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古代尼羅河地區的居民是以怎樣的目光打量其周遭世界的呢?手中這本簡便的小書試圖為我們描畫出答案的輪廓。全書共三編,“諸神的時代”講述了世界的誕生和演變,以及埃及諸神王的統治;“活人的世界”告訴我們埃及的神靈是如何在自然界中顯現自身,以及埃及人是怎樣與周圍的不可見力量打交道的;“死亡神話”講述了古埃及人對死后世界(即杜阿特)的信仰,以及他們將在其中經歷的磨難及其最終的命運。
(英)加里·J.肖 ·普及讀物 ·10.2萬字
《貞觀之治》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 ·中國史 ·2.5萬字
《歐洲大歷史》由歷史學家何炳松在北大授課的講稿整理而成,作者以美國歷史學家魯濱孫與比爾德的經典著述為藍本,融合中西史學理論,經過精心的剪裁與編排,呈現了公元五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面貌。全書條理清晰,內容豐富,方便我們探索歐洲歷史的足跡,洞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聯系。
何炳松 ·普及讀物 ·41.1萬字
《馬王堆漢墓》是“親歷中國考古”系列之一。馬王堆漢墓是西漢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此墓的發掘是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考古隊在這里發現了歷經兩千多年而栩栩如生的轪侯夫人,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實測地圖,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醫書、彗星圖……作者傅舉有,被譽為“馬王堆漢墓文物的守望者”。作為考古隊副隊長,他在書中繪聲繪色地講述了發掘過程中的傳奇細節,精妙解釋出土文物,修正《史記》錯誤,為讀者打開西漢的文明寶庫,重現墓主的崢嶸歲月。
傅舉有 ·文物考古 ·8.4萬字
《資治通鑒》從戰國寫到五代十國,生動展現了16個朝代1362年歷史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和文化遺產的“大數據”和“超級案例集”。作者華杉用“通篇大白話”翻譯整部《資治通鑒》,同時結合歷代名家觀點和本人管理經驗,講透《資治通鑒》中對21世紀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公元619年,王世充篡隋朝皇泰主之位稱帝,兩個月后弒殺之,隋朝徹底覆亡。李淵、竇建德、王世充等人共逐隋之失鹿,經過數十年的較量,終于歸于一統。李淵憑借著李世民等一眾將領的赫赫戰功,成為了大唐的開國皇帝。但李世民與其他皇子之間矛盾也浮出水面,終于在公元626年爆發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在政變中殺死了自己的兩位兄長,成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華杉 ·普及讀物 ·16.9萬字
隆盛年繼位,無風無雨,沒有任何人跟乾隆搶皇位。乾隆繼位時,雍正已經為他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該做的事情雍正基本上都做完了。乾隆活了八十八歲,實際掌權時間超過康熙在位的時間。乾隆的一生從來就沒有離開權術,權術是他駕馭整個帝國的手段。在位六十多年,乾隆南征北戰,處處彰顯帝國的武力,也拓展了大清的版圖。至于女人和風雅,對乾隆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情調。晚年,乾隆自稱“十全老人”,意指自己立下的十大功績。在乾隆身上,流淌著先祖們征戰打江山的血性。
鹿鼎公子 ·普及讀物 ·12.6萬字
作者用簡潔凝練的語言為讀者梳理了英法百年戰爭中復雜而牽涉廣泛的歷史事件,他追尋著戰爭過程中最終使法國獲得勝利的那些變化,并將中世紀歐洲史詩中的陰謀與趣味生動地再現出來,為讀者繪制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中世紀戰爭畫卷。
(英)德斯蒙德·蘇厄德 ·世界史 ·15萬字
本書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歷史資料,介紹了一些已被后人臉譜化的歷史人物不為大眾所知的另外一面,從而讓讀者了解到他們也是優缺點并存、有血有肉的人,進而對這些歷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觀的認識,建立更為完善的歷史觀。
《伴隨》編輯部編著 ·隨筆 ·25.5萬字
從大約兩萬年前人類掌握谷物烹飪到現在,本書作者講述了世界上主要飲食的興衰歷史。透過多種飲食表面上的混雜局勢,作者揭示了烹飪譜系圖潛在的簡明規律,說明了烹飪哲學中關于健康、經濟、政治、社會和神靈信仰的周期性變化如何推動新飲食的建立,其中一些被選為帝國飲食,在全球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作者還闡述了商人、傳教士和軍隊如何將飲食跨越山脈、海洋、沙漠和政治邊界。本書的創新敘事方式將烹飪如語言、服裝或建筑,視為人類創造的事物。通過強調烹飪如何將農產品變成食物,并將全球而不是某個特定的國家作為舞臺,挑戰了支撐當代食品運動的農耕和浪漫主義神話。
(美)蕾切爾·勞丹 ·世界史 ·35.2萬字
《美國內戰史:1861—1865》以1861年到1865年的美國內戰為線索,引用大量官方記錄、日記、傳記、回憶錄、書信等資料,講述了北方聯邦軍和南方邦聯軍之間長達五年的戰爭,揭示了美國南北方矛盾的本質以及北方獲勝、南方戰敗的深層原因。書中詳細描述了布爾溪戰役、夏洛戰役、莫比爾灣戰役等重大戰役和一些重要將領的性格特征。林肯上臺為什么會引發內戰?戰爭初期,北方聯邦軍因何節節敗退?喬治·B.麥克萊倫為何屢失戰機,卻深得林肯的信任?被邦聯軍多次包圍的首都華盛頓如何一次次化險為夷?保持中立的英國對美國內戰產生了哪些影響?勢如破竹的南方邦聯軍緣何一步步走向失敗?內戰給美國南北方人民造成了哪些傷害?本書將一一解答。
(美)詹姆斯·福特·羅德斯 ·世界史 ·23.9萬字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本書精選《史記》中的代表性篇章進行注釋、翻譯和題解。
(西漢)司馬遷 ·史家名著 ·11.6萬字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黎明,也是人類文明最燦爛的時光。在談論希臘的著作中,《希臘精神》極具吸引力的一本。本書介紹了希臘鼎盛時期的作家,如品達,如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如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等;介紹了古希臘的文學、藝術、宗教;介紹了古希臘人的精神與理性以及古希臘人對待世界的方式等等。作者用優美的文筆描繪了希臘最輝煌時代的思想和藝術成就。
(美)依迪絲·漢密爾頓 ·普及讀物 ·16.4萬字
本書原名《中國近代史》,是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經典之作,也曾是大學歷史系的教材,影響廣泛。蔣廷黻以冷靜客觀的態度,敘述了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這段時間的中國歷史,對中國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以學術的形式表達了關切,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美國漢學家費正清稱蔣廷黻“執中國近代史研究之牛耳。”該書與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三足鼎立。
蔣廷黻 ·中國史 ·11.5萬字
本書集合閻崇年先生一生研究成果之精要觀點、治學之心得體會。本書匯集了閻崇年先生從1984年起,歷時近40年應邀在海內外的機關、高校、圖書館、博物館、文化團體等單位進行的多次演講的精華。全書共五編。分作“以史為鑒”和“文化遺產”“歷史人物”“讀書修身”“愛國精神”,共47篇文章。這里面有“明亡清興的歷史啟示/赫圖阿拉之問的答案/物種文化形態的解讀/三千年文化政治中心的地域變化/海洋文化的歷史短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等,還有閻崇年先如何“讀書、修身、修心、踐行、厚德、出新”。
閻崇年 ·隨筆 ·38.8萬字
本書收入五篇探討中共黨史革命根據的最新研究文章,時間橫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時期,但看似沒有關聯的五篇文章其問題根本上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處在敵強我弱,甚至雙方力量懸殊的危急關頭,都面對一系列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新問題,考察了在不同環境下的革命力量、特別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怎樣從小到大地發展起來或得到鞏固。本書還收錄了兩篇同革命根據地問題直接相關的歷史論文,因不是著重論述如何創建和發展革命根據地的,作為本書的附錄部分。全書從新發現的一手史料著手,有著與以往探討中共革命根據地文章的不一樣解談與新的歷史角度。還有,此為一直筆耕不輟、年屆九旬老先生的最新著作,首次面世,更有著別樣的意義。
金沖及 ·中國史 ·23.8萬字
許倬云先生以宏闊的視野與通俗的語言,高屋建瓴地描繪出一幅現代文明的全景圖:從宗教革命到民族國家的興起,從啟蒙運動到工業革命到近代資本主義大發展,提綱挈領,要言不煩,勾勒出現代社會的形成及發展,反思了文明進步的得與失,展望了人類的前景。
許倬云 ·世界史 ·9.4萬字
《假裝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選擇中國歷史上經濟最富庶、政治最開明、“最具幸福感”的朝代——宋朝為文本對象,形成一部“漂”在宋朝的全新生活指南,一部開啟宋朝穿越之旅的完全攻略。作者以近百萬字的史料閱讀查證為依托,以通俗幽默的方式,為讀者呈現宋朝的整個社會風貌。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職場奮斗,精英文化,婚姻家庭,時尚娛樂……每份史實,皆有出處,絕無亂造。打開書,讀者便是《假裝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的主角,以一個宋朝人的身份,原汁原味地體驗宋朝的民俗民風、社會生活,獲得歷史知識的滋養的同時,深切感受中華文化的悠久魅力。
馬驊 ·普及讀物 ·14.1萬字
本書是研究著名湘軍將領曾國荃的歷史著作。本書史料翔實,作者史學功底深厚,對于曾國荃有獨到的研究,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歷史人物傳記。從論述的主題來說,本書充分發揮了作者在史學研究方面的強項,以曾國荃為切入點研究晚清政治格局。
劉緒義 ·普及讀物 ·26.9萬字
《寫給大家的世界簡史》是一部通俗的史書,論述了從地球的形成、生物和人類的起源直到現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橫跨五大洲的世界歷史。它沒有嚴肅史著的學究氣,而且比那一時代的許多著作都要早地擺脫了民族主義乃至歐洲中心論的褊狹。書中關注的是人類文明歷程中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以平直的方式,向具有一般智力的人展示,如果文明要想延續下去,政治、社會和經濟組織將如何發展。
(英)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普及讀物 ·18萬字
《大清定局》解讀明清之際的清朝開國史,分為天命汗、皇太極、多爾袞與順治帝四篇,講述了清朝從女真族部落到統一中原的建國史。《明清破局》以乾隆四十一年開始編纂的《貳臣傳》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談論明清之際知識分子的人生選擇與歷史作為。《康熙奇局》重點研究康熙統治數十年的是是非非,從“撤藩”“權臣”“治術”“用人”“奪嫡”“傳位”等多角度,還原康熙這個鐵腕專斷又開明睿智的強權人物,揭示了康熙盛世繁榮背后隱藏著的帝王政爭機心與人性欲望。《雍正迷局》寫雍正帝如何由一個“閑人”皇子逆襲為“勤政”天子的歷史,不僅寫了他在位十三年的杰出政績,也寫了他為奪位而正名、改良的心術與背后史事。
向敬之 ·普及讀物 ·1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