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三幕喜歌劇,另譯為《樂天的妻子》,莫森塔爾編劇,奧托·尼古拉譜曲,1849年3月9日在柏林宮廷歌劇院首次公演,由作曲家親任指揮,大獲成功。可是只指揮3次后,在5月11日因急病去世,享年只有39歲。1900年3月9日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初次演出。尼古拉在寄給父親的信中表示說:“我的新歌劇在作曲中便已經制造出無數的快樂。”事實上,他已經把所有獲得的經驗注入到了《溫莎的風流娘們兒》中。
(英)莎士比亞 ·戲劇 ·6.4萬字
《第十二夜》是“許淵沖漢譯經典全集”之一,也是莎士比亞著名的喜劇之一。劇情講述:瑟巴淀和薇荷娜這一對孿生兄妹,在一次海上航行途中不幸遇難,他們倆各自僥幸脫險,流落到伊利亞。薇荷娜女扮男裝給公爵歐西諾當侍童,她暗中愛慕著公爵,但是公爵愛著一位伯爵小姐奧莉薇。可是奧莉薇不愛他,反而愛上了代替公爵向自己求愛的薇荷娜。經過一番有趣的波折之后,薇荷娜與歐西諾,奧莉薇與瑟巴淀安雙雙結成良緣。盡管奧莉薇原先愛的不是瑟巴淀,但他的面孔與薇荷娜全然相同,這也算滿足了她的心愿。
(英)莎士比亞 ·戲劇 ·3.9萬字
本叢書將契訶夫戲劇作品的優秀中文譯本結集,分四卷出版。本卷包含名劇《海鷗》和《伊凡諾夫》。喜劇《海鷗》描寫鄉村富家少女妮娜的愛情理想和遭遇,于1898年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獲得空前成功,高翔著的海鷗形象成了莫斯科藝術劇院的院徽。《伊凡諾夫》是契訶夫的第一部戲劇力作。
(俄)契訶夫 ·戲劇 ·11萬字
為紀念《中日平和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本書選取了見證中日友好的三位歷史名人,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他們對中日友好做出的貢獻。一位是日本和中國都熟知的隱元禪師、一位是唐代的楊貴妃、一位是近現代名人魯迅,他們三人都有在日本駐留的經歷,以此為題材更能彰顯中日友好。書中共三個故事,分別是《青山苦戀》《琥珀與水晶》以及《師緣》。
(日)增田維忠 虞希華 ·戲劇 ·6.9萬字
《圣女貞德》是蕭伯納創作的唯一一部悲劇。貞德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法國青年女愛國者,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女英雄,一個被尊為圣人的傳奇人物,她篤信宗教,對王子查爾斯十分忠誠。她領導農民群眾擊退英軍對奧爾良的圍攻。蕭伯納塑造出了一個具有嶄新意義的人物形象。他著重突出了貞德的個人意志,賦予這個人物以現實意義。但他在強調個人意志時,也說明了個人能力的局限性,并且進而認為,人類害怕他們的圣賢和英雄,因此必欲將其置之死地而后快。
(英)G.蕭伯納 ·戲劇 ·11.5萬字
《里爾克全集》根據島嶼出版社1975年版12卷本《里爾克全集》(RainerMairaRilke.S?mtlicheWerkeinzw?lfB?nden)譯出。中文版共11卷。本卷中收入里爾克早期創作的九部劇作,全是敘事體,詩體劇另收在第五卷中。這九部作品,是按照創作時間順序排列的,其中,《在春寒中》《現在和我們臨終時……》《日常生活》都曾在布拉格或維也納公演過。本卷九部戲劇作品(包括一部未完成之作),三部曾在期刊上發表,兩部曾由出版社出版,其余在里爾克生前均未面世。
(奧)萊納·馬利亞·里爾克 ·戲劇 ·11.5萬字
《馬耳他的猶太人》是馬洛的著名的劇作之一,主人公是個家財萬貫、貪婪殘忍、詭計多端的巴拉巴斯。作者通過刻畫一個對金錢財富永無休止追求的拜金主義者巴拉巴斯,鞭撻了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種種丑惡。巴拉巴斯為報復財富的喪失而使女兒死與非命,他陰謀叛逆,先將馬耳他島出賣給土耳其人,然后又策劃將土耳其征服者投入沸鍋蒸煮,結果卻使自己葬身火海。克里斯托弗·馬洛(ChristopherMarlowe),伊麗莎白時代的劇作家、詩人、翻譯家,與莎士比亞同年出生,馬洛以無韻詩和悲劇而聞名。
克里斯托夫·馬洛 ·戲劇 ·4.2萬字
本書是“中國美術世界行暨海外研修工程成果匯報展”的作品合集,“中國美術世界行暨海外研修工程成果匯報展”是今年中國美協對外交流項目的國內展部分。展覽包含“中國美術世界行十周年”和“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十周年”成果匯報展、“中外畫家共繪中國美麗鄉村”“香港畫家畫香港”“中國美術家眼中的世界”五大板塊。
中國美術家協會 ·戲劇 ·6.2萬字
關漢卿是我國最偉大的戲劇家、文學家之一,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竇娥冤》,描寫了一個普通婦女所遭受的冤獄:年輕的寡婦竇娥無辜地被官府判斬。王國維稱《竇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本書共包括從關漢卿存世作品中選出的八個雜劇和若干首散曲。選取的標準主要有二:一是可確定是關作;二是藝術上有特色,影響較大。注釋力求簡要,一般不征引原文。有些重要的詞語,為方便讀者,不避重注。
(元)關漢卿著 康保成 李樹玲選注 ·戲劇 ·13.8萬字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是莎士比亞的一部喜劇,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把新興的市民階級家庭生活搬上了舞臺。恩格斯曾指出:“單是《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國文學包含著更多的生活氣息。”19世紀,著名作曲家奧托·尼古拉把它譜成歌劇,成為最受人歡迎、最經常演奏的歌劇之一。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2萬字
《愛的徒勞》是莎士比亞早期格調最為明快的喜劇之一。講述了那瓦國國王和三個貴族朝臣的故事,一開始,那瓦國君臣四人發誓要清心寡欲,拒絕一切物質享受,不近女色,不料法國國王派公主帶三名侍女前來談判某地歸屬問題,四名男子很快放棄初衷,各自墮入情網。莎翁在劇中以巧妙的情節創造出許多使觀眾捧腹的笑料,嘲笑了摒棄愛情的禁欲主義,也嘲笑了愛情的盲目性,全劇到處都是文字游戲和雙關語,劇中各階層的語言特色和穿插其間的民歌等,充分表現了莎士比亞的語言天才。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萬字
本書是田漢的劇作集,收錄了《名優之死》《黎明之前》《盧溝橋》《最后的勝利》等劇作。田漢是我國戲劇領域的改革者,對我國戲劇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作品一方面揭露了當時社會對人的壓迫,另一方面又表現了人們的思索以及對光明的追尋,如他的代表作《名優之死》以揭示藝術的社會命運為主旨,通過京劇演員劉振聲的遭遇,批判了“容不了好東西”的病態社會,同時寫出了蘊藏在人們心中的積極進取、奮起抗爭的力量。《黎明之前》描寫了進步青年姐弟,反抗家庭和社會的威壓,投身進步革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抗爭。
田漢 ·戲劇 ·9.3萬字
郭沫若一生寫過不少歷史題材的話劇,《屈原》和《蔡文姬》是其代表性作品。《屈原》寫于1942年,描寫戰國時代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與楚懷王、南后等人的賣國行徑進行斗爭的事跡,歌頌了屈原熱愛祖國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協的斗爭精神。《蔡文姬》寫于1959年,講述才女蔡文姬受丞相曹操之請,從南匈奴返回漢朝繼承父親蔡邕遺志續修漢書的故事。
郭沫若 ·戲劇 ·10.1萬字
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多側面、多角度研究謝飛這位當代國際知名大導演的較為豐富、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全書收入謝飛導演電影創作理論文章七篇,《我們的田野》、《本命年》、《香魂女》、《黑駿馬》重要影片的工作臺本、導演闡述及訪問談話的記錄,書后附《謝飛作品及獲獎年表》。它們既是謝飛導演創作過程的實際,又是他對自己多年來創作實踐經驗的總結及藝術見解的闡釋。閱讀本書,可了解謝飛獨特的藝術追求及充滿魅力的導演世界。
謝飛 ·戲劇 ·19.4萬字
一曲《牡丹亭》演繹了大家閨秀與夢中情郎兩情繾綣的愛情故事,也蘊含了一個昆曲世家三代的悲歡離合:在經濟快速發展而傳統戲劇文化處于低谷的大時代中,昆曲大師吳一蕉作為昆曲第四代吳派傳人,膝下三子卻無一人可繼承衣缽,只有關門弟子錦繡維系著吳派昆曲這一傳統藝術的命脈,吳家上下對她都懷有復雜的感情和希冀。承載著恩師畢生的期盼,錦繡懷著對古老藝術的戀戀不舍,在戲中化身為渴望愛情的杜麗娘,在戲外她則是一名為藝術甘愿燃燒青春、愛情甚至生命的苦修者。而她內心卻依然有著與杜麗娘同樣的夢,戲里戲外、現實與虛幻的反復交錯,使她逐漸沉迷在一個古老而優美的夢中,演繹了一出現代杜麗娘的游園驚夢
趙耀民 ·戲劇 ·2.5萬字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共18冊),這套叢書還有《歐里庇得斯悲劇集1:阿爾刻提斯》《歐里庇得斯悲劇集10:海倫》《歐里庇得斯悲劇集6:赫卡柏》《歐里庇得斯悲劇集4:赫刺克勒斯的兒女》《歐里庇得斯悲劇集13:伊翁》等。
(古希臘) 歐里庇得斯 ·戲劇 ·3.6萬字
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其戲劇在世界范圍內影響巨大,是難以逾越的文學高峰。本版除《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這家喻戶曉的“四大喜劇”外,還精選了《無事生非》《暴風雨》《冬天的故事》《終成眷屬》四部名篇。它們以愛情、友誼為主題,蘊含著人文主義的美好理想,洋溢著樂觀主義的情調。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8萬字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代表作品。本書為劇本集,由三部劇作組成。《自我控訴》只有兩個自我控訴者,兩個站在空空如也的舞臺上的人物從頭到尾訴說著自己的冒犯行為,沒有情景,沒有對話,只有聲音的交替變化。《罵觀眾》是漢德克24歲時一舉成名的作品,全劇沒有傳統戲劇的故事情節和場次,沒有戲劇性的人物、事件和對話,只有四個無名無姓的說話者在沒有布景和幕布的舞臺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謾罵”觀眾,從頭到尾演示著對傳統戲劇的否定。《卡斯帕》對傳統戲劇的顛覆性堪比《等待戈多》,它表現的是一個名叫卡斯帕的人如何學習說話。漢德克表達的是人學會了說話后,人如何為語言所折磨,人如何成了語言的奴隸,而這“語言”又常常僅僅表達了傳統的意識或統治者的意識而已,如今,正是這種語言已經馴化了人本身。《卡斯帕》內容因電子書格式所限無法呈現完整的劇本樣式,故只上線《自我控訴》《罵觀眾》兩部分內容,祝您閱讀愉快。
(奧地利)彼得·漢德克 ·戲劇 ·7.2萬字
偉大文豪莎士比亞代表作,膾炙人口莎劇經典,復雜深刻人物典型,備受推崇詩體譯本。莎士比亞的杰作是公認的人類文化瑰寶,而《哈姆雷特》又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悲劇作品,是人類文學史乃至文明史上最著名的篇章。本書的譯本是著名莎學家和翻譯家方平先生潛心于莎士比亞研究、以詩譯詩的重要成果,充分滿足讀者研讀莎劇、圖書收藏的需要。
(英)莎士比亞 ·戲劇 ·8萬字
《龍鳳呈祥》自誕生以來就因寓意吉祥、劇情詼諧而成為春節期間戲園子里最為叫座的劇目之一。爾虞我詐的政治權謀,曲折離奇的結親喜事,令人捧腹的角色對白,還有歷代京劇大家的演繹,讓它成為長盛不衰的經典。本書收錄了《龍鳳呈祥》唱本、萬歷年間《三國志通俗演義》珍稀故事善本以及國家京劇院演繹的臺前幕后,從多個角度展現經典的魅力。本書收錄了明萬歷年間金陵萬卷樓刊刻周曰校版《新刊校正古本出像大字音釋三國志傳通俗演義》的對應選段。
國家京劇院編著 ·戲劇 ·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