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以“量化為主”的大學教師評價制度是物化邏輯滲透的結果。當大學作為知識生產機構參與到社會生產之中,大學教師的精神勞動也被納入普遍的社會交換體系中。由此,物質生產領域中的物化邏輯也開始向知識生產領域延伸,并影響著大學教師行為的評價制度。作為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大學教師評價制度的物化邏輯具有二重性:既有現實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高校認識到大學教師評價制度物化邏輯的二重性,可以通過完善教師評價制度,促進大學的知識生產。
劉盛 ·教育 ·15.9萬字
本書以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特定的研究對象,通過文獻研究法、數據分析法以及歸納分析法在定量的基礎上進行定性分析,兼顧理論和實證分析,重點剖析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運行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問題形成的根源,進而展開以“三醫聯動”推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結構性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通過比較分析法對國內部分地區“三醫聯動”的先行試點模式進行比較,從中獲取對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改革深化的經驗和啟示;并從制定價值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治理結構以及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試圖給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深化改革的路徑。
葉俊 ·社會學 ·14萬字
文字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文字早期的用途和書寫工具并不像如今這樣豐富,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也是一部重要的人類文字發展史。《人類文字簡史》從文字的起源開始,脈絡清晰、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世界上多種文字產生的歷史以及演變的過程。全書包括插圖90余幅,直觀生動地展示了各種文字的獨特魅力,在過去的近兩百年里,古埃及人的文字被破譯了,古亞述和巴比倫的神秘楔形文字得到了解釋,但還有一些文字符號沒有被解讀,古人的智慧記錄在文字中,其中很多奧秘還需要我們去探尋。本書不僅是人類文字的發展史,同時也是豐富的文字史料,為文字研究愛好者提供了解和研究的途徑。
(英)愛德華·克勞德 ·語言文字 ·8.4萬字
本書結合科技情報服務流程,從工程技術視角,融合社會(知識)計算、平行管理、社會協同、知識組織挖掘、智能推薦等多學科、多領域的內容,重塑了具有普適性的情報3.0時代科技情報服務能力體系框架,設置了科技情報服務能力構建的四層結構模型(resource-interact-analysis-coordination,RIAC模型),即將服務能力表達為情報資源保障能力、情報交互能力、情報分析判斷能力、情報協同服務能力四個層次,并探討了服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及各層能力構建的關鍵問題。
李輝 張惠娜 付宏 ·新聞傳播 ·10.6萬字
傳播和社會息息相關,傳播與社會是一體兩面,傳播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帶動了傳播的進步傳播。社區是“精神共同體”,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一定文明程度的社會總有與之相適應的媒介形態和社區結構形式。在農耕時代,對應的是“身體媒介”和“禮俗社區”;在工業時代,對應的是“復制媒介”和“法理社區”。在信息時代,對應的是“自媒介”和“媒介社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傳播渠道和范圍卻經歷了一個從人際——大眾——分眾——聚眾傳播的過程,體現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社會發展規律。
羅自文 ·新聞傳播 ·19.4萬字
2015年,商務學院近31名師生前往長三角六個地區進行為期8天的校企游學,分別就浙江人文環境(創業特點)、紹興的人文環境分析、義烏小商品城的現狀與借鑒、上海自貿試驗區的現狀分析、杭州師范大學的人才培養特點分析五個課題進行了調研。在全面了解長三角地區企業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創業環境和實際現狀等方面的基礎上,在國際化應用型商科人才模式研究、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初探等方面給出了大量的研究理論和成果。
曹海娟 ·教育 ·11.3萬字
中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是一個復雜卻又重要的議題,尤其是對一個正在向人口老齡化邁進的國家而言。現代社會和互聯網的發展,不能忽視這一群體的存在,不能使他們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孤島。本書以社會心態為切入點,采用行動愿景的分析視角,繪制了一幅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的圖景,揭示了中老年人的互聯網融入狀況、融入信息化時代所面臨的困境和機遇,以及他們在信息化時代的社會心態特點,進而提出推動中老年融入信息化時代、塑造中老年積極社會心態的建議。
高文珺 何祎金 朱迪 王曉冰 ·社會學 ·12.7萬字
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青年是中非關系的希望所在。我提出的中非‘八大行動’倡議中,許多措施都著眼青年、培養青年、扶助青年,致力于為他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更好發展空間。”青年是中非關系發展的未來,中非合作的成果惠及中非人民,更惠及中非青年。本書從中國與南非青年參與社會發展的政策、機制、趨勢、價值觀與各自特點入手,探討了中非青年如何為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做出貢獻,認為在走向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中非青年可以攜手以進、義利共擔,將中非跨越六十年的友誼傳承下去。
馬峰 顏炳文 ·社會學 ·12.1萬字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作為高等教育的四大職能,其中人才培養是其核心職能。大學文化在大學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討我國地方本科大學文化育人的現狀、問題與改進策略,以一所地方本科大學(JN大學)為案例,采用訪談法、內容分析法、文獻法等研究方法,從媒體報道的角度分析了JN大學整體文化育人的現狀,通過訪談反映出學校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三個層面在育人目的、手段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策略。
徐恪東 劉珂珂 ·教育 ·14萬字
本報告通過溯源新世紀以來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歷程,結合國內外創業教育理論前沿成果,基于全國范圍內1000多所高校40多萬名大學生的調研數據,全景式研究了中國大學生創業意愿、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并結合深入訪談、案例分析、大數據分析、回歸分析、文獻梳理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取得的成效和面臨的挑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精細化發展”的政策建議,旨在進一步推動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向縱深發展。
洪大用主編 ·教育 ·16.8萬字
本書為華南理工大學社科文庫之一種。本書在梳理我國普通本科高校社會服務現狀的前提下,在對高校社會服務價值取向、高校社會服務倫理等理論問題反思后,借鑒美國一流大學、英國羅素集團大學和日本私立大學社會服務經驗的基礎上,構建了我國普通本科高校社會服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以教育部直屬28所大學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在實證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對我國普通本科高校社會服務能力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高校社會服務能力的舉措。
麥均洪 趙慶年等 ·教育 ·18.7萬字
本書從西藏自治區社會經濟與人口、財政收支、城鄉居民收支與醫療保障情況,醫療、預防和保健機構,設備和衛生人力配置,基本醫療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對西藏自治區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進行了研究。通過對西藏自治區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現況的調查研究,本書闡明了西藏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方面取得的進展、存在和面臨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為提高西藏自治區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程曉明 ·社會學 ·4萬字
本書主要是從金代契丹人的軍事、政治、文化等的活動、契丹人的社會組織、周邊政權對契丹人的影響及金廷對契丹人的統治政策等加以論述,從而全面的廓清金代契丹人的生活狀態以及對金政權的影響。
夏宇旭 ·民族學 ·17.2萬字
本書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健康扶貧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比較絲路沿線三省區的人口健康分布,不同區域、不同家庭的貧困特征和健康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為解決貧困地區健康扶貧問題提供實證數據的參考。宏觀上,利用三省區的市一級數據,分析各省區健康及醫療狀況的空間分布模式,對比各省區人口健康分布差異,發現影響人口健康狀況的因素;中觀上,利用課題組在陜西、甘肅和新疆三省區進行的專項調查村級數據,深入了解三省區健康扶貧工作的基層開展狀況;微觀上,利用專項調查戶級數據,對貧困地區的貧困現狀進行多維度的測度和分析,研究絲路沿線三省區不同區域、不同家庭的貧困特征和存在的問題,為解決貧困地區健康扶貧問題提供實證數據的參考。最后對健康扶貧政策的實施進行偏差性分析,從政策主體、政策客體、政策目標與政策工具多個層面對健康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構建面向2020年后的多層次精準健康扶貧和人口可持續發展的政策促進體系。
韋艷 ·社會學 ·7.8萬字
《書事:近現代版本雜談》是著名文化學者、藏書家薛冰先生的作品。在這本書中,作者以版本學的基本概念為經,以圖書實證為緯,編織近現代中國出版的宏觀圖景。全書分為稿本、傳統出版、現代出版、裝訂、版權、裝幀和書外之物七輯,囊括368張珍貴的藏書影像,69篇文辭優美的版本雜談,清晰梳理中國近現代版本常識,提供眾多豐富的歷史文化細節。書中列舉出大量實例,其目的并不在于孤立地對某種珍稀版本做鑒賞或評價,也無意于為書友們選擇藏品方向出謀劃策,而是力圖從實例出發,說清近現代時期大致產生了哪些版本形態,各有什么特征,與此前此后的同類版本有什么聯系與差異,在鑒賞、評判時應掌握什么標準,注意哪些問題。希望能夠在近現代圖書版本的總體狀態及其沿革變遷的認識上,為讀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方法,也提供一些參考的樣本。
薛冰 ·圖書檔案 ·18.2萬字
本書首先介紹了數字出版元數據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其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然后針對數字出版全流程所涉及的元數據標準的內容、功能和特點給出了詳細的介紹和分析,包括用于出版物及內容資源標識的ISBN、ISSN、DOI等標準,以及用于出版物及內容資源描述的DC元數據、機讀目錄格式、圖書ONIX等標準,并給出一些元數據標準的應用示例。本書還對不同元數據的轉換技術進行了介紹。
孫廣芝 邢立強 張保玉編著 ·新聞傳播 ·14.8萬字
本書主題論文涉及互聯網募捐中的組織和平臺特征及其影響、艾滋病防治領域非政府組織社會資本的測量及反思、基于主導組織類型的社群經濟類型劃分、合作治理框架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的有效性問題、政府購買服務中政府與社會組織的關系;書評從雙重維度與平衡之道理解非營利組織;訪談錄介紹了長沙綠色瀟湘環保科普中心、天津恩派社會組織培育服務中心及其支持的“童心小米羅”項目;域外見聞分析了美國智庫參與外交決策過程的路徑與影響。
徐家良主編 ·社會學 ·11.9萬字
現代大學的根本任務:一是幫助受教育者開啟智慧,二是幫助他們發展良好的品行,培養具有人文精神的人,使之成為更完善的“人”,而不是“器”。大學英語既是一門語言類課程,又是一門人文課程,對培養大學生的全球意識、促進跨文化交流、提升人文素養具有獨特作用。本書依托山東省社科規劃研究項目(大學英語實施人文教育的體系建構研究)和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課題(90后大學生跨文化意識培養研究)兩項課題,從理論上論證了大學英語教學與人文教育契合的立論根據,從實踐角度查找了缺失人文視角的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種種隱憂,從操作角度提出了大學英語實施人文教育的具體策略,使大學英語的語言教育功能與人文教育功能相得益彰。
宋輝 ·教育 ·18.3萬字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面臨的嚴重問題,它加重了我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負擔,使得我們要把更多資金放到養老方面。本書綜合作者多年來的研究成果,結合國外最新研究成果,用動態數學模型研究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影響。首先,研究內生出生率對經濟的影響,采用不確定性模型研究最佳退休年齡,以精算的方法分析現有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資金缺口問題;其次,使用動態最優化理論得出最優解,以此探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實際狀況;最后,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齊玲 ·社會學 ·4.4萬字
2011~2015年,為促進中美圖書館間的學術交流,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和北美中國研究圖書館員學會(SCSL)共同在廈門大學、蘭州大學、四川大學分別舉辦三屆中美高校圖書館合作發展論壇。本書系三屆論壇入會論文選編而成,主要圍繞學術演變環境下的館藏發展和分享、特色資源的建設、地區研究資源的建設、周邊國家文獻資源的建設四個主題展開。值得一提的是,文后附錄內容對于讀者了解國內高校圖書館領域的具體情況非常有幫助。
鄭力人 肖瓏 薛燕 朱本軍 ·新聞傳播 ·1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