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三全育人”是一個理論日益深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不斷推進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以來,圍繞“育人”問題,每一代領導人都做出了重要指示和明確要求,理論界和學術界也都進行了探討和研究,豐富了“三全育人”的內容,拓展了“三全育人”的載體,創新了“三全育人”的方法。本書對高等學校“三全育人”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探索高等學校育人工作實踐的有效途徑,并提出相關建議,以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岳修峰主編 ·教育 ·11.3萬字
《青年管理者》一書系統介紹了中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的演變歷程,并聚焦戰略、組織和文化這三個核心領域,結合作者多年從業經驗,為管理者提供管理實踐啟示,同時針對青年管理者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知識結構的構建、思維能力的提升,以及如何洞察人生等哲學問題,給出了誠摯而有穿透力的建議,幫助青年管理者生動系統地建立起現代管理學的知識基礎并有效地付諸實踐。全書包括涵蓋管理和管理者的基本概念、中西方管理理論的演進歷程、企業戰略、企業組織結構、數字化管理、組織變革、人際關系處理、員工激勵、企業文化、管理者個人的學問和修養等主要內容,為初入職場、有志于成為管理者的新青年和永葆“青年”狀態的管理者提供系統化的指導。這是一本頗具啟示和引導意義的管理書。管理者是承擔管理職能的人,是聚合經濟資源真正創造價值的特殊資本,更是源源不斷地賦予企業活力、使此企業迥異于彼企業的關鍵要素。盡管書名是《青年管理者》,但這本書適用于各年齡段的管理者。“青年”的寓意,是一種蓬勃的進取心、一種持續的學習能力和一種不竭的發展潛力。
張云亭 ·社科總論 ·36.9萬字
《數字人文》輯刊2024年第1期,共計收錄文章13篇,總計約30萬字。本期設置七個專欄,以文史哲等傳統人文學科為中心,涵蓋社科、藝術、教育等多學科,擇取運用數字資源、方法和思維解決人文問題的優秀學術成果及相關資訊匯集成刊。本期秉承創刊以來的收錄規則,欄目設置更趨穩定,學術質量不斷提高,編輯風格更加成熟。
劉石 孫茂松 尹濤主編 ·社科總論 ·1.4萬字
職業與職業生涯、認識自我、職業決策及其影響因素、大學生職業生涯的管理與經營、社會實踐與職業規劃的評估和修正、實習與自我能力提升、擇業、擇業觀與職業、求職指南、角色轉換與職場定位等內容。
通識教育規劃教材編寫組 ·教育 ·16.3萬字
本書由淺入深講解如何基于各大平臺推薦機制與規則,創作自帶爆款屬性的文案。詳細拆解分析爆款文,標題、內容用詞、熱點、文章結構、排版特點等特點,手把手教你寫出句句有熱詞、段段有金句、篇篇是爆款的文章。同時介紹了標題生成、熱點追蹤、素材收集、圖片視頻制作、排版等多種自媒體運營工具。全民自媒體時代,擁有此書,快人一步。
鄺美蓮 ·語言文字 ·9.7萬字
《中國貨幣演進史》是一本科普性質的經濟史讀物。本書按照時間順序,把貨幣發展的歷史進程分為六個階段,并結合我國朝代更迭的客觀史實,分別介紹了實物貨幣、金屬貨幣、代用貨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虛擬貨幣在不同階段的屬性、成因、類型以及演進的歷史過程,并在最后總結了我國貨幣演進的基本程式和主要形式。
顧雅君編著 ·社會學 ·29.7萬字
《給教師的101條建議(第三版)》是中小學教育經典,榮獲《中國教育報》“最佳圖書獎”。《給教師的101條建議(第三版)》讓教師受益終生的成功路線圖。每一位新教師閱讀此書,等于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職業培訓;每一位老教師每隔2年都愿意再讀此書,讓自己獲得新能量,提升前行;每一個校長都期待本校老師都成為書中描述的優秀教師;每一個家長和學生都希望每天面對的是這樣充滿愛心與能力的卓越老師。《給教師的101條建議(第三版)》作者著眼互聯網+時代,立足教育新動向,總結教育一線經驗,增補了大量全新內容和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育思想和可操作性,提供了從優秀教師到卓越教師的路線圖。
(美)安奈特·布魯肖 ·教育 ·8.3萬字
寫文章是你的痛點嗎?本書以獨特的“九宮格”為框架,啟發讀者直面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收集素材、推敲文筆、巧用模板,邏輯清晰地將已知信息有效輸出。作者用積累了20余年的寫作經驗整合出一套科學有效的寫作邏輯,為你消除“寫不出來”的煩惱,用極簡的方法提升個人極為重要的底層技能。也許你是整日與郵件打交道的白領,也許你是急需優質文案的策劃人,也許你只是想好好發個朋友圈的普通人……本書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寫作秘籍”,從此輕松應對日常場景下的寫作需求。現在,填滿“九宮格”,升級你的寫作技能!
(日)山口拓朗 ·語言文字 ·4.7萬字
“被”字句是漢語語法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書選取從唐代到清代的35部有代表性的文獻作為基本語料,共收集“被”字句8632例,考察其中“被”字句的情況,力圖在把握“被”字句發展的整體性規律的前提下探討“被”字句的復雜格式,描述“被”字句在近代漢語中的各種表現形式,探索這類句子形成、發展和演變的規律,爭取較合理地解釋學術界關于近代漢語“被”字句中一些看法不甚統一的問題。本書從近代漢語中的復雜“被”字句的概況、漢語的被動意義及語義色彩、“被”字句不表示被動關系的格式、“被”字句的主語與“零主語”問題、“被”字后動詞帶賓式的發展、“被”字后多VP結構的發展、“被”字后動詞帶補語結構的發展七個角度探討了“被”字句的歷史發展變化,通過多層面的分析,展示了近代漢語“被”字句的全貌以及復雜“被”字句的各種情況。
劉進 ·語言文字 ·22萬字
2003年擴招后第一屆高校畢業生進入勞動力市場,自此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本書結合經濟學和教育學的理論,利用多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數據,從流動的視角分析大學生從家鄉到大學、再從大學到勞動力市場過程中的選擇和行為,尤其重點探討了相關政策背景下畢業生的跨省流動、返鄉流動、基層就業、職業流動和地區代際流動,并驗證了人力資本理論框架下流動的經濟和非經濟收益。本書對指導大學生志愿填報、畢業生升學就業、評估就業政策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馬莉萍 ·教育 ·13.6萬字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經歷了重要的經濟—社會轉型,如何重新認識和提升國家治理能力也成了社會科學研究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期輯刊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進行理論探索,著重刊發對決策有重要參考價值、對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研究文章,是北京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和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在現代政治學學科在北京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設立120周年之際,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克高級管理中心、牛津大學布拉瓦尼克政府學院、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等聯合國際國內一流學者,展開理論理念、體制機制和公共政策的分析交流,比較分析和重新審視國家理論,探討解析不同國家治理內在機理和發展變遷路徑。
王浦劬 ·社科總論 ·19.1萬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林業政策成為我國公共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嘗試將參與式發展的理念引入我國林業發展政策發起、制定、監測和評估的過程中,總結了當代參與式林業政策過程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介紹了國際參與式林業政策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和具體方法,并實際運用到“福建省三明市林木采伐指標管理分配制度”制定過程中。結合我國的國情和林情,本書形成了我國參與式林業政策過程的具體方法、步驟,分析了在我國推進參與式林業政策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發展的前景。
劉金龍 ·社會學 ·18.9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石刻的文獻價值及其文學價值,研究石刻在文學發展歷史上的貢獻,對石刻的發生、發展、繁榮,石刻的功用及其文獻與文學價值,石刻的文體特性、石刻的文學傳播方式與貢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開拓了文獻研究和文學研究的新領域,為古代文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文學史料,豐富了古代文學的研究內容,拓展了文學研究的新思路與研究空間。將石刻的田野考察與傳統文獻相結合研究文學的發展,打開了石刻研究的新視野。
杜海軍 ·語言文字 ·24.2萬字
本書是《中國語音學報》的第11輯,第1輯至第3輯在商務印書館出版,從第4輯起移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本書由社科院語言所承辦,是中國語音學界最重要的發表平臺,標志著語音學的最新成果。本期有大量實驗語音學成果,包括對吳、粵等漢語方言的語音學分析。語音學在網絡科技等領域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書主要內容有《普通話多焦點的語音實現》《發聲類型對聲調感知的影響》《德宏傣語長短元音聲學及感知研究》《能量包絡和音長對普通話聲調感知的影響》《平調的音高邊界》等。本期以“語音感知”為主題,在語音感知領域做了新的探索。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主辦 ·語言文字 ·16.5萬字
本書通過大學生返鄉問卷調查,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老人的基本生活、教育、醫療、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狀況和貧困老人扶持政策實施情況進行了整體性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對6個縣的實地調研深入了解連片特困地區農村貧困老人的生存現狀,把握老人的實際需求。在對我國現有的農村貧困老人扶持政策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從政策設計和實施狀況等方面尋找完善貧困老人扶持政策的突破點。
唐麗霞 姜亞勤 趙文杰 ·社會學 ·17.7萬字
本書是以大學生的角色出發,根據“案例式”教學法,并輔以素質拓展。主要內容包括創業、創業精神與人生發展,創業者和創業團隊,創業機會與創業風險,整合創業資源,創業計劃,新企業創辦,新企業的生存與成長管理,創業政策與法規等。
張雪黎 劉安卿 ·教育 ·20.8萬字
作文和論文有什么區別?選什么書來讀?怎樣搜索和使用文獻?如何講好學術版故事?這本書會一一告訴你答案。本書為大學生論文寫作的指導類書籍,通過對問題意識、選題、結構、語言、邏輯、材料等論文組成部分的剖析和舉例,為大學生勾畫出論文寫作方法的清晰圖譜。十篇分別為分野、風格、閱讀、視角、提問、文獻、論證、結構、流動、故事。全書從體例、內容及敘述風格上都有創新和突破,實踐性、操作性、發散性強。簡要目錄和詳細目錄搭配,宏觀微觀視角兼具;沒有一般學術書的枯燥無聊,有的是作者現身說法,將課堂、生活中的真實案例講給讀者聽,代入感強,痛點準確,更有幽默漫畫還原學生和導師的相愛相殺;獨樹一幟的是結合大量廣告、電影、書籍來講解寫作之道,讓學生在輕松娛樂的氛圍中掌握嚴肅學術寫作。結尾附有伴手禮,全書干貨提純,方便學生在遺忘內容時可以快速找到位置所在。簡單來說,這是一本讓你不再因為寫不出論文而掉頭發的書。
劉軍強 ·教育 ·19.2萬字
氧氣是如何被發現的?像蘇打水這樣的偉大創新是如何孕育出來的?偉大創新者的跨界生態是什么樣子以及如何構建的?若想成為思想界的關鍵物種,又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思維特質?關于“創新”的一切答案,你都可以在這一書中尋獲啟迪。《偉大創意的誕生》:我們生活的時代,無疑是一個創意滿天飛的時代,而人人都認得出好創意。比如,印刷機、鉛筆、抽水馬桶、電池、互聯網、GPS、Google——這些都是絕妙的創意。然而,它們是如何產生的?被喻為“科技界的達爾文”的史蒂文·約翰遜在書中,提供了深具啟示意義以及有理有據的答案。《極速傳染》是約翰遜“商業創新”系列中十分有實用價值的一本,該系列還包括《偉大創意的誕生》與《助燃創新的人》。我們生活的時代,無疑是一個創意滿天飛的時代,而史蒂文·約翰遜通過他的研究,將為我們徹底揭開“上癮型產品”的源泉。
(英)史蒂文·約翰遜 ·人類學 ·37.4萬字
本書包括AdaptingtotheWorkplace、BusinessMeeting、MarketResearch、Presentation、BusinessTrip、Exhibition、Order、After-salesService等8個單元的內容,每個單元都有Listening、Speaking、Followthemovie、Reading等方面的訓練。
魏炫璇 王娟 鮑秀娟 ·語言文字 ·3.8萬字
豐富思維導圖,重難點一目了然,32大必會語法點連貫講解,分層推薦,生動導圖+明晰圖表+簡明講解+中英例句一眼就能看出語法的玄機,每課一練+詳細解析,反復練習,層層鞏固。
賈春環編著 ·語言文字 ·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