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游記隨筆,收錄了50篇短小雋永的文章,內容涵蓋寧夏的自然風光、古跡建筑、人文氣象、歷史文化等多個方面。每篇文章配有精美的圖片,圖文交融,使文章意趣盎然。全書文筆清新凝練,又極富歷史在滄桑感、文化積淀的厚重感,同時展現了作者大氣而細膩的人文情懷。
肖彭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談龍集》收錄周作人散文若干篇,內容“略略關涉文藝”,包括文藝批評,文學家的紀念,中外民歌,日本古史及小詩,希臘神話及小詩,猥褻歌謠,翻譯問題等等,也是作為文藝理論家的周作人的主要作品。此后他的隨筆創作,無論興趣點還是切入方式,均與《談龍集》的關系更為密切。
周作人 ·現當代隨筆 ·7.6萬字
這是楊云蘇(故園風雨前)的第一部長篇回憶體小說。故事發生在1999年的春節,“我”與當時的男朋友檀生,以及檀生父母一起回到他們老家潮汕。第一次以準兒媳的身份出現在這個龐大家族中,自然受到親戚們的熱情招待。但當“我”進一步融入這個家族時,卻發現隱藏在表面熱鬧和諧下的波詭云譎,以及一觸即發的家族爭戰……本書以細膩入微的筆法,用富有畫面感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呈現了中國式復雜的家庭關系。既有血濃于水的深情,也有虛偽、不堪、軟弱等那些不可言說的灰暗時刻。雖然原生家庭的創傷不可平復,但每個人都在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與家族和解?;蛟S讀后會有強烈共鳴的部分,親戚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似曾相識。這也是一本中國式家庭關系的特寫,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維系家庭紐帶的并非血緣關系,而是生活中彼此之間的尊重和理解。
楊云蘇 ·現當代隨筆 ·15.6萬字
榮新江,河北灤南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85年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先后訪學或講學于日本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美國耶魯大學東亞研究會、法國高等實驗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臺灣“中研院”史語所等。研究方向是中外關系史、絲綢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亞史、敦煌吐魯番學等,著有《于闐史叢考》(合著)、《歸義軍史研究》《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敦煌學十八講》《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敦煌學新論》《中國中古史研究十論》《隋唐長安:性別、記憶及其他》《辨偽與存真——敦煌學論集》《學理與學誼——榮新江序跋集》《三升齋隨筆》等。
榮新江 ·現當代隨筆 ·13.9萬字
一抹淡淡的晚霞染紅了西邊的藍天,落日的余輝灑在古老的牌樓上,給黃昏的蘇城增添了幾許嫵媚。總會有人留戀在這樣的美景中不愿離去,可也有遠去的腳步難以挽留。風中,總有動人的故事在流傳,仿佛一首哀婉的歌……杰獨自漫步在夕陽下的蘇城中學,校園里空無一人,看著身邊熟悉而陌生的景物,回憶如潮水,洶涌而來。每天都如此平凡,如此平靜,如此無聊.更是如此的無趣。每當一個人靜下來時,不管是坐在電腦前還是躺在床上心里就會想到很多很多的事……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3萬字
本書是青年作家、生活美學攝影師小隱的全新散文隨筆集。在本書中,作者以人物故事開篇,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草木之趣,開啟從江南到遠方、再到故鄉的尋往之旅。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對應“人物”“自然”與“旅途”:人物部分,記錄了一些在塵世中活出詩般模樣的人,她們有隱居在姑蘇城的神仙眷侶,有在匆忙的都市里堅守夢想的閨密,有以藝為夢的旅人,有執著于蘇繡的非遺傳承人……自然部分,書寫一草一木之美,觀照一朵花,就是觀照蒙塵許久的靈魂;旅途部分,回憶曾經的足跡,與世界、與自己不期而遇。本書文字溫婉清麗,向讀者傳遞一種深居簡出的生活美學。
小隱 ·現當代隨筆 ·9.1萬字
“浙大中文學術叢書”之一種。“金風”即肅殺秋風,以此為名,并無“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的蕭瑟意,而是帶著一股把自己從溫暖得令人微醺的在世之“煩”中擲出去,與世界和命運素面、素體相“對”的剛健。本集收錄了我十年來對當代文學的思考與評論,其中不乏考證之作,可還原歷史的當時面貌。當代文學處于歷史上最好的時代,也同時也是最需要思想指引的時代,文學與歷史的交織將處于何種程度,文學及文學評論將如何指引時代的發展,本集中的若干思考或思想的片段將給予一定的啟示。
翟業軍 ·現當代隨筆 ·21.2萬字
《奇奇怪怪心理學》(套裝共9冊)包括了各種奇奇怪怪的心理學,將讀者帶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心理世界,讀者可以了解到一些重口味、奇特新鮮的心理學知識和案例,能夠對社會上一些有著奇怪言行舉止的人和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認識。本書充分滿足大眾讀者的獵奇心理,它將心理學幽暗、深層的秘密一點點挖掘出來,這不僅能夠使讀者能夠從心靈深處對自己有個更加清晰的認識,還能夠準確了解他人的心理狀態,從而使人與人之間更好地進行交流和溝通。
(英)靄理士等 ·現當代隨筆 ·162萬字
本書由作者新近寫就的散文結集而成。涉及文學、歷史、人物、個人游歷、早年回憶、社會諸象等眾多方面,按內容分為四輯。既有《“一九四九”三棱鏡》等通透的文藝評論,又有《韓寒游臺灣》等老辣的世情“微言”;既有《眷村與眷村文化》等這樣深沉的個人記憶,又有如《宗教與人生》等淳凈的宗教感懷。
王鼎鈞 ·現當代隨筆 ·15.6萬字
本書精選1911年以來關于國內外知名學者撰寫的關于四川十大歷史名人之一的蘇軾研究的經典文章,匯集老中青三代學人,展現每一代學人在研究思路、方法和路徑上的推陳出新。同時所選論文涵蓋歷史、考古、文學、科技等多個學科,以此梳理和綜合多年來學術界對蘇軾的研究成果,并由分冊主編精心撰寫導讀、研究綜述和研究目錄索引,為后學研究提供指引。
王智勇主編 ·現當代隨筆 ·27.7萬字
《學者的人間情懷》最初發表于1993年第三期的《讀書》雜志,日后被收入各種選本。如此“將學術知識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達之中”,必定“并不特別注重散文的文體規范,而將其視為專業研究之外的另一種自我表達或關注現實的形式”,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正是從這一角度,談論諸如《學者的人間情懷》這樣的“學者散文”。除了是“另外一種散文”,還牽涉九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史家偶爾論及時,褒貶不一。本書新舊雜陳,按篇幅計算,大約是對半開。第一輯全屬舊文,選自《學者的人間情懷》;其余三輯,也有些錄自《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掬水集》和《文學的周邊》。除第一輯按寫作時間編排外,其余三輯的劃分,兼及論述主旨與文章體式。選擇集中二文,湊成正副標題,不完全是偷懶,也自有深意在——前者指向學術精神,后者關涉論述策略。所謂“學者的人間情懷”,就是我文章中再三表述的,“學會在社會生活中作為普通人憑良知和道德‘表態’,而不過分追求‘發言’的姿態和效果”。至于談論當下的“文化選擇”,不滿足于就事論事,喜歡“跨世紀”,回到我所熟悉的清末民初,則帶有明顯的專業印記。集中各文的長處與短處,均與此學術思路相關。
陳平原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本書是暢銷書作家白落梅的唯美古言《月小似眉彎》的全三冊合集。名動金陵的歌妓沈眉彎搖身一變成為王侯千金,入得宮中,平步青云,卻卷入更大的浪濤沉浮里。一個本性淡泊善良的歌妓,變成一位酷冷無情的嬪妃,一個寵冠后宮的昭儀。而那夢中的前朝往事卻似一個巨大的秘密,呼之欲出。
白落梅 ·現當代隨筆 ·57.2萬字
本書收錄了《飛鳳山鳳影》《璇璣的情思》《七音碑的悲歌》《北合廣場站立著一個人》《寂寞天子陵》《風從周原來》《村莊的塵?!返壬⑽?。
唐志強 ·現當代隨筆 ·13.8萬字
本書所選的都是與戲曲有關的文章,是汪曾祺在做北京市京劇團編劇時,二十多年來與戲曲打交道的見聞與思考,每一篇的篇幅雖然短小,但是每一篇都透著理性、睿智和從容。內容涵蓋“樣板戲”的談往、名人軼事、戲曲與文學的關系、習劇札記等,這些談戲文章同他的游記、民俗類散文一樣,無不瀟灑有致,頗有看頭。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8.8萬字
本書為作者近年撰寫的系列有關中外知識人的文化隨筆精選集。不同的時代格局,不同的國事天下事,不同的知識人因立場、境遇不同,自然面臨著不同的問題與抉擇。康有為、章太炎、梁啟超、王國維、賀麟、潘光旦、富特文格勒、海涅、君特·格拉斯這些中外文化名宿在大變局中的社會,既背負時代的重荷,亦無法掙脫復雜人性的纏繞,面臨抉擇,作為知識人的他們給出各自思考的同時,也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選擇,呈現了迥異的精神世界與生命姿態,為世人搭建了多彩而獨特的文化景觀。
單世聯 ·現當代隨筆 ·18.4萬字
《水木烙印》是一扇觀察清華大學文化與人物的窗戶,作者結合自己在清華大學的學習、工作、生活經歷,寫出了清華的點點滴滴;它又是一扇觀察中國科技、人才、經濟與社會的窗戶,作者曾長期在中央部委、中央媒體工作的經歷,記錄下中國發展的鮮活側面。
胡鈺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我三歲那年,父母親在一次沉船事故中不幸喪生。哥哥與我相依為命。日子雖然過得艱辛,卻因了哥哥的關愛,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沒想到,十二歲那年,一場礦難又奪走了我唯一的親人,哥哥也撇下了我。那時候,嫂子剛剛嫁到我家。沒過多久,就有人給嫂子說媒,對方是一個死了老婆的屠夫,家境不錯,人也結實。嫂子問了一句,“帶著康明行嗎?”那個穿紅戴綠的媒婆便再也沒有登門。此后,又有幾家相繼來說媒,嫂子始終只有一個要求,帶著康明可以,不然就不行。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9萬字
我是個山里伢子,是在大山的懷抱里長大的。當我搖搖晃晃學著走路的時候,就光著腳板在山道上奔跑……大山養育了我。
譚談 ·現當代隨筆 ·17.4萬字
《徐志摩書信集》通過集錦徐志摩與四位民國傳奇女性的書信,回溯詩人的情感軌跡,窺探故事之外詩人真實的內心情感——對原配張幼儀的朋友之情;與舊愛林徽因相忘于江湖;對陸小曼的體貼入微,柔情蜜意;與知己凌叔華的君子之交?!缎熘灸偶贩譃樗膫€部分:致林徽因、致張幼儀、致陸小曼、致凌叔華。除文字外更收錄了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等人的經典書畫作品及珍貴生活照,令讀者全方位感受民國傳奇人物的精神世界。
徐志摩 ·現當代隨筆 ·7.3萬字
作家北喬涉獵小說、散文、詩歌、評論,在投身文學之前,進過軍營,做過記者,甚至搞過攝影,豐富的經歷是北喬的創作源泉,也造就了他文章溫和包容的氣度。他的散文,執著于書寫個人成長的秘密。文筆沖淡厚實,看淡人生卻掩飾不住文字中跳躍著的人生智慧。他描摹的生活場景總有那么一幕直擊你記憶深處,鮮活到讓你品咂良久,會心一笑。讀他的文章,如和老友重聚,三言兩語激活往昔的共同記憶,再有滋有味地細品他那些你缺席的歲月。
北喬 ·現當代隨筆 ·10.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