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社會”有“文化”:人類學自我本土化反省
本書“讓‘社會’有‘文化’”這一命題是對中國“社會”研究中乏“文化”視角的本土化反省。同時,這也是對文化人類學中國研究的自我本土化反省。其中包括:①面對西方學術進入中國的自我本土化反省;②作為“本土人”進行中國本土研究的自我本土化反省;③歷史本土的自我本土化反省;④田野研究中的自我心靈本土化。第一部分:“名”辨學科,探討中國之“文”作為萬物相互作用之道的深刻學術內涵,進而理解“文化”作為人類行為的意義編碼體系之研究范式。第二部分:“學”歸本土,通過本土人類學及臺灣學派的中國研究,思考人類學中國研究的理論對話。第三部分:“文”言宗族,通過歷史上的宗族研究,與“韋伯命題”、弗里德曼的“邊陲說”以及“差序格局”等相關理論進行對話。第四部分:“鬼”說帝國,反省歷史上的帝國如何通過“鬼”的地方本土化促進了西南地區的國家化過程。
·19.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