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魔的古喬:米沃什詩集Ⅱ
“花園里沒有花,因為遭到了踐踏。”《著魔的古喬:米沃什詩集Ⅱ》收錄米沃什詩作73首,來自《著魔的古喬》(1965)、《沒有名字的城》(1969)、《散詩》(1954—1969)、《太陽何處升起何處降落》(1974)和《珍珠頌》(1981)。多為詩人移居美國后的創作,部分作品透露出他定居新大陸的幸福感,但仍不乏內心的掙扎與痛苦。切斯瓦夫·米沃什,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以其無可匹敵的精確與優雅,定義了他所屬時代的悲劇與美。他的詩歌,無論是描述他在波蘭度過的少年時代、戰亂中華沙的悲痛或對信仰的追尋,都令人嘖嘖稱奇、驚嘆不已,感受到強烈的生活氣息和平凡人生的個體性。詩歌對死亡、戰爭、愛與信念的探索扣人心弦,震動人心并為之深思低回:“在這片大地上存在過,其本身已遠非任何語言可以形容。”《米沃什詩集》收錄詩人1931年至2001年間的335首詩歌篇章,按創作發表的年代,分為《凍結時期的詩篇》《著魔的古喬》《故土追憶》和《面對大河》四卷出版,由波蘭語文學專家直接從波蘭語譯介,是中文世界首次完整呈現米沃什的詩歌全貌。
·7.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