精湛的大學教授。本書以“新材料,新發現,新問題”為基本原則,成果中大量使用了新發現的史料,即大量家書、日記、手稿等一手資料;以傳為經,以評為緯,力求史、傳、評有機結合,全面的對陳銓的生平、業績、行跡等展開了信實可靠的考述與評估,對于構成傳主一生重要事跡,如他對中德文化所作的堪稱篳路藍縷的比較研究,他的對尼采等德國哲學、文學的介紹,他與“戰國派”的關系及其主張,他的戲劇創作與實踐、特別是抗戰時期引起轟動也引發批評非議的《野玫瑰》風波,他作為清華畢業、留學歐美的一代學術精英在時代中的奮發與浮沉等等,都做了有益的、具體深入的學術探究。同時也對傳主所處的時代、所接觸的人物,如吳宓、林同濟、聞一多、沈從文等,做了有價值的、真切細致的體現與反映。本書部分章節已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過。
孔劉輝 ·文學家 ·24.2萬字
他是才華橫溢的故事家,也是有史以來極負盛名、在世界范圍內擁有眾多讀者的作家,然而,在賽琳娜·黑斯廷斯這部里程碑式的傳記問世之前,薩默塞特·毛姆(1874—1965)的真實人生從未被完整講述過。憑借前所未有的大量私家檔案、扎實研究和強健的筆力,黑斯廷斯在本書中揭開了毛姆的神秘面紗,其生平交往與文學創作令人著迷的復雜真相也得以水落石出。《毛姆傳》是一部史詩般“難以超越的文學傳記”(《觀察家》),一段熾熱的情感史,是對薩默塞特·毛姆非凡一生的權威記述。本書為首部中文全譯本。
(英)賽琳娜·黑斯廷斯 ·文學家 ·49.1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六大家中,較之其余五人,茅盾的傳記作品一直缺少重量級、高品質的作品,這是與傳主本人有關系,也是由于缺少必備的史料積累。近年來關于茅盾的一些新的史料陸續被發掘,寫作一部成熟的茅盾傳記成為一種可能。作者是茅盾研究作家,潛心研究茅盾數十年,寫作一部值得歷史檢驗的茅盾傳記是作者的夙愿。此次茅盾傳,將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對茅盾一生中的諸多曾厘不清的事實重新考證辨析,諸如茅盾的家族,茅盾在商務印書館工作的具體情形,以及對茅盾回憶錄中的許多事件進行補充和修正。簡言之,這是一部既有史料價值又多有創見的一部茅盾傳記。
鐘桂松 ·文學家 ·37.4萬字
《一輩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歷練》講述在回首往事七十七年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一個詞叫做“活法”。我經歷了偉大也咀嚼了渺小。我欣逢盛世的歡歌也體會了亂世的雜囂。我見識了中國的翻天覆地,也驚愕于事情的跌跌撞撞。有時候形勢的波譎云詭令人暈眩,有時候禍福的說變就變,叫人以為是進入了荒誕的夢境、是在開國際玩笑。見過上層的討論斟酌,也見過底層的昏天黑地與自得其樂,還有世界的風云激蕩,我畢竟訪問過中國大陸境外的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我感受了呵護的幸運與“貴人”的照拂。我也領教了嫉恨者明槍暗箭的無所不用其極:他們好累!然而這些只能叫遭遇,只能叫命運,只能叫機緣,只能叫趕上點兒了,這仍然不是活法,不是你老王某某人的笑聲與熱淚,不是你老王的絕門兒與絕活兒。遭遇是外在的,而活法全在自身的選擇。
王蒙 ·文學家 ·29.4萬字
蘇東坡以其天縱之資,縱橫于儒、釋、道之間,在詩、詞、文、書、畫方面皆登峰造極,另辟新界。他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備,只因襟懷蒼生,而使其生活寄于風雨,歲月失于道路,命運困于黨爭。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早已沒入歷史的塵埃,而他所代表的偉大人格與社會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輝。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性格鮮明,形象飽滿,可親可敬,躍然紙上,堪稱人世間完美的理想人格。
林語堂 ·文學家 ·21.8萬字
一部影響深遠的魯迅思想傳記,代表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知識界努力沖破啟蒙話語,力圖回到“魯迅本身”,從個體生存的心理結構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讀魯迅的重要嘗試。作者以魯迅的人生歷程和思想發展為經緯,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氣”和“絕望”為主軸,把魯迅思想氣質中的懷疑、矛盾、陰郁乃至黑暗刻畫得深入骨髓,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會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鳴中,感受到作為一個人的魯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劇。作者曾解釋如此理解魯迅的原因,是“想要打破那一味將魯迅往云端里抬的風氣,想要表達對魯迅的多樣的情感,不僅僅是敬仰,是熱愛,還有理解,有共鳴,甚至有同情,有悲哀;我更想要向讀者顯示生活的復雜和艱難,不僅僅是魯迅,也是我們自己,不僅僅是過去,也是現在和將來”。
王曉明 ·文學家 ·23.5萬字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是藝術上的全才和天才。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充滿波折,但其為人豪邁,思想通達,人格獨具魅力,倍受后人景仰。本書以蘇軾詩詞為基礎,將其政治作為、文學創作和人生志趣融為一爐,細膩而生動地展現了蘇軾豐富多彩的生命歷程。
王水照 崔銘 ·文學家 ·31.8萬字
季紅真費時多年創作的一部全面記錄蕭紅一生傳奇經歷的傳記作品。本書空間上以大視角從蕭紅出生的東北大地寫起,縱向從北至南自蕭紅生長的黑龍江呼蘭河畔寫到她最后葬身的香港淺水灣旁,橫向自西向東兼及蕭紅旅歐、旅日的經歷;時間上梳理了蕭紅的家族歷史直至蕭紅出生,更細致地考察了蕭紅每一階段的情感與創作經歷。作者通過不間斷的實地考察、訪談和搜集資料,努力從豐富的史料中爬梳、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蕭紅。此次修訂再版,作者做了大量的修訂,文本更加完備,并提供了大量的插圖。圖文并茂。
季紅真 ·文學家 ·43.7萬字
一部全景式展現大唐詩壇的集體傳記,那些唐詩經典名篇里藏著的往事。每個詩人都是自己的傳奇,每一首唐詩都有它的故事。駱賓王、王勃、張若虛、賀知章、孟浩然、王維、王昌齡、王之渙、李白、杜甫、韋應物、白居易、元稹、韓愈、孟郊、賈島、劉禹錫、柳宗元、杜牧、李商隱、溫庭筠……那些鮮衣怒馬的少年,那些充滿詩意的別樣靈魂,唐詩空中這些璀璨奪目的星星,繪成了一軸展現盛世大唐的風華與氣象的精彩畫卷。本書融時代背景、人物傳記、詩歌鑒賞于一體,闡明了唐詩的總體發展脈絡,敘述了八十多位詩人的人生軌跡,對百余首經典詩作進行了鑒賞品讀。力圖完整真實地呈現唐代詩人的人生經歷及歷史背景,讓讀者在唐詩中讀懂詩人的人生,在詩人的快意人生中讀懂唐詩。
包勁松 ·文學家 ·28.9萬字
在大眾視野里,弗吉尼亞·伍爾夫常常要么是一個性冷淡的脆弱女作家,要么是一個遠離真實世界、矯揉造作的唯美主義者。林德爾·戈登通過伍爾夫的小說作品以及日記和書信重構出這樣一個伍爾夫:她是強健的步行愛好者,努力工作的職業作家,更是“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探索“人類處境的千奇百怪”。林德爾·戈登想要呈現的并非常規的線性傳記敘事,而是在真實性所能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詳盡地追蹤記憶和想象在伍爾夫一生中的持續流動。戈登同時論證了這種傳記方法正是伍爾夫的發明,也曾由她實踐,背后是一種全新的重視無名者的歷史觀。原書最初出版于1984年,2006年戈登在新材料的基礎上,從新世紀的女性主義視角做了修訂。本書譯自2006年修訂版。
(英)林德爾·戈登 ·文學家 ·3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