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家譜,是一個距離現代生活越來越遠的詞,但是仍然有人在堅守著譜師的職業,撿字塊、排字板、修家譜,這就是王超輝大半輩子的生活狀態,王超輝出生在浙江溫州的東源村。譜師,是這個七千人口的小村莊里,所獨有的職業。浙江人對于血脈淵源尤為重視,即使是在今天,每個氏族也都還保有祠堂和族譜。族譜每過三十年需要重新翻印,添補信息。專為宗族修族譜的職業——譜師也應運而生。在電子排版和鉛字印刷的時代,他親手在書頁里留下墨香。
知了青年 ·紀實文學 ·1萬字
本書以紀實的筆法記述了解放戰爭時期德州渤海老解放區8000子弟兵參加王震將軍的第359旅,組建渤海軍區教導旅,后改為西北野戰軍獨立第六旅、一野第二縱隊步兵第二師,從渤海灣出發,一路西征,長驅數千里,最終打到新疆,解放新疆,之后扎根新疆的傳奇歷程,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陳璞平編著 ·紀實文學 ·19.1萬字
《意大利的黃昏》是英國作家D.H.勞倫斯青年時期的一部域外游記,也是其最知名的一部游記作品。記錄了勞倫斯1912-1916年間從奧地利、德國、瑞士到意大利徒步旅行時的所見所聞。本書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畫的描繪、詩的抒情、哲理的沉思”。《不列顛百科全書》評論說:“勞倫斯的游記在描寫風土人情方面非常出色,令人難忘”。
勞倫斯 ·紀實文學 ·10萬字
疾病、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人生問題在生與死的臨界點我們都在尋找與病魔作抗爭的有效解決方式本期主題“行走在死亡邊緣”,描述了醫生們面對病人痛苦時所作出的最大努力的嘗試;講述了病人患上抑郁癥的痛苦與無奈;敘述了一位無國界醫生的工作人員在難民營項目里,那種親歷死亡的恐懼;探討了醫生們在如今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中,如何進行醫療創業,打破傳統醫療體制的弊端,尋找一種更為人性化的醫療服務……本期5篇文章,告知我們醫生與病人之間更多日常發生的故事,以及疾病帶給我們的思考。
正午 ·紀實文學 ·4.9萬字
《眾志成城防疫抗疫》一書收錄新華社近期播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重點稿件80余篇、圖片百余幅,包括戰“疫”直擊、與武漢在一起、逆行的戰士自帶光環和權威專家談疫情防控四個部分,生動講述了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展現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
《眾志成城防疫抗疫》編寫組 ·紀實文學 ·14.5萬字
書寫的就是濮陽市農村貸款互助合作社,15年來歷經跌宕而不改初心、勇于探索而不畏艱難的奮斗歷程。本書全景式書寫他們扎根廣闊的農村,發動農民、組織農民、培訓農民、服務農民、造福農民的精彩實踐;展現他們扎根廣闊農村,長期培育以農民為主體的貸款合作、生產合作、購銷合作和文化合作相結合的新農村建設模式;謳歌他們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所展現的奉獻精神、驚人力量和卓著貢獻。
鄭旺盛 毅劍 許凌宇 ·紀實文學 ·15.5萬字
本書為散文體傳記,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背景,以李煜的詞為脈絡,運用散文化筆法點評、賞析,進行個性化、情感化解讀,展開李煜悲情的傳奇人生。
木溪 ·紀實文學 ·10.1萬字
美國,1960年代。“如果要去荒原,你會與誰同行?”“戴維·布勞爾。”戴維·布勞爾,美國《荒原法案》主要推手,塞拉俱樂部執行董事,地球之友創始人。他是同行眼中“荒原保護的代言人”。在布勞爾擔任執行董事期間,塞拉俱樂部的會員從七千增長到七萬七千人。在他的領導下,俱樂部影響著美國有關土地、海洋和大氣利用方面的立法。對于美國墾務局而言,布勞爾簡直就是一個惡魔,他以一己之力,將大峽谷中兩大水壩的建設至少推遲了兩代人的時間,并有可能永遠都造不起來。這本書記錄的是布勞爾的三次荒原之旅。與布勞爾同行的分別是:查爾斯·弗雷澤,“美國最頂級的兩位地產開發商之一”,自認為是真正的環保主義者。
(美)約翰·麥克菲 ·紀實文學 ·11.7萬字
《無緣社會》獲菊池寬獎3年之后,NHK特別節目錄制組再次聚焦老齡化、單身化的日本!無法選擇自己的“終老之處”,這是今日日本之現實,也是我們明日生活的寫照。日本老年人所領取的養老金,當初是以“老年人與家屬住在一起”為前提條件進行制度設計的。然而,隨著時代的急劇變化,獨居生活變得理所應當——形影不離的夫妻或兄弟姐妹,到最后總有一方得過一段“形單影只的日子”;有孩子的老人通常也不會和下一代同住;選擇終身不婚者更是大有人在。于是,老年人年輕時為日本經濟的高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老后卻無法靠養老金收入安度晚年,或是在各家醫院和護理機構間顛沛流離,或是住進5平方米的“免費廉價住所”……
(日)NHK特別節目錄制組 ·紀實文學 ·10.1萬字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對城市的探跡,不只是尋根,找出發展的脈絡,更重要的是憧憬,面向未來。新時代的藍圖,在砥礪前行中才能展開;新思想的光芒,在接續奮斗中才能綻放。愿《筑夢興慶》能為此提供新思路,并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為唱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動人歌曲而驕傲,為樹立城鄉共生共榮的新發展理念而自豪,為實現“天人合一”的宏偉理想而歡呼,而鼓舞!
銀川市興慶區地方志編審委員會辦公室 ·紀實文學 ·13.8萬字
本書作者在黨政部門、研究機構任職三十余年,歷覽政情、世情與人情。在時代的激流中,他深感變革之艱難,進步之不易。本書分六輯,作者結合自己的經歷,對當今中國文化現象之種種,深入地觀察與思考,力求展現在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時期,中國文化所面臨的陣痛、激蕩和變革。
楊樹蔭 ·紀實文學 ·18.6萬字
《西藏歲月系列叢書:源》由張方、冰融所著,是一部反映援藏工作的報告文學。《西藏歲月系列叢書:源》介紹了主人公、援藏的水利專家張春榮為西藏的水利建設、公路建設以及西藏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先進事跡。作為老一代援藏專家,扎根邊疆,發揚“老西藏精神”為后來的援藏者做出了榜樣。作品重點介紹了張春榮進藏以后帶領當地百姓治山、治水,改變當地面貌的具體事跡,感人至深。
張方 冰融 ·紀實文學 ·14.1萬字
張幼儀在不重視女性的傳統中國社會長大,離婚后力爭上游,成為上海的銀行家、服裝公司的總經理;而她的后輩,在上一代在東西方沖突的恩怨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張幼儀和張邦梅各自為中國婦女的經歷書寫了值得記憶的一頁,對生活在現代的女性而言,更是一件寶貴的禮物。
(美)張邦梅 ·紀實文學 ·11萬字
本書為資深魯迅研究專家陳漱渝編選的魯迅作品集,以魯迅一生輾轉過的城市為線索,關于每一地的作品各成一輯,包括浙江故鄉、日本、北京、廈門、廣州、上海等地,兼涉及精選出的創作談,編選角度新穎別致,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魯迅的一生。
魯迅著 陳漱渝選編 ·紀實文學 ·10.1萬字
作為向世界說明中國生態現代化的概況性外宣讀物,本書從(一)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的呼喚;(二)建設美麗中國的歷史機遇與優勢;(三)構建生態文明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四)生態現代化的國際理論與實踐;(五)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探索與基本成就。五個方面介紹了中國為何、如何在2050年實現生態現代化。
張成崗 ·紀實文學 ·2.5萬字
北京大學的歷史源頭在哪里?其思想軌跡大體如下:(一)1918、1925年,蔡元培校長兩次講到:中國古代太學是近代新北大的“高曾祖”;(二)1925年蔣夢麟代校長判定:本校由國子監改為京師大學堂;(三)1948年胡適校長提出:北京大學是歷代“太學”的正式繼承者;(四)1964年前后,陸平校長提出:繼承太學、學習蘇聯、參考英美是北大三大辦學方針;(五)20世紀60年代和1982年,馮友蘭講:北大校史應從漢朝太學算起;(六)1987年,任繼愈指出:北大源頭應追溯到公元前124年漢武帝開辦太學;(七)20世紀80、90年代,季羨林在北大九十周年校慶時提出:北大歷史應從國子監創辦算起,還可上溯到漢代太學;(八)1986、1988、1997年,蕭超然反復講:北大源頭可直接上溯到代代相傳的晉代國子監;(九)1998年,我提出:北大最初歷史源頭是公元前124年西漢太學創立,直接源頭是古代北京地區的太學和公元947年遼南京太學、1287年元大都國子監。
王東 ·紀實文學 ·1.6萬字
20世紀60年代,中國還是一個依賴橡膠進口的國家,要用20噸大米才能從國外換回1噸橡膠。橡膠是國家不可缺少的物資,從一雙膠鞋到汽車輪子;從一根導體線到工業大車場;從戰略裝備到人造衛星等,都要用到橡膠。在中國急需橡膠而又急缺橡膠的情況下,以周望岳為首的一群科學家研制出了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橡膠工業新技術產品——順丁橡膠,為國家創造了巨大財富。
薛媛媛 ·紀實文學 ·10.3萬字
無論你選擇化療、X光檢查還是心臟移植,每一個醫療決定,都是一種風險。保羅·奧菲特醫生指出,從三百多年前人類的第一次輸血到現如今的新冠疫苗開發,風險,伴隨著每一種新治療手段的出現。20世紀,美國人的人均壽命整整增長了30年,很大一部分要歸功于現代醫學的進步。同時,每一項醫學突破都伴隨著勝利與悲劇。我們是否要接受,以及何時接受新技術?輸血、麻醉、化療、疫苗、抗生素、X光檢查、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生物制劑,《賭命》從現代醫學九種偉大成就入手,講述每一種醫學進步背后的風險故事。
(美)保羅·奧菲特 ·紀實文學 ·11.6萬字
《音的記憶》描述了作者小川理子從小與音樂結緣,長大后一邊在松下工作一邊追逐自己的音樂夢的傳記式紀實文學。出生于大阪的小川理子從小在經營著機械工具生意的家庭中長大,因為父親是忠實的爵士樂愛好者,她三歲便開始學習鋼琴。從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后,她如愿進入了當時憧憬著的松下電器的音響研究所,在研究所中研發完成了如“銅管樂器型揚聲器”等獨特產品。1993年,隨著日本泡沫經濟的破裂,小川理子所在部門也遭到解散。失意的她在低谷之際受到上司的邀請,開啟了爵士鋼琴家的歷程。期間她堅持同時扮演著公司職員和爵士鋼琴家兩個角色。2014年小川理子終于重新回到了音響研發的第一線,負責復興一度停產的高級音響品牌“Technics”。在她的努力下,Technics成功亮相于德國柏林舉辦的IFA2014,并公開宣布品牌復活。
(日)小川理子 ·紀實文學 ·7.4萬字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是小學生急需解決的“大問題”。本書讓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們認識到是貪玩、拖拉、懶惰和任性使我們不具備時間管理的習慣,并通過一個個具體事例使孩子們認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和規劃自己時間的方法,希望他們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在編寫過程中,作者結合了國內外關于時間管理的理論研究,把深刻的道理故事化、情景化,是同類圖書中少見的。本書是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動少兒系列繪本之一種。該系列繪本共六種,由中山市委宣傳部主編,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執行編寫。
鐘瑄 ·紀實文學 ·591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